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两种冰草材料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为新疆筛选利用抗旱性强的冰草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然干旱法,对引进塔乌库姆冰草和新疆野生冰草抗旱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根据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降低,而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各抗氧化酶类活性升高,复水处理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CAT酶活性、相对电导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两个品种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引进塔乌库姆冰草抗旱性优于新疆野生冰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干旱及复水对辣木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辣木(Moringa oleifera)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4、8、12、16 d和复水处理4、8 d辣木幼苗根际土壤相对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及其叶绿素总含量和抗氧化酶的变化特性。[结果]水分胁迫下,根际土壤相对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呈现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辣木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干旱时间的持续呈现先降低再上升趋势,辣木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表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但在干旱胁迫前8 d,2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差异并不显著(P0.05)。复水后,各生理指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除POD活性显著低于CK外(P0.05),其他指标均与CK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辣木幼苗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复水对干旱胁迫具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对蕨类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蕨类植物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复水方法,对5种蕨类植物(肾蕨、凤尾蕨、蜈蚣蕨、铁线蕨、毛蕨)进行干旱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其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5种蕨类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相对电导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下,肾蕨各生理指标均好于其他蕨类植物,尤其在胁迫12 d时,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肾蕨的抗旱能力最强;复水后,5种蕨类植物的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该研究可为蕨类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莱牧1号幼苗为实验材料,在不同浓度PEG-6000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渗透液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多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各指标与莱牧1号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提高,叶绿素、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多糖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三项指标变化均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各生理指标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依次为:叶片相对含水量(0.980 8)、叶绿素含量(0.967 9)、丙二醛含量(0.876 0)、可溶性多糖含量(0.839 5)、可溶性蛋白含量(0.827 5)、叶片渗透液相对电导率(0.670 8)、脯氨酸含量(0.571 3).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平榛(Corylus heterphylla)的抗旱性,以优良抗旱植物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对照。测定干旱胁迫下2种植物叶片的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总含量及SOD活性等6项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天数的增加,平榛的脯氨酸积累量多于紫穗槐;2种植物的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表明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片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叶绿素总含量略上升后下降;紫穗槐和平榛的SOD活性先后出现了2个峰值。综合分析表明,平榛的抗旱性优于紫穗槐。  相似文献   

6.
臭柏抗旱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桶栽控水和聚乙二醇(PEG)渗透胁迫条件下,测定臭柏幼苗针叶的保水力、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相对电导度、叶绿素含量、MDA含量、光合生理指标等,以研究臭柏幼苗的抗旱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当桶栽控水20天,土壤含水量下降为7.89%时,对幼苗的光合生理指标没有明显影响;在渗透胁迫下,臭柏幼苗针叶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自由水含量等呈下降趋势,水分饱和亏、相对电导度、MDA含量、束缚水含量等呈上升趋势;在严重胁迫下,生理指标变幅较大.臭柏幼苗针叶的保水能力强,束缚水含量较高,抗旱性强.  相似文献   

7.
以花叶鹅掌柴、龙船花、白蟾、狗牙花、软枝黄蝉和红背桂6种园林灌木为材料,研究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对植物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6种灌木的抗旱能力强弱。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能显著降低6种灌木的叶片组织含水量,复水4 d后,花叶鹅掌柴、龙船花和红背桂叶片组织含水量恢复至对照水平;干旱胁迫期间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或显著增加。复水后,狗牙花、软枝黄蝉和红背桂的叶绿素含量,白蟾和狗牙花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狗牙花的脯氨酸含量,龙船花的MDA含量均恢复至对照水平;除了花叶鹅掌柴,其余5种植物可溶性糖含量也恢复至对照水平;花叶鹅掌柴的相对电导率,白蟾、狗牙花和红背桂的相对电导率和SOD活性也恢复至对照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种园林灌木的抗旱性表现为花叶鹅掌柴狗牙花红背桂软枝黄蝉白蟾龙船花。  相似文献   

