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马铃薯(Solamum tuberosum)通常用块茎繁殖,以生产均匀、丰产、优质的薯块。但块茎易罹病害,以致大大降低其生产力及品质。有些马铃薯品种和育种品系能结似绿色小番茄一样的果实,内有自由传粉(OP)的植物学种子。这种真马铃薯种子(TPS)通常是白花传粉的结果,并且不带病。虽然TPS类似番茄种子,但只有20%那样大。TPS的休眠常常延缓或降低萌发力。这种休眠可通过长期贮藏,或用赤霉酸或其他打破休眠的化学物质处理来克服。  相似文献   

2.
Kloepper(1983)曾报导,在栽植前对马铃薯种薯用荧光假单胞菌处理,减少了受黑胫病菌(Erwinia Carotovora)侵染子薯的比例。在本文这方面的研究中,需要一种能够确定每单位块茎表面积细菌数目的方法。在检测马铃薯根部细菌的集群现象时,  相似文献   

3.
<正> 用营养体繁殖的马铃薯是以块茎代替种子进行繁殖的。而近年来,开发了用实生种子繁殖的栽培法、以茎叶为繁殖源的组织培养法,以及扦插繁殖等快速繁殖技术,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尽快达到实用化。一直延用到现在的块茎繁殖法,优点是种薯大、生长快,缺点是繁殖率低,每10英亩土地需  相似文献   

4.
在马铃薯育种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野生种,对病、虫害和不利环境因素抗性的提高,也都需要创造加速育种材料繁殖的条件,借以提高种子和块茎产量。为此,创造最适光周期具有重大意义。许多马铃薯种(150种以上)对光周期的敏感程度呈现高度的分化。目前只对少数马铃薯种研究过光周期反应。若查明马铃薯种光周期反应表现的任何一种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5.
Т.  ЮГ  金之华 《中国马铃薯》1989,3(4):247-248
<正> 选用种子繁殖的马铃薯品种,必须与常规的以薯块繁殖的马铃薯品种有区别,前者应有两个基本特征:经多次种子繁殖后,所有世代的实生籽均能保持各项性状的稳定性,特别是块茎产量性状的稳定性;由于栽培马铃薯是自花授粉,那么一个必要条件是自交系须保持高产的性能。我们现有种群中,实生苗浆果形成平均为50%,为达到100%的浆果形成还需经多年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用培养皿或烧瓶繁殖的马铃薯植株与直接由块茎繁殖的植株进行田间生产性能的比较。材料与方法试验品种的来源与前面《马铃薯芽尖培养皿培养繁殖》一文相同。自5月31日开始,将用赤霉酸处理过的块茎芽尖用烧瓶或培养皿繁殖。获得的芽尖按Goodwin 等(1980)所建议的那样直接移植到盆  相似文献   

7.
用马铃薯生长点培养出无病植株后,可用插条与组织培养法繁殖无病种薯,其繁殖率比用种薯繁殖的明显增高,基本具在无病环境下繁殖的优点。因此,可利用到无病种薯繁殖,尤其是在基本种阶段,同时在品种、品系保存与运输中也是有效措施。日本马铃薯采种体系分原原种→原种→采种3级。本文在叙述胆振马铃薯原原种场采用插条繁殖种薯的同时,还介绍插条与组织培养的种薯繁殖技术现状,以供参考。1.繁殖法与块茎形成(1)繁殖法的种类  相似文献   

8.
<正> 1 前言马铃薯是我市五大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250万亩左右,占全省三分之一,其中秋马铃薯面积约60万亩.秋马铃薯是良好的春季蔬菜,又是具有优良种性的春播种薯.秋马铃薯对弥补大春粮食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马铃薯用种大小标准前人已作过很多研究,如张和鸣等(1981)、门福义等(1981)、涂文志(1982)、刘梦芸(1983),这些研究都是在同一密度下每窝播一枚不同大小的种薯进行的,且基本是春马铃薯试验,而对  相似文献   

