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4月19日,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巴音松布尔嘎查牧户图门放牧的马发生了逐日消瘦、食欲不好的病,请求出诊医治。接诊后到现场,经临床检查,诊断为马感染马胃蝇病。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图门家放牧的马群共有马23匹。其中公马1匹。适龄母马10匹。该马群原藉是阿拉善左旗巴伦别立镇、厢根达来地区的马。2015年因天气干旱。马主人将该马群转卖给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情况: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1968年饲养卡巴金马与蒙古马级进改良马群3500余匹,年产驹800余匹。当年夏天,气候干热,7月30日幼驹突然发病,外伤水肿,管理人员疑为狼咬伤,不以为然,31日连续发生4匹,很快死亡,8月1日又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坝上地区繁殖马群。入冬以后马群在草滩放牧天天啃食枯萎短小的牧草,尤其到第2年3—5月间的风沙时节气候干燥沙质土壤中的细沙随草不断地被采食,所以.坝上马群年年都有马肠积沙发生。马肠道中积沙增多,病初一般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加重,出现间歇性腹痛.前肢向前后肢向后伸展或四肢集于腹下.回顾腹部;积沙特多时可见下腹膨大并下垂,肤窝下陷,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大动物防疫监督的科技含量,从种畜的源头上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与传播,帮助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笔者对内蒙古8个盟市的21个原种畜场的种畜进行了口蹄疫病、猪瘟免疫抗体效果监测和布氏杆菌病检测。1方法1.1血清采集笔者对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海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盟地区的21个原种畜场,按有关要求采集血液并分离血清,共采集血清1994份,其中牛血清210份,羊血清1585份,猪血清199份。1.2监测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笔者决定对牛、羊分别做口蹄疫病抗体监测和布氏杆菌病检测,对猪分别…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内蒙古东部地区旋毛虫病流行情况和寻找新虫株,采集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五个地区犬血清样品1 000份、膈肌样品1 000份和猪血清样品20 000份、膈肌样品20 000份,经ELISA法、压片法和集样消化法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五个地区犬血清总抗体阳性率为6.8%(68/1 000),最高的是兴安盟,为14.0%(28/200),最低的是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为2.5%(5/200),二者差异显著(P0.05);镜检在通辽市和兴安盟的犬膈肌样品中各检测到1份旋毛虫感染病料。五个地区屠宰猪血清总阳性率为0.500%(100/20 000),最高为兴安盟0.775%(31/4 000),最低为锡林郭勒盟0.275%(11/4 000),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镜检发现兴安盟的猪膈肌样品中有1份旋毛虫感染病料。说明内蒙古东部区猪旋毛虫病血清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犬旋毛虫病血清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扁蓿豆是异花授粉的多年生二倍体植物,分布于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内蒙古5个地区的20个居群的种子贮藏蛋白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蛋白质分子量介于140kDa-13kDa之间,共在36个点位出现了蛋白质带。分子量为41kDa、31kDa及13kDa点位的3条带在供试材料中全部出现。另外,第1和第17点位带表现频度比较低。对20个居群蛋白质带信息进行相异性平均聚类分析,共聚为六类:聚类Ⅰ包括赤峰市2个居群和锡林郭勒盟1个居群;聚类Ⅱ包括赤峰市1个居群、锡林郭勒盟2个居群和乌兰察布市2个居群;聚类Ⅲ包括通辽市1个居群、赤峰市2个居群、锡林郭勒盟2个居群和呼和浩特市1个居群;聚类Ⅳ包括呼和浩特市1个居群和乌兰察布市2个居群;聚类Ⅴ包括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各1个居群;聚类Ⅵ只有锡林郭勒盟1个居群。据此推测,扁蓿豆是蛋白质多样性的种群。  相似文献   

7.
据当地哈萨克牧民谈,过去放牧在半荒漠草原上的牲畜,每年都有因肠积沙发病和死亡现象,是极个别的。1966年3月,我县某公社马队,牧放在半荒漠草原上的马群,因肠积沙死亡的马达600余匹,现将马群发病和防治经过报告如下: 一、马群放牧管理情况该社以牧为主,共有十个牧业队,其中有二个马队,共有马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海南省海口、文昌、琼海、乐东、临高、东方等市(县)的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真菌病害进行了系统实地调研。结果表明,海南地区火龙果生产中发生的真菌病害主要有7种,分别为溃疡病、茎腐病、炭疽病、茎斑病、基腐病、黑斑病、果腐病;其中以火龙果溃疡病和茎腐病在调查的市县种植区均有发生,且危害严重。海口地区主要发生溃疡病和炭疽病,文昌地区主要发生溃疡病、基腐病和茎腐病,琼海地区主要发生茎腐病和溃疡病,临高地区主要发生溃疡病和黑斑病,东方地区主要发生溃疡病,乐东地区主要发生溃疡病和炭疽病。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中东部野生扁蓿豆形态特征多变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内蒙古中东部5个地区野生扁蓿豆20个居群的形态特征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通过聚类分析获得了6个聚类群,各居群在地域间无明显差异,但类群Ⅰ以锡林郭勒盟地区的4个居群为主,类群Ⅵ仅由锡林郭勒盟的1个居群组成,具有一定的类似性.然而,赤峰市的6个居群和呼和浩特市的3个居群聚类到了3个类群中;乌兰察布市的5个居群也聚类到了3个类群中.20个居群中的12个居群在主成分分析中成为一个大的集团,包括了除通辽市居群以外的其它4个地区的居群,表明内蒙古中东部5个地区的居群除通辽市以外其它4个地区的居群在地区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锡林郭勒盟的1个居群在形态上表现为茎柔软且灰褐色,小叶细长且线形,与其它类群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因而这1居群被单独聚为一类,这也证明了此居群和其它居群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文献记载:“溶血性黄疸”发生于传染性贫血、马紫癜病、血红素血症、焦虫病、纳脱原虫病、肋膜炎、肺坏疸、溶血性毒物及各种中毒等。又据苏联兽医杂志记载:流行性淋巴管炎患马以另一同病患马血液治疗,7匹患马中发生中毒死亡1匹,本文所述的“溶血性黄疸”就发生在流行性淋巴管炎以患马血液治疗的一组马群中,该杂志  相似文献   

