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比较研究了卯形鲳够(Trachinotus ovatus)成鱼和幼鱼阶段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活性。结果表明:1)成鱼蛋白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活性大小依次为胃〉前肠〉中肠〉幽门盲囊〉后肠〉肝;淀粉酶活性为前肠〉后肠〉幽门盲囊〉中肠〉肝〉胃;脂肪酶活性为前肠〉中肠〉后肠〉幽门盲囊〉肝〉胃。2)幼鱼蛋白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活性大小依次为胃〉肠〉幽门盲囊〉肝;淀粉酶活性为肠〉幽门盲囊〉肝〉胃;脂肪酶活性为肠〉幽门盲囊〉肝〉胃。3)成鱼不同消化器官中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小于幼鱼,成鱼胃和幽门盲囊的淀粉酶活性与幼鱼的差异显著;幼鱼胃脂肪酶活性大于成鱼,但其他器官的活性均小于成鱼。卵形鲳鳕幼鱼不同消化器官中的3种消化酶活性大小顺序与成鱼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pH对卵形鲳鲹幼鱼和成鱼3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用鱼暂养7 d后解剖取样,在设计的10个酶反应pH值(2.2,3.2,4.2,5.2,6.2,7.2,8.0,8.6,9.6,10.6)下测定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卵形鲳鲹胃内pH为强酸性,幼鱼肠内为中性偏酸性,肝、幽门盲囊和成鱼肠内为中性偏弱碱性。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幼鱼为2.2,成鱼为3.2;肝、幽门盲囊和肠的蛋白酶活性最适pH值幼鱼为7.2,成鱼为8.0。淀粉酶活性的最适pH值幼鱼为8.0,成鱼为8.6。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值均为弱酸性,幼鱼和成鱼均为6.2。卵形鲳鲹幼鱼和成鱼3种相同消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似,并以胃蛋白酶、肠淀粉酶、肠脂肪酶的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大规格幼鱼(全长10.53±1.41 cm,体质量15.02±2.46 g)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分布,以及5、15、25、30、35五种盐度对肠、幽门盲囊、胃和肝脏中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盐度下,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在各消化...  相似文献   

4.
中华鲟消化酶活性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中华鲟四种消化器官消化酶的活性,其淀粉酶及蛋白酶的活性高高到低的顺序均为:幽门盲囊>肠道>胃>肝脏,其脂肪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肠道>胃>肝脏>幽门盲囊。中华鲟幽门盲囊中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性较高,而脂肪酶几乎没有活性,肝脏中淀粉酶几乎没有活性,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也比较小;肠道中各种酶的活性都较高,而胃中各种酶的活性则居中。  相似文献   

5.
盐度对施氏鲟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盐度对施氏鲟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将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幼鱼[初始体长(24.95±1.89)cm,初始体质量(117.80±16.72)g]分别在淡水(盐度0)、盐度10、盐度25条件下饲养10 d,检测不同盐度下施氏鲟幼鱼消化器官(幽门盲囊、瓣肠、十二指肠、胃和肝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1)在相同盐度条件下,不同消化器官中同种消化酶活力高低顺序不同.在不同消化器官中蛋白酶活力(淡水和盐度25时)及淀粉酶活力(淡水时)由大到小依次为幽门盲囊、瓣肠、十二指肠、胃和肝脏;蛋白酶活力(盐度10时)及淀粉酶活力(盐度10和25时)由大到小依次为瓣肠、幽门盲囊、十二指肠、胃和肝脏;在淡水和盐度10时脂肪酶活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瓣肠、十二指肠、胃、肝脏和幽门盲囊:在盐度25时脂肪酶活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瓣肠、十二指肠、肝脏、胃和幽门盲囊.(2)同种消化器官中不同盐度条件下同种消化酶的活力不同.幽门盲囊、十二指肠、胃和肝脏中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均在淡水中最高(P<0.05),盐度25中最低,说明盐度对以上消化器官中3种消化酶均具有抑制作用;瓣肠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均在盐度10下最高(P<0.05),说明一定的盐度对瓣肠中3种酶具有激活作用,但盐度过高则会抑制这些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1在水温6℃、14℃、22℃下和180×60×50cm控温水族箱中,饲养初始鱼体质量11.3±0.94g的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幼鱼21d,测定了幼鱼消化器官(胃、幽门盲囊、肝脏和肠)中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水温14℃下胃蛋白酶活性最高,其次为水温6℃时,22℃时消化酶活性最低,显著低于前2个处理组(P〈0.05)。肠中脂肪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胃和肝中(P〈0.05),其次为幽门盲囊。各消化器官脂肪酶活力均在14℃时最高,其中肠和幽门盲囊中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组。各水温条件下,幽门盲囊中淀粉酶活性最高,其次为肠。6℃时,幽门盲囊中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胃和肝脏中(P〈0.05);14℃和22℃时,幽门盲囊和肠中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胃和肝脏中(P〈0.05),胃和肝脏中差异不显著(P〉0.05)。14℃时各消化器官淀粉酶活力最高,6℃时肝脏和肠中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14℃时,其它组织中各处理组间淀粉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2龄西伯利亚鲟消化酶活性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2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消化酶活性及分布特征。通过对5种消化器官(胃、肝脏、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中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3种消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发现,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是淀粉酶的主要分泌器官,淀粉酶活性在幽门盲囊中最高,其次是十二指肠,幽门盲囊和十二指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瓣肠(P0.05);胃和肝脏淀粉酶活性极低,与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和瓣肠是蛋白酶分泌主要器官,胃中蛋白酶活性最高,其次是瓣肠,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幽门盲囊、十二指肠和肝脏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胃和瓣肠(P0.05)。瓣肠、十二指肠和幽门盲囊是脂肪酶分泌的主要器官,瓣肠中脂肪酶活性最高,其次是十二指肠,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幽门盲囊(P0.05);胃和肝脏脂肪酶活性最低,与前三者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3种消化酶的主要分泌器官不同,研究结果可为了解西伯利亚鲟的消化生理特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水温对细鳞鱼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在水温6℃、14℃、22℃下和180×60×50cm控温水族箱中,饲养初始鱼体质量11.3±0.94g的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幼鱼21d,测定了幼鱼消化器官(胃、幽门盲囊、肝脏和肠)中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水温14℃下胃蛋白酶活性最高,其次为水温6℃时,22℃时消化酶活性最低,...  相似文献   

