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用自旋标记ESR波谱法研究杨树抗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漫  黄敏仁 《林业科学》1997,33(3):212-218
以自旋标记物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氮氧基)标记杨树叶膜磷脂酰甘油(PG),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ESR)测定了杨树不同抗寒品种及其杂种后代PG的相变温度。同时用气相色谱法对PG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耐寒的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escv'Lux'I69/55母本)的PG在4℃左右发生相变,抗寒的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cvI-45/51,父本)的PG则在-12℃发生相变,6个杂种后代均在-2℃-11℃范围内发生相变。而且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不同抗寒品种叶内PG的饱和脂肪酸水与PG的热致相变行为相关。抗寒品种的PG饱和脂肪酸水平低于不抗寒品种,以致前者的PG相变温度低于后者从而表现为抗寒。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杨树品种在抗寒遗传特性上有一定的差异。为了筛选出抗寒能力相对更强的杨树品种,在锦州开展中央9杨、辽宁杨、沙拉杨、107杨等4个杨树无性系品种抗寒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杨树品种的抗寒遗传特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萌芽率以辽宁杨最高,达到89.3%,与中央9杨、107杨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平均生根数量以中央9杨最多,为4.1条,与其他3个杨树品种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成活率最高的杨树品种为辽宁杨(81.67%),与中央9杨达到了显著性差异,与沙拉杨、107杨之间也达到了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阜新地区主要杨树品种抗寒抗病虫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对阜新地区保存面积较大的6个杨树品种的抗寒和抗病虫性(病害主要调查溃疡病和冠瘿病,虫害主要是杨干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抗寒能力,6个杨树品种只有冻害轻微,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和材质,且品种间差异不显著;(2)抗病虫能力,中荷64和中绥12抗病虫性最强,溃疡病发病率和感病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小钻杨群众杨黑林1号哲林4号;小钻杨和群众杨的冠瘿病很严重,其他品种未发现;黑林1号杨干象危害非常严重,达到了毁林的程度,小钻杨、群众杨、哲林4号发现杨干象虫株,但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和材质。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源香椿叶片脂肪酸组分含量与抗寒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西峡、江苏南京等10个种源1年生香椿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对香椿叶片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影响,并分析其与香椿种源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香椿叶片膜脂脂肪酸组分相同,主要有月桂酸(12∶0)、软脂酸(16∶0)、硬脂酸(18∶0)、亚油酸(18∶2)、亚麻酸(18∶3)和花生酸(20∶0)。但含量配比和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IUFA)存在明显差异。福建霞蒲、贵州黔西南和湖南洞口3种源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IUFA指数也较小。而其余北方种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IUFA也较高。抗寒性较强的种源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或脂肪酸不饱和度高。研究表明,叶片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脂肪酸不饱和度与香椿种源抗寒性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48号杨。D_(70)号杨、51号杨和3号杨等10个杨树品种的物候期、扦插成活率、生长情况、抗寒性及抗病性等性状指标进行了观测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号杨、D_(70)等欧美杨无性系具有扦插成活率高、速生、抗寒、抗灰斑病等优点,有希望成为本地区造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6.
印楝种源间抗寒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组织褐变法、膜脂脂肪酸含量分析和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对引种的4个种源抗寒力进行研究评价。结果表明:(1)印楝是一种不耐寒的植物,0℃以下的短暂低温可对其嫩叶造成伤害,低于-1℃保持1h即可造成部分幼苗死亡;(2)印楝种源间抗寒能力差异不显著;(3)叶膜脂脂肪酸组成含量与抗寒力大小无明显相关关系;(4)印楝4种源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 651、-1 675、-1 750、-1 682℃。根据上述试验研究和冷冻处理实验结果,4个印楝种源抗寒力大小排序为IND95003>IND95004>IND95001>IND95002,在我国有低温寒害的地区引种印楝应该慎重,在轻霜地区可选择抗寒力稍强的IND95003种源先行试验性引种。  相似文献   

7.
桉树细胞膜脂肪酸含量与抗寒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桉树叶片细胞膜脂肪酸,其组成是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同桉树种类之间,在秋季叶片膜脂脂肪酸含量,配比和IUFA值有较大的差异,但到冬季种类间的差异缩小.用低温(2℃)胁迫试验,在秋季可使膜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增加.这说明桉树叶片膜脂肪酸不饱和度既与种类间的遗传特性有关,又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桉树抗寒生理指标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8个抗寒性不同的桉树种为材料,通过一系列生理指标的测定,探讨其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可溶性总糖、膜脂不饱和度(IUFA)与抗寒性呈显著正相关,低温胁迫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增量与抗寒性呈显著负相关。可作为桉树抗寒的生理指标;还原糖与抗寒性呈一定的正相关,可溶性蛋白质与抗寒性呈一定的负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此外,还对桉树抗寒生理的研究方法和抗寒指标的选择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冯莹  韩正敏 《林业科学》2007,43(1):68-71
用杨盘二孢菌的激发子粗提液,与高度抗黑斑病的Ⅰ-72杨和高度感染黑斑病的加杨悬浮细胞互作,测定杨树悬浮细胞的生物化学变化.结果表明:Ⅰ-72杨在活性氧的释放和△pH的变化两方面均明显高出加杨;膜脂过氧化过程,从量的方面看,二者几乎没有差异,只是Ⅰ-72杨的膜脂过氧化高峰期要早于加杨1 h.这些研究可以为杨树的抗病机理和杨树抗病基因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期着重介绍辽宁、河北和山东3省的育种专家用南方型的美洲黑杨I-69杨、I-63杨和I-72杨(详见本刊2003年第1期“杨树品种介绍(三)”)及北方型美洲黑杨、山海关杨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和选育获得的几个杨树优良品种。由于父母本南北亲缘较远,其杂种优势比较明显,这些品种有的已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他们的特点是兼有南方型美洲黑杨的速生性和北方型美洲黑杨山海关杨的抗寒和抗旱性。  相似文献   

