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约有奶牛500万头,养殖户饲养的奶牛数量约占我国奶牛总数的2/3,成为我国奶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饲养奶牛对许多养殖户来讲是一新鲜事物。因此在奶牛生产中存在着生产技术科技含量低、饲养管理不规范、牛舍阴暗潮湿、运动场狭小或无、分娩牛和泌乳牛同舍饲养、预防疾病意识差等问题,使得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奶牛的产奶量、乳汁品质、奶牛使用的期限,增加了饲养奶牛的成本。制约经济效益的产生和获取。  相似文献   

2.
当前,饲养环江菜牛的养殖户数量越来越多,养殖规模也逐步扩大,但是养殖效益却始终难以实现提高。分析其原因可知,很多养殖户未能掌握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也未能将疾病防治措施做到位。基于此,我们要积极总结育肥牛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要点,保证环江菜牛的正常生长,实现养殖经济效益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环江菜牛的养殖现状,提出了环江菜牛育肥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犊牛就是从出生到6月龄的小牛,这一阶段的牛体质较差,易患疾病,故而此期饲养管理很重要,养殖户、牧场和技术人员都很重视。北方地区气候寒冷,犊牛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奶性能,继而影响养殖户和牧场的经济效益。现将北方地区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牛规模化养殖越来越普遍,牛的数量与密度都相应提升,所以饲养过程中的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只有确保饲养管理的有效性才可使牛健康成长,否则会导致疫病多发,影响牛的健康,同时养殖户也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对牛饲养管理工作要点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常见疾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约有奶牛500万头,养殖户饲养的奶牛数量约占我国奶牛总数的2/3,成为我国奶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饲养奶牛对许多养殖户来讲是一新鲜事物,因此在奶牛生产中存在着生产技术科技含量低、饲养管理不规范、牛舍阴暗潮湿、运动场狭小或无、分娩牛和泌乳牛同舍饲养、预防疾病意识差等问题,使得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奶牛的产奶量、乳汁品质、奶牛使用的期限,增加了饲养奶牛的成本,制约经济效益的产生和获取。目前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的方法和药物很多,但可理解为“对症治疗”,在生产实践中不能有效控制奶牛乳房炎…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饲料利用率,提高广大养殖户的养殖效益,本文从育成牛的三个饲养阶段、十个管理方面以及疾病预防,对育成牛的饲养管理做了详细论述,以期为育成牛养殖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低脂肪的牛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牛肉的价格居高不下,使牛的育肥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好项目。下面笔者就如何加强育肥牛的科学饲养、防病保健、制度建立、消毒等管理措施做一探讨,以期对养殖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正>在经济逐步转型的变革期,农牧民为了寻找新的致富门路,剩余劳动力实施规模养殖肉牛的养殖户逐年增多。但对于养殖初步入门的养殖户,尤其是在我国北方饲养牛来说,冬季饲养管理是影响养殖户整体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笔者从事养牛业生产多年,现将工作体会与同行分享一下,或许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目的是促进新同行少走弯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一、购牛误区:由于奶牛养殖户买牛心切,不懂优质奶牛的鉴别标准,又不请内行人士参与,盲目购牛。导致高价买来淘汰牛、老龄牛、低产牛。如何走出这个误区呢?建议在购奶牛前要做到“三考察一掌握”。即考察该地区的奶牛品系、品种、配种方式、冻精来源、产奶水平等;考察并弄清该地区奶牛有无病史,特别是传染病病史;考察该地区的饲养情况,包括粗、精饲料供给情况,饲喂习惯及管理水平;掌握一定的奶牛鉴定知识,建议最好从大型正规的奶牛场购买奶牛,因为大型场的奶牛都是根据育种方案科学培育而成,也便于查找所购奶牛的系谱档案资料。选择时应以305天产奶量在6000kg以上者为佳。   二、饲养管理误区:许多奶户饲养奶牛借鉴的是原来饲喂役用牛的方法,管理粗放,科学养殖意识淡薄。把犊牛期与育成牛混为一谈,陷入了奶牛生产的第二个误区。掌握上述两个生产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是奶户走出第二个误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养猪生产中,虽然养殖户都了解饲养的方式,但地域气候的差异,却给养殖户的饲养设置了障碍。北方冬季的寒冷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经济收益的获得程度,并能体现出管理的优劣。  相似文献   

