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振中  蔡柏松 《油气储运》1996,15(11):43-45
用在线原油自动取样器采取代表性原油试样,可提高原油含水率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弥补原油交接计量过程中手工法取样式样代表性不够一面的缺陷。介绍了ZDQY-SBⅡ型在线自动取样器的技术参数、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通过对现场的应用情况的分析,并将其取样化验的含水率与智能含水分析仪显示的数据相比较,结果极为接近。说明和该仪器所取原油试样,能够较邹地反映原油含水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2.
驱油剂、破乳剂的注入引起含水原油介电常数的较大变化,难以实现原油含水率的精确测量.基于现场仪表测量值和手工分析值,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在线预测原油含水率,采用硬件在线调整和软件实时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原油含水率测量精度,对原油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油井产出物的准确计量是获取较高采收率的重要前提,是保障油田稳产,高产的基础。介绍了两相分离器配流量计和在线含水分析仪测含水、两相分离器配流量计和在线密度计测含水、三相分离器配流量计在线含水分析仪测含水三种油井计量方法、分别对其日产原油量及综合误差进行分析。通过讨论确定误差公式中油井计量采样误差δb、工作条件附加误差δF以及含水分析仪在原油计量中造成误差的取值,得出,采用第一种计量方法使计量精度达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氮肥处理下水稻叶片含水率、水稻叶片氮含量的变化特征。[方法]对水稻进行无土栽培,按施水量和施氮量进行交叉培育实验,在各个生育期,采用Bran+Luebbe AA3流动分析仪测定叶片含氮量,采用烘干称重法测量含水率。[结果]交叉试验可以培育出不同含水率含氮率的水稻样本,阐明了在各生育期水稻含水、含氮量随施水、氮肥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结论]试验为水稻叶片含氮率、含水率的无损检测研究提供了实验样本。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庆油田地面集输管路中含水原油随含水率的增大导致其流变性发生的情况,开展了在室内水平管试验装置中向含水原油中加入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后的流动试验,探讨了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对含水率与表观粘度之间关系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含水原油中添加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可以使含水原油的转相点提前到35%~45%之间,提前形成具有适度稳定性的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显著降低了原油的表观粘度,改善了原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并且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6.
含水超稠油流变性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河油田含水超稠油的物性特点,从现场取样,用自行设计的细管式流变仪研究了含水原油的含水率、温度和剪切速率对含水原油流变性的影响,确定了不同温度和含水率条件下含水超稠油的流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和温度对流变指数有较大的影响,含水率越高,温度越低,含水原油流变指数越偏离1,非牛顿流体性越强;温度和含水率对含水超稠油的流变特性均有明显的影响,温度升高,视粘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含水原油视粘度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大庆含水原油视粘度与含水率、剪切速率和油温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含水原油的视粘度是温度、含水率以及剪切速率的函数.在转相点以前,视粘度随含水量的上升而增加,且受温度影响较大,同时剪切速率的影响也相当明显.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转相点的视粘度明显下降.在转相点以后,视粘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受温度和剪切速率影响,乳状液视粘度进入高含水区后变化趋于平缓.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来模拟各种影响因素与含水原油视粘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了含水原油视粘度计算公式.这种方法综合考虑了温度、含水率以及剪切速率对含水原油的视粘度的影响,模型计算精度高,为准确计算高含水原油管道工艺参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原油含水对管道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帆 《油气储运》1998,17(8):4-6
介绍了水在原油中的存在状态及含水率的测量方法,结合马惠宁管道近期的实际情况,就原油含水对原油流变性、管道运行及设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指出:(1)在一定范围内,原油的粘度和凝点随含水率增加而增大,含水率低于5%,对原油流变性影响不大;(2)高含水原油进入管道会造成管道运行不稳定,并使管输能耗明显增加;(3)靖马原油所含水分对管道和设备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并影响了加热炉的正常操作;(4)应避免3m罐位以下的高含水靖马原油集中进入管道,对这部分原油可采取与马岭原油掺合的输送工艺。  相似文献   

