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犬布鲁氏菌病是由犬目前,犬布鲁氏菌病在我区都有发生,而且发病数量逐年上升,由犬布鲁氏菌病感染人的病例报道也日益增多。因此,犬布鲁氏菌病的控制和根除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报道,我国多个省份存在犬布鲁氏菌病,而且感染和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由于我国养犬数量巨大,犬与人类接触密切,病犬作为人类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源不容忽视。犬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起步较晚,流行病学资料欠完善,公共卫生学意义有待阐明,诊断、免疫预防等诸多问题还没完全解决,加强犬布鲁氏菌病的研究和防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犬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症状、诊断、治疗、预防及公共卫生安全等分别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犬种布鲁氏菌属于6个经典种布鲁氏菌之一,为天然粗糙型,毒力较弱。长期以来,由于犬种布鲁氏菌对人类致病性较低,其危害一直被忽视。自1966年在美国发现该菌以来,已传播至世界多地。近年来,随着养犬业的不断发展及宠物犬数量的增多,犬布鲁氏菌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在某些地区已成为流行性疫病,且对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威胁也日益加重。目前,犬种布鲁氏菌感染导致的犬布鲁氏菌病尚无可靠的诊断方法及有效的疫苗。鉴于此,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笔者对犬种布鲁氏菌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检测方法、疫苗研究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犬布鲁氏菌病的深入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犬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犬感染风险因素,初步掌握养犬人员对布鲁氏菌病的认知程度和行为特点,从而提出合理的预防对策和控制措施,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估计流行率计算抽样数量,然后随机抽样,采用IELISA方法检测光滑型和粗糙型犬布鲁氏菌,同时结合调查问卷,获得乌鲁木齐市犬布鲁氏菌病流行率、感染风险因素和养犬人员对布鲁氏菌病认知情况,并对调查结果采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犬布鲁氏菌病总流行率为25.5%(95%CI:20.9%~30.1%),且犬种和牛羊种并存,公共卫生威胁严重;从不同群体看,牧区流行率最高,为41.5%(95%CI:31.0%~52.0%);外购、散养、常接触牛羊、喂生肉、不处理犬粪便等行为是乌鲁木齐市犬布鲁氏菌感染的潜在风险因素,其中"常接触牛羊"(OR=1.97,95%CI:1.47~15.35)、"喂生肉"(OR=5.06,95%CI:1.69~20.74)是主要风险因素;乌鲁木齐市养犬人员对布鲁氏菌病的认知程度低,个人防护意识差。因此,应加强对犬感染牛羊种布鲁氏菌的公共卫生防控,减少犬与牛羊的直接接触,不喂生肉,定期开展犬布鲁氏菌病专项检测,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养犬人员的布鲁氏菌病认知度。  相似文献   

4.
犬布鲁氏菌病(Canine Brucellosis)是由犬种布鲁氏菌或其他种布鲁氏菌(如牛、羊、猪种)引起的犬病。犬布鲁氏菌病的最明显也是最常见临床表现为患病雌性犬只的生产障碍,包括不孕和妊娠异常终止,以及患病雄性犬只的附睾炎症。1流行病学犬布鲁氏菌病常寄生于犬只体内、排泄物、生殖系统及生殖系统排泄物。其中,感染后雌性犬只的病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东莞市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因此开展犬、猫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为了摸清东莞市犬、猫布鲁氏菌感染的情况,笔者于2006—2007年在东莞市采集1145份犬血清和126份猫血清进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人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等。其特征为呈现波浪热、关节痛、睾丸炎等症状。动物布鲁氏菌病以羊、牛和猪最易感,犬及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其特征主要是侵害生殖系统,引起流产、不孕、睾丸炎等。本病曾在我国分布颇广,某些地区的流行情况相当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长期的艰辛努力,布鲁氏菌病于上世纪80年代基本得到控制。但是,近年来布鲁氏菌病死灰复燃,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要引起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进行布鲁氏菌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5,(5):99-101
为了解四川地区犬是否存在布鲁氏菌病,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及外膜蛋白BCSP3基因的PCR(BCSP31-PCR)对110只门诊以及流浪犬进行了布鲁菌病的血清学及分子学调查。结果表明:110只犬中12只RBPT检测为阳性,表示疑似布鲁菌感染,而进一步采用SAT以及BCSP31-PCR诊断只有1只为阳性,其余11只犬均为阴性。说明四川地区犬布病感染不严重,临床中RBPT存在假阳性,诊断时应结合临床症状、分子生物学技术等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山东省威海市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基线,分析人畜间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查找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风险因素,为该地区布鲁氏菌病防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采用两级采样策略,选择牛羊群和选定群体中的个体,采集血清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档案查阅等方式,分析人畜布鲁氏菌病感染和传播的风险因素。