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本文明确的论述了在大、小兴安岭和呼伦贝尔林区存在多年的冻土地区及冻土对地基的重大危害。并全面的分析工程上具体实例。对解决多年冻土地区,出现破坏性冻裂和冻土地区的地基处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明确的论述了在大、小兴安岭和呼伦贝尔林区存在多年的冻土地区及冻土对地基的重大危害。并全面的分析工程上具体实例。对解决多年冻土地区,出现破坏性冻裂和冻土地区的地基处理问题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寒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于冻土的研究也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冻土力学特性,并简要介绍了冻土勘察特点。  相似文献   

4.
浅谈工业与民用建筑冻土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冻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认识得不够全面,有时会出现缺漏项情况,从而影响勘察质量。现遵循质量策划控制到质量的原则,对勘察过程的每一道工程程序进行质量把关、质量控制,以达到提高勘察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林业科技情报》2006,38(3):F0003-F0004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地质勘察院是一支王牌生力军.她的成长、辉煌成就了设计院的前进和发展。建院50多年来.我院地质勘查行业职工为开发大、小兴安岭、完达山等林区和省内外建设市场的市政基础设施、房屋建筑、水利水电、公路、核电站等行业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50多年来共承担勘察项目2000余项.其中水文地质勘察项目300余项;  相似文献   

6.
赵文美 《森林工程》2015,(3):128-130,135
冻土具有相变性、流变性和蠕变性等特点,其工程性质异常复杂多变。为确保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就要了解地表下多年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依托《漠大线伴行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及桥梁建设关键技术》项目,选取典型冻土路段对路基下多年冻土进行取样,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分别测定冻土的总含水率、密度、颗粒分析、液塑限、比重、抗剪强度、抗压强度等指标,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随着深度的增加冻土含水率呈现下降趋势,冻土的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未冻水和冰对冻土抗剪强度影响显著,总含水率低的冻土抗剪强度高;富冰冻土总含水率超过土体饱和状态的含水率,冻土抗压强度随着总含水率增加而降低。进而为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地区修建公路和路基沉降变形病害分析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区红松种子形态特征与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区的红松种子的形态特征和成分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长白山的红松种子千粒质量较高,小兴安岭的红松种子的出仁率较高.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区的红松种子灰分含量均较高;水分质量分数小兴安岭最低为1 85%,长白山地区的为3 75%;蛋白质质量分数小兴安岭地区略高于长白山地区;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祁连山大野口流域内不同海拔梯度上的冻土冻融监测,分析评估青海云杉林、灌丛、阳坡草地3种典型植被类型冻土冻融厚度和速率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1)冻土深度上限最大值为灌丛冻土阳坡草地冻土青海云杉林冻土;冻土深度下限最大值为灌丛冻土青海云杉林冻土阳坡草地冻土。(2)冻土冻结期,青海云杉林冻土变化速率最大,其次阳坡草地冻土变化速率,灌丛冻土变化速率最慢;冻土消融期,灌丛冻土变化速率最大,其次阳坡草地冻土变化速率,青海云杉林冻土变化速率最慢。(3)青海云杉林冻土过程最长,其次为灌丛冻土,阳坡草地冻土过程时间最短。建议培育青海云杉与灌丛增强祁连山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9.
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兴安岭森林是我国重点国有林,长期以来对生态系统的贡献率较高,一方面,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体现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生产生态产品以及维护和支撑生态系统的直接和间接利用价值;另一方面,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还具有人类生存系统中不可估量的整体价值和综合价值。本研究根据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不同与环境的特殊性,对小兴安岭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进行了大气调节、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营养物质积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森林文化7项服务功能的划分,并进行了价值量的核算。  相似文献   

10.
小兴安岭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兴安岭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初步统计,整理出小兴安岭药用植物资源的状况,为小兴安岭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参考,对该地区药用植物的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湘南地区引种栽培杂柑天草嫁接苗适应性进行研究,发现杂柑天草幼树阶段在湘南地区即使冬季气温不是十分低的年份。若不注意防冻也可发生冻害。冻害程度与土壤条件、防冻与否、苗木生长势有很大关系;紫色土上栽培的天草比第四纪红土和水稻田土上栽培的易冻,土层深厚疏松的土壤栽培的天草比粘薄土壤上的抗寒力要强;采取防冻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冻害损失;苗木生长势强则抗寒能力强。  相似文献   

