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研究黄芩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黄芩提取物对所试菌株体外抑菌效果不显著。以1日龄的蛋雏鸡为实验动物,探讨其对人工诱发的鸡大肠杆菌病和鸡白痢的防治效果。临床和剖检观察表明,给药组雏鸡的发病症状、鸡脏器的病理变化均轻于感染对照组;给药组的发病率、死亡率均低于感染对照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感染对照组。表明黄芩提取物(黄芩黄酮)对鸡大肠杆菌和鸡白痢具有明显的体内抑菌作用,并对人工诱发的鸡大肠杆菌病和鸡白痢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究中药复方对猪大肠杆菌体外抑菌活性,选择常用5种中药复方展开体外抑制猪大肠杆菌活性试验,对比5种中药复方体外抑制猪大肠杆菌活性效果。综合来看,复方1与复方2具有良好的抑菌性与杀菌性,抑菌浓度均达到15.63 mg/mL,其余3种复方抑菌效果并不显著,但有着相对较高的抑菌浓度与杀菌浓度;同时复方1为中敏,平均抑菌圈范围最大,因此,复方1抑制体外猪大肠杆菌活性效果最佳。5组中药复方对体外抑制猪大肠杆菌活性都有一定作用,但综合对比来看其中以黄连、白术、赤石脂、黄柏、防风复方效果最为突出,抑菌强度高、抑菌范围广,建议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从治疗鸡大肠杆茵病的常用的中药中,选出8味中草药通过药敏试验测定其对鸡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并依据抑菌圈大小及中药方剂配制理论,以3味中草药黄连、黄芩、大黄制成复方三黄汤,探讨其对雏鸡人工感染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中药经方白头翁汤和黄连解毒汤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作用。采用体外抗菌和人工感染防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2个经方对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这2个经方体外对大肠杆菌均有抑菌效果,黄连解毒汤对试验菌株的MIC平均值为0.250 g/mL,而白头翁汤对试验菌株的MIC平均值为0.187 g/mL,效果较优;人工感染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黄连解毒汤对鸡大肠杆菌病的保护率、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白头翁汤,尤其是高剂量组防治效果最好,保护率和有效率均达90%,治愈率达85%。说明2个经方在体内外抗菌试验中均有效果,但是体内、外抗菌效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中草药具有药物较低、无耐药性、毒副作用较小等多种优点,复方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疾病防治中.实验通过复方中草药对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体进行了外抑菌效果检测,自拟了5种复方中草药制剂,水煮法提取复方中草药药液,浓度为1 g/mL;利用平板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6种复方中草药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复方2、复方4和复方5对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具有显著效果的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复方,本试验拟定了5个中药复方,通过进行体外体内抑菌试验来评价其抗菌效果。体外抑菌试验主要通过牛津杯法测定单味药及不同中药复方的抑菌圈大小来评价大肠杆菌对药物的敏感度,体内试验主要利用对人工建立的病鸡模型的治疗效果对5个中药复方进行筛选。结果显示,浓度为1.0 g/m L的提取液抗菌效果较0.5 g/m L的提取液抗菌效果好,当提取液浓度为1.0 g/m L时,大肠杆菌对大黄、地锦草高度敏感;对黄芩、十大功劳中度敏感;对中药复方组方I、II、III、IV、V中度敏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中药复方III组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为71.4%,死亡率为14.3%,而模型组治愈率为11.1%,死亡率为66.7%,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提示,中药复方III组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国内某厂家生产的植物源中药复方消毒剂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采用了药敏打洞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对临床常见的4种有害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该消毒剂对大肠杆菌高度敏感,对其他3种菌中度敏感;对禽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mg/ml,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1.3mg/ml。结果表明,该厂家生产的中药消毒剂对鸡常见的4种有害菌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能够有防治家禽腹泻的复方中药,选择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的单味中药,配置14种复方,结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沙门菌的抑菌能力,筛选出一个复方中药,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复方中药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显示:筛选的复方中药乙醇提取物(1 g/mL,200μL)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大肠杆菌、鸭大肠杆菌、鸡致病性沙门菌、鸭致病性沙门菌(指示菌浓度1×10^8cfu/mL)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4.21mm、31.36mm、25.19mm、24.12mm、25.00 mm、25.49 mm;硫酸新霉素对上述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61 mm、26.52 mm、14.69 mm、16.00 mm、24.11 mm、25.49 mm。经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5倍溶剂、提取时间60 mim、乙醇浓度90%、提取2次。优化后提取物体外抑菌试验(O78)的抑菌圈均值为26.65 mm。研究表明:筛选的复方中药对引起家禽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杀菌作用,正交试验确定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1试验目的为评价复方中草药Ⅰ、Ⅱ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效果,本试验通过人工诱发雏鸡的大肠杆菌病,然后给予不同的复方中草药Ⅰ、Ⅱ,比较其与对照药物庆大霉素的预防效果,分析该复方中草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IBV中药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管环组织培养法通过3种加药方式对贯众、黄芩等10种中药及复方组合进行了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筛选试验,并采用滴鼻法对SPF鸡攻毒建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模型,应用筛选出的中药复方制剂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试验,并进行病毒毒力测定.