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竹类病害记述及其病原物分类地位(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1975至2006年的有关科技资料中,汇总到中国1竹亚科10属148竹种(分类单位)上的病原物208种,其中真菌183种、细菌1种、难培养原核生物2种、病毒1种、线虫3种、螨类18种.分别列出了病害名称、竹种、病原物和分布省份.根据最新分类系统确定了各类病原物(分别真菌、细菌、病毒、线虫、螨类)的分类地位,它们隶属于5纲、22目、2总科、47科、112属.这对了解竹林生态系统组成、生物多样性、防控外来有害生物以及竹病检疫和防治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东端森林病害种类调查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调查了祁连山东端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病害种类,采到罹病林木11科18种(属),鉴定出林木病原91种,引起病害112种。病原分类分别为真菌93种、螨类6种、寄生植物1种、细菌1种,生理性病害11类。并提出预防和治理的措施途径。  相似文献   

3.
竹类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近年来竹类病害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竹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国内外竹类病害的种类、分布、病原和寄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于国内竹类病害,从引起病害不同种类病原(真菌、细菌、植原体、线虫和其他病原)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其中竹类真菌病害种类多且危害严重,细菌和植原体病害缺乏深入研究,线虫病害研究较少,病毒病害和螨害也值得关注.对我国竹类病害未来研究前景及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竹类病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竹类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近年来竹类病害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竹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国内外竹类病害的种类、分布、病原和寄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于国内竹类病害,从引起病害不同种类病原(真菌、细菌、植原体、线虫和其他病原)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其中竹类真菌病害种类多且危害严重,细菌和植原体病害缺乏深入研究,线虫病害研究较少,病毒病害和螨害也值得关注。对我国竹类病害未来研究前景及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竹类病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不同栽培区杨树品系及其病害种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产有杨树达53种之多,遍及22个省(区、市).我国杨树林总面积达1000万hm2,总蓄积量为42 596.5万m3,平均60.5m3·hm-2.全国杨树人工林面积为700多万hm2,约占我国人工林总面积的19%.其中用材林面积为309万hm2,约占杨树人工林面积的40%.2002-2007年,经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杨树良种有28个.中国杨树委员会将杨树生长的地理区域划为5个.本文汇总了近40年来有关杨树病害的文献,统计了98种(包括品种、无性系、栽培种)杨树上的生物病原物246种,其中真菌205种(子囊菌门38种、担子菌门99种、有丝分裂孢子真菌68种)、细菌12种、病毒1种、线虫11种、螨类6种、寄生性种子植物11种.又在每一杨树品种下列出各自的病原物种类.并分别统计5大派杨树病原真菌种类数量和出现频次.  相似文献   

6.
系统调查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病害种类,采到罹病林木11科22种(属),鉴定出林木病原107种,引起病害134种。病原分类分别为真菌83种、螨类6种、寄生植物3种、细菌1种,生理性病原14类。病害种类按寄生部位分,叶部病害74种,干部病害38种,枝梢病害17种,种实、根部病害较少。按树种分,青海云杉病害23种,青杄病害13种,人工栽培杨树病害18种,山杨病害18种,桦树病害10种,山柳病害8种,华北落叶松病害6种,祁连圆柏病害5种,油松病害5种,梅属植物病害5种,苹果属植物病害3种,小檗属植物病害4种,杜鹃类病害3种,忍冬病害2种,其他林木病害8种。  相似文献   

7.
整理鉴定了多年来在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采集到的森林植物病害标本45份,共鉴定出病原38种,其中真菌34种、类菌质体1种、瘿螨3种。本文报道了病原20种,其中:真菌病原4目5科16种,分属于非褶菌目多孔菌科2种,丝孢目暗孢科4种,黑盘孢目黑盘孢科4种,球壳孢目半壳孢科2种、球壳孢科4种;类菌质体1种,瘿螨3种。  相似文献   

