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周瑜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12-14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阐述了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现状及耕地资源现状,探讨了我国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归纳了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相关系数和回归模型对安徽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安徽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最后提出了安徽省城市化进程中保护耕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陈燕  黄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126-1127
以湖北省枝江市为例,研究了城市化水平和耕地资源的相关关系,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变外延扩张为内涵挖潜,同时要加强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省岳阳市为例,在介绍城市化的内涵及量度基础上,研究了城市化水平和耕地资源的相关关系,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变外延扩张为内涵挖潜,同时要加强耕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唐山市耕地资源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唐山市1978-2007年的耕地面积数据,分析唐山市耕地面积变化及城市化发展过程,构建了耕地资源与城市化水平的回归模型。并借鉴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模型,计算了耕地资源与城市化水平的协调度。结果表明,唐山市耕地资源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极强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多数年份耕地资源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度呈调和状态,耕地资源总体保持在承载力范围内,短期内尚能接受。  相似文献   

6.
保护耕地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耕地保护与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本文首先指出了耕地保护与城市化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耕地保护与城市化进程对土地需求之间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宝涛 《吉林农业》2014,(21):12-13,4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迅速提升,建设占用耕地趋势日趋激烈,耕地面积锐减,尤其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地区,耕地保护俨然成为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稳定、生态安全的重要瓶颈。为此,必须加强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有力地促进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以实现城市化健康发展。本文以汪清县为例,全面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问题的现状、原因以及面临的窘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调汪清县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与耕地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海清  赵杰  陈常优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84-4587
介绍了土地集约利用和耕地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及耕地保护的关系,指出了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耕地保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城市化的内涵分析及其水平的测度出发,计算了陕西省的城市化水平,分析了陕西省1949年以来城市化水平和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进而又对二者进行了相关分析、动态变化分析以及辨证关系分析和回归预测分析,最后对陕西省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好地保护耕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路燕  路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72-6774
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近10年来河南省城市化发展与耕地变化的关系,并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建设占用耕地数量预测,进而研究提出了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阶段,如何克服大量耕地非农化,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雨  许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373-2375
基于1979~2008年邯郸市30年的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统计数据,构建了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回归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借鉴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模型,计算了邯郸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结果表明:邯郸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呈阶段性分布,总体呈现出"调和与不协调相互交错→调和基本调和→基本协调"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从城市化的内涵出发,利用城市化的人口测量指标,研究宁波市城市化加快与耕地减少这对矛盾的关系,分析宁波市1997~2008年的统计数据以及宁波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的变动情况,根据分析罗列出宁波市耕地减少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可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建设对耕地保护的驱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涛 《甘肃农业》2005,(12):90-90
一般来说,城市化建设对耕地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占用耕地,二是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促进耕地的保护。基于从耕地保护的角度考虑,以江苏省为例,深入分析城市化建设有利于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因,并对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土地利用问题提出相应的耕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结合我国目前的耕地现状,分析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剖析了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针对城市化建设中如何保护耕地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家兵  刁承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685-2686,2723
分析了永川市城市化水平和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论证了城市化水平提高和耕地面积减少的相关性,找出城市化发展使耕地减少的原因,并对永川市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好地保护耕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试析城市化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乐  莫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490-2492
分别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和耕地的基本状况进行介绍,并用线性回归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保护耕地要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下工夫,同时要加快城市化进程,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河北省耕地资源的现状以及城市化对耕地保护造成的压力,提出了在河北省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敏  魏兴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687-2688,2766
以东营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化过程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东营市的城市化水平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地利用格局主要以耕地的减少、居民地和园地的增加为主要特点.关联分析表明,城市化水平与耕地、园地、居民地、水域的关联程度极显著(0.01水平),并呈线性回归关系.同时进一步提出了东营市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采用3S技术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腹地城市——东营市的1984、1990、1996年和2002年的TM影像和1984-2002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和城市化过程分析。站果表明: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呈适渐增扣的趋势(Y=0.01x-25,72(R2=0.97));土地利用格局主要以耕地的减少(平均每年减少1158.2hm^2)和居民地(平均每年增长744.4hm^2)和园地(平均每年增加286.3hm^2)的增加为主要特点。关联分析表明,城市化水平与耕地、因地、居民地、水域的关联程度极为显著(在0.01水平上)。关联系数〉0.853。各土地类型变化与城市化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回归关系。其中上述4种类型与城市化过程的关系比较密切。呈线性回归关系。经相关系数检查相互之间有较高的置信度。  相似文献   

20.
孙晓东  王莹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22-9622,9624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耕地保护形势很严峻。分析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探索当前我国耕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