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辣椒叶面积测量方法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相关法测量植物叶面积,在油菜、麦子、甜瓜、西瓜、黄瓜等作物上已有研究,而在辣椒上未曾见到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辣椒品种在不同栽培方式下其叶片长、宽与叶面积的变化规律,通过叶片实际面积的测定和进行回归分析,探讨不同栽培方式、不同辣椒品种其叶片长、宽、长×宽积与叶面积的关系及利用相关法测定辣椒叶面积的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95年在北京农业大学科学园区进行。选用津椒1号、津椒2号、农大21、苏宁1号、甜杂6号为试材,设露地、薄膜覆盖和薄膜加遮阳网覆盖3种栽培方式,于开花结果期在各品种各栽培方式中分别随机选取生长充分、有代表性的叶片共30片(分3次,每次10片),将其轮廓画在坐标纸上,计算叶面积,并测量每片叶长和宽(叶长为叶片主脉长,  相似文献   

2.
不同密度条件下甜菜叶片光合速率与块根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5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甜菜叶片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等生理因子的变化及其与块根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甜菜叶片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与密度在整个生育期内分别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甜菜叶片光合速率和块根产量之间的关系因种植密度大小而不同,在低密度条件下呈负相关关系,在高密度条件下呈正相关关系,尽管根产量与叶片光合速率间复杂,但与生育中后期叶片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之积(相当于群体光合速率)存在  相似文献   

3.
以“津优607”黄瓜为试材,采用日光温室微区试验,设置对照(CK)、0.5%CaCl2(Ca)、补光(L)、0.5%CaCl2和补光(Ca+L)共4种处理,研究了光钙耦合对黄瓜植株生长、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果实品质和元素积累的影响,以期为黄瓜高效优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Ca处理显著增加黄瓜株高、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Ca、Mg和Fe含量;L处理显著增加黄瓜最大叶面积,叶片ΨEo和光合色素含量,果实的单果质量、维生素C和Fe含量;Ca+L处理显著增加黄瓜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φEo、φRo、ΨEo、δRo、RC/ABS、PItotal和PIABS)、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提升果实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Ca和Fe含量。隶属函数分析表明Ca+L处理的黄瓜植株生长发育综合评价值最高。综上所述,光钙耦合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提高叶片叶绿...  相似文献   

4.
营养液浓度对秸秆基质栽培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津优2号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对小麦秸秆基质栽培黄瓜的生长势、叶片光合特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0%秸秆 50%蛭石为基质,浇l倍营养液黄瓜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黄瓜单个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64,自引:2,他引:62  
系统测定了19个春季露地和冬季温室黄瓜壮龄叶片光合速率及其日变化,结果表明,在露地栽培条件下,大多数品种、杂交种和品系光合速率分布在CO220-30μmol.m^-2.s^-1之间。冬季温室栽培的长春密刺的光合速率远较露地栽培时低。无论温室还是露地栽培,黄瓜壮龄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午休”现象。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及土壤湿度等外界环境条件,以及黄瓜腋负载果实与否的内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灌水量对避雨栽培番茄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石王子"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四川春种栽培期间,采用避雨栽培方法,探讨了灌水量对番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水量对番茄光合参数、叶面积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在55%~85%的土壤含水量的避雨栽培中,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番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面积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叶片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光合速率、单叶面积与产量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镁对温室黄瓜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温室无土栽培条件下研究了镁对黄瓜开花结果期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镁胁迫增加了黄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降低了 胡萝卜素含量,缺镁胁迫使黄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含量均极显著降低,但缺镁胁迫的叶绿素a/b最高;缺镁胁迫下黄瓜叶片净光合速 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而多镁胁迫下Pn和Tr呈双峰曲线;多镁和缺镁胁迫的胞间CO2浓度(Ci)、 多镁胁迫的Gs呈近似倒抛物线型;多镁和适镁处理叶片的光饱和点、CO2饱和点以及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都大于缺镁处理。缺镁胁迫下黄瓜光合 作用主要是受非气孔限制,而多镁胁迫下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二者兼具。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菌肥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贞  杨延杰  林多  李素美  陈宁 《中国蔬菜》2012,1(18):149-153
以鲁黄瓜3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微生物菌肥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能促进黄瓜营养生长,尤以光合细菌菌剂效果最为显著,黄瓜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均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均能提高黄瓜品质,光合细菌菌剂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黄瓜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VC含量分别提高了19.44%、126.50%、138.85%|五色土处理效果次之,黄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分别提高了124.79%、103.24%|壮园肥微生物菌剂(颗粒型)、禾苗牌-清根再生素、海亿生物源处理的黄瓜果实中硝酸盐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了66.67%、68.33%、66.67%。同时,施用微生物菌肥提高了黄瓜的产量,尤以五色土、光合细菌菌剂处理效果最佳。综合结果表明:光合细菌菌剂对日光温室黄瓜高产优质效果最为显著,五色土次之。  相似文献   