9.
微波法测量原油含水率计算公式的推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微波双参数法测量原油含水率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油气水三相混合流体的复介电常数模型,研究了储能因子和损耗因子与混合流体密度的关系,给出了消除混合流体密度影响的原油含水率微波测量方法,推导了原油含水率与微波测量参数的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
原油的含水率已作为原油的一项质量指标作出了规定。目前要求商品原油含水不大于1%,出口原油不大于0.5%。从管道输送和车船转运来说,输运高含水的原油不仅要多消耗动力和热能,而且会给炼厂加工带来麻烦,所以真实地测出原油中的含水量很有必要。 管道输油是原来原转。即按油田所交的原油质量原样转输给用户或交给车、船二次转运。但是,在管道局管理的管线中有的出现差异。即油田给首站交油时化验的含水量小,而经管道输送后交用户时含水量增大,并有超过允许误差范围的现象(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1.
张衍礼  遇宁 《油气储运》1997,16(11):50-53
原油流变性测量是储存和管输原油工艺设计及经营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在SY/T0520-3标准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仪器人工操作繁琐,测量时间长和测量仪器软件操作无标准的缺点。通过对该标准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建立了测量无弹性触变性含原油流变曲线的基本方法,探讨了这种方法在流变仪、粘度计的人工操作和软件操作两种方法下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量的现场生产试验数据,对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的原油粘度及摩阻进行了测定,对海底管道中摩阻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影响原油外输的摩阻规律,提出了降低原油外输摩阻的建议,对浅海原油外输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原油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及其经验公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影萍 《油气储运》1994,13(3):47-50
国内外一直使用测定汽油饱和蒸气压的雷德法来测定原油的饱和蒸气压,测量误差较大。利用雷德法的测量大批量及所用仪器,研究出测定原油饱和蒸气压的新方法--参比法,比国内外现在所用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密度,已被批准为国家标准。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发现在储存和管输温度范围内,原油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有线性关系,可用克拉帕龙-克劳修斯经验公式lnP+B+A/T表示。并指出对不同时间所取油样,测得的饱和蒸气压有一定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传输线阻抗变换理论的土壤水分测量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含水量的快速、准确测量问题由于其特有的复杂性至今尚未得到圆满的解决。将微波传输线阻抗变换理论应用于土壤水分测量,据此理论提出的测量方案从数学上证明其可行,所设计出的便携式土壤水分测量仪不仅成本低,而且测量精度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百里香精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晓彦  杜广明  赵波  朱军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660-5660,5668
采用共水蒸馏法对百里香(Thymus vulgaris)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得油率为指标,以液料比、蒸馏时间、浸泡温度、浸泡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0∶1,蒸馏时间2 h,浸泡温度30℃,浸泡时间2 h。  相似文献   

16.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在农作物粗蛋白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改进后的消化方法和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结合现行粮油作物粗蛋白质含量测定国标,经测定仪器直接蒸馏(NH4)2SO4,氮回收率为99.97%~100.99%,全麦粉粗蛋白标准物质测定值在标准规定范围内,8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9%,仪器精密度和准确度达到试验要求。该测定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海上原油贸易交接中,贸易交接数据的准确度关系着买卖双方的切身利益。当船舶计量与FPSO流量计计量数据对比短少率超过3‰时,收货人就可能提出索赔或拒收,产生争议。为此,分析研究了渤海海域近5年FPSO原油外输中的异常情况,并结合相关标准和工作经验,提出影响FPSO原油外输计量准确性的5个因素:人员因素、设备因素、油种因素、方法因素、环境因素。通过对5个因素的系统分析,便于查找影响外输计量的关键控制点,得出减少或消除这些异常情况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完善相关操作标准和规程,使各项计量操作更加规范合理,可以有效减小计量中产生的误差。  相似文献   

18.
当管输原油含气时,其气体以分散相散布在液体中,使混合介质的介电常数减少,导致仪表输出电压变小。在给出含气率测量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标定试验的试验过程,试验结果解释了含气率对在线测量含水率的影响,即当含气率小于25%,含水率小于5%时,每1%含气率变化将引起0.1%含水率在线测量结果的变化,两者变化的符号相反。  相似文献   

19.
原油流动性测量及在管输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粘原油(特别是改性原油)的流动性与原油经历的热历史和剪切历史密切相关,在管输应用中,凝点(倾点)、流变曲线及屈服应力是表征原油低温流动性的主要参数,也是影响管输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分析讨论了这些参数的测量及测量结果在管输应用中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凝点测定中观察液面的扰动剪切、分层原油凝点(倾点)的测量、平衡流变曲线测定中剪切率上行与下行的影响、含水原油流动性质的测定、原油屈服应力及其测定方法和管输应用等,并指出为管输应用提供数据的流动性测试应与管输条件的模拟密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