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几种旱生植物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干旱对植物的形态,解剖结构以及物质代谢都有很大影响。在同样的干旱胁迫下,抗旱能力不同的植物的物质代谢受到的影响是不同的。研究干旱对植物物质代谢的影响,对认识植物的抗旱机制,以及比较不同植物抗旱能力的强弱,选育抗旱性强的植物固沙造林都有意义。植物最基本的有机物质代谢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本文对几种旱生植物在干旱条件下体内淀粉,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野生植物牛心朴子、甘草不同生育时期碳水化合物、全N含量、分布部位及C/N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体各个器官均储藏营养物质,但根系是这两种多年旱生植物储藏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器官。2牛心朴子、甘草光合产物最终储藏物形式不同,牛心朴子根系以可溶性糖为主,且含量大于甘草;而甘草根系则以淀粉为主。3在生育期内碳水化合物积累和消耗动态变化有差异。总糖含量变化,牛心朴子为减少—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增加;甘草为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减少。牛心朴子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总糖一致,而甘草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有时与总糖一致,有时则不一致。4在两种植物体内,全N含量分布同表现为根<茎<叶;C/N比值的变化则为根>茎>叶。5牛心朴子全生育期根系对全N的需求量小于甘草,而叶对全N的需求量却大于甘草。表明可溶性糖既是牛心朴子的主要光合产物储藏物,是生长的主要能源物质,又是干旱胁迫下最好的渗透调节剂。牛心朴子对氮素营养的需求量少,植株体的生长量也小,这就降低对水分的敏感性,耐干旱耐瘠薄的能力相对强于甘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施搂处理对旱地小麦叶绿素和糖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小麦一次施氮肥能增大叶面积、增加功能叶片叶绿素,总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正比关系。在旱地土壤肥力低的条件下,一次施适量氮肥,可促进小麦增产,增强植物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4.
2005年5~10月,在内蒙古西部鄂托克前旗境内的温性草原化荒漠进行放牧试验,以山羊为对象,研究草原化荒漠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及植物生活型与放牧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轻度放牧强度,种子库中的物种数、种子数量相当于对照的72.7%和74.9%,重度放牧强度仅为对照的31.8%和33%;丰富度指数R1、香农指数H′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对区照、轻度放牧区、中度放牧区、重度放牧区R1分别为3.952 416,2.985 74,2.081 59,1.426 977, H′分别为2.622 62,2.124 39,1.556 54,1.282 09;均匀性系数变化不明显,但中度放牧强度下最小,整体略呈"V"型.种子库中一年生植物生活型占90%左右.  相似文献   

5.
不同利用方式下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群落多样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围封、刈割和放牧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2016~2018年内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规律,为草原合理利用提供指导。结果表明:(1)贝加尔针茅草原共调查到76种物种,不同利用方式下植物组成不同。(2)相比较围栏和刈割利用,2018年放牧样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3)围封利用下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降-升年度变化(P<0.05);放牧样地Margalef丰富度指数表现为降低年度变化(P<0.05)。综合分析表明,相比较围封和刈割利用,放牧对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围封和刈割利用下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长芒草(Stipa bungeana)、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mii)、赖草(Ley-mus secalinus)、中亚白草(Pennisetum flaccidum)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5种牧草叶片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和根系可溶性糖(WSS)、还原糖的含量以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5种牧草各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赖草Pro含量呈先升后降变化,其它牧草呈不断上升趋势;长芒草和糙隐子草分别在放牧强度为1.05和1.50只/hm2时SOD活性最高,分别是不放牧的1.86和2.13倍,两牧草保护酶活性较高且协同性较好,MDA含量较低且增幅不大,WSS含量呈先降后升变化;中亚白草保护酶活性在放牧轻时居中但放牧重时变小,赖草POD活性与SOD和CAT无明显的一致性,反映在MDA含量上两牧草均上升显著,在1.50只/hm2放牧强度时分别是不放牧的4.68和3.89倍,WSS含量均不断降低;牛枝子保护酶活性相对较低,MDA含量最低且增幅较小,WSS含量呈先降后升变化;糙隐子草和牛枝子根系还原糖含量变化与WSS含量变化相同,其它牧草这二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以上述生理指标判断各牧草的适宜放牧强度,则长芒草和糙隐子草放牧强度应不大于1.05只/hm2、赖草不大于0.45只/hm2、中亚白草不大于0.60只/hm2,牛枝子放牧强度可达1.50只/hm2。  相似文献   