11.
杨树二元立木材积表的编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不完全统计,杨树人工林全国共有114.8万ha,为能进一步提高杨树经营管理水平,编制杨树二元立木材积表已成为当务之急。作者利用从1981年起经过5a时间测定与收集16个树种共6383株实测样木资料,编制了12个杨树二元立木材积表,供生产、科研工作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韩国品种种植于韩国(KvKc),中国品种种植于中国(CvCc),和中国品种种植于韩国(CvKc),韩国品种种植于中国(KvCc)等4种芝麻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4品种芝麻的出油率分别为47.8%,48.8%,48.6%和46.3%。色度检测(L值),KvKc和CvCc芝麻油表现为暗褐色,而KvKc颜色较浅。KvKc和CvCc芝麻油中的中性脂质、聚脂和磷脂含量分别为93.2%,6.6%,0.2%和94.7%,4.6%,0.8%。KvKc和CvCc中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和亚油酸,二者总脂肪酸组成几乎相同,为84.6%,而KvKc中油酸和亚油酸组成为47.1%和37.5%,CvCc中为46.5%和44.3%。必需氨基酸的含量,CvCc和CvKc分别是428mg%和391mg%,比韩国品种的芝麻中的含量要高。  相似文献   

13.
沤置后油茶果实内物质的转化和积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采摘后的油茶果实内物质的转化和积累规律。把形态上已经成熟的油茶鲜果进行沤置处理,测定结果表明沤置后能使油茶果实产生后熟作用。沤置5—7天后油脂积累达最高水平(50.07%),继续沤制时油脂含量下降;沤置后的油茶果其油脂组成也发生了变化,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不能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该研究结果为采摘后的油茶果如何进行后期处理以提高出油率和油的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欧美杨新品种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检验已培育出的适于我国华北地区生长的一批欧美杨新品种(以鲁克斯杨P.delt-oides cv‘Lux’(ex.I-69/55)简称69杨为母本,欧洲黑杨及其变种为父本)的抗寒性,进行了2年(1988~1989年)的抗寒实验。实验用自然低温冷冻、人工低温冷冻、苗木失水试验和冷冻后生长恢复试验四种方法,对欧美杨新品种及对照I-69杨和I-214杨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是欧美杨新品种抗寒性极显著地高于母本I-69杨,接近或稍高于我国黄河流域广为栽培的I-214杨,遗传了父本欧洲黑杨的抗寒能力。实验为欧美杨新品种的栽培范围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国际国内的大量调查与实验表明:占工业化国家中死亡和发病首位,并在发展中国家日益上升的心血管病疾病,与膳食结构中的脂肪来源有密切关系;并且,在中、老出  相似文献   

16.
雪岭云杉针叶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含酸性物质约22%(占软膏重),其中脂肪酸占44.86%,树脂酸占52.49%。该酸性物质经气相色谱和质谱定性,定量分析,共分离出31个峰,鉴定出26个化合物,被的组分占酸性物质总量的97.35%。其中主要成分为检酸(21.55%),异海松酸(12.89%)、油酸(12.07%)、亚麻酸(7.31%)、新纵酸(6.10%)等。研究发现,雪岭云杉针叶叶绿素-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板栗产区的3个主要中国板栗品种群的25个品种为试材,研究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比例并分析在不同品种群之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其中前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50%和60%~70%2个区域,后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40%和50%~70%2个区域,并与品种密切相关;南方品种群板栗普遍具有较低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但品种群之间差异不显著。2)板栗淀粉结合脂中的脂肪酸主要以C16和C182种脂肪酸为主,前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15%~30%之间,并以饱和态的C16:0为主,后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70%之间,并以不饱和态的C18:1,C18:2脂肪酸为主。3)南方品种群板栗淀粉结合脂中具有较高的C16:0,C18:0,C18:1脂肪酸和较低的C16:1,C18:2,C18:3脂肪酸,但品种群间差异不显著;南方品种群普遍具有较高的C16脂肪酸水平和较低的C18脂肪酸水平。4)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及比例与品种密切相关,在品种群之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各国的杨树人工林中欧美杨占有重要位置。到目前为止,我国栽培的欧美杨品种全部从欧洲引进。为此,从1979年起,用速生的鲁克斯杨(I-69/55)为母本,以抗寒、窄冠的欧洲黑杨及其变种为父本,经过杂交、选择和无性系测试林的比较,选出了中保28、中保115和中保95三个欧美杨优良无性系。共同具有速生、优质、抗性强的特点:主干通直、圆满、侧枝细、顶端优势明显、易于繁殖;木材气干密度和基本密度都高于本地推广良种I-214(母本因气候条件不适而死亡),平均材积超过I—214杨 52.2—33.5%;其遗传增益分别为38.6%、31.1%和24.8%;耐寒性高于母本,对病虫害尤其对溃疡病有高度抗性。为我国培育了第一代欧美杨新无性系。现已在河南、山东、山西等地进行区域化试验。  相似文献   

19.
20.
筛选与杨树抗云斑天牛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京兆  卞学瑜 《林业科学》1996,32(4):382-384,T001
筛选与杨树抗云斑天牛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王京兆,王斌,卞学瑜,韩一凡(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关键词杨树,云斑天牛,RAPD,多态性产物植物抗虫基因工程是当前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但真正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