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诊断和防制动物中毒性疾病时,需要采集含有毒物成份检验样品进行实验室检验,以便迅速准确采取防制措施。l检验样品的采集中毒后的动物,利用导鲁法采取胃内容物以及粪便、血液、尿液。如已死亡,在剖检时采取胃和肠内容物、胃壁、肠段、心脏、肝脏、血液、尿液、肾、膀阶、淋巴结等。另外还要采取有中毒嫌疑的剩余饲料。对于中毒死亡的中小动物,则要把整个胃两端结扎后送检。常见毒物中毒检验样品的采取部位见下表:注:排表示供检毒最好的样品。十表示可供检毒的样品。①表示饮用水源。2检验样品采取的且及包装法检验样品应在不同部位…  相似文献   

2.
采用家蚕生物毒性测定方法验证CL-B Ⅲ残留农药测定仪检测桑叶农药残留,建立了两种方法对十余种常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桑叶添毒时间的延长,家蚕死亡率和残留农药测定仪的检测抑制率均呈现下降趋势,绝大部分农药对家蚕的死亡率与检测抑制率之间同步性较好,但乙酰甲胺磷的检测抑制率明显偏低,易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酶抑制速测法可作为养蚕前桑叶农药残留粗筛检测,也可在家蚕中毒事故发生后作为判断农药种类的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某养殖户饲养60只70日龄信鸽,误食了拌有甲胺磷的小麦种子,半小时后有40只信鸽发病,死亡13只。经诊断,确诊为甲胺磷中毒。临诊症状:运动失调,盲目乱飞,行走时步态僵硬,瞳孔缩小,流泪,流涎,频频排稀粪,有的呼吸困难,最后不能站立、抽搐、昏迷而死。剖检病变:死亡信鸽皮下、肌肉有出血点;口腔、气管内有大量黏液;肺淤血、水肿;嗉囊、腺胃和肌胃的内容物有大蒜味,肌胃角质膜易剥落;心冠脂肪点状出血,肝肾变性呈土黄色;肠黏膜充血。治疗:①对所有信鸽实施嗉囊切开术,取出内容物,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  相似文献   

4.
耕牛甲胺磷中毒戴发福,梁长钧长泰县畜牧兽医学会近年来、长泰县陈落镇各村庄,不断发生耕牛甲胺磷农药中毒。笔者先后抢治15头,成功12头,救治率80%,现报告如下。1.中毒原因:1.1农民施用甲胺磷农药时,难免污染田埂青草,施药之后又未设立明显标志。有些...  相似文献   

5.
猪甲胺磷中毒甲胺磷是一种有机磷农药,毒性很大。畜禽往往因误食被甲胺磷污染的饲料、饮水而引起中毒。去年,我县曾发生一起严重的猪、鸡甲胺磷中毒,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1.发病情况我县百步乡农丰村16组某户,饲养小猪13头,平均体重为29千克。饲料用通元饲...  相似文献   

6.
韦伟 《广西蚕业》2003,40(3):50-51
甲胺磷是一种杀虫范围广、毒性强、药效持续时间长的有机磷杀虫剂。它具有很强的内吸、触杀、胃毒和一定的熏蒸作用,在桑园中使用,它对螟虫类幼虫的杀虫效果明显优于目前常用的乐果、敌敌畏等农药,近几年来,我们一直作为夏伐和冬伐前“封园”杀虫的主要农药杀虫品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生产实践中要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保证蚕造的安全,还必须根据甲胺磷的特性,正确地、合理地使用好甲胺磷,不能随意地加大浓度或者增加用药次数,否则容易造成桑叶的农药污染,引起家蚕的中毒。甲胺磷用于桑园治虫,既要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又要保证蚕的安…  相似文献   

7.
1中毒羊与其他动物一样,有时不能辨别有毒物质而误食,从而可引起中毒。采取预防中毒的措施有不喂有毒植物,禁喂霉变饲料饲草,将饲料、饲草晒干保存,贮存的地方应干燥、通风,喂前要仔细检查,如果发现霉变应废弃掉。防止水源性中毒,对喷洒过农药和施用过化肥的农田所排的水,不应当作为羊的饮水。一旦发现羊中毒,首先要查明原因,及时进行救治,排除毒物。中毒的初期可用胃导管洗胃,用温水反复冲洗,以排除胃内容物。如果中毒发生的时间较  相似文献   

8.
误食残留甲胺磷的青草引起兔中毒河南省邓州市成人中专474180从征,沈宗焕农药甲胺磷近年来在我地普遍应用,因此,造成家畜中毒的机会增多。现将见到的因误食残留甲胺磷的青草引起兔中毒死亡的病例报告如下:发病情况河南省邓州市张村乡某养兔专业户饲养的新西兰肉...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有许多猪实行放养,这样易在外面吃到田间喷有农药的野草及菜类,导致中毒。这几年笔者曾治疗过好几起猪吃了甲胺磷农药而中毒的病例。如:1996年11月4日下午,光明乡介源村余某家有一窝8头小猪误吃了田中喷过甲胺磷农药的菜而引发中毒;还有1997年4月光明乡各布村?..  相似文献   

