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嗜水气单胞菌选择培养基鉴别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比较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Ah)三种选择培养基AHM、APM和RS培养基的鉴别效果,并用于121株细菌检测,Ah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54.76%、81.33%和83.54%。经过交叉比较分析,确定AHM和RS可作为适用于生产实践的Ah的选择培养基。  相似文献   

2.
迟缓爱德华氏菌检验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试验研究了迟缓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rada,Et)的细菌学及致病因子检测,确定了相应检测指标,制定了检验程序。对不同来源的Et作分离及生化鉴定,确定10项生化鉴定指标。用三种方法即平板法(PlateAssay,PA)、接触法(ContactHemolysis,CH)和上清法(SunernatantAs-say,SA)检测Et溶血素,阳性率依次为75%、75%、57.14%。28株Et中,18/26的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Products,ECP)对HEP-2细胞有细胞毒性,17/28菌株有侵袭力。用ATCC15947株ECP的抗血清进行Det-ELISA,检测阳性率为19/26(73.08%)。  相似文献   

3.
4型菌毛、毒素及蛋白酶在动物源气单胞菌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来源于鱼、猪、犬等9种动物的18株气单胞菌分离株通过AD(氨苄青霉素-糊精)培养基纯化。另以大肠杆菌束状菌毛相关(bfp-related)基因的PCR引物对EB1(GATTGAATCTGCAATGGTGC)—EB2(GGATTACTGTCCTCACATAT)扩增,用digoxingenin-11-dUTP标记,构建核酸探针,作斑点杂交试验,用以检测上述气单胞菌菌株的4型菌毛,同时以溶血试验检测其毒素,用脱脂奶溶蛋白圈试验检测其蛋白酶。结果显示,在18个菌株中,4型菌毛、毒素和蛋白酶均为阳性者为10株(55.6%);3项指标均无肯定的阳性结果者4株,两者合计共14株,占检测总数约80%(14/18),提示这3种毒力因子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所有鱼源株(5株)三项指标皆为阳性;4株猪分离株三项指标均为阳性者占一半;其它动物分离株检测结果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为试验鸡大肠杆菌病中草药佐剂多价灭活疫苗而进行了制造和检验用菌种的选育试验。经染色特性、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及血清学特性等的观察和测定,选用A、B、C、SE4株血清型分别是O1、O2、O78及O24的鸡E.coli作为标准菌株,现地分离和鉴定有代表性疫区或病鸡群病原血清型作为地方菌株,经毒力和免疫原性测定,结果证实,该4株血清型大肠杆菌作为疫苗制造和检验用菌种较好,并分别进行了冷冻真空干燥保存试验,  相似文献   

5.
6株嗜水气单胞菌的毒力因子及其对小鼠的致死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嗜水气单胞菌毒素、蛋白酶及S蛋白3种毒力因子的检测结果,从66株嗜水气单胞菌中选出3种毒力因子分布情况各异的有代表性的6个菌株。分别用含菌量均为108CFU/mL的6株嗜水气单胞菌肉汤培养物注射小鼠,结果,毒素、蛋白酶及S蛋白均有的菌株以及具有前两者而无S蛋白的菌株对小鼠的致死率均达100%;仅有蛋白酶的菌株对小鼠致死率达60%;而只有S蛋白的,或既有毒素又有S蛋白的,或3种毒力因子均无的菌株对小鼠无致死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检验多重PCR技术在沙门菌毒力鉴定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沙门菌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流行情况,从该地区多家养殖场分离获得19株细菌,分别利用生化试验与小鼠攻毒试验和多重PCR技术鉴定和检验了沙门菌及其毒力。结果表明,多重PCR技术对分离沙门菌的鉴定结果和生化试验鉴定结果一致,符合率达100%;毒力质粒携带情况与小鼠攻毒结果一致;同时鉴定出陕西省多家养殖场中存在携带毒力基因菌株,值得关注其对畜禽养殖的潜在威胁。多重PCR技术能够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鉴定沙门菌,并可鉴定出其毒力,可以用于致病性沙门菌的流行病学检测,值得在兽医临床和畜产品沙门菌污染的检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从送检的一份疑似链球菌病病死猪病料中分离出1株细菌,通过对分离菌株进行细菌的培养特性、生化试验、玻片凝集试验及PCR分型鉴定,确定为2型猪链球菌,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1×108 CFU/mL的剂量可致死小白鼠,对该分离菌株的毒力因子进行PCR检测发现,溶菌酶释放蛋白(mrp)、胞外因子(ef)和溶血素(sly)均为阳性。此菌的分离鉴定为自家灭活菌苗的制备提供了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胞外蛋白酶活性(PU)与其毒力的关系,评价胞外蛋白酶活力作为毒力指标的可靠性。本研究测定了9个不同来源地的蜜蜂球囊菌菌株的胞外蛋白酶活性及接种后各日累积蜜蜂幼虫死亡率和致死中时(LT50),将胞外蛋白酶活性与接种后各日累积死亡率及致死中时(LT50)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胞外蛋白酶活性与其对蜜蜂幼虫的毒力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菌株胞外蛋白酶活性与其毒力间的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蜜蜂球囊菌胞外蛋白酶活性可作为大量菌株筛选的参考毒力指标,但不能作为测定相关性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鉴定临床疑似沙门氏菌感染致死信鸽的病原菌并确定致病菌的耐药及毒力状况。