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鼻蝇蛆病,又称为羊鼻蝇蚴病,是由狂蝇属的羊鼻蝇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额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养羊地区流行非常普遍,感染率较高,各品种羊均可感染发病,引起羊鼻炎、鼻窦炎,影响羊的采食和休息,导致羊只消瘦、生长缓慢,严重者引起羊只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为了更好地掌握  相似文献   

2.
<正>鼻蝇蚴病,又称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于羊鼻腔、额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对羊的危害很大,尤其是羊鼻蝇的三期幼虫常引起羊化浓性鼻炎或副鼻窦炎,引起绵羊消瘦,生长缓慢,严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南缘区域羊狂蝇幼虫寄生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噶尔盆地南缘区域羊狂蝇幼虫寄生动态研究薄新文,陈志蓉,郑经鸿,濮方德,张兴亚(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832000)羊狂蝇(Oestrusovis)亦称羊鼻蝇,其幼虫寄生于羊只鼻腔、额窦等部位,引起羊只不安,呼吸困难,慢性鼻炎和额窦炎为特征的鼻蝇蛆病...  相似文献   

4.
羊鼻蝇生活史与季节动态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羊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内引起的慢性鼻炎症状的寄生虫病。本病在我国的西北、内蒙古、华北和东北等地区广泛流行 ,其危害在于成蝇飞翔产幼虫时使羊只烦扰不安 ,影响采食、休息 ,幼龄羊只发育不良 ,感染幼虫后造成羊只慢性鼻炎和额窦炎等 ,临床表现为流脓性鼻汁、打喷嚏、呼吸困难、鼻发生溃疡 ,严重者由于侵害脑膜 ,引起神经症状 ,幼虫寄生在羊体内长达 9~1 0个月 ,造成羊只消瘦、抵抗力下降 ,甚至死亡 ,使养羊业遭受严重的损失。为有效的防治本病 ,查清赤峰地区羊鼻蝇幼虫的生活史与季节动态 ,于 1 984年…  相似文献   

5.
危害家畜的蝇蛆病是由马胃蝇、牛皮蝇、羊鼻蝇等幼虫引起的 ,在农村饲养的草食动物中感染率高 ,危害也非常普遍。因此 ,其防治受到普遍重视。1 发病情况经过对全区家畜寄生虫区系调查及在屠畜中采集的虫体分析 ,蝇蛆种类有马胃蝇蚴 4种、牛皮蝇蚴2种 ,羊鼻蝇蚴 1种 ,共 7种。即马肠胃蝇蚴、红尾胃蝇蚴、兽胃蝇蚴、烦扰胃蝇蚴 ,其第 2、3期蚴均寄生于马、骡、驴胃内 ,少数寄生于十二指肠 ,后两种幼虫在离开马体前在其直肠末端、肛门周围均寄生一段时间。牛皮蝇蚴 ,纹皮蝇蚴第 3期均寄生于牛体脊背两侧皮下。羊鼻蝇蚴寄生于羊鼻腔、鼻窦腔。…  相似文献   

6.
<正>羊鼻蝇蚴病是由羊鼻蝇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鼻窦、额窦或颅腔内所引起并呈现慢性鼻炎症状的寄生虫病。脑多头蚴病是多头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牦牛等有蹄动物的脑及脊髓中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这两种寄生虫都可以旋转行走样神经症状,如不及时医治,患病羊往往  相似文献   

7.
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由带科多头属的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骆驼(有时寄生于人脑和脊髓)所引起的。羊多头蚴病分布广,危害大,2岁以下的羊易感本病。羊鼻蝇蛆病系由昆虫纲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的羊狂蝇(又称羊鼻蝇)的幼虫——羊鼻蝇蚴寄生于羊的鼻腔、鼻窦、额窦或颅腔内所引起的、呈现慢性鼻炎症状的寄生虫病。1临诊症状病羊精神沉郁,身体极度消瘦,打喷嚏,有脓性鼻液流出,呼吸困难,对声音刺激反应弱,食欲消失,行走时步态不稳。叩诊病羊头部有浊音,触诊有痛感,头顶部皮肤稍隆起。最后病羊站立不稳,卧地不起,因极度衰竭…  相似文献   

8.
羊鼻蝇蚴病是由羊鼻蝇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窦腔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本病主要危害波尔山羊,绵羊、山羊受害较轻微。我们曾遇到一例波尔山羊鼻蝇蚴病病例,现将具体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羊鼻蝇病是由羊狂蝇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和与之相通的腔窦中而引起的一种羊寄生虫病.羊鼻蝇的驱治方法很多,但效果不一.鼻孔灌药法驱治,当药物达到鼻腔后,狂蝇幼虫为逃避药物的毒害向更深的腔窦中逃避,有的幼虫逃到了羊角的空腔内,有的甚至钻入脑内,引起羊只脑炎而死亡.  相似文献   

