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辣椒新品种"濮椒4号"栽培密度、设施类型、定植期等的试验,探讨出"濮椒4号"在中原地区最适宜于早春塑料大棚育苗移栽种植,以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翌年3月15日前后定植最为适宜,苗龄90~120 d。育苗前期注意防寒保暖温,3~4叶期分1次苗。定植前施足有机肥,采用小高畦覆膜栽培,株距30~35 cm,行距55~60 cm,定植密度3 600株/亩,单株定植。定植后加强中耕除草及肥水管理,促进秧苗早发棵、早封垄,提早开花坐果,提高产量。结果期追肥2~3次,并补钾肥,促进果实膨大。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2.
探讨三叶香茶菜的人工栽培技术。用种子育苗进行移栽时间、种植密度及宿根栽培等试验。结果表明,4月10日移栽,其产量分别比4月28日和6月10日移栽的增加7.1%和50.0%,差异极显著;行、株距30 cm×10 cm的产量分别比30 cm×15cm、30 cm×20 cm、30 cm×25 cm、40 cm×30 cm增加2.9%、20.0%、56.5%和140.0%。经方差分析,行、株距30 cm×10 cm与30 cm×15 cm的产量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余各密度的产量间差异极显著;宿根三叶香茶菜的产量是新植的2.88倍。三叶香茶菜野生变家种可行。早播种、早移栽的产量较高;适宜的种植密度为行、株距30 cm×10~15 cm;采收茎叶后留下的根蔸可重新萌发新芽,并长成再生植株,宿根栽培产量较新植的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影响菠萝自然开花的定植时间、种苗规格及品种间的效应关系,明确栽培上影响菠萝自然开花的关键因素,为桂南地区实行人为调控花期,科学规避或降低自然开花减少小果率的菠萝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金菠萝、台农17号和台农16号3个菠萝品种为试验材料,调查统计不同定植时间、不同规格吸芽苗的植株自然开花率和小果率,并利用SPSS 18.0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确定菠萝品种、定植苗规格、定植时间对菠萝自然开花影响的效应差异.[结果]广西南宁地区气温在15~20℃,易诱导菠萝自然开花.观察2017年4月15日、5月15日、9月15日和10月15日4个日期3个菠萝品种定植大吸芽苗的自然开花率和小果率发现,大吸芽苗在4—5月定植植株的自然开花率高于在9—10月定植植株的自然开花率,但小果率低于在9—10月定植植株的小果率,而定植中吸芽苗和小吸芽苗呈相同的变化规律.在定植时间和种苗规格相同的条件下,3个菠萝品种的自然开花率和自然果小果率均表现为金菠萝>台农17号>台农16号.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菠萝品种自然开花率影响的排序为:定植时间(η2=0.999)>品种(η2=0.993)>品种×定植时间(η2=0.970)>定植苗规格(η2=0.969)>品种×定植时间×定植苗规格(η2=0.766)>定植时间×定植苗规格(η2=0.725)>品种×定植苗规格(η2=0.677);自然果小果率的影响排序为:品种(η2=0.998)>定植时间(η2=0.984)>品种×定植时间×定植苗规格(η2=0.972)>品种×定植时间(η2=0.964)>定植时间×定植苗规格(η2=0.956)>定植苗规格(η2=0.954)>品种×定植苗规格(η2=0.929).[结论]栽培上影响菠萝植株自然开花效应的主要因素是定植品种和定植时间,其次是定植苗规格.根据3个因素对菠萝自然开花效应影响作用,建议春植选择大吸芽苗,秋植中吸芽苗或小吸芽苗,科学规避或降低自然开花影响,实现菠萝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4.
研究结果表明,凯特杏采用日光温棚大苗定植,满足低温量,可以早开花、早结果,比露地栽培提早58天左右成熟。并介绍了配套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栽培密度对玄参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栽培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分析各处理在生育期、植株性状和产量等方面的表现,目前玄参大田栽培规格以40 cm×30 cm、密度为8.25万穴/hm2的处理产量最高,表现为单株根较重,产量结构合理。因此,在玄参大田种植时,提倡适当增加密度,栽培规格以40 cm×30 cm为宜,能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荸荠试管苗移栽(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荸荠组培生根苗瓶外炼苗(育苗)技术,探索了试管苗田间移栽时间、密度及育苗时段与移栽成活和分蘖的关系,结果表明:荸荠组培生根苗移栽时间为5~6月份、移栽密度为10 cm×10 cm或5 cm×6 cm,育苗时段40~50 d为最适时期,其分蘖分株数7~10株,苗高35~50 cm,生长健壮,可随时接茬定植大田。  相似文献   