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菌落形态观察、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血清分型、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和康复信鸽血清平板凝集试验进行鉴定,并通过药敏试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进行耐药性和毒力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纯化的细菌在BS、XLD、HE培养基上为黑色菌落,镜检为无荚膜、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分离菌株生化反应结果符合沙门氏菌生化特性;分离菌株血清型为1,4,12:i:1,2;分离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分离菌株与鼠伤寒沙门氏菌聚为一支,同源性>99%,康复信鸽血清与分离菌株发生特异性凝集,结合生化反应和血清分型结果该菌株鉴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耐药,经耐药基因检测携带floR、cmlA氯霉素类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相符;分离菌株mogA等17种毒力基因检测均为阳性。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信鸽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耐药且具有较强毒力,为下一步信鸽沙门氏菌的防治和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猪链球菌的鉴定及其主要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及PCR鉴定,对分离的猪源链球菌进行初步研究.同时根据猪链球菌主要毒力因子基因Sly、MRP、EF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体系和条件优化,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对实验菌株及阴性对照菌株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从不同地区分离到的30株猪源链球菌中,确认16株为猪链球菌.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Sly检出率为5/16,MRP检出率为4/16,EF检出率为2/16,阴性对照菌株毒力因子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多重PCR体系可用于猪链球菌毒力相关因子Sly、MRP、EF的基因检测,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石河子垦区具有呼吸道病症状的病死猪感染猪链球菌2型的情况,对采集的53份肺脏组织进行了猪链球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PCR鉴定以及cps2J、ef、mrp毒力因子的检测。分离出猪链球菌2型21株,其中8株毒力因-T-为cps2J.10株毒力因子为ef,3毒力因子为cps2J/ef;小鼠试验表明cps2J毒力因子的菌株不具有致病性,毒力因子为ef、cps2J/ef的菌株具有致病性。得出结论,石河子部分规模猪场存在链球菌2型感染情况,且部分感染菌株具有致病性,应引起有关生猪养殖场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中华鳖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西省进贤县某中华鳖养殖场送检的2只患病中华鳖进行细菌分离,且对分离的细菌进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特性鉴定、毒力因子检测、毒力基因PCR检测、实验动物攻毒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2只中华鳖肝脏分离到3株菌,均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其中体型稍大中华鳖2株,体型稍小中华鳖1株;经过实验动物感染试验得出3株菌都为强毒力致病菌;通过生化鉴定、毒力因子及PCR检测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株菌对头孢曲松都高度敏感,对利福平、甲氧苄啶、氨苄青霉素都不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离鉴定导致鲤大量急性死亡的病原菌,确定其毒力基因和药物敏感性,为后续病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病鲤的内脏中分离培养病原菌,并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革兰染色、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分子鉴定;采用毒力基因检测、K-B药敏纸片法及人工回归感染试验分析该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和致病性。【结果】分离菌在LB固体培养基上呈现圆形或椭圆形菌落,镜检为短棒状的革兰阴性菌,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生理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D-葡萄糖、明胶、脲酶、氧化酶、精氨酸、鸟氨酸、赖氨酸及柠檬酸试验中均呈阳性反应,其余指标皆呈阴性反应,符合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菌与铜绿假单胞菌NR_114471.1呈现高度同源,相似性为99%。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将分离菌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命名为HB2210。通过毒力基因检测发现,该菌株含有鞭毛蛋白结构基因fla基因、气溶素aer基因、细胞毒性肠毒素act基因、外膜蛋白ompA基因及热稳定性肠毒素ast基因等多种毒力基因。通过药敏试验发现,分离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某养殖场患病死亡狐狸的病原菌,本试验对病死狐狸进行剖检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阳性球菌,经过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小肠肠球菌,并命名为E.hirae QHD-1;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E.hirae QHD-1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LD_(50)为1.26×10~4 CFU;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E.hirae QHD-1对氨苄西林和恩诺沙星等药物敏感,对替米考星、阿米卡星等耐药;毒力因子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毛皮动物小肠肠球菌的感染病例尚未见有报道,本试验丰富了狐狸病原菌相关的研究,并为防控该菌引起的疾病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陕西省宁强县部分地区引起仔猪黄白痢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血清型及其主要毒力因子,用细菌分离培养方法,从宁强县5个猪场采集的60份有疑似黄白痢症状仔猪的肛门拭子中分离出20个大肠埃希菌菌株。