不同给药方式显示:将中药与病毒体外作用后接种TOC,除黄芪外,各单味中药和复方组合对IBV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直接灭活作用,最小有效浓度均达到1/128以上,其中贯众达到1/4 096;在接种IBV前2 h以及接种IBV后2 h给药,黄芩、贯众、板蓝根、鱼腥草及复方中药均能明显抑制IBV的繁殖,最小有效浓度均达到1/256以上,其中贯众效果显著,达到1/2 048.人工感染防治试验显示:治疗组和预防组所分离到的病毒毒力均低于感染组,复方中药对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的保护率为93.33%,治愈率为75%.表明该复方中药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且预防效果强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硫酸新霉素注射对雏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硫酸新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然后对人工诱发大肠杆菌病雏鸡进行肌肉注射给药3天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硫酸新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75mg/L;硫酸新霉素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是13.3%、50%、86.7%,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83.3%。硫酸新霉素低剂量肌肉注射对鸡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芩抗鸡大肠杆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两种方法研究了黄芩抗鸡大肠杆菌的作用。结果表明,黄芩水煎液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体外抑菌浓度为2.5g/mL;当药物浓度为5g/mL时可使7日龄雏鸡获得90%以上的攻毒保护;药物浓度为10g/mL时可使100%雏鸡获得攻毒保护,说明黄芩可以对抗鸡大肠杆菌,用于防治鸡的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复方制剂防治实验性禽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中药水煎液对禽大肠杆菌进行试验,根据中兽医辨证论治理论结合体外抑菌试验的结果,组成两个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禽大肠杆菌病鸭作治疗及预防保护试验;结果两个复方制剂的治疗保护率为制剂Ⅰ84.8%,制剂Ⅱ87.9%,感染对照组的自然保护率为21.2%.两复方制剂的预防保护率分别为93.9%和90.9%,感染对照组的自然保护率为24.2%.试验各组之间鸭的增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7种中药复方体外抑菌试验结果,筛选猪大肠杆菌的最佳抑菌组方,为临床用药及开发中兽药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煎法制备中药复方水提物,分别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管碟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7个中药组方以复方1和复方3抑菌效果较好,MIC值和MBC值均为15.63mg/ml和62.5mg/ml;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20mm和17.99mm,抑菌强度中敏,其他几个组方相对抑菌效果较差.[结论]七个组方对猪大肠杆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以复方3为最佳组方.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中药增效抗菌复方在临床上对大肠杆菌病的作用效果,试验选取5个发生雏鸡大肠杆菌病的鸡场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每只鸡每天饮水给予中药增效抗菌复方2 g,连用7 d,平均治愈率为84.0%。说明中药增效抗菌复方对鸡大肠杆菌病具有确切的疗效,为中药增效抗菌复方的临床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中药增效抗菌复方在临床上对大肠杆菌病的作用效果,试验选取5个发生雏鸡大肠杆菌病的鸡场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每只鸡每天饮水给予中药增效抗菌复方2 g,连用7 d,平均治愈率为84.0%。说明中药增效抗菌复方对鸡大肠杆菌病具有确切的疗效,为中药增效抗菌复方的临床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设计研发新型天蚕素类抗菌肽(Cecropin-like antibacterial peptide,CLP),本研究参照抗菌肽Cecropin P1的作用机理和氨基酸组成,通过人工方法设计合成CLP,并分别测定其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新型CL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VCC474)、鸡白痢沙门氏菌(ATCC10398)、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1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对这4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6.25μg/mL、1.56μg/mL、3.12μg/mL和6.25μg/mL。酸稳定性试验显示,新型CLP在pH值为6~8时活性最高,热稳定性试验显示新型CLP于100℃加热2 h后仍具有抑菌活性。在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雏鸡的体内疗效试验中,新型CLP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为临床上设计有效的天蚕素类抗菌肽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三甲氧苄胺嘧啶(TMP)对抗猪大肠杆菌的秦皮、黄柏、白头翁、马齿苋单药及其组方的体外增效作用,试验分别采用倍比稀释法及倾注平板计数法测定中药和TMP对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中药与TMP联用时的MIC及体外杀菌率,并以抑菌浓度指数(FIC)评价中药与TMP联用的体外抗菌效应。结果表明:TMP对某些中药体外抗猪大肠杆菌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其中TMP与复方、白头翁、马齿苋联用呈协同作用,与秦皮联用呈相加作用,且TMP对中药体外杀菌率影响的差异显著性与作用时间、浓度及联用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用具有清热利湿和活血、解毒作用的中草药组成复方,对地方分离的鸡白痢沙门氏菌株作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在每毫升含生药80毫克的浓度下,对试验菌株呈高度敏感,其最低抑菌浓度为生药7.5毫克/毫升,500羽实验鸡试验表明,该复方预防保护率可达91.00%,治愈率为90.63%。田间防治30000余羽雏鸡白痢试验显示,三周龄雏鸡育成率平均达96.25%。增重试验表明,二周龄雏鸡,试验组比痢菌净对照组平均增重提高9.52%;田间试验增重效果观察:六周龄雏鸡,试验组比土霉素、痢特灵、喹乙醇对照组平均增重提高7.45%。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盐酸小檗碱与硫酸黏菌素对猪、鸡源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盐酸小檗碱与硫酸黏菌素联用对猪、鸡源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并计算联合指数(FIC)。试验结果为,对14株试验菌株的体外联合抗菌效果呈相加作用的占78.6%,呈无关作用的占21.4%,无拮抗作用。研究表明,盐酸小檗碱和硫酸黏菌素可联合应用于防治猪、鸡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