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磷与钾是农作物抗病的“良药”。合理施用磷肥与钾肥,不仅可以防治生理性病害,而且能够防治传染性病害。实践证明,水稻的纹枯病、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细菌性叶枯病,小麦的粉霉病、锈病,棉花的轮纹病、枯萎病,玉米的茎腐病、大小叶斑病等,都能由于增施磷、钾肥而减轻。如小麦播种前,每亩用过磷酸钙25~40公斤,氯化钾5~10公斤,或草木灰50~100公斤做底肥;或在小麦生长发育的中后期,即在锈病病菌大量发生前,用2%~3%过磷酸钙加1%氯化钾或加10%草木灰制成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每亩喷洒混合液50~75公斤,对叶锈病、条锈病和秆锈病  相似文献   

2.
研究明确了北沙参锈病病原是一种缺锈孢型的、单主寄生锈菌;病菌以冬孢子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夏孢子不断侵染导致锈病流行;通过室内和田间药剂筛选,明确了多菌灵和代森锌是防治北沙参锈病的有效药剂,粉锈宁对北沙参锈病无效;防治北沙参锈病应采取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不同药剂及施药方式对小麦锈病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7种常用杀菌剂和2种防治器械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丙硫·戊唑醇、肟菌·戊唑醇、咪铜·氟环唑、丙硫唑·戊唑醇对小麦锈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戊唑·咪鲜胺、丙环唑对小麦锈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上6种药剂可作为防治小麦锈病对口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锈病与传统喷雾器的防效相近,可替代喷雾器等传统防治器械而应用于小麦锈病等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4.
小麦锈病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俗称"黄疸",有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时有发生,小麦发生锈病后,营养物质被病菌消耗,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蒸腾作用加剧,影响小麦生长发育,致使穗小、粒秕、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一般减产5%~15%,严重者达50%以上。笔者通过不同药剂防治小麦锈病效果试验表明,用不同药剂防治均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小麦锈病是塔额盆地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该试验选用6种药剂对小麦锈病进行了田间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粉唑醇、苯甲·丙环唑、戊唑醇、烯肟·戊唑醇均对小麦锈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可优先作为防治小麦锈病的药剂和轮换使用药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浙北桐乡地区梨锈病的发生规律、防治适期,筛选有效药剂,特开展桧柏上冬孢子角形成和成熟监测、不同时间施药的药效、8种药剂田间防治效果比较等试验。结果表明,冬孢子角的成熟高峰期在3月中旬;梨锈病的防治适期为3月下旬开始的前2次降雨的雨前;80%代森锰锌WP 500倍、30%唑醚·戊唑醇SC 800倍和10%苯醚甲环唑WG 800倍对品种玉冠和翠冠上的Ⅰ类芽叶上梨锈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62%、99.46%、99.38%和89.62%、96.90%、88.53%;Ⅱ类芽上叶与Ⅰ类芽上叶相似,但80%代森锰锌WP 500倍防治效果增加。3种药剂都可以很好地防治梨锈病,但结合不同药剂对果实品质的影响,10%苯醚甲环唑WG 800倍最佳。梨锈病的防治最关键的还是要掌握好防治适期,前两次雨为关键时期且雨前防治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春季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害常见的小麦病害有锈病(条锈、叶锈、秆锈)、白粉病、纹枯病、全蚀病、赤霉病等。锈病防治指标为小麦返青期病叶率为5%,抽穗前后病叶率为10%,扬花灌浆期病秆率为1%~5%,到达指标后应立即防治。常用药剂为12.5%特普唑15~30克、15%粉锈宁50~60克、20%粉锈宁40~50克,15%粉锈宁50克+50%杀螟松30毫升,上述药剂667平方米对水30~50千克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8.
使用三唑酮防治小麦锈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锈病症状表现为在叶鞘、茎、穗部、颖壳和芒生成小型的退绿病斑(俗称花斑),导致叶片黄化,枯死。药剂防治是小麦锈病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在尚未普遍种植抗病品种的地区,或抗病品种业已失效的地区,药剂防治是控制条锈病流行的主要手段,在种植抗病品种和已经实行抗病品种合理布局的地区,使用药剂仅为品种防治的辅助措施。种植耐锈、避锈或慢锈品种的地区,若锈病发生早,天气条件有利于锈病发展,仍需药剂防治,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9.
几种药剂对向日葵锈病担孢子和夏孢子侵染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锈病(Puccinia heluithi)是内蒙古向日葵作物上的重要病害。通过几种药剂对锈病担孢子侵入和夏孢子再侵染防治效果研究,导代出了最佳药剂和防治的关键时期,对向日葵锈病的防治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进行4种杀菌剂(15%三唑酮WP800倍液、75%百菌清WP400倍液、25%腈菌唑EC8000倍液、50%硫磺SC400倍液)防治灯盏花锈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腈菌唑EC8000倍液和15%三唑酮WP800倍液在发病初期施药,间隔10d后再喷防1次,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极显著于其他参试药剂,且对灯盏花安全,生产中可大面积推广使用此2种药剂防治灯盏花锈病。  相似文献   