9.
种植密度对封闭式槽培黄瓜产量、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农26"黄瓜为试材,采用封闭式槽培循环供液系统,设定低密度33 330株·hm-2(T1)、中密度49 995株·hm-2(T2)与高密度66 660株·hm-2(T3)3个种植密度处理,通过测定黄瓜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和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光合指标,结合叶片显微结构、叶片衰老速度及叶面积指数等分析,比较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黄瓜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的种植密度,以期为黄瓜封闭式无土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黄瓜的株高、最大叶面积及产量增高,而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单株产量降低。与T3处理相比,T2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及群体光合速率较高,栅栏组织较为发达,表现了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T2处理果实的果形指数、含水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且T2与T1处理差异不显著。T3处理提高了黄瓜总产量,但果实单株产量与品质显著低于T1、T2处理。综上,中密度49 995株·hm-2处理的叶片结构较好,植株上下层叶片光合能力强,能提高黄瓜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津优2号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黄瓜幼苗生长、叶片光合参数、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种AMF处理明显地增加了黄瓜幼苗的生长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提高了叶片中N、P、Ca、Mg、Mn、Zn的含量,其中接种AMF处理对黄瓜幼苗的叶面积、地上部生长量、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Mg、Zn含量影响较大。本试验初步表明,接种AMF处理用于黄瓜育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CO2浓度在200、350、500、700、1 000 mg/kg处理下的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增加CO2浓度,可显著提高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在强光下,效果尤其明显.黄瓜叶片光合速率对不同CO2浓度的响应都有一个由低到高再低的趋势.空气CO2浓度,细胞间隙CO2浓度与光合速率是一致的,在高CO2浓度下,气孔导度一般不是光合速率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2.
板栗叶形特征值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片是植物光合生产的基础,叶片性状是板栗科研和生产中常用的一项参数,同一品种的叶形特征应具有相对的同一性和稳定性。叶面积的测定是果树生产科研中的经常性项目,前人已应用多种方法对多种果树叶片进行测定,证明方格计数法等一些常用方法与现代化仪器测量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完全能适用于测量果树单叶面积、其中回归方程法由于对树体不构成破坏作用,操作简单快捷,精确度高,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填补浙江省主栽板栗品种的叶形特征和单叶面积的共同回归方程的拟合研究空白,我们开展了本项研究。1、材料和方法材料选自…  相似文献   

13.
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津优2号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黄瓜幼苗生长、叶片光合参数、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种AMF处理明显地增加了黄瓜幼苗的生长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提高了叶片中N、P、Ca、Mg、Mn、Zn的含量,其中接种AMF处理对黄瓜幼苗的叶面积、地上部生长量、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Mg、Zn含量影响较大.本试验初步表明,接种AMF处理用于黄瓜育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黄瓜品种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黄瓜品种生育期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片数、果实等植物学性状的比较研究,探索出适合北方寒旱区日光温室栽培的黄瓜品种。结果表明,普通黄瓜品种比水果型黄瓜产量高,光合速率强,其中新津研四号、津研七号及丰满园6号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整齐一致,畸形瓜少,适宜在北方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温室大棚黄瓜苦味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温室黄瓜栽培中的重要问题。据笔在陕西不同栽培区域的调查,约有30%的棚室发生了苦味瓜现象。苦味不但影响了黄瓜的品质,而且明显降低了种植效益。黄瓜之所以产生苦味,是由于黄瓜的植株中含有苦味素C(C10H28O3)的缘故。昔味素C的含量随着植株的生长而逐渐增加,叶片的叶位越高其含量越高。苦味素C不仅存在于植株内,  相似文献   

