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松油烯-4-醇酯醚类衍生物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油烯-4-醇为原料,合成了6种松油烯-4-醇酯类衍生物Z1-Z6和2种松油烯-4-醇醚类衍生物M1-M2,分别采用三角瓶熏蒸法和毛细管点滴法测定了合成衍生物对家蝇的杀虫作用。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普遍对家蝇具有一定的熏蒸和触杀活性,其中丙酸酯衍生物触杀活性明显提高,其LD50为0.0387 mg/头,触杀毒力是松油烯-4-醇的3.42倍;苯甲酸酯、苯磺酸酯和对甲苯磺酸酯衍生物的活性也有所提高;而松油烯-4-醇的丙烯酸酯、甲醚、乙醚衍生物的活性则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新的高活性杀虫化合物。【方法】以松油烯-4-醇为原料,对其4位羟基进行修饰,设计合成了6种松油烯-4-醇酯类衍生物Z1~Z6和2种松油烯-4-醇醚类衍生物M1~M2,其中Z3、Z5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等方法确证;并分别测定了合成衍生物对家蝇的杀虫作用。【结果】目标化合物普遍对家蝇具有一定的熏蒸和触杀活性,其中熏蒸活性均弱于松油烯-4-醇;丙酸酯衍生物的触杀活性明显提高,其LD50为0.038 7mg/头,触杀毒力是松油烯-4-醇的3.42倍;苯甲酸酯、苯磺酸酯和对甲苯磺酸酯衍生物的触杀活性也有所提高;而丙烯酸酯、甲醚、乙醚衍生物的活性大幅下降。【结论】4位羟基的改变对衍生物的杀虫活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松油烯-4-醇的杀虫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了松油烯-4-醇及其6种酯类衍生物乙酸酯(Z1)、丙酸酯(Z2)、丙烯酸酯(Z3)、苯甲酸酯(Z4)、苯磺酸酯(Z5)、对甲苯磺酸酯(Z6)对家蝇成虫的触杀活性及对其体内Na+,K+-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松油烯-4-醇及其酯类衍生物对家蝇均具有一定的触杀活性,除丙烯酸酯外,其它酯类衍生物的触杀毒力均高于或相当于松油烯-4-醇;活体条件下,7种化合物均对Na+,K+-ATPase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随着中毒症状的加剧,对该酶的抑制作用增强;离体条件下,松油烯-4-醇及其乙酸酯、丙酸酯、苯甲酸酯、苯磺酸酯、对甲苯磺酸酯衍生物对家蝇Na+,K+-ATPase的IC50分别为155.89、197.98、96.02、121.36、124.85、153.74μg•ml-1;分析发现松油烯-4-醇及其酯类衍生物对家蝇24 h的触杀LD50与对Na+,K+-ATPase的IC50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Na+,K+-ATPase可能是松油烯-4-醇类化合物的主要作用靶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新的具更高杀虫活性松油烯-4-醇类化合物。【方法】以松油烯-4-醇为原料,对其4位羟基进行修饰,设计合成了6种未见报道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松油烯-4-醇卤代类及双键改变类衍生物(L1~L3,S1~S3),对其结构采用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分别采用三角瓶熏蒸法和毛细管点滴法测定合成衍生物对家蝇的杀虫活性。【结果】目标化合物均对家蝇具有一定的熏蒸和触杀活性,卤代类衍生物中氟代产物L1的熏蒸活性明显高于松油烯-4-醇,其熏蒸毒力(LC50)为2.4242μL/L;双键改变类衍生物中环氧化衍生物(S2)的活性较松油烯-4-醇明显提高,其LC50为1.5152μL/L,触杀毒力(LD50)为0.0573mg/头。【结论】4位羟基与双键的修饰对松油烯-4-醇衍生物的杀虫活性有较大影响,双键环氧化能明显提高其熏蒸及触杀活性。  相似文献   

5.