12.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冻土融沉系数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效宾  杨平 《森林工程》2008,24(5):18-21
为促进人工冻结技术在地下工程地基处理中的推广应用,在综合分析人工冻土融沉系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人工冻土融沉系数的预测模型。用南京地区典型土质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和粉砂的试验数据作为网络模型的学习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对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人工冻土融沉系数,结果准确可靠,更接近于实际,是一种很好的预测人工冻土融沉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人工冻土融沉特性及融土微观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贯荣  杨平  张婷  庄惠敏 《森林工程》2014,30(5):118-121
人工冻结法在地铁建设中的大量应用,使得施工后融沉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论述人工冻土融沉特性、融土特性、常温土微观结构和冻融土微观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有关融土微观结构与融沉关系的研究尚属空白,并提出,融土微观结构与融沉关系的研究和以微观结构特征来表征宏观融沉特性是未来冻融土微观结构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根据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问题的实地调查,客观的评价了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省湘南低山丘陵区红壤土、石灰土、钙质土立地条件下 ,批杷优良品种丰产栽培技术试验林、示范林的调研及相关资料的系统分析研究 ,提出了枇杷在我省湘南低山丘陵区红壤、石灰岩、钙质页岩地区配套的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因地整地、合理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抓好夏季修剪、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6.
特大雨雪冰冻天气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影响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线路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雨雪冰冻天气对林木寄主植物、林业有害生物的影响,并讨论了应对因灾而引起的次生性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性措施。结果表明雨雪冰冻天气对林木寄主植物造成了严重机械损伤,同时还产生了严重的生理性冻害,为后期次生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直接影响是“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对各种以相对裸露方式生存的有害生物的发生是极其不利,另一方面,对弱寄生侵染性病害和大多数以隐蔽方式生存的害虫的发生是十分有利的,间接影响是造成次生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量增加.发生种类增多,并随雨雪冰冻天气受灾程度的增强而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利用黑龙江嫩江源森林国家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冻土观测场2012-2013年冻土活动层与土壤热通量观测资料,分析了大兴安岭南瓮河湿地多年冻土活动层地温变化规律,以期为大兴安岭地区冻土观测研究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方法】用地温传感器(109,CSI,USA)和土壤含水量传感器(CS616,CSI,USA)分别测量不同深度(5、10、20、30、40、50、60、70、80、100、120、140、160、180 cm)土壤温度和土壤体积含水量;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HMP45C,Vaisale,USA)测量地上150 cm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用土壤热通量(HFP01SC,Hukseflux,USA)测量5和10cm深度的土壤热通量。通过数据采集器(CR1000,Campbell,USA)采集,每10 min自动记录一次平均值。【结果】多年冻土活动层地温与气温的变化规律相一致,气温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滞后时间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整个年度冻融循环中,土壤各层都经历降温、开始冻结、完全冻结、升温、开始融化、完全融化的过程。不同深度开始冻结的时间相差不大,但融化时间相差较大,在冻融循环中,冻结过程耗时明显小于融化过程;多年冻土活动层土壤热通量与表层温度均呈现周期性变化。在表层冻结过程中,土壤热通量变化剧烈,完全冻结全变化趋于平缓。【结论】通过研究南瓮河湿地多年冻土活动层地温的动态变化,对该区冻土活动层地温变化过程及规律有了初步了解,为进一步研究湿地冻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遂昌县毛竹雨雪冰冻害灾害损失调查的调查方法、结果,对影响灾害程度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城市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广东省广州市土壤重金属污染,以广州市林业重点工程项目为主要调查范围,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Cd、Cr、Pb、M、Cu、Zn、Hg、As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城市土壤中Hg污染严重,部分地区达到了三级污染,其中临江大道的污染值最高,达到了1.15mg/kg。其次为Ph、Cu、Zn和As,都存在不同范围的二级污染,南沙工业园区的Cu、Zn污染严重,含量分别达到了41.35mg/kg和123.58mg/kg;As污染在城区道路中比较严重,平均含量达到18.64mg/kg,As含量最高的是白云大道(34.0mg/kg),接近三级污染;Pb在整个广州市土壤中的含量都达到了二级污染程度,范围很广,其中城区道路、南沙工业园区和机场高速污染较为严重,森林公园和新农村建设的公园中污染比较轻微。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和调查研究基础上,论述保山市核桃幼树冻害发生发展规律、冻害症状及危害程度,认为冻害的主要成因是低温或降霜降雪,干旱、栽培管理措施及选择栽培品种不当会加剧冻害发生的程度.藉此提出了预防核桃幼树冻害和处理冻害植株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