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用γ射线辐照中间偃麦草散粉期的穗,用其花粉授予普通小麦“J-11”和“中国春”,研究不同剂量辐照花粉对普通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结实率、杂交种子含胚率、杂种幼胚培养和杂种幼苗获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9Gy低剂量γ射线略提高了中国春×中间偃麦草的结实率,表现出低剂量辐射的刺激效应,但对J-11×中间偃麦草却未表现出刺激效应。所有剂量的辐射对杂种幼胚均有伤害作用,杂交种子含胚率、杂种幼胚成苗率随剂量增加而下降。30Gy处理时有12.9%~14.5%的杂种幼胚发育成了植株,但该剂量应用到小麦中难以获得后代。在50~100Gy高剂量γ射线处理杂交种子胚发育不良,通过幼胚培养未能得到植株。将花粉辐照技术与幼胚拯救技术、花药培养技术有效结合,可以快速获得突变体,提高诱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辐照花粉辅助授粉、杂交液辅助授粉及切割花柱授粉等措施对克服百合‘cordelia’(♀)×毛百合远缘杂交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普通柱头授粉能够获得许多膨大果实和饱满种子,表明该杂交组合为亲合性组合。用经1000Gy或2500Gy剂量60Co辐照的母本花粉进行辅助授粉明显地提高了座果率和饱满种子结籽数,表明两种剂量的辐照花粉辅助授粉均能有效地克服该组合的杂交障碍。结籽数的提高有利于后续的选育工作。采用杂交液辅助授粉,座果率和饱满种子结籽数有所提高。而切割花柱授粉明显地减少了座果率和结籽数,表明该方法不适合于克服‘cordelia’(♀)×毛百合杂交障碍。  相似文献   

3.
~(60)Coγ射线辐照对墨兰根状茎生长和分化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本文报道了用60 Coγ射线辐照对墨兰根状茎生长和分化的效应。结果表明 ,低剂量 (0 2、0 5、8Gy)辐照能促进根状茎旺盛生长 ,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 ,根状茎的生长受到抑制 ,甚至死亡 ;低剂量辐照根状茎 ,其绿芽分化能力未受影响。对辐照根状茎生化指标的分析表明 ,低剂量 (2、5、8Gy)辐照使根状茎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明显 ,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不一 ,2和 5Gy的低剂量辐照使根状茎POD活性稍有降低 ,8Gy的辐照使POD活性显著升高 ,说明一定水平的低剂量可诱导根状茎POD活性增强 ,从而增强抗辐照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辐照花粉辅助授粉克服百合受精前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60Co辐照LA杂种系百合‘耀眼’(‘Dazzle’)花粉,通过辅助授粉克服百合‘Dazzle’(♀)×川百合(Lilium davidii)的远缘杂交障碍,采用荧光显微技术观察授粉后3~7d父本花粉及花粉管在母本雌蕊中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未处理花粉直接授粉,花粉管在花柱中伸长到一定长度后形成胼胝质,停留在花柱中不能进入子房;采用蒙导花粉及先锋花粉授粉法能促进花粉管从花柱进入子房,并接近或可能进入胚珠,表明辐照花粉辅助授粉能部分地克服百合‘Dazzle’(♀)×川百合(Lilium davidii)远缘杂交的受精前障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辐照花粉辅助授粉对百合‘pollyanna’(♀)×毛百合杂交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普通柱头授粉能获得许多膨大果实和饱满种子,表明该组合为亲合性组合。用经1000和2500Gy的60Coγ射线辐照的母本花粉进行辅助授粉明显提高了果实中饱满种子的结籽率,表明2种剂量的辐照花粉辅助授粉均能有效克服该组合的杂交障碍。结籽数的提高能获得更多的后代,增加了从F1代中选育新优单株的几率。随机选取辐照花粉辅助授粉获得的杂交子代15株,采用ISSR技术对其组培苗进行亲子鉴定,6条ISSR随机引物在15个子代中共扩增出372个条带,其中具有父本特征带114条,具有母本特征带67条,具有双亲共有带65条。ISSR鉴定结果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辐射对果树花粉发芽率及远缘杂交亲和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靖  尚霄丽  张建鹏 《核农学报》2006,20(5):395-397
本文研究了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和紫外线辐照对帚型山桃、凯特杏、黑宝石李3种果树花粉后其发芽率及远缘杂交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60Coγ射线和紫外线照射后,3种果树花粉的发芽率与对照相比都明显降低。3种果树花粉的辐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其中黑宝石李花粉最敏感,花粉发芽率降低最明显;帚型山桃次之;凯特杏的花粉最不敏感。辐照后的低花粉发芽率降低了远缘杂交的坐果率。  相似文献   

7.
辐照花粉对玉米F_1M_1结实及后代植株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6 0 Coγ射线辐照玉米杂交种 (F1)的花粉 ,然后采取自交方法授粉 ,以探讨辐照花粉对F1M1结实及后代植株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辐照花粉对普通小麦×窄颖赖草杂种的细胞学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普通小麦J 11( Triticu m aestivu m ) ×窄颖赖草( Ley m us angustus)( 花粉经9Gy γ射线辐照,以不辐照的为对照) 杂种幼胚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为材料,研究了辐照花粉对其远缘杂种的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辐照花粉对其杂种表现出以下细胞学效应:①明显增加了杂种愈伤组织的染色体数目变异幅度,对照为43 ~64 条,而9Gy 辐照的为26 ~65 条;②使杂种愈伤组织染色体数目减少,平均每细胞减少4-9 条染色体;③促进了杂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照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为端着丝粒染色体,而辐照的除具有与其相近频率的端着丝粒染色体外,还有与其相近频率的微小染色体;④增加了双着点染色体和环状染色体等的频率,表明辐照花粉促进了染色体易位和重组。  相似文献   