[结果] 在牛群中未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羊群布鲁氏菌病表观群体流行率为0.48%(95%CI:0.10%~0.86%),个体表观流行率为0.41%(95%CI:0.33%~0.49%)。[结论] 威海市家畜布鲁氏菌病净化效果较好,疫情处于稳定控制状态;羊饲养户跨地区调入活羊时不申报落地检疫,未隔离就混群饲养,是导致布鲁氏菌病传入的主要风险因素;多途径接触发病动物、产品及污染物是人感染布鲁氏菌病的主要原因。需持续通过定期监测、禁止免疫、控制流通、强化监督等综合防控策略来净化和根除该病;应继续加强有关布鲁氏菌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牛羊屠宰加工人员等风险人群的风险防患和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布鲁氏菌病传入以及感染人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状况,为该地区提供控制畜间布鲁氏菌病的参考。[方法]采用问卷和血清学监测的方式,在全市范围进行了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羊群布鲁氏菌病平均阳性率为3.71%,最高阳性率达7.94%;养殖规模越大阳性率越低;母羊阳性率高于公羊。[结论]大同市羊布鲁氏菌病流行面较广,感染比较严重,尤其是散养羊群和母羊,建议采取“免、检、杀、消”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畜牧从业人员布鲁氏菌病感染率,增加动物饲养价值。本研究收集临床上患者的感染途径、症状、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等相关资料,为该病找到最佳防治方案。布鲁氏菌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病畜是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牛、羊、猪常见,马、犬也偶见感染,主要引起母畜流产和公畜睾丸病变等;人主要通过接触病畜或者受污染的物品而感染,感染前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表现为发热、盗汗、关节疼痛、生殖系统受影响等症状。人畜共患病必须提高警惕,一旦感染布鲁氏菌病,坚持早发现早治疗原则,该病治疗周期长,但坚持治疗仍可完全治愈。  相似文献   

11.
家畜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以羊、牛和猪最易感,犬及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其特征主要是侵害生殖系统,引起流产、不孕、睾丸炎等.感染动物可长期带菌,成为对其他动物和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该病曾在上世纪末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来,家畜布鲁氏菌病阳性率逐步升高,疫情有反弹趋势,已成为我省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病种.  相似文献   

12.
羊布鲁氏菌病全球分布,每年上报WHO的病例数愈50万。地中海地区、亚洲及中南美洲为高发地区。国内多见于内蒙古、东北、西北等地区,全国104个疫区均达到基本控制标准,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散发病例以30%~50%的速度增加,个别地区还发生暴发流行。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病,可以由染疫动物直接感染人,据报道羊布鲁氏菌病感染人的机率明显高于其他家畜。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进入21世纪之后,布鲁氏菌病的发病人数激增,到2009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人数达到37104人,是1992年的169倍。因此我国加强了对布鲁氏菌病的防制技术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用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采自大埔县545犬血清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然后用布鲁氏菌试管凝集方法对阳性样品或可疑阳性样品进行确诊,检测结果为抗体阳性数6份,抗体阳性率1.1%。其中散养犬只抗体阳性数2份,抗体阳性率0.4%;犬养殖场犬只抗体阳性数0份,抗体阳性率0%;农贸市场肉用犬抗体阳性数4份,抗体阳性率0.7%。结果表明我县的犬和外地输入大埔县的肉用犬都存在布鲁氏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贵阳市2018年奶畜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以指导全市奶畜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全市7个奶牛场和1个奶山羊场的1275份血清样本进行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测。结果:奶牛、奶山羊布鲁氏菌病阳性率分别为0.43%(5/1155)和0.00%(0/120),总体阳性率为0.39%(5/1275)。结果表明:贵阳市奶畜存在布鲁氏菌病感染,但感染率在国家控制标准以内,今后需实行检疫和扑杀相结合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北京市昌平区种猪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每年春秋两季对昌平区种猪场进行布鲁氏菌抗体监测,笔者总结了2016—2018年三年的监测结果,昌平区辖区内的6个种猪场,抽检的种猪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为0,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昌平区猪群未感染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我国规定的法定职业病之一。人群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特别是从事密切接触布鲁氏菌的相关职业,如兽医、畜牧、屠宰、肉食品加工、皮毛加工、疫苗、诊断制品生产及从事布病防治的工作人员、动物科研人员是感染该病的高危人群。布鲁氏菌分6型:羊型、牛型、猪型、犬型、森林鼠型和绵羊附睾型,前4种可引起人类感染。布病的传染方式是动物传染给人,但人和人之间、人向动物一般不传染。该病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尤其是羊、牛和猪。  相似文献   

16.
