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阿勒泰部分地区放牧马梨形虫病的流行情况,笔者运用前期所建立的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合传统血涂片镜检方法,对吐尔洪乡、克孜勒希勒克牧场及铁买克乡等3个地区的134匹放牧马进行了马梨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经FQ-PCR检测得出,以上3个地区的感染率分别为36.96%,45.76%和31.03%,以克孜勒希勒克牧场最为严重;3个地区均以感染驽巴贝斯虫为主;根据年龄段分析,幼驹的感染率高于成年马匹。应用SPSS软件分析得知,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阶段的马匹感染梨形虫病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是马梨形虫病的流行地区。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云南地区马驴骡感染马泰勒虫和驽巴贝斯虫情况,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对云南8个地区马、驴、骡三种动物(n=969)进行了马泰勒虫和驽巴贝斯虫抗体阳性率的检测。结果显示:梨形虫总抗体阳性率为5.47%,其中马泰勒虫抗体阳性率为4.75%,驽巴贝斯虫抗体阳性率为4.85%,两者混合感染的抗体阳性率为4.13%;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云南马、驴、骡存在梨形虫感染,且不同地区的不同动物的马梨形虫感染程度不同。本研究结果为马驴骡梨形虫病的流行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牛卵形巴贝斯虫病在吉林省延边地区流行情况,本试验应用PCR方法对珲春地区190份牛的血液样本进行牛巴贝斯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并与血液涂片染色镜检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该地区牛巴贝斯虫病的PCR方法检测阳性率为30.52%,而血涂片染色镜检法的阳性率为11.05%。不同地区和不同饲养方式间牛卵形巴贝斯虫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吉林省延边地区牛卵形巴贝斯虫与日本分离株处于同一分支,而区别于河南和韩国分离株。调查表明,吉林省延边地区是牛卵形巴贝斯虫病的流行地区。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新疆伊犁地区马梨形虫病的流行动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5黏3-6月定点采集了伊犁地区马的213份血样及其体表硬蜱712只,4个月的蜱指数分别为2.22,3.59,5.73,2.28;借助PCR检测马及其体表硬蜱的带虫率,结果显示,被检马匹全血DNA阳性率分别为37.93%,52.17%,53.06%,18.33%;硬蜱带虫率为11.12%,16.67%,20.13%和6.24%。该区4,5月份为马梨形虫病的高发期,马泰勒虫(4月)与驽巴贝斯虫(5月)的感染高峰期有所不同。马源性梨形虫病与媒介蜱带虫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与蜱指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该病的流行与带虫媒介蜱的活动规律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广州及其周边地区马梨形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了解周边地区马属动物马梨形虫病的存在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涂片镜检的方法对广州、东莞和深圳的马属动物进行了马梨形虫病(马巴贝斯虫和驽巴贝斯虫两种虫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上述三个地区的马属动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马梨形虫病两种虫体的抗体,且出现同一个马场和在同一匹马同时存在两种虫体抗体的情况。对所有抗体阳性马匹进行涂片镜检未发现虫体,也未发现有马梨形虫病临床症状的马属动物。  相似文献   

6.
马梨形虫病是由马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类血液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尤其在新疆发病率更高,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对区域性马产业的发展影响极大。为了解2018年新疆昭苏养马区域马梨形虫的感染情况,随机采集昭苏县18个乡镇的马全血及血清各858份,采用PCR和间接ELISA分别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检测的18个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CR检测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12.12%、13.87%和2.80%;间接ELISA检测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50%、10.14%和2.56%;不同年龄阶段筛查结果显示,在6岁以下的马匹感染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的阳性率较高,并且不同地区的不同年龄阶段马匹的马梨形虫感染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此次获得的昭苏县马梨形虫感染情况的一线数据,可为当地养马区域马梨形虫病的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上海地区马梨形虫病和伊氏锥虫病的存在情况,我们从上海地区选择9家马场,共采集马血样219份,分别采用商品化ELISA试剂盒和平板凝集试剂盒检测马梨形虫病和马伊氏锥虫病抗体。结果显示,219份血清中,马梨形虫病抗体阳性血清有64份,分布于8家马场,平均阳性率为29.2%;马伊氏锥虫病抗体阳性血清有6份,分布于3家马场,平均阳性率为2.7%。调查数据表明,上海地区马梨形虫病感染率较高,需要加强对该病的防控,同时也要对马伊氏锥虫病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云南边境地区马梨形虫病流行情况,2017年1—2月,随机采集红河州泸西县、弥勒市、个旧市、开远市4个地区27个乡(镇)农户饲养的马属动物血样462份,采用ELISA双抗原夹心法检测马梨形虫病抗体。结果显示:共检出4份阳性血样,平均样品阳性率为0.87%;阳性样本分布于弥勒市和个旧市4个乡(镇)年龄为7~13岁的个体中;不同地区、年龄、动物种类之间的阳性率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存在马梨形虫病病原。这需引起当地重视,尤其在蚊虫活跃季节,更要做好防蜱和灭蜱工作。  相似文献   