9.
辐射亚洲百合鳞茎(M_1)染色体畸变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6 0 Coγ射线辐照亚洲百合Pollyana品种的鳞茎 ,辐照后的当代植株 (M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出现明显的辐射效应 ,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发生了变异。多次实验证明 ,花粉败育时期推测在四分体形成之后  相似文献   

10.
辐照花粉促进普通小麦与窄颖赖草属间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通过研究小麦基因型、γ射线辐照剂量、授粉时期等对普通小麦与窄颖赖草( Leym us angustus) 杂交结实率的影响和不同幼胚抢救方法,首次较为完善地建立了运用核辐射促进普通小麦与窄颖赖草属间杂交的配套方法程序,即选用适宜小麦基因型J 11 作母本,用适宜剂量(5 ~9 Gy) 的γ射线辐照窄颖赖草花粉,在适宜授粉时期( 去雄后1d 、散粉前2 ~3d) 授粉;采用胚 愈伤组织二步成苗法进行幼胚抢救。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试图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γ辐射对板栗胚芽细胞的损伤程度 ,结果发现辐照对胚芽中淀粉影响较为明显 ,0 5kGy以下处理时对胚芽淀粉无明显影响 ,1kGy处理淀粉粒边缘开始部分糊化 ,6kGy以上剂量辐照糊化较为明显。与此相对应 ,板栗种子淀粉的粘度也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另外观察到胚芽细胞壁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变薄  相似文献   

12.
~(60)Coγ辐射对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金鱼幼胚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和不同剂量率的60Coγ辐射对其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0.5~1.0Gy的辐射能加快胚胎发育的进程,但最终孵化率却很低,即超敏(HRS)现象,而2.0~4.0Gy为引起增强的辐射抗性(IRR)阶段。在相同剂量和剂量率下,处于4~8细胞期的胚胎存活率比多细胞期和囊胚早期高,而畸形率低。当以5.0Gy的剂量辐射时,剂量率小于1.0Gy/min的慢辐射对胚胎的危害大于较高剂量率(1.0~2.0Gy/min)的快辐射。  相似文献   

13.
用不同剂量的137Csγ射线和不同浓度的NaN3对毛竹种子进行诱变处理,研究2种诱变方式对毛竹种子发芽率以及萌发种子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开展毛竹诱变育种工作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0Gy剂量的γ射线辐照促进种子萌发,随着剂量的增加,对种子的发芽率抑制作用达极显著性水平,而NaN3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的抑制则达显著水平,说明137Csγ射线对毛竹种子产生的诱变效应较NaN3明显;不同剂量γ射线和不同浓度NaN3对萌发种子中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并且在低剂量和高剂量时均出现明显的变化临界点,分析得出保护酶活性可以反映毛竹种子对γ射线和NaN3的敏感性。初步选择出137Csγ射线和NaN3对毛子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和浓度分别为95.5Gy和0.16mmol/L,可以将其作为毛竹种子适宜的诱变剂量。  相似文献   

14.
γ射线辐射对高羊茅种子发芽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2,他引:12  
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高羊茅的3个品种千年盛世、知音和猎狗5号的干种子,观测辐射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测定种子萌发过程中的SOD、POD和PPO酶的活性。结果表明,50Gy的辐射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较高剂量的辐射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辐射剂量的加大,抑制作用增强。萌发过程中3种酶的活性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高羊茅的适宜辐射诱变剂量为150Gy。  相似文献   

15.
扶芳藤种子与枝条的~(60)Coγ辐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60Coγ射线辐射扶芳藤干种子和枝条,结果表明,种子辐照后其发芽率、出苗率和存苗率均受到抑制,与辐射剂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辐照处理后第1真叶期明显晚于对照,并且植株生长随剂量增大变缓慢。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128.56Gy。枝条辐射后插穗生根的数量和长度与剂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枝条的半致死剂量为95.54Gy。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60CO射线处理菘蓝种子的剂量效应。结果表明,菘蓝种子的出苗率、幼苗生长、开花和可育株率、单株结籽量等,皆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减少,适宜的菘蓝诱变剂量应为900~1200GY。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低能氮离子束、紫外线与γ射线辐照对黑松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能氮离子注入对黑松花粉的损伤效应与γ射线和紫外线照射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氮离子束剂量-萌发率效应曲线呈"马鞍型"和氮离子束注入诱发花粉管顶端肿胀,这说明低能离子束的作用机制可能与γ射线和紫外线的不同。认为花粉是研究离子注入生物学效应机制的理想模式系统。  相似文献   

18.
蔬菜种子的辐射敏感性与超弱发光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几种蔬菜种子的辐射诱导生物化学发光 (ICL)的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与分析 ,结果表明 :种子的ICL与辐射剂量成正相关 ,两者符合Y =Y0 eKD 的关系 ,K值越大 ,种子在电离辐射的作用下发光就越强 ,不同种子之间K值达到了显著水平 ;ICL的动态响应曲线与种子对辐射敏感性的实际观察值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用3H TdR标记小麦种胚 ,研究了质子处理的种胚萌发早期DNA合成动态 ,并与γ射线辐照进行对比。表明质子处理能引起肿胚DNA损伤修复合成 ,即DNA非按期合成 ,京 41 1与原冬 977的修复复制峰期分别出现在正常的DNA合成峰期前 4h与 2h。以京 41 1为例 ,比较质子处理与γ射线辐照的种胚DNA损伤修复特点的差异 ,质子的DNA非按期合成峰期出现时间早于γ射线处理的 2h ,正常的DNA合成峰期晚于γ射线处理的 4h ,且在DNA非按期合成峰期后的DNA合成量明显低于γ射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