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生物入侵之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20年来,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危害日益猖獗。对外来有害生物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有的防效并不理想。要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入侵对我国造成的损失,除了要建立、完善并自觉遵守各项国际和国内的法律法规,建立全面检疫的体系与机制外,还需要建立严格的科学监管体系,依靠科技投入减少生物入侵造成的损失,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抵御能力,确保持续发展。此外,还需要大力提高公众生态认识,减少人为传入和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辽宁省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现象日趋严重,已对农业生产、农业贸易、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身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省农委2001~2005年连续5年对全省有害生物疫情进行普查,基本查清已发生的检疫性有害生物22种。其中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15种,辽宁省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7种。据统计,入侵本省几种主要外来检疫性物种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亿元。针对本省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为害现状,提出建立疫情应急防控体系,“分区治理、分类指导”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3.
健全复查检疫制度狙击入侵有害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外来生物的入侵造成的生态学事件,已经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生物入侵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给特定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性后果。虽然现有的植物检疫手段为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安全,对外来有害生物,特别是对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狙击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仍然防不胜防,致使一些有害生物趁机入境,教训十分深刻。实践证明,建立健全复查检疫制度,是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狙击有害生物入侵的重要措施,应下功夫做好。1充分认识复检的重要性复检是对已经进行检疫并发放检疫证书的植物和植物产品,进行复查检验的制度。国务…  相似文献   

4.
广西农业外来入侵生物概况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象日趋严重。广西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加上沿边、沿海、沿江的地理优势,因此成为生物入侵的“重灾区”。在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发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入侵生物中广西就有12种有分布或有报道记录,这些物种已对我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一些物种还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危害。为了掌握我区农业主要外来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近几年我们对此进行了有关调查。1广西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概况根据初步统计,迄今为止对广西农业影响较大的外来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外来生物的入侵和引进造成的生态学事件 ,已经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生物入侵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还会给特定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性后果。虽然 ,现有的植物检疫手段为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安全对外来生物 ,特别是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狙击 ,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仍然防不胜防 ,致使一些有害生物趁隙入境 ,教训十分深刻。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贸易自由化 ,一方面 ,原来受自然阻隔不能入侵的有害生物将会随农产品的进入而有更多机会入侵 ;另一方面 ,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更新周期缩短 ,农产品在国内交换贸…  相似文献   

6.
生物入侵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在外来物种入侵之前,识别出最有可能定殖扩散的潜在有害生物。基于入侵性有害生物集群的原理,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应用到生物入侵研究中。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有自组织映射(SOM)、k均值和层次聚类法。其中,SOM已在国内外入侵生物定殖可能性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聚类分析可以进行风险排序,从而筛选出需进一步研究的潜在入侵生物。本文综述了近年聚类分析在生物入侵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基础数据在风险评估中的地位。同时,围绕"大数据"时代背景,提出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入侵生物数据信息的研究思路。将聚类分析与单一物种分布模型相结合,可以更有效的分析入侵生物定殖风险。  相似文献   

7.
入侵及有害生物数据库是防控生物入侵的重要信息平台。数据库的使用旨在为从事入侵生物相关工作的科研机构和职能部门提供外来入侵物种数据查询、检测监测信息发布、科研成果交流和科普教育的综合信息服务。在汇总国内外入侵及有害生物数据库的同时,也针对性地收集了与其相关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媒介生物相关数据库、气候数据库及贸易数据库等。目前,数据库还存在标准不统一、信息更新不及时及资金人员投入不足等问题。未来的数据库将向着更加健全、及时和天地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外来生物入侵现象日益严重。外来入侵生物一直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对生物多样性最大威胁之一,其对全球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由于复杂独特的地貌和各种气候类型,中国的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也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浅析了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的立法概况,指出我国在外来入侵生物立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立法地位低、制度薄弱、立法本意的背离、对长期利益的忽视和法律责任制度不明确等。为了完善我国外来入侵生物的法律制度,本文结合外来入侵生物的国际公约和外国法律,如美国、日本等法律法规,提出相关建议,包括立法化以防止外来生物入侵;整合行政资源,建立专门机构以限制外来生物的使用;建立对外来入侵生物和应急反应机制的跟踪和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及其对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外来植物有害生物传入我国蔓延危害的主要特点、发展态势及潜在风险.我国防范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主要存在管理体制、法规制度、检疫手段和技术、人员素质和资金投入等诸方面问题.加强植物检疫职能、整合检疫管理力量、构建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安全服务贸易等是有效防范外来生物入侵的重要组织步骤;完善植物检疫立法和管理体制、重视技术标准研制和采用国际标准惯例、加快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和重新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改进植物检疫检验手段和技术、加强非疫区和非疫生产基地建设、设立植物检疫专项基金、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0.
外来生物入侵及其国境控制体系构想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1 生物入侵及其影响 外来生物入侵对全球环境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根据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组织定义[1],"外来生物(alien species)"指发生于正常分布区以外的物种.外来生物可以是来自国外,也可以来自同一国家不同生态区域,但通常是指前者."外来有害生物(Alien invasive species)"指对生态体系、生境,及其他物种有破坏作用的外来生物.  相似文献   