9.
鱼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重320~350 g的(鱼免)鱼(Miichthys miiuy)为实验材料,研究(鱼免)鱼消化酶的分布及不同pH值条件下胃、肝胰脏、幽门、前肠、后肠中蛋白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蛋白酶在各消化器官的比活力顺序胃>肝胰脏>前肠>幽门>后肠,数值分别为439.75±6.82、404.46±11.64、255.42±2.41、123.23±0.46、49.39±2.81;淀粉酶比活力顺序为幽门>肝胰脏>前肠>胃>后肠,数值分别为3 107.82±84.57、2 420.72±52.85、2 336.15±10.57、1 617.34±31.71、1 247.36±21.14;脂肪酶比活力顺序肝胰脏>幽门>前肠>后肠,数值分别为177.99±0.23、80.79±6.97、46.69±5.06、42.76±2.25.胃、肝胰脏、前肠、幽门、后肠的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是1.9、9.0、8.4、9.0、8.0.研究表明(鱼免)鱼的胃含有较高的胃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在食物消化中起了重要作用.肝胰脏的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的总酶活比其它消化器官都高,因此认为肝胰脏是消化酶的主要分泌器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蛋白酶、淀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带髭鲷胃内pH值范围为4.9~5.4;肝胰脏pH值为5.8~6.2;肠道pH值为6.5~6.9。蛋白酶活性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在40℃达最大,40℃以上酶活性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在不同消化器官中,蛋白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胃〉前肠〉幽门盲囊〉后肠〉肝胰脏。在15~50℃范围内,斜带髭鲷消化道不同部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均为35℃,淀粉酶活性由高到低顺序为:肝胰脏〉幽门盲囊〉前肠〉后肠〉胃。在pH值为2.2~7.6范围内,胃蛋白酶活性的最适pH值为2.8;在pH值为4.8~8.0范围内,其他消化器官蛋白酶的最适pH值均为7.2;在最适pH值下,各消化器官中的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顺序为:前肠〉幽门盲囊〉后肠〉肝胰脏。在pH值为4.8~8.0范围内,胃淀粉酶活性的最适pH值为6.0,肠、肝胰脏与幽门盲囊淀粉酶的最适pH值均为6.8,活性由高到低顺序为:肝胰脏〉幽门盲囊〉前肠〉后肠〉胃。在最适温度和pH值下,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顺序为:胃〉前肠〉幽门盲囊〉后肠〉肝胰脏;淀粉酶活性由高到低顺序为:肝胰脏〉幽门盲囊〉前肠〉后肠〉胃。  相似文献   

