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沈娟  颜明  田子华  朱筱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09-10912,10914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京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该地区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仍然缺乏深入了解,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亟待加强,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尚未得到充分满足,政府部门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不足。针对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食品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近年来社会各界对转基因食品持有不同的认知态度,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为了解菏泽地区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对菏泽学院750名不同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转基因食品认知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证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反驳转基因不是"天然的"、转基因食品无法保证100%安全、转基因食品不能吃等错误言论。通过分析政府对食品的安全管理与食品安全间的关系、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与其食品消费行为间的关系,论证了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并进一步通过分析"纯天然"食品和"零风险"食品的不存在,再次证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说明过激的食品安全需求不能否定转基因制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陈丹文  夏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7):200-203
为研究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转基因食品相关知识、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等信息,并利用人口统计学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差异化的宣传和管理政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地区差异导致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以及态度差异;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日渐宽容。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食品近几年来已成为我国公众关注的敏感词汇,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转基因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为了解我国公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以及接受程度,采用网络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形式面向对我国大陆中青年公民进行了调查,并得出以下结论:公众对转基因技术认识比较浅显,缺乏获取转基因信息的渠道;公众最关心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安全问题和对环境的影响;大多数民众愿意接受转基因技术的相关知识与信息,并愿意相信专家的讲解。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转基因食品公共认知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是新兴技术,对于转基因食品国际社会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论。本文通过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3个城市9大超市400位消费者的文卷调查,了解湖南省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公共认知程度。结果表明,只有1/3的消费者认知转基因概念,其中男性、高学历、个人收入较高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较高;对于转基因食品的食用,有33%的消费者表示一定食用,只有17%的消费者表示给小孩子食用,有35%的消费者表示高度关注转基因食品;对于购买倾向,仅6%的消费者表示购买转基因食品。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85%的被访者认为需要拥有,对于转基因食品标签制度,88%的被访者持较高的认同态度,对于不含转基因的食品品牌,43%的被访者表示会增加对品牌的信心,对于转基因食品不标识的食品牌子,有72%的被访者表示信心会减弱。该调查研究为转基因食品的公共安全监督、安全性评价以及消费者提高自身食品安全意识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京郊居民转基因食品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促进转基因市场发展以及引导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有全面、客观的认知,帮助国家和企业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方法】从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倾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出发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和Logit模型分析。【结果】京郊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较低;价格敏感性与京郊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关系密切;信息渠道对京郊居民的态度及购买意愿会有影响;受教育程度对购买意愿影响显著;京郊居民在购买转基因产品时,除考虑价格因素外,也考虑其他因素。【结论】加强对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相关知识的科普信息宣传力度,提升受众群体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度,并对其有全面、科学的认识;不能单从价格方面加强转基因食品的竞争力,而应利用转基因技术研发既安全又具有独特功效的转基因食品;媒体作为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影响最大的信息渠道,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传播转基因相关信息;在教育方面,如课堂上、书本上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相关内容的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接受程度及对转基因食品标识和政府监管方面的态度,对郑州市北大学城1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有关转基因食品认知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程度相对较低;电子媒体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了解有关转基因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出于安全性考虑,大多数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相对比较注意食品标识标注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大学生普遍认为政府应该加强转基因食品的监管力度,严格转基因标识制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相似文献   

9.
郑凯芸  肖毅超  高王佳  陈文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966-12968,12970
在转基因食品高速发展的今天,其负面报道也屡见不鲜,因而其安全性也倍受争议。以成都市为例,调查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认知情况及消费意愿和期望。结果表明,目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认知深度有待提高,多数受访者对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且当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持消极态度,受访者认为提高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主要靠加强当地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研了大学生对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认知及态度。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转基因技术和领域具有一定的认识,且对转基因农作物的了解程度远高于蔬菜及水果,说明大学生转基因知识不全面;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持中立态度的人数较多,占总调研人数的56.3%,持反对和质疑态度的人数占总调研人数的18.0%;消费时,只有17.0%的大学生会特别关注转基因食品标识,反映出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消费方式并不科学。从大学生对未来转基因生产的态度上来看,有74.19%的大学生认为我国放开转基因种植的限制会对农业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大学生对于转基因的认知并不科学及全面,有必要进一步宣传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西安市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度、接受度、态度以及期望和建议,分析当前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形势以及现状,对当地不同区域的人群随机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表明:当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对转基因食品相关标识的关注力度较低;对转基因态度以及评价主要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相关报道的影响.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科学认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对"克隆""转基因"的误解。为使民众对克隆和转基因有科学性的认知,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公众对当前体细胞克隆和转基因技术的认知水平与态度的数据,以期为相关的科普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及标签管制问题,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很多组织和某些国家政府都强调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选择权。然而在这场争论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以上海市民为样本,调研分析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潜在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296-298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呈现在公众视“,然而转基因食品安全具有不可预测性,需要国家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有效管理。在分析我国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诸如建立健全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完善转基因食品检验检测标准和溯源信息标准等可行性建议,以期实现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食品不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争论已久的转基因农作物的食品安全问题.又一次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文章就当前转基因农作物的食品安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对转基因农作物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准则,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科学的、缜密的、反复的试验,做出正确的科学结论。并就如何对待转基因农作物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翁滔  杨怀中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615-4617
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认知及态度对转基因技术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也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中美大学生对转基因作物和食品认知及态度的异同,得出:美国大学生的认知程度和购买意愿都高于我国大学生,但其内在影响因素基本相同。从外在的因素讨论得出两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产业化现状、公共部门和媒体的公信力以及科普教育的差距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就以上几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技术是解决新世纪农业与环境等诸多问题的新技术,但也引起了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关心和担心。本研究引述比较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认知状况,发现美国公众对生物技术与转基因的了解程度不一,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消费与安全的认知也有差异。对比转基因产品在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以及发展中国家哥伦比亚和我国公众的认知与影响,表明发达国家的公众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意愿低于那些缺乏高质量食品消费的发展中国家公众的比例。本研究分析总结了对政府的信任度、对科学的态度和媒体宣传,以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给公众判定转基因产品利益与风险认知的影响和可能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据科技部报道,转基因生物技术由于打破了生物自然进化的常规,实现了基因在物种间的转移,因此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其生态环境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欧洲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程度很低,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对环境的威胁心存担忧,因此欧盟对转基因农作物商品化种植一向态度谨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转基因大豆油为例,基于河北省衡水市部分地区的30份问卷数据,初步分析当地消费者对转基因大豆油质量安全认知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于转基因大豆油质量安全认知不深刻;营养价值、质量风险认知对购买决策的影响较支付决策更为显著,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认知是影响支付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科研院校与新闻媒体合作进行多方位转基因科普教育,引导大众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质检部门加大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督管理力度;建立转基因食品安全信息平台,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提升消费信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山东省城市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的公共认知程度和影响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18市发放600份调查问卷,运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城市居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很高,而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水平和判断能力不高;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很低,明确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比率为16.15%,而为幼儿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人群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比例仅为3.06%。影响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行为的因素中: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对农业科学家的信任度和学历是最重要的解释变量,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年龄、性别和月收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