8.
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记载螨76种,植物线虫6种,细菌21种,植原体11种,植物病毒18种。全国螨类,植物线虫类,细菌类,植原体类,植物病毒类发生面积分别为22.26,7.21,14.53,3.65,1.96万hm2,分别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的1.17%,0.38%,0.77%,0.19%,0.10%。基本摸清我国林业有害螨、植物线虫、细菌、植原体、植物病毒的主要种类、分布范围和危害类型。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木本植物病原总汇》由徐梅卿、何平勋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编写历时十载,数易其稿,已于2008年10月正式出版。《中国木本植物病原总汇》共收录了1975-2005年的木本植物病原物5 440个分类单位,其中根肿菌2个,卵菌41个,真菌4 655个,细菌49个,难培养原核生物56个,病毒56个,线虫328个,螨类132个,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木本植物病原总汇》由徐梅卿、何平勋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编写历时十载,数易其稿,已于2008年10月正式出版。《中国木本植物病原总汇》共收录了1975-2005年的木本植物病原物5 440个分类单位,其中根肿菌2个,卵菌41个,真菌4 655个,细菌49个,难培养原核生物56个,病毒56个,线虫328个,螨类132个,寄生植物、藻类121个。  相似文献   

11.
整理鉴定了多年来在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采集到的森林植物病害标本45份,共鉴定出病原38种,其中真菌34种、类菌质体1种、瘿螨3种。本文报道了真菌病原3目6科18种,分属于球壳目2科2种,星裂盘菌目1科2种,锈菌目3科14种。  相似文献   

12.
《林业实用技术》2013,(12):18-18
<正>《中国木本植物病原总汇》由徐梅卿、何平勋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编写历时十载,数易其稿,已于2008年10月正式出版。《中国木本植物病原总汇》共收录了1975-2005年的木本植物病原物5 440个分类单位,其中根肿菌2个,卵菌41个,真菌4 655个,细菌49个,难培养原核生物56个,病毒56个,线虫328个,螨类132个,寄生植物、藻类121个。寄主植物4 595个分类单位。全书共分五篇。第一篇,木本植物真核生物病原物。第二篇,木本植物原核生物及其他  相似文献   

13.
正编著者徐梅卿经近十年的工作,完成了这两本书的编撰,于2020年先后出版发行。徐梅卿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原《林业科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和编审。现将其内容介绍如下:《中国木本植物病原总汇》(修订版) 共收录了1975-2015年的木本植物病原物9 565个分类单位。其中:根肿菌2个,卵菌113个,真菌8 011个(含地衣180个),细菌107个,难培养原核生物82个,病毒87个,线虫862个,螨类147个,寄生性种子植物、  相似文献   

14.
上讲介绍了部分林木传染性病害,即真菌病害,本讲将继续介绍其余类型的林木传染性病害,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和螨类、线虫所致的病害。 2、纽菌及其所致的病害 (1)一般概念杨柳树苗的根或干部有时会长出许多肿瘤,小如核桃、大如排珠,结果这些苗木长得衰弱矮小,甚而死亡。我们说它们得了癌肿病,病原就是我们要讲的细菌。  相似文献   

15.
人和动物会生病,树木除了虫害外也会生病。树木病害的病原分为生物性和非生物性两种,前者主要是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以及线虫、藻类、螨类等引起树木的传染性病害;后者是指不适于林木正常生活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引起树木的生理性病害。对树木威胁最大的是传染性病害。树木病害有个特点,发病初期往往不易被人们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南京地区竹锈褐斑病大量发生,该病对竹种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带来了一定影响.该病病原为南京裂爪螨.对竹锈褐斑病分别进行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1)利用6种药剂对竹锈褐斑病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野外防治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南京裂爪螨的毒力最高,LC50为0.060 mg/mL,其次为哒螨灵、腚虫脒、炔螨特、四螨嗪,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最低.15%阿维菌素在浓度为1.2 mg/mL时具有较好的野外防治效果.(2)利用野外发现的天敌竹盲走螨属,按照益螨∶害螨比例为 1∶10、1∶30和1∶50野外释放结果表明:林间最适释放天敌比例在1∶10~1∶30之间.  相似文献   

