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鲜食无核葡萄新品种——‘晶红宝’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成功选育出无核葡萄新品种包括‘无核翠宝’、‘无核丽红宝’等.无核‘晶红宝’为该所最新选育的优良无核葡萄新品种.品种表现为果皮鲜红.果肉脆.品质优.且性状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2.
4个无核鲜食葡萄品种及其亲本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以母本‘瑰宝’和父本‘无核白鸡心’杂交选育出的无核葡萄新品种‘早康宝’、‘无核翠宝’、‘无核丽红宝’和‘晶红宝’果实的芳香化合物组分,为了解其品质特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这4个无核葡萄及其亲本果实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研究4个无核葡萄及其亲本成熟果实芳香物质差异。【结果】6个葡萄品种果实的芳香物质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醛类物质是6个葡萄品种果实中主要的芳香物质,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具有绿叶清香和果香的2-己烯醛,在35.88%~50.04%,‘早康宝’中含量最低,‘丽红宝’最高;其次是具有绿叶清香和果香的己醛,相对含量在16.91%~30.41%,‘瑰宝’最低。‘瑰宝’、‘无核白鸡心’及其具有香味的杂交后代‘早康宝’和‘无核翠宝’中含有相对含量较高的萜烯醇(11.21%~25.39%),特别是里那醇,其中‘瑰宝’含量最高为25.20%,‘无核白鸡心’含量最低(0.18%),而‘丽红宝’和‘晶红宝’中含量甚微或无;其次是香叶醇,‘早康宝’中最高14.58%,‘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分别占8.20%、4.42%。【结论】里那醇+香叶醇+橙花醇+香茅醇之和对4个玫瑰香味葡萄品种(‘瑰宝’、‘无核白鸡心’、‘早康宝’和‘无核翠宝’)果实玫瑰香气贡献最大。C6化合物中的2-己烯醛是6个葡萄品种果实芳香物质中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3.
“瑞都无核怡”葡萄是从“香妃”与“红宝石无核”的杂交后代中选出的优良大粒无核新品种。2009年通过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瑞都无核怡”。  相似文献   

4.
"丽红宝"葡萄是由"瑰宝"与"无核白鸡心"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无核新品种。2010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5.
早熟无核葡萄新品种‘无核翠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鲜食葡萄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方向仍然是大粒化.无核化。而多年来具有玫瑰香味无核品种很少。‘无核翠宝’是以‘瑰宝’和‘无核向鸡心’杂交培育而成的早熟无核葡萄新品种。1999年杂交.获杂交种子6784粒.播种后获杂交苗193株,2000年6月移植于育种圃。2004年开始结果.当年初选为优系,编号99-10-12。2005年初选并扩繁.2006年复选,2007—2010年进行品种比较及区域试验,其丰产性强、抗病性巾等、  相似文献   

6.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巨峰系葡萄的栽培面积迅速增加 ,目前已成为多数地区的主栽品种。巨峰葡萄产量高 ,果粒大 ,但成熟期过于集中。栽培者和消费者都期望能提早上市 ,也希望有大粒无核的巨峰葡萄。我们 1 998~ 1 999年应用无核宝处理巨峰葡萄的果穗 ,达到了提早成熟和果粒无核的目的。1 材料与方法无核宝由浙江农业大学丁海平博士提供 ,分别由A、B两种药剂组成。A剂于花前一周 (5月 1 1日 )施用 ,B剂于盛花后 1 0天 (5月 2 9日 )浸蘸果穗。处理分无核宝 1号和无核宝 2号 ,不处理者做对照 ,每处理 5株为一小区 ,重复 3次。2 结果…  相似文献   

7.
早康宝是以瑰宝×无核白鸡心育成的早熟无核欧亚种葡萄新品种,2008年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8.
“晶红宝”是从以“瑰宝”为母本、“无核白鸡心”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中熟无核葡萄新品种。2012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果穗双歧肩圆锥形,  相似文献   

9.
郝燕 《北方果树》2019,(4):40-40
‘紫丰’是以‘红宝石无核’为母本、‘黑爱莫’为父本杂交,通过胚挽救技术选育的无核葡萄新品种。2017年12月1日通过甘肃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0.
高产优质葡萄新品种“红脸无核”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沈阳农业大学,从外引进的18个无核葡萄品种中,经过7年的精心试栽和观察鉴定,现已推出果穗大、极丰产、外观美、品质优、耐贮运的红脸无核葡萄新品种,并于1995年1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