7.
补充营养对斑痣悬茧蜂寿命和取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多数寄生蜂成虫以碳水化合物作为其能量来源,在自然界中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可以直接取食的营养,如花蜜、花粉、种子、藻丝及真菌孢子,另有少数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植物渗出物。Sisterton和Averill观察到富氏愈腹茧蜂(Phanerotoma franklini)用口器取食蔓越橘叶片表面的渗出物;大量田间观察表明,寄生蜂访问不同的植物以满足其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相对而言,寄生蜂对花粉的直接取食较少。  相似文献   

8.
棉花抗蚜性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可溶性糖含量与棉花抗蚜性的关系,在室内人工接蚜为害和田间自然蚜群两种条件下,测定不同抗蚜性棉花品种受棉蚜为害后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及其对棉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受棉蚜为害时,抗性品种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感性品种,棉蚜为害胁迫后,抗蚜棉花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感蚜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棉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棉花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的相关,可溶性糖与棉蚜若蚜历期呈正相关,与内禀增长率呈负相关。本研究说明可溶性糖含量对棉花的抗蚜性有一定的影响,转基因棉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常规棉品种可能是导致非目标害虫棉蚜猖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刈割对伊犁绢蒿根系贮藏营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疆蒿类半灌木荒漠草地建群种伊犁绢蒿为材料,探讨刈割强度对其根系贮藏营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刈割强度间伊犁绢蒿根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差异显著(p<0.05),且轻度刈割与中度刈割下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相对较高;不同强度刈割后伊犁绢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还原糖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先降低后升高,呈"V"型变化.由于刈割后伊犁绢蒿需要利用贮藏的淀粉维持其再生长,淀粉则呈现下降趋势.而研究结果显示,轻度刈割与中度刈割下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说明轻度及中度刈割强度下伊犁绢蒿根恢复效果较好,适度刈割有利于伊犁绢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还原糖及淀粉的积累,并可促进其再生长.  相似文献   

10.
放牧压力下大针茅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针茅(Stipa grandis)是我国北方典型草原上最重要的饲用植物之一,分布广,数量大,是优势种之一。本研究应用RAPD技术检测大针茅植物不同放牧压力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探索放牧强度与遗传分化的相互联系。在放牧和对照群体中,利用18个有效引物共获得了12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05个,占81.40%,说明个体发生较高的遗传变异。两个群体都具有特异性位点,说明放牧压力导致某些位点发生了变化,但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遗传一致度为90.43%)。  相似文献   

11.
放牧制度对短花针茅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繁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划区轮牧与自由放牧条件下主要植物种群的繁殖特性进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划区轮牧与自由放牧相比有利于短花针茅生殖枝的形成 ,且能够产生较多的种子 ;划区轮牧有利于主要植物种群实生苗的存活 ,但禁牧条件下对实生苗的生长更有利 ;短花针茅草原主要植物种群以无性繁殖为主 ,有性繁殖机会较少 ,且受降雨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荒漠草原群落及主要植物种群特征对放牧制度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划区轮牧和自由放牧两种放牧制度群落及主要植物种群特征变化,结果表明:经过3年的轮牧试验后,划区轮牧区群落及主要植物种群的高度、盖度、密度均较自由放牧区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划区轮牧区与自由放牧区相比,草地基况有明显好转,而自由放牧区一些退化植物、一年生植物、杂类草在草群中的高度、盖度、密度有所增加。划区轮牧区现存量高于自由放牧区。  相似文献   

13.
放牧与刈割对科尔沁草甸植被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研究了放牧与刈割两种草地利用方式对科尔沁草甸植被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自由放牧干扰下,优势度最大的前五个种为虎尾草(27.8)、蒲公英(3.52)、狼毒(3.42)、野韭菜(3.03)、鹅绒委陵菜(2.67);在秋季割草干扰下,优势度最大的前五个种为大油芒(9.57)、狗尾草(7.36)、野古草(6.36)、洽草(4.85)、芦苇(4.74)等五种禾本科植物;2)在自由放牧干扰下,一年生植物在群落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优势度为35.0,小于多年生植物的优势度55.9;在割草干扰下,多年生植物在群落中占据绝对优势,其优势度为82.9,大于一年生植物优势度10.6;3)在放牧扰动下,草地群落物种替代表现在不同植物生活型之间,主要是多年生草本为一年生草本和灌木所替代;表现在同一生活型不同物种之间,主要是多年生优质牧草为多年生劣质牧草或有毒有害杂草替代。  相似文献   

