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宇松 《农技服务》2014,(2):143-143
<正>稻瘟病属于一种真菌性水稻病害,与纹枯病、白叶枯病一并被列为水稻三大病害。我国南北稻区均有发生,病害流行地区,一般减产l0%~20%,发生严重的可达40%~50%,甚至绝收[1]道真地处黔北极地,位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全县总面积2157km2,其中有可耕地75万亩,稻田面积9 333.3hm2,常年水稻栽插面积9 000 hm2。稻瘟病是道真县水稻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稻瘟病常年在道真的发生情况为:苗瘟轻发生,叶瘟中等发生,穗瘟偏重发生。如2012年稻瘟病发生2万亩,发病率达15%,主要发生在高山及半高山地区[2]。为指导广大种植户搞好水稻稻瘟病的防治,现将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稻瘟病是我县主要的水稻病害之一,流行年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40%~50%,局部田块甚至颗粒无收。现针对我县稻瘟病严重发生的情况,分析探讨稻瘟病在我县水稻生产上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供基层农业人员指导水稻生产时应用。  相似文献   

3.
水稻稻瘟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瘟病在世界水稻产区都有发生,是水稻生育期间为害最重的病害之一。我省主要在6月中下旬水稻分蘖盛期发生,其为害程度常因品种、栽培管理技术以及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差异,流行年份一般可减产10%~20%,个别严重的地块达40%~50%以上。抽穗期穗颈受害防治不及时可造成大量白穗或瘪穗,对产量影响极大。从生产实际调查情况看,在稻瘟病的防治上,许多农户完全依赖于化学药剂,忽视施肥、灌水及株体管理等与病害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其他因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稻瘟病的发生、传播、侵染与诸多因素有关,在防治上也要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才能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害。由于其在全世界各个地区均有发生,从而成为了水稻在生育过程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如吉林省,该省主要在6月中下旬水稻分蘖盛期发生,其为害程度常因品种、栽培管理技术以及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差异,流行年份一般可减产10%~20%,个别严重的地块达40%~50%以上~([1])。抽穗期,如果防治不当极易造成大量白穗或瘪穗,对水稻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所以说,准确摸清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并采用正确的防治技术措施,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挽救稻瘟病经济损失并加以防止。  相似文献   

5.
谭家莉 《农技服务》2014,31(8):32-32
<正>水稻稻瘟病是由半知菌亚门梨形孢属灰梨孢引起的世界性水稻病害,是水稻三大病害(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纹枯病)之一。我国稻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尤以南方发病较重,流行年份一般造成减产20%,严重的达40%~50%,甚至绝收[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稻瘟病的年发生面积均在380万hm2以上,稻谷损失达数亿公斤[2]。水稻稻瘟病也是松桃县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指导广大种植户搞好其防治,实现水稻增产、农民增收,现将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水稻一旦感染这种病害,通常会减产10%~25%,严重的农田还可能会减产50%以上,甚至会颗粒无收。鉴于此,本文主要对稻瘟病发生规律以及防治对策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优质稻抗病力较差,特别是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发生较严重,是水稻生产是最主要的病害。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最佳药剂,为防治水稻病害提供科学依据,在优质稻上使用40%咪铜·氟环唑SC与常规用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0%咪铜·氟环唑SC防治水稻纹枯病比常规用药提高45.67个百分点,效果较好;对稻瘟病防效提高6.73个百分点,效果较好;稻曲病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0%艾艳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试验,明确得出30%艾艳悬浮剂能较好地抑制稻瘟病病菌的发生和繁殖,减轻稻瘟病对水稻的危害,保证水稻稳产、高产和稻米的品质;公顷用药量900~1350mL对稻瘟病防效达到75.67%~77.25%,用量越高,防治效果越好,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越轻;公顷用量1125mL时,增产效果最明显,增产14.01%。  相似文献   

9.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瘟病属世界性病害,是危害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导致水稻减产10%~30%,严重时可导致绝收。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稻瘟病发病率及发病程度逐渐增加,科学有效防治稻瘟病已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充分重视。1发生症状稻瘟病可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造成危害,具体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不同类型,其中以叶瘟、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是锦屏镇水稻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一般导致水稻减产10%~30%,严重时可导致绝收。该文阐述稻瘟病的症状及发生、发病条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旨在保障锦屏镇粮食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一、杂交水稻常见病害防治技术1.水稻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泸州市纳溪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流行年份一般约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甚至颗粒无收。在水稻生长前期,如果叶瘟严重发生,稻株在孕穗前枯死,全田呈火烧状;有些稻株虽不枯死,但抽出的新叶不易伸长,植株萎缩,不抽穗,或抽出的穗短小;在抽穗期,如果节瘟和穗颈瘟严重发生,则招致大量白穗和半白穗(俗称"吊颈瘟"、"掐颈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16,(5)
正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刻颈瘟和黑节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稻瘟病菌引起的,是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也是全世界稻区危害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一般造成水稻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有发生。根据害期和部位的不同,分为苗瘟、叶瘟、穗瘟、节瘟、谷粒瘟等类型,其中以叶瘟危害最大。水稻栽培的国家和地区均有稻瘟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世界性的重要稻病,它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常发性水稻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稻瘟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流行性和毁灭性,影响水稻产量和米质,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4.
<正>前言:水稻稻瘟病是全国稻区常见的重要病害。每年引起的水稻减产达10%左右。要想水稻优质、高产、高效,就必须重视稻瘟病的防治。本文就水稻稻瘟病的识别、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水稻稻瘟病是全国稻区常见的重要病害。稻瘟病是由真菌(Pyricularia oryzae Cav)寄生引起的,每年引起的水稻减产达10%左右。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2015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一文预测,今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病害的种类很多,其中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发生面积大、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是水稻上的"三大重要病害"。因此,研究和防治水稻病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水稻主要病害目前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恶苗病等。其中,稻瘟病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因为水稻整个生育期、水稻各个部位都可感病,尤其是穗颈瘟和粒瘟,发生严重的田块可致减产达50%以上,甚至造成绝产绝收。其次是水稻纹枯病,严重时引起茎基腐烂,导致植株枯萎  相似文献   

16.
<正>稻瘟病是由子囊菌Magnaprthe grisea(Hebert)Barr(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 grisea(Cooke)Sacc.)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稻瘟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流行性和毁灭性,影响水稻产量和米质,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7.
正稻瘟病属世界性病害,是危害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导致水稻减产10%~30%,严重时可导致绝收。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稻瘟病发病率及发病程度逐渐增加,科学有效防治稻瘟病已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充分重视。1发生症状稻瘟病可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造成危害,具体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不同类型,其中以叶瘟、节瘟、穗颈瘟危害最为严重。苗瘟:由种子带菌造成,常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水稻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颈瘟,是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针对稻瘟病的发病条件及原因,推广以化学防治为主,与农业防治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从而使稻瘟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防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概述1.1症状识别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  相似文献   

19.
水稻稻瘟病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病害中流行情况最复杂、潜在威协最大的病害,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也是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稻瘟病每年给水稻生产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达40%~50%,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20.
赖建有 《农技服务》2009,26(7):52-53
在水稻生产上,稻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常发性水稻病害,也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每年的发生程度不同,一般可造成减产10%~15%。从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发病规律、综合防治措施等几方面介绍了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