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本研究通过综合评价不同秀珍菇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以来自不同地区的11株秀珍菇菌株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ITS分子鉴定,比较不同碳源、氮源、pH和温度的条件下菌丝的生长速度,筛选出适应性好、耐高温的秀珍菇菌株.本文研究发现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具有显著差异,葡萄糖为秀珍菇最适的碳源;豆粉和硝酸...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不同种源关系的优良反季节秀珍菇栽培菌株,为广西反季节秀珍菇优良栽培种源的选择及今后优良菌株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8个菌株的栽培品比试验,观测菌丝后期生长、出菇、黄斑病发病、子实体性状等特性,对8个菌株进行农艺性状评价;对8个菌株的DNA进行ISSR-PCR产物扩增电泳检测,以ISSR聚类分析图谱判定菌株的亲缘关系。[结果]菌丝生长后期不吐黄水、黄斑病发病率低、出菇整齐、产量高的菌株是台秀57(农)、广温秀珍和台秀(天达)菌株;子实体灰黑色且性状较好的菌株是台秀57(农)和秀珍P-6菌株;8个菌株遗传相似性水平为0.59~0.77,在0.59水平上8个菌株分为2个群,在0.68水平上分为4个群。[结论]综合分子遗传及栽培性状而言:台秀57(农)菌株各项栽培性状均表现较好,可以进行栽培推广;秀珍P-6、广温秀珍和台秀(天达)菌株可做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3.
秀珍菇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龙 《甘肃农业》2005,(10):174-174
通过引进多个秀珍菇菌株所开展的品种比较试验,观察记载各品种杂菌感染数量,菌丝长满袋的时间,出菇日期,产量等多项指标,从中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灰树花菌株的栽培表现,筛选适宜桂南地区种植的灰树花优良菌株.[方法]采用常规覆土方式栽培11个灰树花菌株,调查其母种阶段菌丝的生长特性和栽培阶段的农艺性状,综合评价各菌株的整体表现.[结果]各灰树花菌株母种阶段菌丝的生长特性和栽培阶段的部分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其中,在PDA培养基中菌丝生长综合状况最佳的是迁4和小黑汀,在栽培基质和栽培袋中菌丝生长状况综合表现最佳的是H21和迁4,且原基形成状况较优;原基形成时间、第1茬和第2茬菇采收时间最短的是小黑汀,分别为60.33、85.67和141.33 d,产量适中;第1茬产量和干重、整体产量和干重最高的是迁4,分别为203.85和20.39 g/袋、296.54和28.54 g/袋;除H1、庆灰151、庆灰152、微和林一直未形成子实体外,其他菌株均能形成子实体,其中H21、迁3、迁4和小黑汀能形成两茬子实体且耐9.2℃低温和31.0℃高温;出菇率最高的是H21、迁4和小黑汀,两茬出菇率均达100.0%.[结论]迁4和小黑汀菌株在PDA培养基、栽培基质和栽培袋中的菌丝生长状况、出菇率、出菇茬数、耐温性、出菇周期及产量等均较优,可作为桂南地区优先选用的早出菇短周期和高产灰树花菌株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适宜泰安地区栽培的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优良菌株.[方法]对9个不同来源的秀珍菇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生物转化率和子实体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结果]秀珍菇9号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浓密,产量高,生物转化率分别为85.09%和82.08%.[结论]秀珍菇9号是适宜泰安地区栽培的优质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适合桉树皮栽培的秀珍菇品种.[方法]该试验利用桉树皮栽培9个秀珍菇品种,测定各品种在母种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率、在桉树皮培养基里的菌丝生长速率、部分生物特性以及生物学转化率.