松油烯-4-醇对粘虫几种代谢酶及酚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杀虫植物砂地柏Sabina vulgaris精油中主要杀虫成分松油烯-4-醇的作用机理。【方法】以点滴法处理粘虫5龄幼虫后,测定兴奋期、痉挛期、麻痹期及复苏期等4个中毒阶段试虫体内4种代谢酶及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结果】松油烯-4-醇仅在麻痹期对酸性磷酸酯酶(ACP)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其它时期均可明显激活ACP及碱性磷酸酯酶(AKP);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则表现出先抑制后恢复的趋势;可显著抑制细胞色素P450 O-脱甲基活性,各中毒阶段酶抑制率分别为26.27%、46.03%、80.24%和90.22%;离体和活体条件下,均可显著抑制PPO活性。【结论】松油烯-4-醇对粘虫代谢酶系细胞色素P450、GSTs及PPO的抑制与其毒杀活性有关,而中毒试虫的复苏可能与GSTs活性的恢复有关。该化合物可开发为新型农药或增效剂,在害虫抗性治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用砂地柏精油主要杀虫活性成分松油烯 - 4 -醇熏蒸处理粘虫 6龄中期幼虫后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不同中毒阶段粘虫体表蜡质颗粒及体壁底膜的变化。结果表明 ,松油烯 - 4 -醇处理可导致粘虫幼虫体表蜡质层颗粒形态和排列形式发生改变 ,颗粒间空隙变大 ,体壁底膜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这些病变可能是导致体表失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探讨松油烯-4-醇的作用机理,以点滴法处理家蝇成虫后,测定兴奋期、痉挛期、麻痹期及复苏期4个中毒阶段试虫的4种代谢酶及酚氧化酶(PPO)活性.结果表明:松油烯-4-醇可明显激活羧酸酯酶(CarE);酸性磷酸酯酶(ACP)表现出先被激活后被抑制,在复苏期又被激活的变化过程,而碱性磷酸酯酶(AKP)被明显抑制,各期酶抑制率分别为8.0%、28.0%、45.0%和33.0%;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被明显激活,各期酶比活力分别为对照的1.59、1.19、1.26和2.76倍;松油烯-4-醇可显著抑制细胞色素P450O-脱甲基活性,在麻痹期和复苏期的酶抑制率分别为46.91%和60.89%;离体和活体条件下均可显著激活PPO活性.可见,松油烯-4-醇对家蝇代谢酶系的影响与其毒杀作用有关,而中毒试虫的复苏可能与GSTs的激活有关.该化舍物可开发为新型农药或增效剂,在害虫抗性治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松油烯-4-醇对粘虫酯酶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粘虫为试虫,测定了松油烯-4-醇对其酯酶活力和酯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油烯-4-醇对粘虫血淋巴酯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在兴奋期、痉挛期、麻痹期和复苏期,酯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03、1.07、1.43和1.16倍;试虫同工酶的变化与酯酶活力变化基本吻合,即酶活力增强时,同工酶的主酶带增强或新增一些酶带;酶活力变弱时,同工酶的主酶带减弱或一些弱带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9.
松油烯-4-醇对几种昆虫的熏蒸毒力及其致毒症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三角瓶熏蒸法或熏蒸盒法,测定了松油烯-4-醇对小菜蛾、粘虫、棉铃虫的3龄幼虫及家蝇、玉米象、赤拟谷盗成虫的熏蒸毒力。结果表明,松油烯-4-醇对不同种类昆虫的熏蒸毒力有较大差异;对小菜蛾、粘虫、家蝇的熏蒸毒力较高,其LC50值分别为1.8321,5.3473,2.9511μL/L,而对玉米象、赤拟谷盗、棉铃虫的熏蒸毒力较低;不同种类试虫的症状反应有所差异,但中毒反应过程都包括兴奋、痉挛、麻痹昏迷、死亡或复苏等几个阶段;鳞翅目昆虫小菜蛾、粘虫和棉铃虫大量吐胃液现象明显,家蝇有忌避和被迅速击倒现象,中毒后部分试虫有复苏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松油烯-4-醇的研究成果,合成了其酰胺、硫酯、酯、醚等11种衍生物。检索结果表明,其中1-(1-甲基-1-羟基)乙基-4-甲基-3-环己烯基甲酸甲酯、1-(1-甲基-1-羟基)乙基-4-甲基-3-环己烯基甲酸乙硫酯、N,N-二甲基-[1-(1-甲基-1-羟基)乙基-4-甲基-3-环己烯基]甲酰胺、4-甲基-4-乙硫基环己基甲酸甲酯、4-甲基-4-乙硫基环己基甲酸乙硫酯和N,N-2-甲基-(4-甲基-4-乙硫基环己基)甲酰胺等6种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高等真菌具有多种农用生物活性。概述了高等真菌在杀虫、抑菌、抗病毒、杀线虫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高等真菌代谢产物作为杀菌剂的研究与应用,旨在为高等真菌在植物保护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综合利用佛手花,该研究测定了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对照槲皮素、山奈酚、咖啡酸、芦丁、没食子酸和对香豆酸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物质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为:对香豆酸佛手花提取物香草酸芦丁咖啡酸没食子酸。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为:芦丁咖啡酸佛手花提取物山奈酚槲皮素。说明佛手花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3.