14.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种子库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采用野外随机定点取样与室内萌发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放牧强度下围封草地土壤种子库的密度、垂直结构、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以及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各试验区土壤种子库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占种子库总密度的87%~96%;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种子库总密度减少,同时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相似物种数减少,种子库组成的相异性增加;轻度放牧对土壤种子库中一二年生草本所占比例影响较小,而中度和重度放牧使土壤种子库中一二年生草本所占比例增加;土壤种子库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短花针茅草原优势种群特征对不同放牧制度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荒漠草原,通过划区轮牧与自由放牧的比较试验,研究了不同放牧制度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优势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由放牧区短花针茅高度、盖度、密度、重要值、相对现存量均高于划区轮牧区。划区轮牧区无芒隐子草和碱韭的盖度、密度、重要值、地上现存量和相对现存量均高于自由放牧区。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对柽柳植物可溶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58,自引:4,他引:54  
甘蒙柽柳(TamarixaustromongolicaNakai)、多枝柽柳(T.ramosisssimaLedeb.)、中国柽柳(T.chinensisLour)短穗柽柳(TlaxaWild.)刚毛柽柳(T.hispidaWild.)密花柽柳(T.arceuthoidsBge.)、甘肃柽柳(T.gansuensisH.Z.Zhang)和短毛柽柳(T.kareliniiBge.)在土壤缓慢水分胁迫  相似文献   

17.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糖分积累及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苹果果实套袋止采收期,每隔20 d在树冠中外部不同方位采样,以不套袋果为对照,研究测定了红富士苹果套纸袋对果实各种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总糖、还原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淀粉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但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相同。套袋后果实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中性转化酶(NI)、酸型转化酶(AI)和淀粉酶的活性在果实发育过程中低于对照,但是变化动态相一致。其中,对照果实SPS和SS活性波动幅度大,SPS活性随果实成熟呈上升趋势,SS活性上升不大,而套袋果实SPS和SS活性在发育期变化较缓和;随着果实成熟,对照和处理果实NI、AI和淀粉酶活性均呈降低趋势,且NI和AI酶活性变化动态相一致,AI活性略高于NI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With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and absence of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smallholders need more land to grow crops. This resulted in communal grazing land conversion to cultivated land. This study, therefore, aimed at exploring the magnitude of communal grazing land convers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soil properties and vegetation cover change. Ecological time line approach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magnitude of change. Plants and soil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open grazing land, seasonal grazing land, 6 years old cultivated land, 16 years old cultivated land and 20 years old cultivated land. Moreover, 95 respondents were selected to assess their perception on the subject.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 software. Results showed that grazing land declined by 41.88%, while cultivated land increased by 56.80% in the years between 1992 and 2012. Plant attributes showed significant (P?P?相似文献   

19.
干旱对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等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27  
对盆栽小麦开花灌浆期进行正常供水(CK)、中度干旱胁迫(MS)和严重干旱胁迫(SS)3种水分处理,测定旗叶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花后0~28d,中度干旱胁迫的旗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与对照接近,严重干旱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较低;开花8天以后,两种干旱处理旗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在开花第28天,分别高出对照2.8%和3.7%;两种干旱处理,开花16d以前,旗叶中脯氨酸(Pro)含量急增,尔后又降低;整个开花灌浆期间,中度干旱胁迫旗叶中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单叶WUE与对照接近,严重干旱胁迫处理下,则明显较低,但单叶WUE增加;随着干旱程度增加旗叶水势降低;花后23d时,严重干旱处理水势低于对照1.3MPa。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根茎类禾草含糖量和能值分配存在明显的发育时期、发育器官和植物根茎类型的差异。一般根茎类禾草含糖量在地上部呈单峰曲线 ,前营养期高于后营养期 ;地下部呈“S”型曲线 ,后营养期高于前营养期。根茎类禾草总含糖量和地上部含糖量是 :短根茎大于长根茎 ;地下部含糖量是 :长根茎大于短根茎 ;穗部是 :短根茎大于长根茎。根茎类禾草有性生殖器官的能值分配较低 ,一般在 5~ 1 0 %之间 ,短根茎高于长根茎 ;地上部的能值分配较高 ,一般在 40~ 80 %之间 ,短根茎明显高于长根茎 ,前营养期高于后营养期。地下部的能值分配一般在 1 0~ 50 %之间 ,短根茎明显低于长根茎 ,后营养期高于前营养期。根茎类禾草在生育期内 ,地上部与地下部的能值分配存在明显的互补性 ;在前营养期地上部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能值分配存在明显的一致性。糖含量与生长发育相关分析达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这表明糖含量与根茎类禾草的生长发育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