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尖峰岭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丰富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根据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按照计数法、线样调查法、样地调查法等对海南岛尖峰岭地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及其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有55种,隶属34科48属,其中根据一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31种,其余为珍贵稀有的植物。在这55种植物中,属于可能绝迹类的占20%,濒危类的占15%,渐危类的占18%,稀有类的占20%,另外27%的植物目前在尖峰岭地区仍有一定的数量。最后对该地区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据2005年12月的调查统计,广东树木公园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66种,隶属32科55属。其中珍稀濒危植物有5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40种,有32种植物同时列为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33种为中国特有种。这些植物具有用途广泛、引种时间较长、生长良好、热带性强等特点。文章在阐述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这些资源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详细论述了辽宁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有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共33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3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6种,省级珍稀保护植物10种,另外还有16种高山冻原植物。老秃顶子保护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具有种类丰富、成分复杂的区系特点,在辽宁省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应加强对老秃顶子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因石林县处于喀斯特地貌区域,多种保护植物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采取措施保护珍稀植物物种具有紧迫性和潜在价值.以查阅相关资料、咨询和访问、普遍调查与典型重点调查相结合等调查方法,对石林县境内的珍稀植物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石林县境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其它珍稀植物共24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17种.针对石林县珍稀植物现状,提出编制濒危珍稀植物名录,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珍稀植物栽培基地等珍稀植物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
据调查统计,尤溪县倒排岩森林公园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8科12属14种(不含兰科植物),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文章对园内的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状况、地理分布特点等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丽水市自然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有4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34种.在对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主要区别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保护区和保护小区建设、建立珍稀植物和种群资源档案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东方 《湖南林业科技》2011,38(3):53-54,75
从现有植物种类、植物系统发育类型、资源分布特点等方面概述了长沙市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现状.长沙市现有天然分布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4种,其中国稀有种14种,渐危种10种;3种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16种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分析了长沙市珍稀植物濒危原因,认为致危原因是其适生生境逐渐丧失和破碎化、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受自然灾...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珍稀濒危及野生重点保护植物种类丰富.共计分布有各类珍稀濒危及野生重点保护植物129种,隶属104属72科。本文主要介绍了了我市珍稀濒危及野生重点保护植物的种类、类群分布及濒危原因,并结合多年开展野生植物保护的经验对保护对策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浙江珍稀濒危植物调查研究新发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道了采自浙江省的5个珍稀濒危植物新记录分类群,其中杜仲科为科级分布新记录,圆柏属和杜仲属2属为属级分布新记录,圆柏,杜仲2种为种级分布新记录,报道了22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县级分布新记录,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3种(变种);同时报道了夏蜡梅等10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县内新分布点。此外,还报道了毛莨泽泻,长柄双花木分别在莲都区,开化县重新被发现。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濒危植物 73种 ,其中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有 2 6种。通过对其资源的分布现状和药用价值的分析 ,提出了浙江省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广东罗浮山珍稀濒危植物多样性及格木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罗浮山自然保护区进行多次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统计出罗浮山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23种(有7种相同),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种,粗齿桫椤为新记录;16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中,吊皮锥、白桂木和沉水樟为新记录。根据IUCN评价标准,罗浮山的金毛狗属易受害类;黑桫椤和华南锥为濒危灭绝类;其余20种为濒临灭绝类。罗浮山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种27种,其中兰科植物18属23种。应用样方法研究了格木群落和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群落中有维管植物31科41属45种,格木种群的年龄结构趋于衰退。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应采取就地保护,辅以人工繁殖、抚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潜山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发现珍稀濒危药用植物21种,共18科19属,其中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10种。对潜山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种类、生态分布、资源及药用价值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采用样地调查、线路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状况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共计206种,隶属于44科108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6种, IUCN红色名录植物17种, CITES附录植物143种。(2)发现新分布种长蕊木兰、水青树和逸生种喜树。(3)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区系联系广泛,属级水平上具有极强的热带性质;种级水平上具有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特征,且特有现象突出,与滇西南、滇南分布联系密切。(4)海拔510~2977 m,珍稀濒危植物的丰富度随海拔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集中分布在海拔1000~1500 m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中。该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人为破坏,并针对所受威胁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99年8月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国家保护植物共计记录有39科80属112种。通过分析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现状、区系特征和濒危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调查表明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42种,隶属于47科95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7种,IUCN红色名录物种共有14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物种(CSRL)有79种,CITES名录附录Ⅱ物种有42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0种. 分析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区系特征,指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面临主要威胁是人为破坏,针对所受威胁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对广东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内有关珍稀濒危植物评估的标准体系,对该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多样性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广东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植物11科19属24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有4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被《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的有5种,另有国际禁止贸易的野生兰科植物13种。保护区珍稀植物具有种类丰富、起源古老、分布区狭窄的特征,中国特有属的濒危度较高,急需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及其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收集整理20多年保护区野外植物调查数据基础上,总结了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及中国特有属植物分布。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共计35种,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9种,国家Ⅲ级保护植物13种。列入《中国濒危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8种。高等植物模式产地种共记录47种。中国特有属植物共计27属31种,其中单种属12属12种,少种属9属10种,多种属6属9种。  相似文献   

18.
在1997-2000年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浙江珍稀濒危植物实行长期动态监测的总体目标,工作要求和任务,以及重点监测的对象,地区和方法等,为今后野生植物资源的动态监测提供了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杭州环湖绿地为例,对区域内13个块状公园绿地和3条道路绿地开展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实践调查,结果发现:杭州环湖绿地共栽植了32种珍稀濒危植物,隶属27科、31属,其中濒危种1种,渐危种5种,稀有种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和浙江省级重点保护的分别有17种和10种;乔木类珍稀濒危植物有20种,灌木类和草本类均为6种,93.8%的种类生长良好;不同种类的珍稀濒危植物在环湖绿地出现的频度差异明显,大部分种类尚未大面积栽植,利用城市绿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有很大的潜力。未来在谨慎评估珍稀濒危植物引入城市绿地可能带来的风险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将更多的珍稀濒危植物应用于城市绿化,促进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植物4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3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21种),珍稀濒危植物36种(其中濒危2种,渐危20种,稀有14种)。这些植物具有种类丰富、热带性强、起源古老等特点。在探讨其濒危原因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一些保护对策,并建议把五岭过路黄等32种植物列为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