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耕地规模化,集约化向种植大户、企业、合作社流转。为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加复种指数,改稻-稻连作为烟-稻轮作种植模式,一年二熟,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获得了粮食和经济的双丰收。第一茬烤烟一般平均亩产量可达150—180公斤/亩,第二茬晚稻亩产量可达500—620公斤。  相似文献   

2.
“稻-稻-萝卜”高产栽培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祖坦 《福建农业》2006,(10):10-11
充分利用闽侯县紧靠福州市地理优势,发展“稻-稻-萝卜”种植模式,既能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又能达到培肥地力效果。我局于2004年在荆溪镇关东村示范推广“稻-稻-萝卜”高产栽培模式,经现场验收,每亩早稻产量493.5公斤,晚稻产量483.8公斤,萝卜产量3250公斤,比种植双季稻增收一季萝卜,增加产值1950元,增加纯收入1065元,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早稻-茄子-莴笋种植模式,实行水旱粮经轮作,可改变土壤质地,培肥地力.减少病虫害,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从2005年开始南通镇泽苗村推广这种模式,种植面积达100亩,莴笋每亩产量4500公斤,早稻每亩产量500公斤,茄子每亩产量5000公斤,产值1.3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馆前镇属于长汀县高海拔乡镇,全镇14个村分布在海拔510-540米之间。拥有耕地面积2万余亩,每年烤烟种植面积1.1万亩以上。往年是以烟-稻栽培模式为主。为提高种田经济效益,充分利用高海拔区种植反季节经济作物的地理优势。近年来该镇逐步发展烟-菜或烟-荷兰豆种植模式。据2007年对该镇5户种植烤烟-荷兰豆的经济效益跟踪调查,烤烟-荷兰豆模式比烤烟-水稻模式亩产值增加2415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2000年~2003年,我们进行稻田种植春马铃薯-春糯玉米-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栽培示范,获得了较好的效益。2003年种植面积为15.3公顷,经分季现场测产,春马铃薯667平方米产量1326公斤,产值928元;春糯玉米667平方米鲜棒产量67213公斤,产值1075.7元;大白菜(夏阳包)667平方米产量3325公斤,产值1662.5元。全年667平方米产值3666.2元,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东园镇的种植结构由1997年前的“稻-稻-麦”,全面改为“豆-豆”等种植模式。即早晚两季种植台湾引进毛豆“2808”、“青籽75号”。冬季种植甜豌豆“奇珍76”或荷兰豆等。由于几年来豆科连作,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如豆科夜蛾类害虫,根腐病、炭疽病等发生面积越来越大,农药使用量多,残留量大,经济效益低,尤其是晚季毛豆的白粉虱.冬季甜豌豆根腐病,个别田块出现半收或绝收,加上这几年8-9月台风袭击本地较多,常给晚季毛豆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湘西州最近探索出马铃薯--中稻新型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这种模式既能充分利用耕地和温光等自然资源,又能通过水旱轮作,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矛盾,实现持续高产稳产.   据调查分析:示范区马铃薯667平方米(1亩)产值一般在850元以上(按0.4元/公斤价计算),中稻667平方米产值在630元左右(按54元/50公斤价计算),两季合计产值1480元,扣除成本295元(马铃薯162元、中稻133元),667平方米纯收入1185元.与冬闲-中稻栽培模式相比,667平方米增产527公斤,增加纯收入735元;与油菜-中稻栽培模式相比,667平方米增加产值678元,增加纯收入615元.实践证明,马铃薯-中稻栽培模式是山区特别是中高海拔山区稻田实现两季667平方米产量过吨粮的发展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水稻田埂豆栽培技术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人们对黄豆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高枧乡的村民开始在水稻田埂上种植黄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5年全乡种植水稻田埂豆4110亩(1亩=1/15公顷,下同),每亩可收干豆15~20公斤,增加收入36~48元;或收青豆荚40~45公斤,增加收入56~63元,并且有效地抑制了田埂杂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郑秀华 《河北农业》2006,(10):18-19
玉田县亮甲店镇韩家林村张某,2005年在自家的2亩承包地上,采用中棚马铃薯-玉米-娃娃菜三茬种植,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平均亩产马铃薯2200公斤,亩产值3500元;亩产玉米420公斤,收入450元;娃娃菜每亩定植12000株,每株售价0.25元,每亩收入3000元,三茬产值达到6950元,扣除三茬全部投入1850元,亩纯效益达到5100元。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毛一农场为农业局国有农场,拥有耕地350亩,小麦种植面积200亩,2006年选用石家庄市农科院研制的抗旱品种"石麦15",通过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石家庄中吉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的小麦测土配方涂层缓释一次肥,今年在一肥一水的情况下,使中、下等地力小麦亩产达到506公斤.与常年平均产量每亩375公斤相对比,亩增产131公斤,亩增收209.6元,总增产26 200公斤,总增收41 920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浙江省瑞安市大棚茄子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为提高大棚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我们在瑞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大棚里进行多年试验,探索出茄子—扁豆—花椰菜—芹菜1年4作4收周年栽培模式,每亩(1亩=1/15公顷)可收获茄子3000公斤(产值6000元),扁豆400公斤(产值1000元),花椰菜1100公斤(产值2000元),芹菜2000公斤(产值2000元)。采用该模式栽培,年总产值超万元,深受菜农欢迎,目前在瑞安地区推广应用面积达1500亩以上。一、茬口安排1.茄子10月中旬播种育苗,翌年2月初定植,7月上旬采收完毕。2.花椰菜6月25日前后育苗,7月底定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田试验,表明循环增效耕作模式(豆-稻-菜)比常规耕作模式(稻-稻-菜)土壤有机质增加0.26%,水稻产量每公顷增加504.0kg,周年三造每公顷增收人民币4298.0元,投入产出比提高0.31。实施豆-稻-菜种植结构具有资源循环再生,节本增效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1999,(10)
磐安县地处浙中地区,是全国中药材生产和出口的重点县之一。自90年代以来,磐安县利用中药材生产优势,在三熟制地区大力发展药材—稻—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近几年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5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左右,已成为三熟制水田的主要耕作制度,代表类型是“元胡-稻-稻”。据1996~1998年验收,元胡-稻-稻种植模式每亩可生产商品元胡130.4千克,产值1956元,早稻504.3千克,产值605.16元,晚稻439.2千克,产值658.8元。全年合  相似文献   

