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对其进行先羟丙基化后羧甲基化处理,制备羟丙基羧甲基复合改性淀粉。研究一氯乙酸添加量、NaOH添加量、醚化温度、醚化时间对复合淀粉取代度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优化制备工艺。所得最佳制备工艺为:一氯乙酸添加量5.9 g,NaOH添加量5.7 g,醚化温度60℃,醚化时间4 h,所得产品取代度为0.32。  相似文献   

2.
室温半干法制备木薯氧化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CuSO4为催化剂,常温半干法制备木薯氧化淀粉。考察了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水用量对氧化淀粉羧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反应条件为:双氧水用量10%,催化剂用量0.16%,反应时间9h,水用量30%。在此优化条件下反应,氧化淀粉羧基含量可达1.55%。  相似文献   

3.
研究燕麦谷粒牛奶中变性淀粉应用,筛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卡拉胶、结冷胶、氧化羟丙基淀粉添加量,以及均质温度、糊化温度、均质压力和糊化时间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以离心沉淀率为响应值,研究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卡拉胶、均质温度、糊化温度对燕麦谷粒牛奶稳定性影响,根据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条件为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添加量1.22%,卡拉胶添加量0.02%,均质温度61.38℃,糊化温度83.12℃,离心沉淀率达到2.03%。  相似文献   

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木薯生长发育和淀粉积累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1999-2000年对云大-120、多效好,乙烯剂,多效唑四种植生物生长调节对木薯生长发育和淀粉积累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云大-120、多效好、乙烯剂,多效唑浸种茎和喷施植株,对木薯种茎发芽,植株生长,块根分化发育和淀粉积累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木薯的产量和块根人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云大-120促进木薯种茎发芽,茎叶生长、块根分化发育,提高块根产量效果最好,乙烯利促进块淀粉积累,提高块根淀粉含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羟丙基淀粉制备的影响因素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环氧丙烷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硫酸钠为膨胀抑制剂,对马铃薯羟丙基淀粉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环氧丙烷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无水硫酸钠添加量及氢氧化钠用量对羟丙基淀粉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丙烷添加量10%,反应时间18 h,反应温度50℃,氢氧化钠用量1%,无水硫酸钠用量8%,取代度最高。  相似文献   

6.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木薯淀粉结晶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60Coγ辐射处理对木薯淀粉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不会改变木薯淀粉的晶体类型,但对淀粉晶相有一定的影响。处理对淀粉晶相结晶度有极显著的影响,木薯原淀粉和分别经过50,100,200,400kGY辐照处理后淀粉的结晶度依次为38.5%,37.9%,34.4%,29.3%,25.1%。  相似文献   