11.
1世界性流行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有过布鲁氏菌病流行,1973年报道75个国家有疫情,1982年有94个国家。随着.布鲁氏菌病调查国家的增多,目前,报道有布鲁氏菌病发生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60多个。经数十年努力,迄今在世界上已有14个国家和地区宣布清除了布鲁氏菌病,有海峡群岛、挪威、瑞典等,另外,冰岛和维尔京群岛一直没有发现人、畜布鲁氏菌病存在。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草业》2014,(4):I0001-I0001
2014年11月12日至15日,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草原工作站和有关种草企业代表组成的调研组赴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进行了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  相似文献   

13.
1982年5月14日,本连四个繁殖马群中初生驹患急性雪盲病,来势较猛,发病率85%以上。幼驹两眼视力减退、失明、吃奶困难,影响健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针对锡林郭勒盟地区畜牧产业的牛羊常见营养代谢病的临床症状和发病原因以及防止措施进行简要的讨论和分析。以期能够对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4月25~26日,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执法监督处调研组奔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就草原生态综合执法及体制改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听取了锡林郭勒盟生态保护和草原生态执法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并与锡林郭勒盟生态委员会、盟草原生态执法支队和部分旗市生态保护局、草原生态执法大队领导和执法人员,就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布鲁菌病在新疆地区的发生情况及变化趋势,基于对该地区布鲁菌病监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对2005—2011年新疆地区14个地(州、市),96个县(市、区)上报的布鲁菌病监测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不同牲畜、不同场点及地区分布的布鲁菌病发生及流行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05—2011年牛和羊布鲁菌病平均阳性率是0.66%和0.61%,牛布鲁菌病规模场和行政村平均阳性率是0.37%和0.77%,羊布鲁菌病规模场和行政村平均阳性率是0.77%和0.52%;牛布鲁菌病阳性率以塔城地区最高,阳性率为2.91%,羊布鲁菌病阳性率以乌鲁木齐市最高,阳性率为14.67%。  相似文献   

17.
正针对锡盟布病感染情况1~3月份人间布病进行溯源性调查作出了风险评估。一、基本情况1.人间布病网报情况。据卫生部门统计,锡林郭勒盟布病网报病例2018年1~3月份累计病人137例。2.溯源调查情况。各旗县市(区)农牧部门对2018年1~3月份人间布病网报病例137名进行溯源调查,共涉及55个苏木乡镇(包括国营农牧场)、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蓝舌病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7年对内蒙古存在疑似虫媒病的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了内蒙古4个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永圣域乡、赤峰市周边、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和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羊血清样品36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蓝舌病(BT)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蓝舌病(BT)抗体仅在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检出,360份样品中检出阳性样品15份,检出率为4.17%。本研究结果提示,内蒙古部分地区存在牛羊重要虫媒病毒病-蓝舌病,有必要加强对该病的检测及预防。  相似文献   

19.
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放养肉(牧)鸡草原生物灭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原蝗虫是我国北方地区牧草的主要害虫,从90年代以来在锡林郭勒盟草原连年发生,并暴发成灾。已成为锡林郭勒盟草原毁灭性的灾害之一。严重发生的地区牧草被全部吃光,在牧草生长旺季的6~8月份使牧畜无草可食,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失,给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十分严重的困难,同时蝗虫发生成灾的地区形成土壤地表的裸露,是引发沙尘暴的主要因素之一。锡林郭勒盟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我国天然草原中最大的一块,也是靠近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锡林郭勒盟草原中的浑善达克沙地距首都北京只有200公里,是京律风沙源的主要源区,因此,搞好锡林郭勒盟草原蝗虫的防治研究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奶牛犬新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犬新孢子虫病是由孢子虫纲、真球虫目、新孢子虫属的犬新孢子虫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原虫病,本病奶牛、肉牛均能感染,但对奶牛的危害严重,主要引起孕畜流产或死胎以及新生儿运动神经障碍等[1].目前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报道有该病发生,我国一些省份和地区陆续有报道该病的发生和流行病学调查[2-8],为了解河南省奶牛犬新孢子虫病的感染情况,我们于2009年8~10月间对河南省5个地区27家奶牛场的468头奶牛进行了犬新孢子虫抗体检测,证实本省以上5个地区均有该病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