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产性能表现良好的鸡群应保持育雏育成阶段性能良好,整个育雏育成阶段周增重曲线基本符合该品种的体重标准;种母鸡20周时应达到标准体重及与鸡群周龄相对应的丰满度和体况;种公母鸡保持良好的均匀度,育成后期鸡群变异系数低于10%,羽毛覆盖毫无问题;育雏育成阶段为鸡群将来的生产性能奠定了基础,没有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生产性能会大打折扣。要取得较好的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2.
生产性能表现良好的鸡群应保持育雏育成阶段性能良好,整个育雏育成阶段周增重曲线基本符合该品种的体质量标准;种母鸡20w时应达到标准体质量及与鸡群周龄相对应的丰满度和体况;种公母鸡保持良好的均匀度,育成后期鸡群变异系数低于10%,羽毛覆盖毫无问题;育雏育成阶段为鸡群将来的生产性能奠定了基础,没有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生产性能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3.
1产蛋的基础(育雏、育成质量)差育雏、育成是蛋鸡生产的基础。当蛋鸡生长、发育符合本品种标准时,适时具备优良的体型(体重、骨架、肥瘦)和生理基础,才能获得高产稳产的“鸡体”条件。育雏、育成质量差,如成活率低,生长发育、开产条件不良,各期体重、胫长、均匀度达不到本品种标准,将严重影响产蛋性能,其达到高峰产蛋率的时间长,高峰产蛋率低、维持时间短,蛋重小、大小不均匀,产蛋期死淘率高。2育雏、育成质量不明确育雏、育成的质量怎样检查、评价,对于许多养鸡业主而言是较模糊的。鸡群的健康状况、体重、胫长、均匀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种公鸡、种母鸡在育雏期能均匀地生长,在育成期适时达到性成熟所达必须的适度体重和体型,必须重视鸡群的体重和均匀度调控,而笼箱的育雏育成为此提供了方便。以下我们介绍笼箱情况下的育雏育成期的体重均匀度管理。 一、育雏期均匀度的监控 1~2周,提供足够的采食位置,实行自由采食,2周末称重决定是否限饲。  相似文献   

5.
正肉种鸡育成期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出体质健壮,体尺和体重均匀度高,能按时开产的后备鸡群。育成期的均匀度、体尺控制、体重控制、健康状况以及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程度,因此,搞好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工作,是种鸡生产中的关键。1育雏、育成前期(0~10周龄)1.1体重均匀度所谓的均匀度是指达到标准体重的群体占整个鸡群的百分数,它包括体重均匀度和体尺均匀度。体尺和体重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种鸡整个产蛋期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正>雏鸡管理的目标是满足父母代种公母鸡在育雏育成期各个阶段的需求,使种鸡在育雏育成期按标准体重曲线生长,为性成熟做准备,在整个生产周期内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不同的生长阶段,种鸡各组织与器官发育的特点不同,在每一个生长阶段,饲养管理人员应考虑鸡只在该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饲养管理及饲喂量应据鸡只的需求进行调整。从1日龄至21~24周混群,种公母鸡应分开育雏育成,在此期间种公母鸡除了体重和饲  相似文献   

7.
艾维茵父母代种鸡育成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出生长发育良好、适期成熟、适龄开产的健康种母鸡,育成工作是继育雏之后又一个种鸡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关联着能否培育出合格的种鸡群,直接关系着一批种鸡饲养成败的关键时期。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种鸡场饲养的第二批艾维茵父母代种鸡取得了育成成活率92%,育成期末均匀度达到82%,体重达到理想标准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正鸡群的均匀度包括骨架均匀度、体重均匀度、胸肌丰满度、性成熟均匀度和换羽均匀度。在实际生产中,把体重均匀度作为衡量鸡群生产性能的主要指标。一般情况下,以70%的均匀度为基础,鸡群的均匀度每增减3%,平均每只鸡一个生产周期的产蛋量亦相应增减4枚[1]。鸡群良好的均匀度应在80%以上,18周后均匀度自然上升至90%以上,入舍母鸡每羽累计产蛋将超标准10枚左右,其相关性见表1,肉  相似文献   

9.
雏鸡进入8周龄以后,育雏结束,进入育成期,这一阶段雏鸡便可以脱温,对环境适应性增强,采食量增长,发育旺盛,鸡群的生产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备期各项指标能否成功获得和开产时体重是否达到标准。在生产中,养殖户对育成鸡往往存在着错误的饲养观念,认为饲养蛋鸡在育雏期十分重要,如果这一阶段饲养不好,雏鸡极易死亡,造成较大损失。其次是产蛋期,产蛋期是见效益的时期,在饲养管理方面较育成期大幅提高。育成鸡由于适应性较强,所以成了养鸡户降低饲养成本的主要阶段,而这一时期鸡群面临转群、换料及频繁免疫等应激因素较多,育成鸡是否能够达到标准体重和适当的均匀度又关系到将来的产蛋性能,所以育成鸡的饲养管理也相当重要。下面,就育成鸡的主要生理特点及如何建立其良好的采食模式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肉种鸡育成期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出体质健壮、均匀度高、能按时开产的后备鸡群。育成期的均匀度、体重控制、健康状况以及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以后生产性能的高低,因而,搞好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是种鸡生产的重中之重。1均匀度所谓的均匀度是指达到标准体重范围内的群体占整个鸡群的百分数,它包括体重均匀度和体况均匀度,离开标准谈均匀度毫无意义。均匀度越高则预示鸡群的产蛋性能越高,反之则低。1.1育成15周龄前重点抓好体重均匀度提高鸡群体重均匀度要从早期着手,特别是在15周龄前要认真执行各项限饲制度,并且实行的措施要…  相似文献   