经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染色镜检、培养特性、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确定分离菌株均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分型表明,20个分离菌株中有18株能确定血清型,分布在7个血清型中,其中优势血清型为O8(8株),占总数的40%。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药物具有抗药性。毒力因子的PCR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均不携带STa、STb、LT和SLT-2e四个毒力基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江西省某规模猪场仔猪疑似发生猪链球菌病的病原菌及其毒力特性,本试验将病猪剖杀,采取脑脊液和关节液在血平板上划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将分离到的菌株进行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及基因血清分型鉴定,进一步对其进行毒力基因(gdh、orf2、fbps、sly、epf、mrp)检测和药敏性测定。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血平板上形成灰色"半透明"边缘整齐的有草绿色狭窄溶血环的光滑型圆形细小菌落,镜检呈散在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短链球菌,结合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及基因血清型分型,确定其病原为2型猪链球菌,命名为JMS2。毒力因子基因检测结果显示,JMS2主要毒力因子分布为gdh+/orf2+/fbps+/sly-/epf-/mrp-,预示JMS2可能不是强毒力菌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JMS2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敏感,但对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等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类抗生素耐药。本研究对临床防控猪链球菌病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球孢白僵菌作为一种很重要的生防真菌,已被广泛用于农业害虫和蜱的防治。在侵染宿主的同时,球孢白僵菌分泌大量孢外水解酶,如孢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这些酶类不但能够降解宿主表皮,而且被认为是菌株致病性的关键决定因子。为获得高毒力菌株的筛选方法,选取实验室分离鉴定的5株球孢白僵菌菌株,通过测定菌株的孢外水解酶活性和菌株对小亚璃眼蜱的致死率,并对球孢白僵菌的毒力和酶活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菌株蛋白酶活性与菌株毒力无相关性,菌株几丁质酶活性与菌株毒力呈现负相关性。本研究为蜱生防高毒力菌株的筛选以及酶活性的初步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嗜水气单胞菌不同分离株生化特性及胞外蛋白酶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水气单胞菌可引起多种宿主患病,该菌致病性与其产生的多种毒力因子特别是胞外蛋白酶有关。本研究检测了26株嗜水气单胞菌不同分离株的生化指标,采用脱脂乳平板法检测了胞外蛋白酶的产生情况,并利用PCR技术检测了2种胞外蛋白酶基因ahp-A(编码丝氨酸胞外蛋白酶)和eprCAI(编码温敏胞外蛋白酶)。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生化指标表现为蔗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甘露醇(+)、鸟氨酸脱羧酶(-)、肌醇(-)、七叶苷(+);脱脂乳平板法检测发现,91.7%(22/24)的致病菌株均能产生胞外蛋白酶,而2株无毒株则不能产生,对2个胞外蛋白酶基因的检测也得到相似的结果。本研究将为嗜水气单胞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的中国豹分离到一株细菌,为了鉴定这株细菌,并对其主要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实验中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动物毒力试验;PCR扩增gyrB基因并结合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和分析进行了菌种的分子鉴定;对分离菌进行了气溶素(aerolysin,aer)、热敏感细胞肠毒素(heat-Labile cytotonic enterotoxin,alt)、细胞毒性肠毒素(cytotoxic enterotoxin,act)、热敏蛋白酶(temperature-sensitive protease,eprCAI)、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ahp)5种毒力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结果显示:根据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小白鼠毒力试验鉴定分离菌为豚鼠气单胞菌;中国豹源细菌gyrB基因与豚鼠气单胞菌(JQ815381)的同源性为98.9%,应为豚鼠气单胞菌;具有act、alt、eprACI 3种毒力基因。该研究可为快捷、准确检测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病兔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纯粹性检验以及毒力试验等生物学特性鉴定,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确定该病原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菌命名为BS株,染色特征、菌落特征、生化反应等均符合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特点,毒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