17.
什么叫病原?     
引起人类、动物和植物发生病害的直接因素叫病原。植物病原按其性质分为两类:1、侵染性病原,如真菌、细菌、病毒、寄生性的种子植物、线虫等生物。这些病原,常称为病原物。由它们侵染而引起的能相互传染的病害为侵染性病害。2、非侵染性病原,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物理或化学因素,如营养条件不良,土壤水分失调,温度过高过低以及空气或土壤中的有毒物质等因素所引起的、相互不能传染的病害为非侵染性病害。  相似文献   

18.
对福建省马尾松和湿地松枯死木样本中的树干植物线虫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树干中植物线虫涉及滑刃目和垫刃目2个目,7个属,共20个已知种和1类未定种。其中,滑刃目线虫数量最多,包括滑刃科滑刃属、伞滑刃属、真滑刃属,外滑刃科外滑刃属、外真滑刃属,长尾科长尾线虫属等,总共19个已知种;垫刃目只有粒科茎线虫属1个已知种;滑刃属有1类未定种。马尾松树树干中植物线虫种类比湿地松更加丰富。并根据不同目、科、属、种的线虫主要形态鉴定特征,编制了20种和1类松树树干线虫分类检索表,可为鉴定和区分松树寄生线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川西高原的昆虫病原真菌种类多样性及其分布特点,为昆虫病原真菌的开发利用及川西高原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川西高原13个不同海拔区域土壤总DNA为研究材料,通过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测序得到有效数据,分析土壤样品中真菌群落结构组成、昆虫病原真菌的种类及其与海拔梯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1)在门分类水平上,子囊菌门与担子菌门在每个海拔样品中的共同占比超过69%,占绝对优势;从属水平分布来看,各样品间的差异显著,最优势属均有不同。2)在13个土壤样品中检测到的昆虫病原真菌分属于肉座菌目3个科的18个属,其中麦角菌科的优势属为绿僵菌属,虫草科的优势属为棒束孢属与虫草属,线虫草科的优势属在不同的样品中存在差异。3)虫草科的虫草属与棒束孢属的种类丰度在肉座菌目中的占比分别在4 300与3 700 m时达到2个顶峰。【结论】川西高原病原真菌种类丰富,在不同海拔其丰度存在差异。昆虫病原真菌主要集中于子囊菌门肉座菌目的 3个科,其中虫草科的变化差异最为明显:虫草属集中在海拔3 400~4 300 m,而棒束孢集中在海拔3 400~3 700 m。说明在海拔3 400~4 300 m的范围内虫草菌科真菌相对丰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不同虫态、不同环境苹小吉丁自然种群肠道真菌和细菌种类组成及其可能对宿主生长发育和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将新疆野果林(W)和栽培果园(C)获取的成虫(A)与幼虫(L)进行完整肠道解剖,利用Illumina MiSeq技术对ITS2基因(真菌)和16S rRNA V3-V4变异区(细菌)进行测定,统计肠道微生物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数量,分析物种丰度、组成及Alpha多样性,并运用PICRUSt2对其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获得苹小吉丁肠道真菌ITS2优质序列177 028条,细菌16S rRNA优质序列253 712条,聚类分析分别获得285和1 470个OTUs。最终注释到真菌5门22纲50目92科122属,细菌40门103纲231目364科594属。从属级水平来看,不同虫态、不同环境苹小吉丁肠道微生物各具特有的真菌和细菌类群,其中,其中CA特有真菌11属,特有细菌2属;CL特有真菌28属,特有细菌223属;WA特有真菌37属,特有细菌47属;WL特有真菌12属,特有细菌68属,而核心菌群中真菌7属,细菌21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