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近几年,红蜘蛛在新疆玉米制种田普遍发生,为害严重,已成为我区玉米制种田的主要害虫,受害后的玉米种子籽粒秕瘦、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种子的饱满度。因该害虫有传播和繁殖快、代数多、虫口密度大、隐蔽性强等特点,给玉米制种田的综合防治带来一定难度。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浅谈我区玉米制种田红蜘蛛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北方玉米制种田病毒病发生规律与综防措施河北省承德市种子公司(067000)狄凤林玉米病毒病(矮花叶病、粗缩病)的流行,制约了我国北方春播区制种产量。我市1993年以来连续三年玉米制(繁)种田病毒病大发生,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控制病毒病对种子生产的危...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在玉米制种田发生一种新害虫,经技术人员观察鉴别为白星金龟子.这种虫属果林害虫,因寄主植物减少和习性改变又转移到玉米制种田危害,主要餐食玉米雄花、花丝、幼嫩籽粒,一旦发生危害就会造成制种减产.现根据白星金龟子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提几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信连 《作物杂志》2006,22(3):37-38
阐述了玉米纹枯病在玉米制种田的传播、发病条件和规律,以及对玉米制种造成的危害性。并针对提高玉米制种田的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提出了诊断和防治玉米纹枯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玉米苗枯病在我国玉米产区已普遍发生,在玉米制种田内的发病更加普遍。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玉米制种的主要基地之一,近几年来玉米苗枯病在该区域内的发病较为严重,据不完全调查,一般地块发病率在10%左右,发病严重的地块达到15%-20%,造成玉米制种田缺苗.断条甚至毁种,已构成影响玉米制种高产,  相似文献   

6.
制种田玉米螟的综合防治辽宁省种子管理站(沈阳110034)李洪建张野田玉米螟是玉米制种田的主要虫害。在玉米全生育过程、种子收获晾晒期间都可产生危害。了解掌握玉米螟发生规律,有效地进行防治,对提高种子产量和种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危害特点玉米螟主要以幼...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玉米制种田频发结实率降低的现象.直接导致玉米制种产量的降低。找出玉米制种田结实率低的原因,可以让制种基地更有效的健康发展.并提出相应的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北疆地区制种田玉米为研究对象,对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发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为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玉米杂交制种田结实不良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我国各玉米制种区均有发生,是造成玉米种子减产的最主要原因,一般可减产 15%~ 30%,严重时减产可达 50%以上.我们通过多年的玉米杂交制种实践,并进行外出实地调查,分析了造成辽宁省玉米杂交制种田结实不良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楚万国 《种子科技》2004,22(4):227-227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玉米苗枯病在我国玉米产区已普遍发生,在玉米制种田发病更加普遍.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玉米制种的主要基地之一,近几年来玉米苗枯病在该区域的发病较为严重.据不完全调查,一般地块发病率在10%左右,发病严重的地块达到15%~20%,造成玉米制种田缺苗、断垅甚至毁种,已构成影响玉米制种高产,制种农户增收的重要问题.因此掌握玉米苗枯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做好玉米制种田苗枯病的防治,对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增加制种农户收益和稳定制种基地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夏邑地处豫东平原,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玉米是秋季主要种植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常见的病害之一,历来由于发病较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2005年全县24个乡镇玉米大斑病普遍发生,局部成灾,为深入了解玉米大斑病发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分析病害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消除病害隐患,笔者对本县发病较重的乡镇进行田间实地调查,并通过访问农民,与乡镇农技人员和种子代销商座谈多方剖析夏邑2005年玉米大斑病发生的根本原因。1玉米大斑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1大量的病残株遗留田间玉米大斑病菌是以分生孢子附着…  相似文献   

12.
<正>甘肃河西地区是目前全国最重要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玉米种子产量占全国玉米种子总产量的2/3以上。在玉米制种基地内,玉米制种田母本果穗缺粒、果穗秃尖是玉米制种田中常见的现象,也是造成玉米制种田减产减收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现在基地上不少村社按土地面积包产值,一旦发生制种田母本果穗缺粒、秃尖,授粉不良,基地农户往往把原因完全归结于制种公司花期调节方面出了问题,使制种公司除了蒙受巨大损失外,还担负着不白之冤。其实造成玉米制种田母本果穗缺  相似文献   

13.
郭然 《种子科技》2008,26(2):48-49
笔者在多年从事杂交玉米种生产和制种田花检中发现许多关键性问题,如制种田的隔离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父母本花期不遇或相遇不理想、去杂不彻底、母本去雄不及时、不彻底、忽视砍除父本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杂交玉米制种的产量和质量,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随着霍城垦区玉米制种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受气候、生产管理、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玉米螟的发生量及造成的危害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文章简述了霍城垦区玉米螟在玉米制种田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特点,分析了玉米螟偏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玉米品种的更换和病苗群体的变异,大斑病在部分地区严重发生。结合生产实践,分析了该病的发生特点和发病条件,并提出有效的田间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干旱高温对玉米制种结实率的影响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海  李素琴  张秀河 《种子科技》2001,19(4):232-233
玉米制种田结实率是影响玉米制种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改善玉米制种田胁迫条件 ,提高结实率 ,确保制种产量 ,就成为玉米制种单位和制种技术人员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玉米制种田的胁迫条件较多 ,其中开花授粉期的干旱和高温是最为严重的两个胁迫条件。作者根据实践经验 ,结合 1997年 7月、1999年 7月华北地区持续的干旱、高温 ,陈述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解 ,供广大同行参考。1 干旱高温影响玉米制种田结实率的机理玉米制种田在干旱 (土壤有效水分不足或相对湿度 <2 0 % )时常伴随着高温 (>35℃ )。干旱和高温对结实率的影响 ,往往是二者共同…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大斑病,又名玉米叶斑病、玉米枯叶病、玉米煤纹病、玉米条斑病,该病最早于1976年首次在意大利发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玉米生产国和地区的主要病害。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工作,要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尽量采取农业措施控制病害发生,对非施药不可的,应根据生产有机、绿色和无公害玉米田使用农药的规定要求,选择对口农药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河西走廊玉米自交系顶腐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调查、标本采集、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以及致病性测定,明确了河西走廊玉米自交系发生的新病害是顶腐病(Fusarium moniliforme Vat.sublutinans Wr.&Reink),该病害在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田个别自交系上发生,蔓延速度快,危害重,呈逐年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00年由于气候等原因,赤峰市玉米部分制种田及生产田发生了玉米黑粉病,有的地块发病率高达85%,特别是综三、478等自交系发病较重。为让农民朋友了解玉米黑粉病的发病原因,现就该病的症状、病原菌、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玉米制种中往往因为一些环节的疏忽和不够重视,从而带来质量隐患。随着《种子法》对种子市场监督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大,市场对玉米种子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就提高苏北玉米制种质量提出几项具体措施。1严格的隔离措施玉米属异花授粉作物,天然杂交率较高,容易串花混杂,所以隔离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制种田的存亡。根据制种田周围环境和杂交形式的不同,一般隔离区域四周控制在300m以上。亦可通过制种田与周围其它玉米品种拉开播种期,具体时间根据品种生育期和当地实际情况,一般确定播差期在35d左右。还可以在安排基地时选择一些天然屏障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