10.
毒鼠强中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毒鼠强是目前应用最广、毒性最强的灭鼠药。因误食或环境污染或人为投毒引起的人和动物中毒事件频繁发生 ,在我国已禁止使用 ,但由于其灭鼠效果好 ,故屡禁不止。毒鼠强为神经毒性毒物 ,致惊厥作用强烈 ,临床中毒者多表现典型颅脑损害症状。分析检验毒鼠强时 ,GC/NPD法灵敏度高 ,快速化学检测方法简便快捷 ,适用于现场检测。洗胃 ,控制抽搐、抗惊厥以及血液净化是有效的治疗措施。文章从理化特性、中毒症状、检验方法、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综述了毒鼠强中毒的最新研究成果 ,以提高人们对毒鼠强中毒事件的认识和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察大鼠亚硝酸盐中毒的表现与救治的效果。将18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高剂量组(4%NaNO2)、低剂量组(2%NaNO2)及对照组,经灌胃染毒引发中毒,用简易的方法比较各组血液、胃内容物、盲肠内容物中亚硝酸盐浓度,测定部分血液指标,对部分中毒病例进行治疗试验。结果显示:(1)染毒后10~15min大鼠出现亚硝酸盐中毒症状。(2)高剂量组、低剂量组胃内容物中亚硝酸盐浓度均为阳性。(3)解药中含有维生素C的大鼠恢复更快。结果提示,大鼠亚硝酸盐中毒症状明显;发生中毒后血液、胃内容物、盲肠内容物中均含有亚硝酸盐;亚甲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药,维生素C与其有协同作用,两者配合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我市某镇的一养猪户饲养的肉猪在短时间内突然大量死亡.通过实验室检验,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排除了因流行性传染病致死的可能.根据发病的情况,怀疑是中毒致死,后对饲料、胃内容物及中毒猪的血液做毒性检测,确诊为有机氟化物中毒.  相似文献   

13.
张士刚  谢权 《广西蚕业》2004,41(2):47-47
同种类农药致蚕中毒的症状 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久效磷、甲胺磷、敌敌畏、辛硫磷等为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有机磷农药。蚕接触或食下此类农药后,中毒蚕即突然停止食桑、烦躁、乱爬、不断翻滚,吐出绿色的胃液,胸粗尾小并萎缩,严重的有脱肛现象,经数十分钟后即死亡。  相似文献   

14.
一头6岁海福特与安格斯杂交牛猝死之后,畜主怀疑系中毒死亡,因为该牛死前一周出现运动失凋,随将其送往动物诊所进行尸体剖检以便确诊,经碱、重金属、农药和硝酸盐中毒检测均为阴性,明显的组织异常仅限于丘脑核、胃周神经细胞及肝。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内有1~2个包涵物,用 H&E 检验,呈微嗜酸到微嗜碱性,包涵物通常有一个密实的中心核,一个原纤维及同质的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0月,阿瓦提县公安局刑警队送检3只死亡羊的病料(包括胃及内容物,食槽内剩余饲料)怀疑中毒,要求协助进行毒物检验.通过剩余饲料(玉米)所散发出的淡淡蒜臭味,初步认为是有机磷类中毒,经过对所送样品进行提取,用薄层层析法检验后,检出敌敌畏成份,证明死亡羊只确系敌敌畏中毒.现将检验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引起猪中毒的主要农药包括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氯代烃类杀虫剂。主要原因是杀虫剂被意外混入饲料、散落于猪舍以及在喷雾、浇泼杀虫剂时过量或者被猪舔舐。 1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中毒 临床症状表现为流涎、呕吐、步态不稳,进而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病理变化上,没有特征性病变,通常可见呼吸道内有大量液体以及肺水肿。  相似文献   

17.
鹅甲胺磷中毒张克林(湖北沙洋二农场畜牧场潜江433124)1990年7月22日,我场农业队饲养的11只鹅,由于采食棉田边喷过甲胺磷农药的青草,发生甲胺磷中毒。症状群鹅不活泼,不愿鸣叫,呈垂头、翅开张或翅下垂,表现脚软无力,行走时摇摆不稳,头缩颈软,口...  相似文献   

18.
<正> 我站治愈未断奶仔猪误食呋喃丹颗粒剂中毒三例,介绍于下:一、呋喃丹的性质:呋喃丹是以呋喃丹母粉为主药的粘结剂,内含3%呋喃丹(即2.2—=甲基—23—=氢苯并呋喃—7氨基甲酸酯),呈红褐色颗粒状,是一种近年来制成的具有内吸,触杀、胃毒杀广谱性杀虫效能的农药。由于对农作物杀虫残毒期能达一个月以上,所以人畜误食均可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0月,阿瓦提县公安局刑警队送检3只死亡羊的病料(包括胃及内容物,食槽内剩余饲料)怀疑中毒,要求协助进行毒物检验。通过剩余饲料(玉米)所散发出的淡淡蒜臭味,初步认为是有机磷类中毒,经过对所送样品进行提取,用薄层层析法检验后,检出敌敌畏成份,证明死亡羊只确系敌敌畏中毒。1检样提取胃内容物及剩饲料各取 50 g,分别加氯仿 100mL,浸泡振摇 20 min,用滤纸过滤,滤液置于60℃水浴锅上挥干,加 2mL氯仿溶解备用。2制板、活化取5g硅胶G加入蒸馏水 12 mL,滴 8滴无水乙醇,溶解后均匀…  相似文献   

20.
2008年9月份,我市某小型狐狸场饲养的100余只狐狸,先后有20余只突然发病,死亡7只。发病狐狸均为食欲良好、个体较大,其他狐狸尚未有异常表现。经病因调查、临床检查和胃内容物、血液检验,确诊为氢氰酸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