7.
木薯不同时期施肥对产量和淀粉积累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7~1998年对不同时期施肥对产量和淀粉积累的影响明荣木薯不同时期施肥对块根产量和淀粉积累有明显的影响。适施基肥,重施苗肥,补施薯肥,对提高块根产量和淀一效果最好。其次是重施基肥,适施苗肥,补施薯肥,再次是适施基肥和苗肥,重施薯肥。可见,在适当的生育时期,采取适当的施肥方法,是提高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和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氧化淀粉对速冻水饺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芹菜为蔬菜原料,混合鲜猪肉为馅料,以氧化淀粉为面团品质改良剂,研究了氧化淀粉对速冻饺子的冻裂率、口感和综合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氧化淀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速冻饺子的冻裂率,改善速冻饺子的食用品质;氧化淀粉的添加量需要3%以上,且氧化度为2.37%时,其冻裂率、口感和综合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9.
研究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添加对面粉性质及馒头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2%范围内,随着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添加量的增大,面团的面筋特性、粉质特性和拉伸特性不断改善;当添加量1.2%时,随着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面筋特性、粉质特性和拉伸特性则呈现劣变的趋势。随着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添加量的增加,面粉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最低黏度不断提高,糊化温度、回生值和衰减值不断降低,馒头的硬度、黏度、咀嚼性、恢复性和感官评分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馒头的黏聚性则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因此,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最适添加量为1.2%。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吲哚丁酸(IBA)和氯化胆碱(CC)对木薯生长的影响,以GR911品种为试验材料,采取单独IBA浸种,单独叶面喷施CC和在IBA浸种基础上喷施CC的试验.结果表明,IBA和CC可使木薯的株高增高3.2%~12.1%、茎节数增加2.3%~12.8%、主茎直径增加5.9%~15.4%、绿叶数增加7.3%~23.5%、块根产量提高14.6%~33.8%、块根淀粉含量提高1.7%~7.1%.从而说明IBA和CC单独使用或配合使用对木薯的生长、产量形成和淀粉积累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木薯块根解剖结构及皮层厚度与淀粉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木薯块根皮层厚度及其解剖结构进行研究,以高粉品种‘新选048’、‘辐选01’和低粉品种‘华南124’为研究材料,对3 个木薯品种的块根皮层与淀粉储藏区淀粉颗粒大小、皮层厚度和皮层及淀粉储藏区多项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 个品种块根储藏区中淀粉粒要比皮层中长;高粉品种淀粉粒在2 个组织中都比低粉品种‘华南124’的长;木薯皮层厚度与淀粉含量的积累呈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在具亲缘关系的木薯品种之间尤为明显;在对块根皮层与淀粉储藏区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中,发现3 种可溶性糖及可溶性总糖在皮层中积累要远远大于淀粉储藏区,且高粉品种可溶性总糖含量在皮层与淀粉储藏区中差异最显著,这说明块根皮层对淀粉积累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旨在找到木薯淀粉分支酶活性有效测定方法。以成熟期的木薯块根为材料,对现有的淀粉分支酶活性测定方法从酶液提取液、酶液浓度、反应体系、反应时间、到酶反应终止方式作了比较和改进。木薯淀粉分支酶活性测定的有效方法:取0.5g成熟木薯块根,加入提取液研磨成浆,离心后上清为粗酶液,粗酶液稀释后加0.5%可溶性淀粉,37℃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后置沸水浴中终止反应,再加碘液显色反应10min后测定波长660nm处吸光度值,木薯淀粉分支酶SBE活性以波长660 nm的吸光度下降百分率表示,以每降低1%碘蓝值为一个酶活性单位(U)。改良后的淀粉分支酶活性测定方法能很好的区分不同木薯株系淀粉分支酶活性差异,实验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13.
The genes coding for the main enzymes involved in cassava starch biosynthesis have been cloned and characterised. Molecular analysis of these genes revealed high amino acid sequence homology with other cloned genes from starch forming plant species. Use of these genes to modify the pathway of starch biosynthesis in cassava has become possible with the advent of a reproducible transformation and regeneration protocol for cassava. This would enabl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assava cultivars able to produce starches with different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use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木薯直、支链淀粉比率及总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采用双波长比色法,研究不同样品分散温度对木薯淀粉直、支链淀粉比率及总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70~100℃范围内,85℃时直链淀粉百分比率最低,相对应地,85℃时支链淀粉的百分比率最高。样品分散温度对鲜薯中总淀粉含量测定值有影响,其测定值在80℃时最高。由此可知,不同样品分散温度对木薯淀粉直、支链淀粉比率及总淀粉含量测定值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外源硒施用水平下食用木薯的营养品质、抗氧化性及采后生理变质等方面的差异,探索外源硒对食用木薯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用范围内,外源硒能促进淀粉、蛋白质、总糖、黄酮的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HS-Px)活性,其中在0.9kg/hm 2处理下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外源硒处理下食用木薯块根采后生理变质的速度均小于对照,但与对照的差异均不显著;外源硒降低了类胡萝卜素和氢氰酸的积累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而对支链淀粉含量和干物质率的作用不明显。综上,施用适量的外源硒能改善食用木薯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旨在体外表达淀粉磷酸化酶,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用PCR扩增木薯淀粉磷酸化酶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经E.coli表达纯化淀粉磷酸化酶。用纯化的淀粉磷酸化酶蛋白免疫Babl/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小鼠血清效价,取小鼠脾细胞与小鼠SP2/0细胞融合,制备能产生抗淀粉磷酸化酶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检测其亚型和抗体稳定性。重组质粒在E.coli中能高效表达淀粉磷酸化酶,免疫小鼠后取效价高的3#小鼠脾脏细胞和SP2/0细胞融合,共获得15株抗体效价均达到10~5以上,能稳定分泌抗淀粉磷酸化酶抗体的细胞株,与钙调蛋白、牛血清白蛋白无交叉反应,抗体亚型鉴定其中13株为IgG型抗体,其中2株抗体性能非常稳定。本实验制备的淀粉磷酸化酶单克隆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为后续木薯中淀粉磷酸化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巴沙鱼为主要原料,选择木薯淀粉、TG酶、食盐和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为主要影响因素,以鱼丸的凝胶强度、持水性、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计算评价指标的相关权重得到影响巴沙鱼鱼丸品质的综合评价得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巴沙鱼鱼丸最佳配方,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鱼丸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100 g巴沙鱼鱼糜中添加木薯淀粉6%、TG酶0.4%、食盐2%、大豆分离蛋白0.3%,该条件下制得的鱼丸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33.04分;扫描电镜图显示其纤维结构较为致密均匀,空洞较小,明显优于无添加物的对照组,证明了TG酶复合物的配方有助于改善巴沙鱼鱼丸的凝胶特性,为巴沙鱼鱼丸的生产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首次从木薯中分离克隆出AGPase 小亚基的基因5’端cDNA序列,最终为进一步成功获得木薯淀粉合成关键酶AGPase小亚基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木薯作为试验材料,设计锚定引物,并根据木薯AGPase 小亚基基因已知序列设计PCR特异引物,利用逆转录引物AUP1 反转录总RNA,然后分离纯化反转录产物,通过对三大酶促反应(逆转录反应,TdT 加尾,巢式及降落PCR技术)的具体改良,并将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利用改良后方法,首次成功获得木薯淀粉合成关键酶AGPase 小亚基基因5’端cDNA序列。同时,本研究通过对RACE技术的改良与传统方法相比,在操作上更加简单、快速;在序列获得上更加高效;在试验成本上更加低廉。本研究可以高效且快速的成功获得木薯淀粉关键酶AGPase小亚基基因5’端序列,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及简便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RAPD遗传背景研究方法,从分子水平对木薯块根淀粉磷差异种质资源进行分析,为木薯块根淀粉高磷品种的选育打下基础。以国家木薯种质圃筛选出的30个块根淀粉磷差异木薯品种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DNA,通过18条RAPD引物对材料进行PCR扩增,利用NTSYS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了遗传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DNA可以用于RAPD分析;利用18条RAPD引物扩增共得出条带131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26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6.2%;其中没有发现与磷含量相关的特异性条带,块根淀粉磷含量相近的木薯品种间不能明显聚类;30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GS大于0.71。通过对RAPD结果进行分析,未发现块根淀粉磷含量差异的木薯品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关系,也未发现与磷元素差异相关的特异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