7.
描述早秋—冬—春三季莴笋复种效益及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其中,早秋季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催芽播种、苗期管理与定植、大田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冬季栽培主要包括播种育苗、定植、大田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春季栽培主要包括播种育苗、定植、大田管理和病虫防治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王迪轩  李建国 《新农村》2010,(11):22-23
(1)温度管理保护地栽培,定植后缓苗期间温度应稍高,定植后闭棚4—5天促缓苗。缓苗至始花期,白天温度保持20℃,高于25℃时开始通风降温,夜间温度在10℃以上,开花结荚期温度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伊犁河谷新稻46号的栽培密度,为提高其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6个插秧密度水平对新稻46号生育期、分蘖动态、经济性状、抗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行距相同情况下,株距越大越有利于分蘖的形成。产量在10 500 kg/hm2以上的密度处理有30 cm×10 cm、30 cm×12 cm、25 cm×12 cm和25 cm×14 cm,其中25 cm×12 cm密度处理行距相对较窄,通风相对较差,抗病性较差;30 cm×10 cm、30 cm×12 cm和25 cm×14 cm密度处理水稻的群体结构与个体能得到很好的协调,有利于夺取高产。[结论]机插条件下,伊犁河谷新稻46号适宜的栽培密度(行距×株距)为30 cm×10 cm、30 cm×12 cm和25 cm×14 cm。  相似文献   

10.
1品种选择 常用的品种有吉杂4号、津研4号、唐山秋黄瓜等。 2整地播种(定植) 黄瓜栽培忌连作重茬,应选择如茄科、十字花科或大田作物为前茬的地块以及地势高燥排灌条件好的沙壤土为宜。在秋翻地的基础上及时整地、施肥、起垄,施入腐熟有机肥55000kg~60000kg/公顷。黄瓜播种一般在5月中下旬,为了出苗有把握和节约用种,可采用催芽坐水种的办法,即将种子催出芽来,然后播种。先在垄上刨埯,株距30cm~40cm,之后浇水,待水渗下后每埯播2粒~3粒发芽种子,再覆土2cm~3cm左右厚,要注意底水要浇透。有育苗条件的地方可采取先育苗后定植的栽培方法,一般在5月中下旬开始定植。定植黄瓜时按株距刨埯,每埯1株苗。栽植深度以子叶距地面2cm~3cm为准。定植时先摆苗后浇水,待定植水渗下以后及时封埯,定植黄瓜宜选择无风晴天进行,这样温度高缓苗快。  相似文献   

11.
非洲菊,别名扶郎花、太阳花,为菊科扶郎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地为非洲南部德兰士瓦,其适应性强,容易栽培,花瓣有红、橙、黄、黄绿、红褐等颜色,是目前国内外最重要的鲜切花品种之一。1、土壤及定植床的准备土壤要深翻30cm,施入充足的农家肥,用蒸汽或药剂消毒后做床备用。可以做成高10~20cm,宽1m的高床,定植2行;也可采用大垄式栽培,垄宽40cm,2垄间距30cm。2、定植温室内栽培一年四季均可定  相似文献   

12.
范宁 《福建农业》2010,(6):18-18
<正>常见花卉的种植包括移植与定植。其方法是一样的,定植是种植后不再移动,而移植则是在定植前的一种栽培措施,为植物改变种植距离,以适应其生长需要。一、常见花卉的移植移植是为了扩大各类规格的苗株的株行距,使幼苗获得足够的营养、光照与空气,同时在移植时切断  相似文献   