8.
以莱牧1号幼苗为实验材料,在不同浓度PEG-6000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渗透液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多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各指标与莱牧1号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提高,叶绿素、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多糖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三项指标变化均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各生理指标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依次为:叶片相对含水量(0.980 8)、叶绿素含量(0.967 9)、丙二醛含量(0.876 0)、可溶性多糖含量(0.839 5)、可溶性蛋白含量(0.827 5)、叶片渗透液相对电导率(0.670 8)、脯氨酸含量(0.571 3)。  相似文献   

9.
两种驼绒藜属植物的抗旱生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盆栽控水的方法模拟土壤干旱条件,从水分生理和光合作用方面对两种驼绒藜属植物的抗旱生理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的水分生理指标普遍高于绵毛优若藜,在水分胁迫状态下,华北驼绒藜的光合作用要比绵毛优若藜强。初步认为华北驼绒藜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紫花苜蓿“正道”为试验材料,对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紫花苜蓿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地上生物量及地下生物量、植物叶片形态、气孔开度等形态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厚度均逐渐减少;复水后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增加,而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厚度则无明显增加.在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主根长度、主根直径、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气孔长度、气孔宽度、气孔开度下降,而根系体积、地下生物量、根冠比、气孔密度则上升.[结论]该研究可为紫花苜蓿在干旱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推广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米槁幼苗光合色素与光合特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米槁幼苗为研究对象,研究盆栽下3种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对米槁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以及光响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米槁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随土壤干旱胁迫加剧而明显降低,但下降幅度小于土壤相对含水量的下降幅度,表明米槁幼苗遭受干旱胁迫时叶片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2)米槁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净光合速率极显著正相关,是影响叶片净光合速率的重要因子。(3)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叶绿素(Chl)、叶绿素a(Chla)、类胡萝卜素(Car)、叶片水分利用率(WUE)、胞间CO_2浓度(C_i)逐渐升高,叶绿素Chla/b先减少后升高,净光合速率(P_n)随干旱胁迫加重而逐渐降低,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先降低后升高。可见土壤含水量直接影响植物各项光合生理指标,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水分胁迫对4种绢蒿属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土培条件下,研究水分胁迫对沙漠绢蒿(Seriphidium santolinum)、伊犁绢蒿(S.transiliense)、针裂叶绢蒿(S.sublessingianum)和民勤绢蒿(S.minchnense)4种绢蒿属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并对4种绢蒿属植物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伊犁绢蒿和针裂叶绢蒿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胁迫程度的加强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较大的为针裂叶绢蒿和伊犁绢蒿,增加幅度较小的为沙漠绢蒿和民勤绢蒿;沙漠绢蒿和伊犁绢蒿根系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沙漠绢蒿和民勤绢蒿根冠比显著升高。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绢蒿属植物抗旱性由强到弱为:民勤绢蒿>沙漠绢蒿>伊犁绢蒿>针裂叶绢蒿。  相似文献   

13.
对退化伊犁绢蒿种群生长的植被种娄组成伊犁绢蒿幼苗的数量特征、群落着生的土壤养分条件进行分析阐明退化伊犁绢蒿种群扩散特征及其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伊犁绢蒿的重要值随着退化梯度的增强而减小角果藜、又毛蓬和扁蓄逐渐成为退化草地的优势植物,伊犁绢蒿母株存在“肥岛”效应即其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高于一年生群落伊犁绢蒿幼苗在其周围1m左右密集生长其土壤养分含量普遍高于一年生植物群落表现出与一年生植物群落竞争土壤养分以提高幼苗的存活率有利于伊型绢蒿种群的扩增。  相似文献   