10.
<正>羊鼻蝇也称羊狂蝇,属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羊鼻蝇蛆病,又称为羊鼻蝇蚴病,是由狂蝇属的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额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养羊地区流行非常普遍,感染率较高,影响羊的采食和休息,导致羊消瘦、生长缓慢,严重者引起羊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研究结果表明,羊感染羊鼻蝇蛆病后,患羊增重降低3.58%~8.29%,月增重损  相似文献   

11.
羊鼻蝇蛆病,又称为羊鼻蝇蚴病,是由狂蝇属的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额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有时幼虫也可以进入大脑,引起转圈等一系列神经症状,所以又称假回旋病.本病在养羊地区流行非常普遍,感染率较高,各品种羊均可感染发病,引起羊鼻炎、鼻窦炎,影响羊的采食和休息,导致羊消瘦、生长缓慢,严重者引起羊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2.
羊鼻蝇蚴是我区滩羊的主要寄生虫之一,感染率在95%以上,感染强度高达218个。当成蝇产卵时,使羊只烦燥不安,尽量躲避,影响采食;幼虫进入鼻腔后,口钩刺激粘膜引起慢性鼻炎,流出大量脓血鼻涕,  相似文献   

13.
黄珍 《畜牧兽医杂志》2013,32(5):117-117
在羊鼻蝇蚴活动季节,幼虫进入羊的鼻腔后,幼虫口钩刺入鼻道,口钩与小刺刺激鼻腔,额窦黏膜,引起鼻腔黏膜发炎。患羊经常鼻流黏液,黏液由稀变黏,后变成脓性,呼吸困难。因为幼虫腹面有刺,头部有钩,在鼻腔爬行时,刺激患羊常打喷嚏,使羊只吃睡不安,加上鼻腔化脓产物被羊吸收,乃至引起全身瘦弱和营养不良。患蝇蛆羊只精神不安,四处躲避,不能安心在太阳下放牧采食,影响羊只育肥,最后使羊只逐步消瘦,个别的会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4.
正羊鼻蝇蛆病又叫羊狂蝇,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和额窦内所引起的一种季节流行性寄生虫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感染率较高,死亡率低,各品种羊均可感染该病。发生该病一方面影响羊采食和休息,使其生长发育受阻、消瘦,严重时甚至发生死亡;另一方面该病和羊鼻炎症状十分相似,诊疗过程中常常将羊鼻蝇蛆病误诊为羊鼻炎,延误最佳  相似文献   

15.
羊鼻蝇虫病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腔窦内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绵羊,山羊也感染,寄生于鼻腔内的幼虫能引起鼻腔、额窦粘连发炎,患羊鼻流粘液,有时粘液中带血,呼吸障碍,打喷嚏,该病导致羊逐渐消瘦,……  相似文献   

16.
羊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又称羊狂蝇)的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中引起的寄生虫病,当鼻蝇蛆幼虫寄生在鼻腔或窦腔时,会引起羊的慢性鼻炎症状,宜尽快用药杀灭虫体。  相似文献   

17.
羊鼻蝇蛆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羊只生长发育的体外寄生虫病,是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羊鼻蝇蛆幼虫寄生在鼻道和腔窦内,刺激黏膜,发生脓性、出血性炎症,大量分泌物堵塞鼻腔,致使羊只呼吸困难,频频甩头,打喷嚏,起卧不安,昼夜不得安宁。成蝇袭击羊群,产幼虫,骚扰羊只,造成羊只不安,惊慌躲避,影响正常采食和增膘。患病羊只,  相似文献   

18.
<正>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又称脑共尾蚴或脑包虫,是多带绦虫(Taenia multiceps)或称多头绦虫(Multiceps multiceps)的中绦期。羊脑包虫病,俗称"羊转头疯",是脑多头蚴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多见于我国西北地区。新疆牧区为多发区,呈地方性流行。羊狂蝇属双翅目,狂蝇科(Oestridae),狂蝇属(Oestrus)。羊鼻蝇蛆病是由羊狂蝇亦称羊鼻蝇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感染具有一定季节性,主要是由其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  相似文献   

19.
脑包虫病是由于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于羊的脑或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的寄生虫病,该病严重时可导致羊只死亡。1临床症状该病呈急性或慢性经过,症状表现取决于寄生部位和病原体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羊鼻蝇蚴病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和与其相通的腔窦内所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特征为病羊不安和慢性鼻炎。笔者多年来用 1%- 2%敌百虫溶液骨泪泡穿刺注射治疗羊鼻蝇蚴,药效持续时间长,杀灭深部幼虫和第三期幼虫效果好,现报告如下。1症状 由于幼虫在鼻腔活动,发痒,羊以鼻端擦地,打喷嚏,摇头,影响采食和休息。幼虫口钩及体表小刺,刺激损伤粘膜,局部发炎溃疡,开始流稀鼻涕,逐渐变稠,最后流脓样鼻涕,有时带血。病羊有时出现磨牙、流泪、眼脸浮肿等症状。虫体钻到颅腔时,可出现头偏一侧的旋转动作,甚至痉挛,麻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