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天津蓟县八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蜻蜓目昆虫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记述天津自然博物馆的馆藏标本以及近2年来已调查的天津蓟县八仙山蜻蜓目昆虫。结果显示,天津蓟县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蜻蜓目昆虫共有2亚目5科8属14种,其中3种为天津新记录,6种为保护区新记录。并初步进行区系分析。  相似文献   

2.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昆虫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对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昆虫进行本底调查,掌握湿地昆虫的动态规律及其与湿地环境变化的关系,及时应用于湿地的保护和监测,充分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  相似文献   

3.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资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2006-2008年间,对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进行了调查,结合湖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馆藏标本,共整理、鉴定、记录天蛾科昆虫49种,隶属于5亚科30属,其中6种为湖南省新记录种.壶瓶山天蛾科昆虫区系成分以东洋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保护辽宁省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黑山自然保护区的昆虫资源,通过野外普查、灯诱采集标本、走访护林员等方式确定了大黑山自然保护区的昆虫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昆虫种类共计852种,隶属于7目48科。  相似文献   

5.
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6~10月,笔者分8次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5种不同生境的昆虫群落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共获昆虫标本4 000余号,经鉴定这些昆虫分别隶属于11目65科176属223种.昆虫区系地理成分以古北种为主,未发现特有种.通过对不同生境昆虫种类和优势目昆虫的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活环境中昆...  相似文献   

6.
2005-2010年对吉林省松花湖自然保护区夜蛾科昆虫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松花湖自然保护区夜娥科昆虫有71种,隶属于12亚科53属.其中,杂夜蛾亚科属数和物种数最丰富,夜蛾亚科个体数最多.夜蛾成虫出现的时间为5月上旬至9月中旬,种群种类和个体数均在7月份达到最高峰.松花湖夜蛾科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以广布成分占...  相似文献   

7.
记述了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夜蛾科昆虫104种,其中甘肃省新记录32种.  相似文献   

8.
昆虫生物多样性是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浙江省3个自然保护区(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昆虫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分析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与丰富度等指标对不同地区的森林环境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昆虫丰富度指数变幅较大,Shannon-Weiner指数H和Simpsons指数D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反映出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昆虫群落结构相对较为合理,稳定性较强,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优于龙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表3参23  相似文献   

9.
2000年4月~2001年10月对白芨滩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三种不同人工固沙封育区草地景观类型进行了昆虫群落的调查,得出封育区内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不同,显著影响昆虫群落种类的组成和结构,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愈复杂,昆虫群落组成就愈丰富.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飞虱科昆虫种类及相似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海南省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飞虱科昆虫分类及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对其飞虱科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应用Jaccard相似系数对各保护区飞虱种类的相似性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袁明:海南省5个保护区共有飞虱科昆虫83种,其中含9个新种,海南新记录种33种.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五指山与吊罗山的相似性系数最高,尖峰岭同霸...  相似文献   

11.
新小卷蛾亚科隶属于鳞翅目卷蛾科,世界广布。该亚科很多种类是农业、林业和果树上的重要害虫,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研究于2006年7月和9月对天津蓟县八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新小卷蛾亚科资源进行了2次调查,结果共记述12种,其中8个为天津新记录种。文中给出了每个种的详细文献引证、已知寄主和国内外分布。  相似文献   

12.
鄂东3个自然保护区蚂蚁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维  黄建华  周善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31-3132,3170
通过对湖北东部天堂寨自然保护区、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和大洪山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表明,3个自然保护区共有蚂蚁44种,隶属于4亚科,26属,其中有25种为湖北省分布新记录。在区系组成上,东洋界种类25种,占全部种类的56.8%;东洋界和古北界均有分布的种类19种,占全部种类的43.2%,这表明3个自然保护区的蚂蚁以东洋区为主。  相似文献   

13.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对我国喀斯特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木论自然保护区概况、保护区环境教育的概念,以及在保护区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分析了木论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木论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的一些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了解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的资源状况,促进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于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采用样线法、访谈法和诱捕法等方法多次对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进行系统调查,并运用相似系数对梵净山、雷公山和佛顶山3个保护区两栖动物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保护区至今已记录到两栖动物42种(亚种),隶属2目9科21属;其中,川南短腿蟾(Brachytarsophrys chuannanensis)、宜章臭蛙(Odorrana yizhangensis)和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为贵州省两栖类新纪录,崇安湍蛙(Amolops chunganensis)为保护区两栖类新纪录。区内两栖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物种占绝对优势,共计35种,古北界东洋界广布种7种。在物种相似性上,梵净山与雷公山两栖动物物种相似性为0.68;梵净山与佛顶山两栖动物物种相似系数为0.61。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佛顶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和地理特征。结果表明:(1)佛顶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7科61属161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铁角蕨科等为主;(2)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内温带种占绝对优势,为总种数的70.2%。其中,东亚分布有110种,占总种数的68.35%。热带、亚热带种占到了总种数的23.6%,说明区内蕨类植物与热带、亚热带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3)与贵州大部分地区处在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上一样,比较多的属(45.9%)在这里只有1种分布,具有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6.
福建兰科植物不同区域物种多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福建3个代表地区:ⅠA(ⅠA1南靖、ⅠA2戴云山、ⅠA3藤山)、ⅡB(ⅡB4梁野山、ⅡB5茫荡山)、ⅡC6(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进行兰科植物实地调查研究。运用物种多度模型对福建兰科植物3个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区内共有兰科植物67属164种,其中ⅠA有49属106种、ⅡB有36属70种、ⅡC有47属96种;运用物种多度模型拟合ⅠA、ⅡB、ⅡC区兰科植物,得出在3个区内兰科植物物种多度既符合对数级数分布,又符合对数正态分布;ⅠA、ⅡB、ⅡC三个区的兰科植物多度分布均不符合分割线段模型。  相似文献   

17.
在前面已经分别对本区系的科、属、种区系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学的方法对几个主要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研究,以明晰本区系持位与其他区系的关系,从而使我们对本区系的特征有更加清楚的了解。此外,在此基础之上,对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进行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18.
广西那佐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组成与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西那佐自然保护区内苔藓植物的组成情况,对保护区内的苔藓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保护区内苔藓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区系组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苔藓丰富性较低,有苔藓植物31科58属115种(含亚、变种),优势科为灰藓科Hyp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和羽藓科Thuidiaceae,占优势的属为灰藓属Hypnum、曲柄藓属Campylopus、凤尾藓属Fissidens等;区系分析中温带与热带所占有的比例相当,说明该地苔藓植物具有温带向热带过渡分布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对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的陆栖寡毛类进行了报道。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的环毛类蚯蚓已知种类为21种,并且发现3个新种(亚种):Metaphire extraopapillae sp.nov.、Amynthas xingdoumontis sp.nov.。文中列出了星斗山的环毛类蚯蚓目录,并对几种蚯蚓作了补充记述和讨论。同时通过与梵净山、金佛山、峨嵋山环毛类资源的比较,分析了星斗山环毛类蚯蚓种类组成和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