13.
一、栽培季节菜豆角不耐霜冻,夏季高温多雨又不利开花结荚,一般应把开花结荚期安排在月平均温度为18~25℃的月份里。我国大部分地区菜豆角分春秋两季栽培。春茬直播可在断霜前几天,当10cm地温稳定在10℃时即可播种或定植。育苗移栽的苗龄为15~20d。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13,(6):26
由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选育而成,为大花单瓣、分蘖强的朱顶红品种,适宜全省花木产区种植。每亩产种球4600枚。花色玫瑰色,有白色条纹,大花单瓣,冠径19厘米,平均株高32厘米,花期4~5月。花葶中空,顶端着花2~6朵,花色淡雅。1.栽培方法3月种植,5~6月开花,种球露地越冬日平均温度低于5℃要用地膜覆盖;大棚栽培11月种植,4~5月开花。成球株行距为30厘米×40厘米,籽球株行距10厘米×20厘米,按大、小分级栽培。  相似文献   

15.
<正>一、品种选择保护地栽培甜瓜,要求选择品质好、产量高、成熟早、抗病性强、抗低温品种。在元宝山区栽培的薄皮甜瓜有日本甜宝、龙甜一号、翠宝、冰翡翠,厚皮甜瓜有伊丽莎白、状元等。二、栽培茬次日光温室春提早栽培,2月播种育苗,3月定植,5月采收;大棚早春栽培,3~4月育苗,4~5月定植,6月采收。三、育苗1.床土制备营养土选用肥沃的大田土6份与腐熟厩肥4份混合配制而成。配制营养土所用的有机肥,如牛粪、马  相似文献   

16.
超级稻天优998强化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级稻天优998强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强化栽培能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在6%~21%,插植规格25cm×25cm较30cm×30cm有效穗多且较易获得高产,晚造种植较早造种植增产幅度大。  相似文献   

17.
以糯稻鄂糯9号为研究材料,探索了播种时期、栽插秧龄、栽插密度、每穴栽插苗数和施氮量5个因素对其作中稻栽培产量的影响,并探索了头季稻的收割时期和留桩高度2个因素对其作再生稻栽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中稻栽培,鄂糯9号在5月21日至6月5日播种,秧龄30 d以内,栽插密度13.3 cm×23.3 cm~13.3 cm×26.7 cm,每穴栽插5~8苗,施氮量225.0~262.5 kg/hm2,可以获得较高产量;作再生稻栽培,8月10—14日收割头季稻并保留45~50 cm的稻桩高度,头季稻和再生稻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3种定植期(5月22日、6月9日、7月15日)、3种定植密度(35 cm×35 cm、40 cm×40 cm、45 cm×45 cm)、3种摘心方案(摘心1次、摘心2次、摘心3次)对滁菊进行3因素共27个处理;分别于现蕾期、盛花期测量滁菊的株高、冠幅、分枝数、茎粗、地上部茎叶鲜重,并记录花期;分批采收,统计单株产量、单株花数、枯叶数、倒伏率,并测量单花重、花直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绿原酸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定植期的推移,滁菊的花期没有受到显著影响;7月15日定植的株型显著小于5月22日、6月9日定植的株型,5月22日、6月9日定植的株型大小差异不显著;随着定植期的推移、摘心次数的增加,枯叶数、倒伏率显著降低;各处理间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绿原酸含量差异不显著;6月9日定植,定植密度为45 cm×45 cm,摘心2次的单株产量最高;6月9日定植,定植密度35 cm×35 cm,摘心2次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1栽培季节西兰花一般可以进行春、秋两季栽培,秋季在7月上旬—8月播种,10月上旬一2月收获;春季栽培于3—4月播种,6月下旬一7月初收获。青海省都兰地区大多进行春季栽培。2播种育苗苗床宜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疏松土壤,666.7m2用种量为12.5—15g。由于西兰花种子价格较高,有条件的最好采用营养钵育苗或点播,育苗土中可加入多菌灵防止苗期感病倒苗。播种穴深约0.5cm,播种时可用杀灭菊酯防治地下害虫;播种后要覆盖细土以盖满种穴为宜。3整地定植一般在定植前整地开沟施基肥,666.7m2施腐熟有机肥1500kg和复合肥40kg或过磷  相似文献   

20.
一、栽培技术要点(一)播种时期:黑番茄东北部地区宜在大棚保护地栽培,选择当地适合的播种期播种,8月中旬至2月中旬之间,以9月至1月中旬为最适。(二)育苗:黑番茄一般先采用苗床育苗,当小苗长至真叶二叶一心时,可以移植到8×8cm的营养钵中继续育苗到四叶一心或者五叶一心时,再移植到大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