[结果]筛选出了品质与台湾秀珍菇媲美、适合利用桉树皮栽培的秀珍菇品种:秀珍195、秀珍菇18、秀珍菇163.[结论]秀珍195、秀珍菇18、秀珍菇163、台秀这4个品种适合利用桉树皮栽培,且菌丝生长势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适宜福州市栽培的优质高产秀珍菇菌株。[方法]通过拮抗试验和出菇试验,对10个秀珍菇菌株的满袋天数、原基发生时间、子实体农艺性状、袋平均产量以及生物学转化率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夏丰一号满袋时间较短,子实体农艺性状优良,袋平均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最高,分别为231.94 g和51.54%。[结论]夏丰一号是适合在福州市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秀珍菇退化菌株与正常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并进行双链RNA(dsRNA)病毒检测,为秀珍菇栽培过程中选择优质菌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开展秀珍菇退化菌株菌丝拮抗、菌丝生长速度及出菇试验,与正常菌株进行生物学特征比较,通过ITS扩增,利用RAPD、ISSR和SRAP分子标记分别进行差异性比较,并开展dsRNA病毒检测,分析秀珍菇菌株的退化原因.[结果]秀珍菇退化菌株X9和X13与正常菌株X5、X6及对照菌株X15间存在拮抗反应,当培养基的pH低于5.0时,退化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显著降低(P<0.05,下同).退化菌株X13菌丝的生长速度(4.95mm/d)、常温出菇单袋产量(73.34g/袋)及低温刺激出菇单袋产量(107.69g/袋)均显著低于正常菌株和对照菌株.分子标记分析未发现供试菌株间存在遗传差异,dsRNA病毒检测发现供试菌株均存在dsRNA片段,其中退化菌株X13存在特异的dsRNA片段.[结论]秀珍菇退化菌株可能受dsRNA病毒感染,适应环境能力变弱,产量降低,生产上应注意菌株来源,避免使用退化菌株.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郑州地区冷棚栽培的羊肚菌品种,对引进的3个羊肚菌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对比分析3个品种出菇情况、产量、农艺性状和抗逆性,结果得出六妹13号菌株表现突出,适宜在郑州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传统反季节栽培秀珍菇培养基以木屑为主料,采收6~7潮,周期长,用工量大,栽培成本高。工厂化秀珍菇栽培量大,生产周期短,要求产量集中。为探索工厂化秀珍菇单潮爆发性出菇关键技术,本研究比较了秀珍菇不同菌株、培养基配方、发菌期等因素,发现适宜工厂化单潮爆出菇的优良菌株为金秀,最佳配方为棉籽壳15%、玉米芯15%、木屑26.5%、甘蔗渣20%、麸皮20%、豆粕2.5%、石灰1%,适宜开袋出菇的发菌期为70 d。  相似文献   

11.
通过液体菌种制作,比较了来源不同的4个秀珍菇菌株的抗污染能力、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及产量等特性指标。结果表明,秀珍菇1号菌株最佳,秀珍菇3号菌株次之,其他两个菌株表现不理想,达不到推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宜福建省罗源县窝口菌袋栽培的秀珍菇配套优良菌种,引进6个秀珍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分析各菌株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子实体性状指标、优质菇比例、产出投入比等。结果表明:在生物学效率上,秀57菌株最高,为62.53%;其次是台秀P86,为61.8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优质菇比例上,秀57和台秀P86两菌株的A菇比例高,均超过70%,明显高于其他菌株。通过经济效益分析,秀57、台秀P86两个菌株的单袋利润较高,分别为1.13元和1.08元,其产出投入比均大于1.30。综合以上分析表明秀57和台秀P86两个菌株在供试菌株中表现优良,在产量、性状和优质菇比例指标上均较优,是适宜在罗源地区采用窝口菌袋栽培模式的两个应用型菌株。  相似文献   

13.
