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系统介绍了“稻田+塑膜池”稻鳅综合种养试验的稻田工程、水稻种植、泥鳅放养和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并探讨了该模式的优点、不足和发展前景。试验结束,收获水稻600 kg、泥鳅125 kg,折合667 m2产稻谷461.5 kg、泥鳅96.15 kg,两项收益合计为5080元/667 m2,投入产出比为1∶3.55,种养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2017年,在面积为1200m~2的单季稻田中进行了稻鳅共作种养试验,经实地测产,共计收获台湾泥鳅649.2kg,平均规格20.3g/尾,成活率78%,单产360.7kg/667m~2;水稻收获984.6kg,单产为547.3kg/667m~2;按水稻和泥鳅产量及销售价格计算,每667m~2产值、效益分别为10184元、6281元,稻鳅共作种养效益是种植单季水稻的6.9倍。试验结果表明稻鳅共作种养可以发挥水稻、泥鳅共生互利的生态效应,减少化肥及农药用量,生产出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并可显著的提高种养效益。  相似文献   

3.
采用黄鳝、泥鳅网箱同养模式,6670 m^2水面放置2.0 m×2.0 m×1.5 m的聚乙烯网箱400个,6、7月份分别投放黄鳝、泥鳅苗种8 kg/箱、5 kg/箱。饲养到11月下旬捕获,共收获黄鳝8872 kg,泥鳅6172 kg。平均总产值66576元/667m^2,毛利润为22277元/667 m^2,投入产出比1∶1.5,效益显著。试验表明黄鳝、泥鳅网箱同养模式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有效提高单位产量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
刘晓东 《齐鲁渔业》2009,(12):20-21
江苏省灌南县汤沟镇泥鳅养殖大户吴进,通过3年时间的不断探索,发展泥鳅池塘养殖6.7hm^2(100亩),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2007年他与同村2位好友合伙承包村里土地1hm^2(15亩),开挖泥鳅养殖池,共收获泥鳅4万kg,销售产值达98万元,纯利润达20万元,平均每667m^2纯利润1.3万元;2008年开挖泥鳅养殖池塘3.3hm^2(50亩),共放苗5万kg,收获泥鳅11万kg,  相似文献   

5.
<正> 利用泥鳅、田螺繁殖的幼体作为活饵进行稻田养鳖,是当前农村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我们于1996年利用本镇水产村2hm~2稻田将此项技术进行试验,取得明显成效,共收获商品鳖495kg,规格在450g/只左右;水稻14310kg,总产值6.25万元,平均每667m~2获利2083元。将养殖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水深2.5m,面积0.27~0.33hm2 不等的池塘内 ,实施规格为3m×3m×1.5m小网箱养殖罗非鱼 ,经过4个多月的养殖 ,每只网箱产鱼680.6kg,平均产出鱼75.6kg/m2 ,箱外平均产132.4kg/667m2,箱内、外折合每667m2 产747.1kg,净产643.5kg,饲料系数1.860,单只网箱产值8847.8元 ,利润4088.9元。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至2010年12月进行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池套养草鱼试验,二口试验池共5.0×667m2;平均每667m2产南美白对虾商品虾735kg,罗氏沼虾438kg,草鱼44kg,平均每667m2产值4.8×104元,利润1.6×104元,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由江苏省财政厅投入200万元,在灌南县新安镇尹湖村建设2000×667m2的虾蟹生态养殖项目一举获得成功。平均667m2产商品蟹74.1kg、商品虾10kg及鳜鱼5kg,667m2均纯利高达3363元。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大型养猪场在稳定猪肉供应,保证质量安全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国家政策鼓励大中型养猪场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型猪场的排泄物处理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关注.安徽润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靠近蚌埠市八大集种猪场的便利条件,近年来开展"猪粪-藕-泥鳅"生态种养高效循环利用模式研究,取得显著效果.2011年,发展种养池塘5口,总面积500×667 m2,循环利用了该猪场约60%的猪排泄干粪,年产藕851 000 kg,收入306.36万元,平均667 m2收入6 127.2元;共产泥鳅71 000 kg,收入397.6万元,平均667 m2收入7 952元,合计总收入703.96万元,平均每667 m2收入14 079.2元,总成本283.5万元,667 m2成本5 670元,总利润420.46万,平均利润8 409.2元/667 m2.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比较显著,是循环利用的有效模式,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克氏原螯虾池塘不同放养密度条件下养殖模式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溱湖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克氏原螯虾池塘不同放养密度条件下模式化养殖试验。试验池4口,编号1#、2#、3#、4#,面积分别为11×667m2、14×667m2、10×667m2、15×667m2,克氏原螯虾苗种放养规格为380尾/kg,放养密度1#、2#为6000尾/667m2,3#、4#为12000尾/667m2,4口池每667m2搭配40尾规格约100g/尾的鲢。1#、2#池共收获克氏原螯虾76216尾、4740kg,667m2均产量189.6kg,平均规格62.2g/尾,回捕率50.8%,667m2利润4915.2元;3#、4#池共收获克氏原螯虾120790尾、4020kg,667m2均产量160.8kg,平均规格33.3g/尾,回捕率40.3%,667m2利润3164元。  相似文献   