9.
1.繁殖方式的利弊因为马铃薯在实际生产中是以块茎进行营养繁殖,所以当育成新品种时,不需要象种子繁殖作物那样进行多代固定。这对育种学家来说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却又因为世代重复地进行营养繁殖,增加了病毒等病害的感染机会,这一点在繁殖种薯时应予以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马铃薯种薯生产现状,国内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研究进展及利用状况:介绍了用杂交实生种子生产马铃薯种薯的主要技术及研完和示范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回归分析曾就不同作物产量对植物组织中营养含量的反应进行过许多研究(Gardner等,1975;Peck等,1969)。Holm等(1978)曾报道马铃薯叶柄中氮、磷、钾、镁含量的季节性趋势与块茎膨大呈高度相关。他们观察到,随着生长进程叶柄的含钾量是与块茎产量有关的最佳变量。这方面印度缺少可利用的资料。 1982年~1983年和1983年~1984年秋季用马铃薯品种Kufri Chandramukhi进行两年  相似文献   

12.
Thomas(1980)和Mann(1983)最近的研究,确立了高粱品种的适宜范围(适宜热带或温带环境)及其发芽基础温度。热带(TA)型的基础温度比温带(TE)型的低。为避免地区影响,这些测定用的是来自单一环境的种子。故必要时,需进行这些地区影响的定量测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良种快速繁殖技术李诚实,赵多长,胡录梅(甘肃省天水市种子管理站741020)通常情况下由于马铃薯的繁殖系数较低(一般只有10倍左右),良种推广速度缓慢,限制了其增产性能的充分发挥.实践证明,充分利用马铃薯多次发芽和多器官繁殖的特性,可以有效地提...  相似文献   

14.
目前已把马铃薯种子(TPS)技术的研究集中于生产高质量的种于。TPS生产技术的发展是以改善马铃薯母株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冠层健壮生长和最适种子发育为基础的。种子贮藏是种子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掌握保持收获届TPS质量的资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马铃薯品种的花粉不育,自身缺乏遗传亲和力,甚至不开花,排除了经过繁殖系统从自花授粉结的浆果获得种子材料的可能性,因此栽培马铃薯基本上是经块茎无性繁  相似文献   

16.
近10~15年来,在美国、加拿大、苏联及世界其它国家黍的野生类型已有广泛分布(Hatvey,1979;Bough等,1986;1985、1986)。野生黍成熟时落粒严重,有的每平方米超过42000粒(Otolle等,1983)。轮作区由于野生黍的混杂,不适于原种繁殖和商用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17.
术语摘录     
《中国棉花》2005,32(4)
种子真实性 genuineness of seed:供检品种与文件记录 (如标签等 )是否相符。品种纯度 varietal purity: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 ,用本品种的种子数占供检本作物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变异株 off- type:一个或多个性状 (特征特性 )与原品种育成者所描述的性状明显不同的植株。育种家种子 breeder seed: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种子的最初一批种子 ,用于进一步繁殖原种种子。原种 basic seed: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 ,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用于大田生产。良种 certified …  相似文献   

18.
(二)苎麻 1.苎麻的繁殖苎麻在古代就有有性和无性繁殖两种方法,这在《农桑辑要》中就有明确记载,但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农政全书》就指出“无种子者,亦如压条栽桑,趣易成速效而已,然无根处取远致为难,即宜用种子之法”,说明用种子繁殖的,可以扩大推广面,但费工而收割晚,分根繁殖的足省工而收刈早,但不能致远。下面就介绍有性和无性繁殖的有关经验。 (1)有性繁殖古代有精选种子、培育壮苗、做好假植和移栽等多项经验。关于选种,《士农必用》就提出“种时以水试之,取沉者用”,这是用水洗法选取饱满肥实  相似文献   

19.
1983年《大众日报》、《中国农民报》、《农村科学》、《农业科技通讯》、《遗传与育种》等十余种报刊报道介绍了我所新育成的部分高产花生良种后。先后收到数千份读者采信,要求提供大量生产用种或少量试验种子。为促进花生生产的发展,加速良种的推广和普及,今年我们除在本所试验农场作了扩大繁殖的安排外,还委托部分良种繁育场(站)进行了大面积繁殖,以满足各地需求。现将部分良种的栽培特点简介如下供各地引种时参考,如需购种者请径直与我所“咨询服务组”联系。恕不一一作复。  相似文献   

20.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作物,它可以用种根繁殖和种子繁殖。而现在对苎麻种子繁殖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发展苎麻生产根本不能用种子繁殖,理由是苎麻种子繁殖容易产生分离变异,皮层薄,产量低,纤维品质变劣;另一种看法则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