桂东南地区秀珍菇生产中链孢霉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桂东南地区秀珍菇大面积种植,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是我国南方秀珍菇栽培的主产区。由于该区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的气侯环境,如果秀珍菇种植的培养料处理不当或出菇管理不善,就会遭受杂菌的污染,特别是链孢霉病毒孢子的感染,链孢霉是严重威胁秀珍菇菌丝生长的主要病毒菌,轻则减产,重则会造成绝收,给菇农带来毁灭性打击。笔者论述了桂东南地区秀珍菇栽培中发生链孢霉的特点及防治措施,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评价秀珍菇菌株的农艺性状与遗传多样性,为秀珍菇种质资源分类鉴定、遗传育种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个秀珍菇菌株进行PCR产物扩增电泳检测,以ISSR聚类图谱分析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对各菌株开展品比试验,观测各菌株的菌丝生长、子实体农艺性状和产量等农艺性状,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秀珍菇菌株遗传相似水平为0.47~0.92,在0.69水平上可分为4个类群;依据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幅度为0.496~1.828,变异系数为7.76%~25.21%,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秀珍菇菌株的产量与菌丝生长速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而菌盖宽度与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菌盖厚度与菌柄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贡献率为84.891%,主成分为菌柄直径、菌盖厚度、产量、菌盖颜色和黄菇病,能较好地解释所有变量包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结论】依据菌株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分析结果,台秀1号、秀珍菇12和中农秀珍菇菌株可作为品种选育的亲本使用,其中秀珍菇12和中农秀珍菇菌株各项农艺性状均表现较好,可在浙江地区进行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适合南宁地区栽培的优质秀珍菇型高温平菇菌株,以期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优质种源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南宁地区主栽品种黑侧五为对照,对保存及引进的7个秀珍菇型高温平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观察比较各菌株菌丝的生长情况、原基形成时间、子实体形态、转潮时间、生物学效率等.[结果]各菌株均能正常发菌、出菇,但各有差异.参试菌株中菌丝生长速度以基因2005最快,达9.14 mm/d,夏丰一号次之,为9.07 mm/d;菇体除白侧五为灰白色,菌柄短,菌盖易碎外,其他菌株菌盖均为灰至深灰色,菌柄为白色,菇形好且紧凑,出菇整齐,光泽好;各参试菌株原基形成时间为27~30 d,以平菇P54和白侧五最短,接种后27 d开始现蕾;生物学效率以白侧五最高,达86.10%,平菇P54、夏丰一号、基因2005的生物学效率较高,均超过80.00%.[结论]平菇P54、夏丰一号、基因2005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旺,菇形及商品性好,生物学效率高,综合表现好,适宜在南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合南宁地区栽培的优质秀珍菇型高温平菇菌株,以期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优质种源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南宁地区主栽品种黑侧五为对照,对保存及引进的7个秀珍菇型高温平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观察比较各菌株菌丝的生长情况、原基形成时间、子实体形态、转潮时间、生物学效率等.[结果]各菌株均能正常发菌、出菇,但各有差异.参试菌株中菌丝生长速度以基因2005最快,达9.14 mm/d,夏丰一号次之,为9.07 mm/d;菇体除白侧五为灰白色,菌柄短,菌盖易碎外,其他菌株菌盖均为灰至深灰色,菌柄为白色,菇形好且紧凑,出菇整齐,光泽好;各参试菌株原基形成时间为27~30 d,以平菇P54和白侧五最短,接种后27 d开始现蕾;生物学效率以白侧五最高,达86.10%,平菇P54、夏丰一号、基因2005的生物学效率较高,均超过80.00%.[结论]平菇P54、夏丰一号、基因2005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旺,菇形及商品性好,生物学效率高,综合表现好,适宜在南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本项试验通过液体菌种制作,从菌株抗污染能力、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及产量等农艺性状研究比较了来源不同的4个秀珍菇菌株的特征特性。结果表明为秀珍菇1号菌株最佳,秀珍菇3号菌株次之,其它两个菌株表现不理想,达不到推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秀珍菇传统栽培竹木大棚使用寿命短、棚体结构易变形、鲜菇产量品质不整齐、病虫害易发生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秀珍菇设施化栽培技术水平,以连云港福康食用菌有限公司为示范点,围绕拱形钢架大棚建造、培养料配方优化筛选、抽真空高压灭菌、无菌接种、菌丝定植培养、低温催蕾出菇、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环节,开展了一系列创新试验、研究探索,总结出了适于华东、华中大部分地区的秀珍菇设施化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以期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夏季栽培秀珍菇不但可弥补高温季节市场空缺,而且因秀珍菇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青睐,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秀珍菇是一种变温结实性的食用菌,出菇适宜温度为20~25℃,在炎热夏季栽培,要想安全出菇,确保优质稳产高产高效,必须选择优良菌种和采用科学原料配方,做好低温处理、催蕾护蕾、适时补水等袋栽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木薯杆栽培秀珍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利用木薯杆栽培秀珍菇的技术关键,进行适合木薯杆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茵株筛选试验和以木薯杆为主要原料的培养料配方试验.结果筛选出适合利用木薯杆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茵株秀珍3号,最适配方为木薯杆屑45%、木屑17%、棉籽壳20%、麦麸15%、石膏1%和石灰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