11.
以体重320~350 g的(鱼免)鱼(Miichthys miiuy)为实验材料,研究(鱼免)鱼消化酶的分布及不同pH值条件下胃、肝胰脏、幽门、前肠、后肠中蛋白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蛋白酶在各消化器官的比活力顺序:胃>肝胰脏>前肠>幽门>后肠,数值分别为:439.75±6.82、404.46±11.64、255.42±2.41、123.23±0.46、49.39±2.81;淀粉酶比活力顺序为:幽门>肝胰脏>前肠>胃>后肠,数值分别为:3 107.82±84.57、2 420.72±52.85、2 336.15±10.57、1 617.34±31.71、1 247.36±21.14;脂肪酶比活力顺序:肝胰脏>幽门>前肠>后肠,数值分别为:177.99±0.23、80.79±6.97、46.69±5.06、42.76±2.25.胃、肝胰脏、前肠、幽门、后肠的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是1.9、9.0、8.4、9.0、8.0.研究表明:(鱼免)鱼的胃含有较高的胃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在食物消化中起了重要作用.肝胰脏的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的总酶活比其它消化器官都高,因此认为肝胰脏是消化酶的主要分泌器官.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长阶段斑节对虾消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斑节对虾不同生长阶段蛋白酶、脂肪酶及淀粉酶活性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斑节对虾在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结果表明,根据消化酶活性,可将斑节对虾生长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在体长10~12.5 cm阶段之前,随着个体的增大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不断升高;第2阶段,在12.5 cm之后,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肝胰腺、胃、肠3种不同消化器官的消化酶活性在不同生长期也不一致,大致上蛋白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胰腺>胃>肠;脂肪酶活性:肠>肝胰腺>胃;淀粉酶活性:肠>胃>肝胰腺。  相似文献   

13.
水温对施氏鲟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分别在14℃、21℃、28℃水温条件下饲养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Brandt)幼鱼10 d,初始鱼体质量(124.20±15.12)g,体长(26.95±2.89)cm,检测不同水温条件下施氏鲟幼鱼消化器官(胃、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和肝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1)幼鱼幽门盲囊、瓣肠和肝脏中蛋白酶活力均以水温21℃时最高(P<0.05),十二指肠和胃则在28℃最高(P<0.05),各消化器官蛋白酶活力均在14℃最低(P<0.05);(2)各消化器官的淀粉酶活力均在水温21℃时最高(P<0.05),幽门盲囊、瓣肠和十二指肠以水温28℃时最低(P<0.05),胃和肝脏在水温14℃时最低(P<0.05);(3)各消化器官脂肪酶活力均在水温14℃时最高,28℃时最低(P<0.05)。在水温21℃时,各消化器官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幽门盲囊、瓣肠、十二指肠、胃、肝脏,水温14℃时瓣肠消化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能力要高于十二指肠,28℃时低于十二指肠(P<0.05);在水温14℃和21℃时各消化器官脂肪酶活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瓣肠、十二指肠、胃、肝脏、幽门盲囊,28℃时瓣肠消化脂肪能力低于十二指肠(P<0.05)。[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126-131]  相似文献   

14.
对月鳢(Channa asiatica)稚鱼、幼鱼和成鱼的主要消化酶活性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鱼体的发育和生长,月鳢消化系统各器官组织的各种消化酶活性逐渐增强,尤其是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增强更为明显。月鳢幼鱼蛋白酶活性以肠组织最大、肝胰脏次之、胃组织最小,且肠组织和肝胰脏中该酶活性显著高于胃组织;胰蛋白酶活性以肝胰脏最大,胃组织和肠组织均表现较小;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以胃组织最大,且显著大于肠组织和肝胰脏。月鳢成鱼蛋白酶活性以中肠粘膜组织和后肠粘膜组织最高,前肠粘膜和肝胰脏次之,胃粘膜最低;胰蛋白酶活性以中肠粘膜组织和前肠粘膜最高,胃粘膜组织次之,肝胰脏小于胃粘膜,后肠粘膜组织的胰蛋白酶活性最小;淀粉酶活性以后肠粘膜组织和中肠粘膜组织最大,肝胰脏次之,胃粘膜组织和前肠粘膜组织最小;脂肪酶活性以胃粘膜组织最大,其它器官组织该酶活性均表现较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盐度对卵形鲳鲹幼鱼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影响及其消化酶活性的昼夜变化。实验设计了6个盐度梯度组,分别为10、15、20、25、30、35。结果表明:(1)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在盐度25时最高,而蛋白酶活性在盐度30时最高。3种消化酶酶活性的平均值在盐度20~30时要明显高于盐度10~15时(P<0.05)。(2)对卵形鲳鲹幼鱼消化酶活性昼夜变化的测定表明,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的最高值分别在20∶00、8∶00和14∶00,最低值分别在2∶00、17∶00和11∶00。  相似文献   