11.
在山东省鱼台县王鲁镇陈堂村,稻田10hm2养殖中华绒螯蟹,放养扣蟹为350只/667m2,经122天饲养,个体均重121.3g/只,平均产量32.3kg/667m2,回捕率为76.1%,新增纯利961元/667m2。水稻产量550kg/667m2。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高唐县赵庄村村民崔吉祥是典型的养鱼专业户,2009年他根据已有的养殖经验创新养殖技术,在养殖泥鳅的池塘中铺设微孔管道,进行高密度泥鳅养殖,经过8个月的养殖,至11月收获泥鳅5965kg,销售产值达113400元,每667m^2获利26640元。其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水稻-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水稻-青虾(Macrobranchium nipponense)、水稻-甲鱼(Amyda Sincnsis)三种种养模式和水稻单种模式下有机肥、化肥、农药、生物农药的使用情况和经济效益等。结果显示:稻-小龙虾种养模式使用了400 kg/667 m~2有机肥、15 kg/667 m~2尿素、100 mL苏云菌,收获了506.8 kg/667 m~2水稻、106.7 kg/667 m~2小龙虾,效益为4 468.4元/667 m~2;稻-青虾种养模式使用了400 kg/667 m~2有机肥、15 kg/667 m~2尿素、15 kg/667 m~2复合肥、100 mL短隐杆菌,收获了514.2 kg/667 m~2水稻、56.4 kg/667 m~2青虾,效益为3 235.3元/667 m~2;稻-甲鱼种养模式使用了400 kg/667 m~2有机肥、10 kg/667 m~2微生物菌肥,收获了402.5 kg/667 m~2水稻、52.8 kg/667 m~2甲鱼,年均效益为4 309.2元/667 m~2。以水稻单种模式为对照,稻-小龙虾种养模式化肥施用量减少了50 kg/667 m~2,减少76.9%的化肥使用量;稻-青虾种养模式化肥施用量减少了35 kg/667 m~2,减少了53.8%的化肥使用量;在水稻病害管理上,稻渔种养模式并未选择使用传统农药,尽量选择微生物型生物农药,但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常见病害均有效,且持续保护时间长达25 d以上。结果表明,稻渔种养模式有效增加了有机肥、生物农药的使用,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水稻产量比较稳定,经济效益显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属于一种绿色、可持续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4.
池塘主养翘嘴红鲌成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开展池塘主养翘嘴红鲌成鱼试验,试验塘1口,面积2400m2,投放全长为13cm的翘嘴红鲌冬片鱼种4000尾,经320d养殖,收获尾均重0.45kg的成鱼3850尾,成活率96%,每667m2产翘嘴红鲌481kg;每667m2收益4680元,投入产出比为1:1.65。  相似文献   

15.
威远县位于四川省中南部,2009—2010年期间,采用池塘轮捕轮放的方式进行一年收获2次先科巨鲫商品鱼的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667m2净产先科巨鲫1566.4kg,667m2平均净利润为6227.4元的好成绩,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自然条件威远县地跨北纬29°22'—29°47',东经104°16'—104°53',境内西北高,东南低,低山区海拔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受市场行情的影响,河蟹价格波动起伏较大,且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池塘单一养蟹的风险越来越大.为此,金坛市通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推广应用蟹池套养青虾、塘鳢新技术,指导养殖户在蟹池中科学套养与河蟹习性相近、互补共生且经济价值较高的青虾和塘鳢,有效提高了综合产出效益,增强了全市河蟹养殖产业抗风险能力.2012年,金坛市指前镇芦家村养殖户金明生应用该技术,20×667 m2蟹池收获河蟹1 643 kg(平均规格155g/只),青虾621 kg、塘鳢572 kg,每667 m2产河蟹82 kg、青虾31 kg、塘鳢28 kg,实现总产值31.5469万元,总利润22.1269万元,每667 m2效益1.1063万元.现将其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台湾泥鳅在江西省赣中山区池塘中的养殖特性,开展了山区池塘台湾泥鳅养殖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结果显示:放养规格为4~5 cm苗种,密度为80000尾/667m~2,经117 d的人工养殖,平均规格为12.16±2.17 g,产量为1072 kg/667m~2,成活率为82.6%,利润为7730元/667m~2;放养规格为3~4 cm苗种,密度为120000尾/667m~2,经127d的养殖,平均规格为11.78±2.43 g,产量为1193.5 kg/667m~2,成活率为76.7%,利润为7253元/667m~2;放养规格为3~4cm,密度为150000尾/667m~2,经115d的养殖,平均规格为10.25±1.95 g,产量为1202.7 kg/667m~2,成活率为78.7%,利润为7043元/667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张庆  刘金平 《齐鲁渔业》2007,24(3):20-21
2005年成武县淡水苗种繁育场依靠科技进步,利用2个各4 667 m2(7亩)的池塘探索池塘培育苗种的新途径,实现了大幅增产增收增效。当年9月底,清塘销售秋片1.821万kg,每667 m2产1 301 kg。其中鲤鱼种1.542万kg,每667 m2产1 014 kg,平均规格102 g,鲢鳙鲫鱼种0.28万kg,每667 m2产287 kg,平均规格82.3 g。2006年该项技术已在菏泽市及周边地市推广,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笔者在成都市丰润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进行了"大闸蟹-茭白"、"大闸蟹-藕"两种蟹菜共生养殖模式试验,在2口面积均为7.5×667 m2的稻田里分别取得了亩产大闸蟹90 kg/667 m2,茭白1 300 kg/667 m2,以及产大闸蟹80 kg/667 m2,藕1 450 kg/667 m2,每亩利润分别为1.05万元/667 m2和1.22万元/667  相似文献   

20.
在面积4×667 m~2池塘开展萍乡红鲫和黄尾鲴冬片鱼种混养试验。收获萍乡红鲫642.5 kg,平均667 m~2产量160.6 kg;黄尾鲴728 kg,平均667 m~2产量182 kg,饵料系数1.73,总成活率91%,每667 m~2利润超过4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