11.
黄顶菊传入河北警示人们应高度重视外来生物带来的风险.应加强出入境检疫部门和农、林检疫部门的合作,检疫部门和承运部门共同把关,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政府应加大对基层检疫工作经费的投入,把防范外来生物入侵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2.
外来入侵生物威胁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本文介绍了台州农业外来有害动物、有害微生物和有害植物的种类与现状,提出了重视宣传教育、加强风险评估、加强检疫监管、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注重初期防控、改变适生环境和各方密切配合等防控措施,这对做好农业外来有害生物阻截防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深、港两地外来有害生物检疫协作的历史和现状,并针对当下深、港两地外来植物有害生物的频频入侵以及跨境危害造成的严重恶果,提出以下管理对策:一是签署《深、港两地植物检疫交流与合作框架协定》;二是成立深、港两地植物检疫工作小组;三是建立深、港两地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边境屏障体系;四是建立全方位的协作机制,开展跨境检疫工作。深、港两地只有建立合作把关机制,密切配合,才能携手共筑防止外来植物有害生物的安全防线,置外来植物有害生物于国门之外。  相似文献   

14.
《植物医生》2011,(1):50-50
专家指出,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世界各自政府和公众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中国是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目前入侵我国农林生态系统的外来物种已有520多种.其中大面积发生、为害严重的多达100余种。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频率持续增加。如2009年我国口岸截获的有害生物多达3200多种,是2002年的3.1倍。  相似文献   

15.
植物检疫对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防御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梁忆冰 《植物保护》2002,28(2):45-47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会对特定的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中国近年来也发生了许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严重事实 ,给农林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植物检疫的法规性和预防性两个基本特征决定了植物检疫具有抵御外来生物入侵的功能。中国要清醒面对加入WTO的挑战 ,遵循国际规则、全面执行SPS协议 ,充分发挥植物检疫对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外来生物入侵是导致原生物种衰竭、物种多样性减少和遗传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其中,有不少外来物种主要通过船只压舱水和随船木制包装箱携带这两种方式入侵新的环境。为了明确抵达我国的外来生物与海运船舶进港次数是否有关联,本文采用了Stata 15软件,选取126个与我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以2007年-2017年到达我国各港口并被截获出有害生物的船舶进港次数为研究对象,先证明了截获有害生物的船舶进港次数与我国的进口贸易量呈线性正相关,再以贸易引力模型为基本模型,将船舶所属的贸易国与我国每年的人口数量、国民生产总值(GDP)、地理距离、当年的汇率、是否有共同语言、是否相邻、是否是沿海国家等因素作为变量因子,建立模型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阐明了两国间的“汇率”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十分显著地负向影响由海运产生的生物入侵发生频次和入侵的风险。其结果可为今后由海运产生的生物入侵预测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预防与监控外来入侵物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环节。我国是受外来入侵物种侵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 我国以重大农业外来入侵物种为对象, 围绕“治早、治小、治了、治好”和“风险防范、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防控目标, 解析了10余种重大农业入侵生物入侵机制, 揭示了多种入侵病原物与宿主媒介的互作关系, 完成了120余种入侵物种精准甄别和智能监测预警技术, 构建了含130多种入侵物种的基因组数据库, 建立了20余种重要入侵物种的扩散阻截技术以及应急处置技术体系。10年间, 我国在防范和应对外来入侵物种侵害、保障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法规和制度保障日趋完善, 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管理水平、应对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需求的科技支撑能力以及在生物入侵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8.
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面临的生态安全与生物安全重大问题,而我国是全球遭遇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针对目前我国外来生物入侵高发、频发的现状,充分发挥网络舆情大数据监测与分析能力,解析近年来我国外来生物入侵舆情发展、传播路径与特征,并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为开展防控治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该文基于网络舆情大数据,采用主题抽取、热点话题识别、情感倾向分析、舆情演化分析等技术,重点梳理自2000年以来的重要网络外来生物入侵舆情事件,归纳总结舆情演变过程,分析提炼舆情特征规律;并将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网络舆情的发展大致分为萌芽阶段、发酵阶段和爆发阶段3个阶段,综合分析舆情特征,发现当前网民对外来入侵生物的态度趋于理性,参与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意愿高涨;媒体报道调性以正向为主,舆论引导力提升;监察部门积极发挥监察职能,通过公益诉讼参与外来入侵生物治理,整体舆论形势向好,已经构建了政府-媒体-公众多元治理的良性互动格局。  相似文献   

19.
景宁县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建平  夏建美 《植物检疫》2006,20(3):191-19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内外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生物入侵已成为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外来入侵物种不但对生态环境、农业(林业)生产,甚至对人体健康等方面造成危害。大部分外来物种入侵暴发后,难以控制,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不可逆转的破坏。近年来,浙江省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频繁,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因此,笔者通过几年来的植物检疫工作实践,认为只有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我国绿化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形势,分析了我国在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方面的立法不足,并结合生物入侵特点和国内外经验,指出了我国生物入侵立法的可行性,最后从确立入侵物种名录制度、加强风险评估预警制度建设、实行有意引种许可、追究和备案制度、成立跨部门的专门机构统一负责外来物种防治管理、强化公众参与和宣传影响等5个方面提出了立法的优先考虑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