16.
对月鳢稚鱼、幼鱼和成鱼的主要消化酶活性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①随着鱼体发育和生长,月鳢消化系统各器官组织的各种消化酶活性不断地增强,尤其是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发育更为明显。②月鳢幼鱼蛋白酶活性以肠组织最大,肝胰脏次之,胃组织最小,且肠组织和肝胰脏中该酶活性显著高于胃组织;胰蛋白酶活性以肝胰脏最大,胃组织和肠组织均表现较小;淀粉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均以胃组织最大,且显著大于肠组织和肝胰脏。③月鳢成鱼蛋白酶活性以中肠粘膜组织和后肠粘膜组织最高,前肠粘膜和肝胰脏次之,胃粘膜最低;胰蛋白酶活性以中肠粘膜组织和前肠粘膜最高,胃粘膜组织次之,肝胰脏小于胃粘膜,后肠粘膜组织的胰蛋白酶活性最小;淀粉酶活性以后肠粘膜组织和中肠粘膜组织最大,肝胰脏次之,胃粘膜组织和前肠粘膜组织最小;脂肪酶活性以胃粘膜组织最大,其他器官组织该酶活性均表现较小。  相似文献   

17.
摘 要:实验测定了外界铜离子对鲤鱼的肝胰脏和肠道中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铜离子浓度条件下,蛋白酶的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肝胰脏>中肠>后肠>前肠;淀粉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中肠>前肠>肝胰脏>后肠;脂肪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肝胰脏>后肠>前肠>中肠;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加,4种消化器官中的3种消化酶活性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0.28和0.56 mg•L-1的铜离子对4种消化器官中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而0.84mg•L-1的铜离子则对4种消化器官中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0.28、0.56和0.84 mg•L-1的铜离子对4种消化器官中的脂肪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鲤鱼肠道中的蛋白酶活性对铜离子的浓度变化较敏感,可以考虑用作水体铜离子污染的环境生物学指示。  相似文献   

18.
以相同环境条件下饲养2个月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试验对象,以酶学方法研究3种规格[(143.81±36.27)g、(76.63 ±14.43)g、(31.35 ±5.82)g]黄鳝的肝脏、前肠、后肠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以及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在肝脏、前肠、后肠中的活性分布.结果表明,黄鳝蛋白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前肠>后肠>肝脏;淀粉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后肠>前肠>肝脏;脂肪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后肠>前肠>肝脏;随着黄鳝体重的增加,肠道蛋白酶活性逐渐升高,而肝脏蛋白酶活性变化不明显;后肠、肝脏淀粉酶活性随着黄鳝体重的增加而升高,而前肠淀粉酶活性降低;黄鳝脂肪酶活性有随着规格变大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中规格黄鳝消化组织的脂肪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9.
鮸鱼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小燕  吴天星  李军  胡麟 《水利渔业》2006,26(4):86-87,93
以体重320~350 g的鱼免鱼(Miichthys miiuy)为实验材料,研究鱼免鱼消化酶的分布及不同pH值条件下胃、肝胰脏、幽门、前肠、后肠中蛋白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蛋白酶在各消化器官的比活力顺序:胃>肝胰脏>前肠>幽门>后肠,数值分别为:439.75±6.82、404.46±11.64、255.42±2.41、123.23±0.46、49.39±2.81;淀粉酶比活力顺序为:幽门>肝胰脏>前肠>胃>后肠,数值分别为:3 107.82±84.57、2 420.72±52.852、336.15±10.57、1 617.34±31.71、1 247.36±21.14;脂肪酶比活力顺序:肝胰脏>幽门>前肠>后肠,数值分别为:177.99±0.23、80.79±6.97、46.69±5.06、42.76±2.25。胃、肝胰脏、前肠、幽门、后肠的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是1.9、9.0、8.4、9.0、8.0。研究表明:鱼免鱼的胃含有较高的胃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在食物消化中起了重要作用。肝胰脏的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的总酶活比其它消化器官都高,因此认为肝胰脏是消化酶的主要分泌器官。  相似文献   

20.
不同发育时期月鳢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月鳢(Channa asiatica)稚鱼、幼鱼和成鱼的主要消化酶活性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鱼体的发育和生长,月鳢消化系统各器官组织的各种消化酶活性逐渐增强,尤其是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增强更为明显.月鳢幼鱼蛋白酶活性以肠组织最大、肝胰脏次之、胃组织最小,且肠组织和肝胰脏中该酶活性显著高于胃组织;胰蛋白酶活性以肝胰脏最大,胃组织和肠组织均表现较小;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以胃组织最大,且显著大于肠组织和肝胰脏.月鳢成鱼蛋白酶活性以中肠粘膜组织和后肠粘膜组织最高,前肠粘膜和肝胰脏次之,胃粘膜最低;胰蛋白酶活性以中肠粘膜组织和前肠粘膜最高,胃粘膜组织次之,肝胰脏小于胃粘膜,后肠粘膜组织的胰蛋白酶活性最小;淀粉酶活性以后肠粘膜组织和中肠粘膜组织最大,肝胰脏次之,胃粘膜组织和前肠粘膜组织最小;脂肪酶活性以胃粘膜组织最大,其它器官组织该酶活性均表现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