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试验以发芽糙米粉和小麦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采用直接发酵法制成米面包。工艺中通过添加转谷氨酰胺酶(TG)和谷朊粉提高面包品质、增加发芽糙米粉的添加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发芽糙米米面包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转谷氨酰胺酶(TG)0.15%,谷朊粉12%,发芽糙米粉22%,水55%(以小麦粉和发芽糙米粉的总量为基准);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时间2.5 h,醒发时间60 min,烘烤温度(底火)220℃(180℃),烘烤时间22 min。  相似文献   

2.
将黑蒜和山药加入马铃薯粉中,研制烘烤型黑蒜山药薯片。以感官评分和质构特性为评价指标,探讨黑蒜粉添加量、山药粉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食盐添加量以及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对烘烤型黑蒜山药薯片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烘烤型黑蒜山药薯片制作配方及工艺。结果表明,烘烤型黑蒜山药薯片的最佳配方及工艺为:马铃薯粉添加量30 g,白砂糖添加量9 g,油添加量2 g,食盐添加量1.0 g,黑蒜粉添加量1.5 g,山药粉添加量9 g,水添加量50 mL,烘烤温度145℃,烘烤时间22 min。按此配方及工艺条件生产的黑蒜山药薯片质地均匀,无裂纹,口感较好,入口爽脆,有独特的黑蒜风味。研究结果为新型薯片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以面包粉、小米粉为主要原料,采用一次发酵法,研究不同添加量的小米粉、白砂糖、干酵母和面包改良剂对面包感官品质的影响;探讨了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米粉面包的生产配方为:面包粉100%,小米粉的添加量15%,白砂糖添加量11%,干酵母添加量1.5%,改良剂添加量2.0%;最佳生产工艺为: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80min,烘烤温度200℃,烘烤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4.
以绿豆沙加工过程产生的绿豆水作为面包加工过程中的和面用水,将其进行综合利用。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绿豆水面包的最佳配方为绿豆水添加量55%,活性干酵母添加量3.0%,面包改良剂添加量0.3%,白砂糖添加量20%;最佳制作工艺为醒发时间2 h,醒发温度40℃,烘焙温度200℃,烘焙时间22 min。  相似文献   

5.
通过应用正交设计方案和模糊数学评价法,研究汽爆苹果渣玛芬蛋糕的配方。结果表明,汽爆苹果渣玛芬蛋糕的最优工艺配方为低筋粉添加量100%,苹果渣添加量12%,白砂糖粉添加量45%,蛋液添加量120%,牛奶添加量40%,烘烤温度180℃,烘烤时间30 min,所制得的产品口感细腻、绵软,富有弹性,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3.48%。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添加玉米软质面包的生产工艺及操作参数,探讨了玉米粉添加量、酵母用量、复合面团改良剂等因素对面包品质的影响,分析得出低糖高纤维玉米软质面包生产的适宜配方和工艺条件为:玉米粉10%,酵母2.00%,复合面团改良剂2.00%;面团调制的水温约为30℃,调制时间为10min;面包坯醒发时的温度保持在30~40℃,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醒发时间为120~150min;烘烤面包的温度为160~180℃,时间为10~15min。  相似文献   

7.
以麦芽汁和高筋小麦粉为原料,制作一款口味独特、营养丰富、保质期长的面包,研究麦芽汁面包的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香花添加量、麦芽汁体积、砂糖添加量、醒发时间对面包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面包的生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麦芽汁面包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如下:以100 g高筋粉为基重,香花添加量为77%(占酒花总量的百分比),麦芽汁体积为42 mL,砂糖添加量13 g。其他条件如下:黄油8%,奶粉8%,鸡蛋12%,盐1%,酵母1.5%,糖8%,面包改良剂0.8%,水/麦芽汁50%,醒发时间60 min,酒花添加比例0.3%,上火温度180℃,下火温度150℃,烘烤时间20 min。该工艺制得的面包具有独特的麦芽汁香味和色泽,组织细腻、蓬松柔软、含有清爽的酒花香味,口味独特,可以应用到实际。  相似文献   

8.
将苦荞花叶粉添加到面粉中,通过和面、发酵、成型、蒸制等工艺制成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苦荞花叶粉馒头。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出苦荞花叶粉馒头的最佳工艺配方为苦荞花叶粉添加量20%,加水量90%,醒发时间2 h,此工艺条件下馒头的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汤种法制作莜麦吐司面包的最佳原料配方及工艺条件,即以莜麦粉、面包粉总质量为基准(100%),莜麦粉与面包粉的质量比15∶85,汤种添加量35%,水添加量26%,鸡蛋添加量24%,植物油添加量14%,白砂糖添加量10%,酵母添加量3%,食盐添加量1%,二次发酵时间40 min,烘烤温度180℃,烘烤时间30 min,制得莜麦吐司面包的感官品质最佳。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面包酸度1.6°T,水分35.1%,比容3.83 m L/g,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莜麦吐司面包存放3 d后的硬度低于添加15%杂粮粉的其他杂粮面包,口感松软。  相似文献   