11.
生产鸽饲养管理十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鸽又称产鸽,是指已配对投产的鸽子。如何饲养管理好产鸽,是关系到养殖户切身利益的大问题,因此,养殖户在产鸽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十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广乳肉兼用牛,但一直以来很多乳肉兼用牛养殖户在肉用方面效益显著,而乳用方面却收益甚微。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对乳肉兼用牛的饲养管理知识的缺乏。下面针对乳肉兼用牛干乳期饲养管理做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3.
在各种家畜中以奶牛的难产发生率最高,尤其在奶牛繁育改良中。由于养殖户缺乏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再加上牛的骨盆轴相对其他家畜比较弯曲,母牛经常会发生难产。遇到难产母牛若缺乏必要的诊断和救护技术,就会造成母仔双亡,使养殖户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对难产的母牛必须细心检查、对症施治,才能获得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在商品肉鸭的养殖过程中,如果出栏时鸭子体重均匀一致。生长整齐,不但利于冷藏厂的加工.同时养殖户也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要精心管理以外.更需要父母代种鸭场提供体重均匀一致的鸭苗.以做为保证。要生产出大量的体重均匀一致的鸭苗,需要祖代场、父母代场在种鸭的饲养管理以及孵化过程中做许多具体而细致的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牛腹泻是由消化不良及感染病原所致的疾病,春夏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对牛的影响较为严重,会导致牛脱水,严重的会危机生命。1牛腹泻的病因1.1饲养管理不当饲养不当是牛腹泻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一些养殖户不能科学养牛,其做法常导致牛腹泻病发生。多数的养殖户并没有构建科学的喂养系统,没有执行科学的喂养标准,在喂养过程中没有定时、定量以及  相似文献   

16.
在实际生产当中许多饲养场(户)直接购进雏鸡进行饲养.尤其是新上养殖场或养殖户在饲养雏鸡阶段(出壳-6周龄),管理措施不科学、不规范,造成雏鸡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奶牛热持续升温。奶牛养殖已成为内蒙古畜牧业生产发展中新的亮点,同时也为农牧民增加收入找到了新的途径。养殖户往往把优质饲草、精料首先满足产奶牛的需要,而疏忽了对犊牛的饲养与管理。随着奶牛业不断发展,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已越来越被养牛者重视。国内外在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明显效果,为奶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是通过参加“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农牧交错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课题,通过实践并在参考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犊牛饲养管理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养殖新技术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广大养殖户从中取得了相当好的经济收入。但同时也有少数养殖户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致使饲养的牛只发生皮肤霉菌病,该病俗称“癣”,是由皮肤霉菌中的发癣属和小芽孢癣属引起的各种家畜皮肤病,最易感染的是牛,此病不分年龄、性别均可发生,幼年家畜较易感染。  相似文献   

19.
牛养殖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很多群众实现了发家致富的愿望。现在,由于饲养技术的普遍提高,在进行规模化饲养时的数量及密度都在提升,对于进行牛的饲养管理也带来了很多的挑战,如果饲养和管理技术不到位将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损失,饲养管理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一些疾病的趁机侵入,所以,在饲养牛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平日的有关饲养方面的各种细节和进行疾病的防治。文章结合实际,介绍了牛的不同阶段的养殖分析以及对牛的常见疾病的防治,希望对促进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肉牛养殖在博兴县发展速度迅猛。然而,笔者在近日深入农村养殖户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许多农民朋友对饲养肉牛的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在饲养管理等方面存在许多误区,笔者对如何饲养肉牛进行了阐述。 1 购牛 有些养殖户为节省资金,购进的牛偏小或者品种不佳。实践证明,购进的架子牛体重越大,品种越好,周转越快,效益越高。为保证育肥牛获得较高的日增重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要进杂交牛,杂交牛以1~1.5岁青年架子育肥最为经济,而黄牛品种则在2~3岁为佳。 2 饲养管理 精心而又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获得高的日增重,提高经济效益。一是创造良好的环境,冬天既要保暖,又要根据情况及时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新鲜;二是牛体经常保持干净,定期刷拭牛体有利于促进牛的血液循环;二是注意清洁卫生,保持牛舍干燥,定期打扫粪便,每隔15天用3%来苏儿消毒牛舍1次,养牛场大门口要设立消毒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