14.
以野生岩生植物金发草(Pogonatherum paniceum)和丛毛羊胡子草(Eriophorum comosum)为试材,以常用护坡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lylon)为对照,研究低温胁迫对这2种野生岩生植物叶片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3种植物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增加,而叶绿素含量降低;丛毛羊胡子草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金发草和狗牙根;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丛毛羊胡子草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金发草和狗牙根;3种植物游离脯氨酸含量12月采集的叶片高于8月采集的叶片,但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则相反,12月采集的叶片低于8月采集的叶片.表明3种植物中丛毛羊胡子草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伊犁心叶驼绒藜植物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等研究,为新疆干旱荒漠区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建设和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良旱生环保植物资源和牧草资源.[方法]试验区内选择适宜地块,播种野生伊犁心叶驼绒藜种子,采用野外实测调查与室内统计分析研究相结合,对伊犁心叶驼绒藜植物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伊犁心叶驼绒藜寿命长(可达50 a以上),植株高大,株丛密集,分枝多,地下根系发达(多年生植株主根入土超过5 m),耐严冬酷暑,耐旱、耐寒、耐盐碱,土壤pH 8.0,总盐1.0;~2.0;,种子正常发芽,是新疆荒漠草原植被复壮和补播改良草地的优良品种.[结论]伊犁心叶驼绒藜仅分布在我国新疆北部.它生态幅度宽,是天然荒漠草原草地上宝贵的野生优良饲用植物资源之一,特别是在新疆荒漠草原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两种野生岩生植物的抗旱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下两种野生岩生植物金发草[Pogonatherumpanideum(Lam.)Hack]、丛毛羊胡子草(ErioophorumcomosumNees)的抗旱形态、生理表现。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强,两种野生岩生植物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大;胁迫初期可溶性蛋白含量小幅度增加,随后呈缓慢下降;金发草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羊胡子草则先降后升;金发草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羊胡子草则一直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综合各项指标,丛毛羊胡子草抗旱性强于金发草。  相似文献   

17.
消落带出现在淹水之前及退水之后,植物在干旱时期的生长状况将直接影响植物在淹没时期的耐淹性能以及退水之后的恢复能力。为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水库消落带生长的耐旱草本植物,选择铺地黍(Panicum repens)、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as)、芦竹(Arundo donax)等消落带治理常用草本植物,通过测定其在干旱胁迫0、10、20、30 d时脯氨酸(proline,简称Pro)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简称MDA)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及干旱胁迫30 d时土壤含水量和植株株高等指标的变化幅度,综合评定各植物的抗旱性能,并将各指标相对值与抗旱隶属函数值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旱30 d时,狗牙根相对株高最高,其次是铺地黍,香根草株高最低;植株基底土壤含水量以铺地黍最高,其次是狗牙根,芦竹基底土壤含水量最低,且植株相对株高与土壤含水量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根据各植株在干旱阶段第30天时隶属函数组得出,6种植物的综合抗旱性能由高到低依次为铺地黍狗牙根芦竹李氏禾芦苇香根草,且各植物在不同的干旱程度下其抗旱表现不同;各指标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表现为叶片相对含水量与Pro含量对干旱有较高的敏感度,MDA含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对干旱胁迫的敏感度较低,关联度大小依次为0.863 9、0.839 7、0.765 8、0.765 4;同时土壤含水量与抗旱隶属函数值关联度也较大,高达0.852 6,显著相关(P0.05),说明某些植物可能通过本身的特点影响土壤水分蒸发强度,从而间接影响自身的抗旱性能。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道真润楠幼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道真润楠的栽培及应用提供参考,研究了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对道真润楠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持续上升,丙二醛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叶绿素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干旱14d复水后,各项生理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干旱21 d复水后,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较复水前有恢复;干旱28 d复水后只有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有恢复,但恢复能力很小.  相似文献   

19.
严重水分胁迫下春小麦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极显著下降,丙二醛显著增加,叶绿素极显著减少,气孔失去调节能力而呈开放状态;中度水分胁迫时相对含水量极显著下降,但丙二醛和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气孔孔径缩小,表现出小麦叶片的自我调节作用。叶绿素含量与水分饱和亏及与丙二醛含量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施肥使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但没有引起丙二醛显著增加和叶绿素显著减少,显示出无机营养在土壤营养不足时对植物的积极作用。首次提出终生生长在干旱环境中和前期水分充足后期遭遇水分胁迫两种情形下的抗旱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为丰富城市河道藤本植物品种、美化景观,选择藤本月季、龙须藤和辟荔3种植物进行耐热指标研究。测定不同热处理条件下3种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和叶绿素含量指标变化可用于藤本月季、龙须藤和辟荔3种植物的叶片耐热性评价;龙须藤较耐热,辟荔次之,藤本月季较不耐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