蜡蚧轮枝菌代谢产物杀虫及植物生理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蜡蚧轮枝菌V 816菌株代谢产物杀虫活性及生理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代谢产物对甘蓝蚜、温室白粉虱、菜青虫、小菜蛾等有一定杀虫效果,其中以温室白粉虱防效最好,72小时死亡率可达70 8%。此外该菌株的代谢产物还具有一定的植物生理活性,对黄瓜子叶的扩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深山含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体外抑菌是固体试验和抗肿瘤试验研究。[方法]深山含笑鲜叶经过水蒸汽蒸馏得1种淡黄色精油,采用气-质联用法对深山含笑水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用杯碟法和AlamarBlue法进行生物活性研究。[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析分离,共确认出其中34种成分,所鉴定出化学成分的质量占总量的90.10%以上,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化学成分是莰烯(10.030%)、(-)-β-蒎烯(8.826%)、柠檬油(7.935%)、丁子香烯(12.457%);并发现其化学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红酵母无明显作用。在浓度为100μg/ml对肺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98.91%±7.90%。[结论]该研究为深山含笑作为优良生态保健树种和药源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核桃楸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和重要的药源植物核桃楸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杀虫活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目前核桃楸化学成分、药理成分的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已从核桃楸中分离提纯出化学成分胡桃醌等。但杀虫活性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6.
Cd胁迫下稻田土壤生物活性与酶活性综合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试验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程度的外源重金属Cd胁迫对淹水稻田土壤生物活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Cd胁迫对不同的土壤生化过程具有不同效应,低浓度Cd的添加对水稻田土壤呼吸强度有一定刺激作用,高浓度则产生抑制;对上与厌氧微生物相关的生物活性的影响中,以产甲烷活性所受影响最大,硫酸盐还原活性次之,反硝化活性最小,而且在整个处理期间对Cd的反应较为稳定,是表征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良好生物指标。Cd胁迫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中,对土壤的脲酶活性有很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达刘57.4%,而对过氧化氢酶、转化酶、磷酸酶等活性影响较小,最大抑制率均未达到25%,转化酶对Cd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桑椹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研究桑椹(FRUCTUS MOR)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鲜桑椹粗糖,以桑椹果汁1和维生素E类似物为对照,考察了桑椹多糖清除羟基、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能力和抑制亚油酸氧化活性。[结果]桑椹中多糖含量为6.05%,桑椹多糖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抑制亚油酸氧化活性。[结论]该研究可为桑椹多糖的抗氧化及抗衰老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蔓马缨丹是我国华南地区常见的园林绿化灌木。为分析和鉴定蔓马缨丹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抗菌和杀线虫活性,本文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蔓马缨丹枝叶的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其化学组成,并分别测定其抗细菌和抗线虫活性。结果表明:蔓马缨丹枝叶挥发油的含量0.075%(以鲜重为基础),通过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共分析并鉴定出39种化学成分。进而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推算得到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β-Cubebene(19.94%)和β-Elemene(19.61%)。抗细菌活性结果表明,蔓马缨丹挥发油对桉树青枯病菌、番茄疮痂病菌以及黄瓜角斑病菌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对番茄疮痂病菌的生长抑制效果相对最好,其抑菌圈直径为30.40 ± 2.78 mm。另外,蔓马缨丹挥发油对南方根结线虫表现出了一定的致死活性,在24小时内的致死中浓度为33.07 ± 2.12 mg/mL。本研究结果为蔓马缨丹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思路,为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奠定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真菌多糖免疫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10多年来在真菌多糖的免疫活性包括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甲醇冷浸提取法提取叶下珠次生代谢产物,并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提取物,通过TLC–MTT–生物自显影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DPPH法测定叶下珠不同提取物的抗细菌、抗真菌和抗氧化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叶下珠不同提取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叶下珠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层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抗细菌活性,对木麻黄青枯病菌的抑制活性强于阳性对照硫酸链霉素;叶下珠乙酸乙酯层提取物的抗真菌和抗氧化活性较强,其EC50和IC50分别为(1.02±0.15) mg/mL、(20.14±0.58) ?g/mL;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叶下珠乙酸乙酯层提取物中的化合物主要集中在保留时间9~12 min内。叶下珠乙酸乙酯层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细菌、抗真菌和抗氧化活性,可进一步作为活性成分分离和鉴定的候选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