16.
黄瓜群体叶面积无破坏性速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以津优1号和津春4号黄瓜品种叶片为材料,以实际叶面积、叶长、叶宽、肩宽和肩高为测算指标,以成对分析法作统计检验,经计算机择优筛选,获得黄瓜叶面积活体快速估测的一种新方法──等腰三角形法。1999~2000年笔者对此方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被估测的9个品种(或组合)的叶面积与实际叶面积间均无显著差异。实际应用中,只需测量出叶长,便可简单地估算出叶面积,实现了黄瓜叶面积活体快速估测。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为了验证新型菌渣复合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翠绿娇子”黄瓜为试材,采用温室营养钵栽培方式,以菌渣、草炭、蛭石、田园土4类基质按照不同体积比例设7个处理,分别为7∶1∶1∶1 (A)、3∶0∶3∶4(B)、1∶1∶1∶1(C)、1∶1∶2∶1(D)、2∶1∶1∶1(E)、3∶2∶3∶2 (F)、3∶3∶2∶2(G),其中以C组为对照,研究不同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为设施基质栽培黄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G处理(菌渣∶草炭∶蛭石∶田园土体积比为3∶3∶2∶2)基质效果最好,理化性质优良,各指标数据显示均符合黄瓜幼苗生长需要;4叶1心时期黄瓜幼苗的株高、叶面积、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和根冠比均显著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建 议在黄瓜温室育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不同种植年限土壤添加生物炭对设施黄瓜根际土壤真菌丰度及黄瓜生长的影响,通过设置连作20 a(年)蔬菜温室土壤、连作20 a蔬菜温室土壤添加生物炭、连作10 a蔬菜温室土壤、连作10 a蔬菜温室土壤添加生物炭、种植1 a蔬菜土壤及种植1 a蔬菜土壤添加生物炭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经一定量的生物炭处理后,可不同程度提高黄瓜20~40 cm根层真菌丰度,提高黄瓜地上部分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增加地下部分根系数、根体积、根系活力及光合速率。综合分析认为,连续种植10 a蔬菜的土壤在添加生物炭处理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黄瓜20~40 cm土壤真菌丰度,促进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生长。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由于其特殊的光环境,黄瓜群体结构也具一定的特殊性,试验观测了日光温室内南北部的光环境及黄瓜不同生育时期的群体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南部的辐射强度明显高于北部,黄瓜的叶倾角、叶方位角、叶面积指数、叶面积密度等黄瓜群体结构因素在不同时期有明显的变化.植株南面叶片的叶倾角大于植株北面叶片的叶倾角.在整个生育期黄瓜以30°~40°叶倾角的叶片为分布主体.植株南面方位角分布频率也高于植株北面的方位角分布频率.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密度在生育前期上升,后期下降,这些变化与差异对黄瓜群体内的辐射分布有重要影响,所以此结果为探讨日光温室内的黄瓜群体结构与群体内辐射分布的关系和建立群体内辐射分布的数学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青玉’黄瓜为试材,采用温室栽培的方法,探究了4种光质(全光谱、R∶B=3∶1、R∶B=3∶2和R∶B=3∶3)对黄瓜生长、光合色素和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冬季日光温室黄瓜栽培中补光技术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不补光对照相比,各处理均可增加黄瓜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叶片数,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黄瓜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对黄瓜产量亦有提高作用。其中R∶B=3∶3或3∶2可显著促进黄瓜生长,株高增加16.1%和16.8%,茎粗增加4.4%和5.6%,叶片数增加11.0%和12.1%,叶面积增加4.3%和6.2%,且可显著改善黄瓜果实品质和产量,黄瓜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12.3%、25.6%、11.2%和12.3%、34.4%、12.1%,产量提高7.8%和8.8%。综上所述,LED红蓝配比为3∶3或3∶2是日光温室黄瓜种植的有效光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