10.
复合菌粉发酵馒头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复合菌粉发酵馒头的单因素实验,选出最佳酵母菌粉添加量为0.1~0.2g,乳酸菌粉添加量为0.05~0.15g,最佳醒发温度为28~32℃。将乳酸菌粉量、酵母菌粉量和不同醒发温度对感官品质的影响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Y-3为0.15g,L-25为0.1g,醒发温度为32℃为最优工艺。质构分析验证了该条件下馒头质构指标也是最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紫甘蓝泥、酵母、面包改良剂和烤焙油对紫甘蓝吐司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感官评分为判断标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吐司的最佳工艺配方并对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紫甘蓝泥添加量9.0%,酵母添加量1.2%,面包改良剂添加量0.6%,烤焙油添加量6.0%时,研制出的紫甘蓝吐司感官品质最佳。同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感官评分与质构特性间的最优线性回归模型:Y(感官评分)=-92.388+18.315X2(弹性)。本研究为紫甘蓝吐司的研发与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黑米又名紫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黑米酒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酒曲量1.5%,发酵时间120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黑米酒色泽鲜亮,呈玫瑰红色,口味甜而醇厚,酒体协调,是具有黑米香气的低度酒。研究结果为黑米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双酶法水解米糠蛋白工艺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米糠为原料,经脱脂后,采用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双酶法水解米糠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温度、pH、米糠质量分数、两种酶的比例及水解时间比对米糠蛋白水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米糠蛋白水解度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米糠质量分数温度时间比pH酶比;优化的双酶法水解米糠蛋白的工艺条件为:温度45℃,米糠质量分数3%,碱性蛋白酶处理时pH为9.5、中性蛋白酶处理时pH为6.5,时间比3︰1(即碱性蛋白酶4.5 h,中性蛋白酶1.5 h),加酶总量3%时的酶比(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2︰1。在此工艺条件下,米糠蛋白的水解度达到56.28%。  相似文献   

14.
紫薯金针菇复合保健酸乳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娟  王方 《保鲜与加工》2013,13(2):21-25
以紫薯、金针菇和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和稳定剂,经乳酸菌发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研制紫薯金针菇复合酸乳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影响紫薯金针菇复合保健酸乳品质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紫薯添加量>蔗糖添加量>金针菇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最优配方及制备工艺条件为:紫薯添加量10%,金针菇添加量15%,蔗糖添加量7%,发酵剂接种量5%,复合稳定剂CMC-Na+海藻酸钠(1∶1)的添加量为0.2%,在42℃温度条件下发酵4 h。制得的紫薯金针菇复合酸乳色泽为均匀一致的紫色,组织细腻、稳定,酸甜适口,具有紫薯和金针菇的清香和奶香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良好的保健酸乳。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成都市两系杂交水稻就地制种难题,运用基于风险的气象诊断方法,笔者分析成都13 个区(市)县制种的3 个关键时期(两系不育系育性敏感期,亲本抽穗扬花期和种子成熟收获期)的安全性和适宜性,得到其两系杂交水稻制种适宜区域与时段。结果表明,多数分析时间段的抽穗扬花综合风险指数小于4.0,时长为44~95 天,为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抽穗扬花安全期时段的选择提供了充裕的区间,因此制种基地适宜性主要由育性敏感期决定。在22.5℃阈值条件下,两系水稻最适制种区为金堂、龙泉驿、邛崃、蒲江、双流和新津;在23℃阈值条件下,两系水稻适宜制种区为新津、金堂、新都、大邑和双流;在23.5℃和24.0℃温度阈值条件下,成都适宜开展两系水稻制种的地区极少。如果在成都开展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应尽量选用不育起点温度低于23.0℃,并且育性敏感期时段较短的两系不育系,以减少制种纯度风险。  相似文献   

16.
再生稻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根据已报到的研究材料,综述了中国南方稻区再生稻的研究进展。所有的水稻品种均可获得一定的再生稻产量,常规品种的再生稻产量明显低于杂交水稻的再生稻产量,而三系杂交水稻的再生稻产量又较两系杂交稻的再生稻产量低;留桩高度各地因组合不同和生态条件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为10~40 cm;各节间腋芽在温度、光照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均能较好的萌发,施用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有效促进腋芽的萌发,并能提高再生芽的成活率;再生稻腋芽萌发及成活的最适温度为24.5~27.0℃,相对湿度为81%~85%,‘汕优63’再生稻结实率≥70%的临界低温指标是:连续5日平均气温≥21℃;头季稻齐穗期剑叶SPAD值、叶片含氮量和群体单位面积的总颖花量3个因子可以用来预测再生稻高产的促芽肥经济施用量;超级杂交稻也可获得较好的再生稻产量。再生稻的栽培技术还可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优化糯米粉发糕的制作工艺为目的,从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及植物乳杆菌的添加量这3个影响因素着手,分别对这3个影响因素设立单因素试验,找出较优的水平,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三因素和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确定糯米粉发糕生产过程的最佳水平。以糯米粉发糕的感官评价、持水力、硬度、黏附性、感官弹性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最终确定最佳的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60 min,发酵温度45℃,植物乳杆菌添加量3%的水平下,在此工艺条件下制作出的糯米粉发糕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碎米能用来生产米粉,使用酸法处理碎米。设计正交试验研究pH值、温度和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优化工艺条件,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为:pH值5.0,温度40℃,时间4 h。在此条件下处理的碎米可以用来生产米粉,生产的米粉外观并条少,煮熟后松散柔韧,不黏条,不浑汤,干炒不易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