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食品工艺学"课程的培养内容、目标和现状,提出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维导图结合的教学改革思路,详述了"思维导图+互联网+互动反馈系统"教学法在"食品工艺学"课程中的实施方法,包括教学设计、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和复习与反馈5个阶段,对教学效果和实施要求进行了总结,为食品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焙烤食品工艺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编教材和教案、优化课程内容、实施翻转课堂、建设课程思政、多样化考核方式等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高水平烘焙领域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3.
"食品工艺学"是鲁东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网站建设、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课程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受新冠疫情影响,为有效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根据"食品工艺学"的课程性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开展在线平台教学改革和实践。实践表明,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基于"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微信群"3个平台,从拉近师生心理距离、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活动、构建教学评价4个方面开展线上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专业重要基础课,在"互联网+"背景下,将互联网平台技术引入该课程的教学中,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对食品类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下“雨课堂”式的课堂教学对传统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课堂教学怎么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是蒙语授课班学生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之一。通过对蒙语授课班的“乳与乳制品工艺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初步探索了“雨课堂”在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的应用,进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实操,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基于“雨课堂”等教学改革模式的混合式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常被作为食品专业的学位课程。为了克服目前"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目前常见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为例构建案例式教学,探索案例式教学模式与方法在"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食品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8.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实验教学是其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结合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本着提升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目的,对"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慕课在国外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国内高校教学的应用现状,并结合"食品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状况,提出了慕课对"食品工艺学"教学改革带来的启示。研究发现,慕课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进"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慕课平台能很好地结合"食品工艺学"基础理论和前沿新技术,并提高授课手段的现代化水平,提高"食品工艺学"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背景下,对"粮油加工工艺学"课程进行了改革。从2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对从事"粮油加工工艺学"教学的教师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另一方面,对"粮油加工工艺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改革,以满足新形势下对食品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开展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食品专业学生道德素质和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之一。"食品科学概论"是食品类专业新生的通识课之一,深入挖掘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多元价值体系逐渐渗透、交织的现状下,在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提升食品专业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食品专业学生的教学特点,初步探究了"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策略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基于课程特点,探索“食品毒理学”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设计,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育环节中,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让学生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将打破思政课程"孤军作战"的态势,充分利用课程本身思政元素丰富的优势,弥补思政课程理论性较强、吸引力不足的缺陷,增强课堂亲和力和感染力。"食品营养学"所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为课程思政提供了良好的可行性,"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势在必行。课程思政元素在融合过程中应尊重课程本身的属性和规律,讲究融合的技巧和策略,从而达到较好的思政效果。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课程思政"是解决"为谁培养人"这一高等教育根本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农林院校食品专业的必修课"食品毒理学"为例,探索了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对分课堂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具体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强化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通过介绍开展"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思政的目的和意义,以"泡芙制作"为例,从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设计方案等6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将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相结合,更好地在教学环节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线上教学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师生不能面对面直接交流导致情感交互不够,企业现场实践缺失。因此,为确保疫情防控时期“食品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通过开设“新冠疫情和食品质量安全”“食品人战疫故事”“食品工厂云参观”及“家庭厨房烹饪危害分析与质量控制”等板块,探索了线上教学与课程思政资源的融合并进行了实践,以期为食品专业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导”是高职食品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鲜明的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视角下,结合课程思政建设意义、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对高职食品类专业课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人学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要视角。目前,农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市场经济对农林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的猛烈冲击,互联网络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农林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等等。据此,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以下措施:坚持"以学生为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要遵循思想教育主客体间的互动规律,达到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统一;从人的实践性出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提高其实效性;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加速了教育的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雨课堂”“慕课”“微课”等许多新兴网络教学平台的不断涌现,为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机遇。以“UMU”教学平台为媒介,从课前、课中、课后等方面对“食品原料生产安全控制”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总结了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局限性,以期利用新兴网络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