9.
宾县马梨形虫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去只报导我省西部草原地区存在马梨形虫病,哈尔滨以东地区的马匹梨形虫病至今尚无报导,现将宾县的马梨形虫病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马梨形虫病是马梨形虫(亦称驽巴贝斯虫)经媒介蜱传播寄生于马属动物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马梨形虫病在我县近年呈散发性流行,在该病的治疗中,笔者在抗原虫的基础上,运用辨证施治,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疆昌吉部分地区马梨形虫病检测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昌吉养殖马区域马匹感染梨形虫病情况,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试验(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与血液涂片镜检法相结合,对昌吉马匹随机抽样(n=78),进行马梨形虫病感染情况调查。血液涂片结果显示,马泰勒虫阳性率6.4%,驽巴贝斯虫阳性率为2.5%;PCR结果显示,马泰勒感染率为28.2%(22/78),驽巴贝斯虫感染率为10.2%(8/78),混合感染率为10.2%(8/78)。通过对采自马的蜱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共鉴定出4种蜱。该次对昌吉部分地区马梨形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为该地区马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马梨形虫病在我国的流行呈现出一种上升的状态,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主要针对马梨形虫病流行规律、诊断、检测方法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推动伊金霍洛旗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吉林省延边地区流行的羊泰勒虫种类,采用血涂片镜检和PCR方法对羊泰勒虫进行鉴定和遗传学分析。血涂片镜检观察发现,血涂片红细胞中存在圆形虫体。对羊泰勒虫MPSP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PSP编码的蛋白包含3个N-糖基化位点,14个潜在抗原表位,含有信号肽结构。建立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到的3个虫株与Theileria luwenshunli(GQ281044)同源性为100%,亲缘关系较近,分离的羊泰勒虫为吕氏泰勒虫。由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吉林省延边地区流行的羊泰勒虫为吕氏泰勒虫。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羊泰勒虫病在吉林省珲春地区流行情况,本试验应用PCR方法对珲春地区130份羊的血液样本进行了羊泰勒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与血液涂片染色镜检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该地区羊泰勒虫病的PCR方法检测阳性率为29.23%,而血涂片染色镜检法的阳性率为15.38%。不同牧地,不同年龄和不同品种间的感染率则无显著差异。通过调查表明,吉林省珲春地区是羊泰勒虫病的流行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新疆昭苏县马感染梨形虫情况及传播媒介蜱的种类,采用寄生虫病病原常规检查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血清学检测方法对200匹马进行马梨形虫的检测,对320只传播媒介蜱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血液涂片染色镜检红细胞染虫率为9.23%,PCR、cELISA对驽巴贝斯虫的检出率分别为28%和23.5%,对泰勒虫的检出率分别为36%和34%;对马体表和周边环境采集的320只蜱虫鉴定为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2种。本研究为该地区马梨形虫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新疆地区焉耆马场马梨形虫病病原感染情况,促进当地马梨形虫病的综合防控和马产业的健康发展,选取5个焉耆马场作为试验点,随机采集156匹焉耆马全血进行马梨形虫病病原DNA检测,并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Megalign与MEGA 11.0软件分析不同采样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马匹的感染情况差异,同时进行病原核酸的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显示:156匹焉耆马全血样品中,检出马梨形虫病病原核酸阳性82份,其中马泰勒虫、马驽巴贝斯虫和两者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3.3%(52/156)、26.9%(42/156)和7.7%(12/156)。不同采样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焉耆马的马梨形虫病病原阳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 0.05)。通过Megalign与MEGA11.0软件分析发现:测序得到的马泰勒虫18S rRNA基因序列与选取的参考虫株同源性为95.5%~100%,马驽巴贝斯虫BC-18S rRNA基因序列与选取的参考虫株同源性为98.6%~99.6%。马泰勒虫18S rRNA基因与马泰勒虫伊犁株(OL589505.1)位于同一分支上,进化关系较近,与其他...  相似文献   

17.
马巴贝斯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红细胞内,引发马的血液原虫病.该虫的18S rRNA基因序列的保守性很强,是用于诊断马巴贝斯虫病理想的基因序列[1].因此,本研究应用作者本人建立的马巴贝斯虫PCR检测方法[2],对吉林省吉林、延边、通化、白城4个地区的178份马抗凝血进行了检测,旨在为今后制定有效的马巴贝斯虫病防制措施提供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18.
奶牛梨形虫病是由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是目前造成奶牛养殖业损失较大的一种疾病.2003年至2005年在河南南阳13个县市区内对奶牛梨形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确认了南阳市奶牛梨形虫病的流行范围、发病季节、发病率和病死率、病原体的种类、蜱的种类及习性等,为此病防制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梨形虫病是一种越来越受关注的蜱播原虫病。本文着重阐述了如何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梨形虫,并建立简便快捷的病原学检测方法。这不仅为梨形虫的流行病学调查奠定基础,而且为有效开展梨形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奶牛梨形虫病旧称焦虫病,是通过蜱叮咬传播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梨形虫寄生于红细胞内,出芽或分裂增殖导致红细胞破裂并释放毒素。其流行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多呈急性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且流行期长(4~11月份)。临床特征是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南阳市近几年奶牛梨形虫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目前造成奶牛养殖业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为此笔者从2001年5月到2003年8月对南阳市奶牛梨形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研究,摸清了其流行规律和流行特点,确认传播媒介蜱为残缘璃眼蜱和微小牛蜱,梨形虫有环形泰勒虫、双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