11.
白粉病和锈病是小麦常发性病害,主要用药为三唑酮等三唑类药剂.2020年无为市小麦白粉病和锈病偏重发生.为此,无为市植保站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和锈病的试验.结果表明:对白粉病病指防效最高的为30%肟菌·戊唑醇750mL/hm2,对锈病病指防效最高的为17%吡唑·氟环唑600mL/hm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白及锈病严重危害其生长,研究锈病发生特点及药剂防治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以海拔、土壤、种植年限三因素正交试验,调查研究锈病发生特点;在锈病早期开展药剂筛选试验。[研究结果]海拔200~480 m及800~1 500 m,或砂土、壤土的白及锈病发病率、危害指数较低;海拔500~750 m或黏土的白及发病率、危害指数较高;锈病早期,以锈特(有效含量20%)1 500 g/hm~2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敌锈钠(有效含量20%)1 125 g/hm~2。[结论]在海拔200~480 m、800 m以上,或者砂土、壤土种植白及可以降低锈病发病率、危害指数;白及锈病早期,以锈特(有效含量20%)1 500 g/hm~2可有效控制锈病。  相似文献   

13.
用15%三唑酮WP800倍液、75%百菌清WP400倍液、25%腈菌唑Ec8000倍液、50%硫磺SC400倍液4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防治灯盏花锈病。结果表明,25%腈菌唑EC8000倍液和15%三唑酮WP800倍液在发病初期施药,间隔10d后再喷防1次,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极显著高于其他参试药剂,且对灯盏花安全,生产中可大面积推广使用此2种药剂防治灯盏花锈病。  相似文献   

14.
为选择防治道真县洛党参锈病的最佳药剂,进行了三唑酮可湿性粉剂、艾奇30%氟环唑悬浮剂、粉唑醇悬浮剂和吡唑醚菌酯4种药剂对洛党参锈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粉锈醇悬浮剂1 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治率达1.32;其次是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防治率为1.27。  相似文献   

15.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锈病试验结果表明: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g/hm2对水900kg/hm2喷雾,每10d喷1次,共喷3次,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具有显著的防效,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6.
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小麦锈病的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防治小麦锈病的高效新药剂,开展了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次药后7 d,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97.5 g/hm2、120.0 g/hm2剂量的防效分别为85.89%、88.32%;2次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84.14%、85.79%,其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说明该药剂对小麦锈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且药效持效性好,建议在小麦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对岫岩县8个林区的柞树锈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行了调查,采用4种杀菌剂对柞树锈病进行药剂防治,结果表明:5月中旬至10月中旬,岫岩县8个林区的柞树锈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随时间呈增长趋势;供试药剂中,烯唑醇和吡唑醚菌酯对柞树锈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剂代森锰锌和石硫合剂。  相似文献   

18.
向日葵锈病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向日葵锈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抗病和产量考虑,向日葵品种美葵2号、白三道眉、黑大片可在向日葵锈病重发区推广种植;药剂防治以20%粉锈宁乳油1 200 g/hm2或15%粉锈宁粉剂2 250 g/hm2防治效果较好,平均防效分别为53.8%、46.2%,分别较对照增产62.1%、50.1%.  相似文献   

19.
正为研究防治小麦锈病的有效药剂,笔者于2015年4月在河南省项城市丁集镇田夏楼行政村的小麦田内进行了不同浓度的戊唑醇(25%悬浮剂)防治小麦锈病田间药效试验,供生产参考。一、试验设计和安排(一)药剂1.试验药剂。粉唑醇(25%悬浮剂)(河南中天恒信生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对照药剂。粉唑醇(25%悬浮剂)(江苏省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司生产)。3.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处理1:  相似文献   

20.
选用几种内吸杀菌剂进行草坪锈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敌力脱可湿性粉剂的防效最好,为重庆防治草坪锈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