1绪论犬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国内外均有犬感染该病的报道。犬布鲁氏菌病的检测主要采用国际标准中规定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补体结合试验(CFT)[1]。这些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但由于试管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操作繁琐、费时,抗原、血清用量较大,试管、吸管反复刷洗,在标本量大的布鲁氏菌病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宁夏银北农村地区肉牛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情况,试验在该地9个村庄开展,随机选择20个未接种布鲁氏菌疫苗的肉牛养殖场,每场采集20份全血,共400份样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检测肉牛血清抗体情况,再采取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对血清阳性样品进行检测,将qPCR结果为阳性的样品进一步采取AMOS-PCR法进行扩增分型。结果表明,RBPT和cELISA整体血清阳性率分别为为23.5%和27.5%,2种检测方法之间的Kappa值为0.816,一致性较好;RBPT和cELISA检测的群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60%和65%;qPCR检测显示,只有5份血清样品布鲁氏菌阳性,经AMOS-PCR鉴定为牛种布鲁氏菌。说明牛种布鲁氏菌是引起该地区牛布鲁氏菌病的主要病原菌。通过探讨宁夏银北农村地区肉牛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情况,发现该地肉牛布病具有较高的流行率,且检测发现感染布病的为牛种布鲁氏菌,为宁夏银北地区控制和预防布鲁氏菌的感染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1 966年 Carmichael等从美国2 0 0例流产的 Beagle狗中分离到犬种布鲁氏菌( Br.canis)。我国 1 983年尚德秋等在上海从 1只进口 Beagle狗和 1只中国草狗中分离到犬种布鲁氏菌 ,从而表明我国犬中有犬种布鲁氏菌的存在。近年来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以养狗为主的宠物热已是形成消费的一种潮流。针对人、畜共患的布鲁氏菌病将严重威胁宠物与人类健康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次调查是采用试管凝集法对上海某一动物诊所的 1 2 3只门诊犬进行了血清学监测。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畜牧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危害极大。2015年以来,江川区在全区范围内持续组织开展羊布鲁氏菌病监测净化工作,分步骤分阶段实施,8年间监测的羊布鲁氏菌病群体阳性率为1.48%(95%置信区间,1.02%~2.09%),个体阳性率为4.85%(95%置信区间,4.41%~5.33%),人感染布鲁氏菌病36人,其中1人为非从业人员,在此基础上对江川区羊布鲁氏菌病净化的实践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其他地区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漏检对屠宰从业人员和消费环节羊肉消费者的潜在健康风险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利用屠宰环节肉品风险评估专项监测中的定量监测数据,以及文献检索数据、专家咨询和调研结果,采用@RISK软件,分析估计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检疫漏检情况下的感染人数和消费者因烹调不当发生布鲁氏菌感染的风险。[结果 ]构建了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漏检感染风险模型。假设接触漏检羊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概率为20%,那么0.001%、0.08%、1.5%三种漏检概率可能导致的感染人数分别为0~4人、0~114人和7~1 829人(90%置信区间);不同接触感染概率的感染人数有较大差异:5%概率时每年有0~541人可能感染布鲁氏菌病;60%概率时,多数情况下有155人感染布鲁氏菌病,最多可达到6 473人。应用该模型对某省居民消费漏检布鲁氏菌病羊肉后新增布鲁氏菌病感染人数的估算结果表明:按照0.1%概率计算,该省2016年度屠宰313.25万只羊可能新增布鲁氏菌病感染病例111~148例(90%置信区间)。如果因厨房生熟不分、烹调不当等因素而使感染概率提高至1%,则可能出现1 234~1 352个新增病例。[结论 ]羊屠宰环节存在布鲁氏菌病检疫漏检现象,从业人员受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较高;消费环节存在因烹调不当而导致的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应加强养殖环节羊群布鲁氏菌病的控制和宰前检疫,提升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对布鲁氏菌病危害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