14.
黄坦镇位于文成县西南,属浙南丘陵半山区,海拔320m,总耕地面积13200亩,人口20810人。以往稻区种植形式以稻-稻一年二熟为主,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近几年来,以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为契机,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发挥传统种植西瓜的优势,从1999年开始进行露地西瓜-晚稻种植模式试验示范,至2001年共实施面积10200亩,实现总产值2478.6万元,比原来种植稻-稻增加1462.68万元,累计相当于人均增收703元,取得了较好的增收效果。现将该种植模式的关键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大历镇从1994年开始引进种植莲,推广莲-稻栽培模式。2004年推广面积1500亩,亩产红莲80公斤,晚稻472公斤,亩年产值3000多元。经过几年来的经验摸索,现将莲-稻栽培模式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貴县历来有栽培冬豆的习慣,1954年种植面积已达67,916亩,总产805万斤,平均亩产119斤。近几年来,栽培目的已由单純收豆轉到豆、肥兼用或专作綠肥,因而冬豆栽培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去年全县栽培面积扩大到94,963亩(包括私人种植在內),其中約有三分之二作豆、肥兼用,三分之一用做綠肥。去冬虽然遇到长期干旱,但还收  相似文献   

17.
黄瓜、豇豆、榨菜模式亩产黄瓜3000公斤左右,产值达1450元;秋豇豆2000公斤,产值2600元;榨菜3500~4500公斤,产值达700~900元,扣除三季农本亩纯收入可达3000多元,比常规种植油一稻模式亩增效300%。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近年来,江苏句容茅山有机稻米示范基地积极试验稻/鸭-菜(牧草)/鹅高效稻蔬种植模式。前茬稻鸭共作,亩产水稻650公斤,高产田块达750公斤以上,稻鸭共作亩效益在2000元以上;后茬种植越冬甘蓝、牧草养鹅。据测算,此种养模式的效益比传统稻麦模式高8倍左右。种菜或种牧草亩产鲜草高的可达5000公斤以上,可养130~150只鹅,一般是50~100只;优质有机稻谷、有机鸭、鹅亩净收入近5000元,而且牧草饲料菜与水稻轮作,既为水稻提供了肥茬,每亩可少施化肥20%,又达到了生态、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花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飞燕 《福建农业》2009,(11):10-11
花生是南安市主要油料作物,年种植面积7万亩以上,总产量达1270万公斤。近年来,随着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已掌握了花生氮、磷、钾肥的适宜施用量和比例。并在此基础上。研制适合南安土壤的花生专用配方肥,应用效果显著。根据2007-2008年花生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11个简比试验田统计,测土配方施肥区平均花生产量214.0公斤/亩,亩产值865.0元:农民常规施肥区花生产量197.4公斤/亩,亩产值789.5元。  相似文献   

20.
甜脆豆是我县农业综合开发中低改项目推广种植的主要高原夏菜之一,其产品以色绿味甜、质地脆嫩、风味极佳、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厚爱,远销上海、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在国内享有盛誉。近两年在中低改项目区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平均亩产1250kg,亩收入25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