11.
饲养肉种鸡成败的关键是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对于提高肉种鸡的成活率,特别是体重的均匀度以及周增重达标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会造成较大的死亡,并影响种鸡的育成及日后产蛋性能的发挥。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特别重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并应注意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12.
陈合强 《中国家禽》2005,27(20):52-54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肉种鸡饲养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较成功的育雏期饲养管理对于提高肉种鸡的成活率.特别是体重的均匀度以及周增重达标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会造成较大的死亡,并影响种鸡的育成及日后产蛋性能的发挥。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特别重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并应注意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13.
饲养肉种鸡的关键是体重和均匀度的控制,均匀度在肉种鸡生产中至关重要,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鸡群的产蛋水平,一般均匀度高5%,入舍母鸡每羽累计多产合格种蛋2-3枚,18周后均匀度自然上升至90%以上,人舍母鸡每羽累计产蛋将超标准10枚左右。肉种鸡的均匀度是评价整体鸡群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具体包括体重、骨架、体型形态、换羽、抗体滴度、性成熟和体成熟的均匀。良好的均匀度不仅能提高整个鸡群产蛋率的上升速度且高峰突出,产蛋持续能力强,而且还能节约饲料。为了取得较好的生产成绩,从第一周开始就应重视均匀度,为以后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进而提高鸡群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4.
均匀度是反映种鸡饲养管理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决定着鸡群能否适时开产,高峰期生产性能的发挥以及产蛋高峰的维持时间,是种鸡饲养管理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实践证明,拥有一个良好的、控制适当、符合鸡群客观生长规律的均匀度,是鸡群获得最佳生产成绩的基础,根据各阶段的生长特点和规律,它又分为体重均匀度、体况均匀度和性成熟均匀度。1体重均匀度的控制(1~15周龄)主要在15周以前控制该指标,通过对鸡群定期称重、分群并控制料量来达到目的。1.1育雏期均匀度的控制(1~5周龄)均匀度抓得越早越好,从1日龄就开始抓…  相似文献   

15.
高产母鸡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少辉 《中国家禽》2002,24(1):17-18
产蛋鸡群的最终生产性能往往取决于后备母鸡阶段的饲养和管理,如忽视了后备母鸡体重的达标和鸡群的均匀度,后果是很难预料的.  相似文献   

16.
王庭林 《中国家禽》1999,21(2):13-14
好的后备种鸡群应体重适宜、适时开产,方法是控制饲养,使鸡群保持标准体重和生长一致。通过调整增重、饲料摄食量和光照管理使后备母鸡适时共同进人成熟期。基于肉种鸡具有快速增长和高饲料利用率的遗传潜能,故肉种鸡的育成较蛋种鸡的育成更难,控制更严格,尤其是限制...  相似文献   

17.
蛋鸡的育成阶段为4~18周龄。此阶段的目的是培育出生长发育良好、达到一定体重标准、体质健全、体成熟与性成熟高度一致,均匀度在85%以上的健康鸡群。因此做好这一阶段饲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1做好由育雏期向育成期的过渡1.1调整鸡群,保持鸡群的均匀度淘汰一部分体重小、体格弱、残疾等不符合标准的鸡。  相似文献   

18.
合格率是在成活率基础上的体重和均匀度的统一,有些鸡场直接用育成合格率反映育成情况,育成合格率低说明育雏育成期死亡多,育成鸡体重低,均匀度差。体重偏轻或偏重都将导致产蛋推迟或提前,产蛋高峰期不稳,产蛋性能低。而均匀度则是直接关系到产蛋高峰期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鸡场在进行人工授精时总是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而忽略了另一重要因素——鸡体。须知,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不仅和人工授精的操作有关,更主要的是和鸡体有直接关系。这在种鸡人工授精管理中是不能被忽视的。一种鸡饲养管理上常被忽略的问题1强调开产鸡群的饲养管理而忽略育雏、育成鸡群的饲养管理种鸡生产性能如何和种鸡在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有直接关系,育雏、育成阶段控制得好,种鸡开产后的各项生产性能也好,受精率也高。相反,忽略了加强对育雏、育成鸡群的饲养管理,种鸡开产后不仅产蛋率低,而且受精率也低,各项生产性能都不理想。在种鸡人工授精的管理中,不仅要强调开产鸡群的饲养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种鸡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这是关键,是种鸡群高产蛋率、高受精率的基础。2强调公鸡的饲养管理而忽略母鸡的饲养管理种鸡场往往注重公鸡的培育与淘汰,重视公鸡的营养补充与疫病防制,而母鸡却没有被同等重要看待,片面强调种公鸡的作用,而忽略了种母鸡的作用。其实,就种鸡而言,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不仅仅决定于公鸡,也决定于母鸡,两者同样重要。在种鸡的人工授精生产中,不仅公鸡要健康,营养要充足,母鸡也一样。如果母鸡营养不良,很难想象鸡群会有好的产蛋率和受精率;如果...  相似文献   

20.
蛋鸡一般在4~18日龄为蛋鸡的育成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培育出生长发育良好、达到一定体重标准、体质健全、体成熟与性成熟高度一致,均匀度在85%以上的健康鸡群。因此做好这一阶段饲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一)做好由育雏期向育成期的过渡1.调整鸡群:保持鸡群的均匀度,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