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种鸭蛋的存放时间超过5天就会使孵化率下降.但有些鸭场不得不在入孵前10天或更早的时间开始收集孵化蛋. 在1976-79年,作者对种蛋的存放方法进行了研究.将种蛋在不同温度(10°、15°和20℃)下存放5、10、15天.同时检查种蛋的不同放法(平放、直立呈气室朝上或尖端朝上)  相似文献   

2.
1选种蛋的选择 种蛋必须米自健康的种鸡群,要符合品种要求,蛋的大小适中,蛋形推常(椭圆形),色泽鲜艳。种蛋保存期为10天,产后3天以内为最佳入孵时间。  相似文献   

3.
冬春是孵化鸡的黄金季节。孵小鸡前,种蛋的选择和保存好坏,直接影响胚胎的发育和雏鸡的品质。1种蛋的选择1.1种蛋的来源应选用来自饲养管理良好的健康鸡群所产的鸡蛋,病鸡产的蛋不要用于孵化,因为有些疾病往往通过鸡蛋传给下一代。种鸡的年龄与孵化率也有关系,一般鸡在第二年产的蛋较好,孵化率较高。1.2新鲜种蛋的标准种蛋保存时间的长短与孵化率也有直接的关系,要求越新鲜越好,一般七天内的种蛋最好,最长不能超过十五天,十五天以上的种蛋孵化率逐渐降低。新鲜种蛋表面复有一层霜状物,表面鲜艳,气室小。陈蛋则光泽暗浊,气室大。另外,适于孵…  相似文献   

4.
44如何选择种蛋?优良种鹅所产的蛋并不全部是合格种蛋,种蛋品质优良与否,对孵化率和雏鹅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种蛋应按下列各项要求进行严格选择。首先要注重种鹅的品质。种蛋应来自饲喂营养全价的饲料、管理健全、生产性能高、受精率高、体质健康的鹅群。鹅种蛋保存时间愈短,胚胎生活力愈强,孵化率愈高。种蛋在产出7日后入孵,孵化率会逐渐下降,故以产后1星期内的种蛋为宜,3 ̄5天为最好。如果蛋壳发亮,气室大,多是陈蛋,不宜用于孵化。种蛋要选择大小合适,形状正常的椭圆型蛋。蛋重应符合品种标准,过大种蛋孵化率低;过小种蛋孵出的鹅…  相似文献   

5.
我公司由于生产计划的调整,孵化场需停孵15天,趁此机会,我们就种蛋库存时间及小头朝上库存对孵化率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种蛋由本公司种鸡场提供的白羽肉种鸡(AA+)所产种蛋。种鸡产蛋周为11~12周龄。每天从种鸡场拉一次种蛋,到孵化场后立即用3倍量高锰酸钾(21g)+福尔马林(42ml)密闭熏蒸消毒30分钟,然后分级码盘入蛋库贮存。试验组种蛋小头朝上存放,入孵时翻转为大头朝上,种蛋库存温度16~17℃,湿度75%~80%,每4小时做一次温湿度记录且翻蛋一次。1.2种蛋的入孵为确保试验数据的可对比性,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来自同一栋鸡…  相似文献   

6.
现代家禽孵化生产中的保持种蛋质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蛋入孵之前保持好的种蛋质量是获得高孵化率及优质雏鸡质量的基本前提。种蛋质量除了与种鸡本身的性能及品质有关之外 ,也与种蛋产下以后到入孵之前这一段时间内的管理技术密切相关。在此期间应从以下几方面来保持种蛋质量。1 严格挑选种蛋  应依据蛋清洁度、大小、形状等制定种蛋标准 ,严格挑选 ,必要时通过照蛋器检查蛋内容物及气室大小来判定 ,及时淘汰不合格蛋或陈蛋。2 加强种蛋消毒工作  做好捡蛋、擦蛋前的消毒洗手 ,注意捡蛋工作 ,避免不同类型蛋间的人为交叉污染。增加捡蛋频率 ,减少存舍时间 ,及时入蛋库消毒。擦蛋时应排…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鸵鸟的孵化率、成活率,增加鸵鸟养殖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实践,认为在鸵鸟的孵化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照蛋:在人孵种蛋前,首先进行照蛋,照出气室,使气室端朝上,当天产的种蛋  相似文献   

8.
高温保存种蛋造成受精率极低的假象李艳平(河北省迁安市职教中心养殖场064400)迁安市某孵化场于1997年7月30日晚对一批入孵7天的种蛋进行照蛋检测,发现入孵的8400枚种蛋受精率仅为31.1%,照蛋时种蛋多数澄清、无血丝、血环,打开蛋壳仔细观察到...  相似文献   

9.
本场番鸭种蛋采用同机分批入孵、恒温孵化的方式。本文总结了种蛋存放、消毒。温度、湿度、通气、翻蛋、凉蛋等因素对提高其孵化率的作用。一、种蛋来源选用本场生产的种蛋,品种为由法国引进的白羽番鸭,选择其大小合适(70-85克)的、形状正常(椭圆形)的,剔除有裂纹的、畸形的及污染严重的。种蛋合格率达95%以上,受精率达90%以上。使用电孵化机和电出雏机。二、种蛋存放与消毒种蛋要勤于收集,保持鸭舍产蛋箱干燥卫生,减少污染,保持种蛋的清洁。种蛋以大端向上装盘,便于气室在大端形成,有利于出雏,减少难产(啄壳而不能出壳)…  相似文献   

10.
供温不均会降低鹅蛋孵化率徐强(河北省乐亭县畜牧局063600)某孵化场采取机孵、摊孵结合(前23天机孵,23天后上摊孵),孵化雏鹅两批。第一批入孵种蛋820枚,受精率82.5%,上摊照蛋受精蛋存活95.7%;第二批入孵812枚,受精率85.1%,上摊...  相似文献   

11.
孙淑霞  薛会明 《中国家禽》2001,23(13):22-23
1 种蛋的选择和消毒种蛋应来自健康、高产的种番鸭群,蛋重适宜(70~85 g)、蛋形正常(椭圆形)、新鲜、无破损和污染,剔除“沙壳蛋”、“钢壳蛋”和“软壳蛋”。种蛋以钝端朝上装盘,按米3空间用高锰酸钾15 g、福尔马林30 mL熏蒸消毒30分钟,保持温度为23℃~25℃、相对湿度70%~75%,熏蒸效果最佳。还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30℃)浸泡3~5分钟取出凉干。2 温度因番鸭蛋比普通家鸭蛋大,蛋壳稍厚且呈蜡质状,脂肪多,发热高及散热差,在入孵初期的3~5天内蛋温上升慢。应采取“入孵前预温,入孵后控温”的原则。入孵前先将种蛋放在阳光下…  相似文献   

12.
分别选择新鲜和贮存 5d的伊莎褐种蛋 12枚入孵,在种蛋入孵后的第 2、 24、 48和 66h末,每组分别随机抽取 3枚,测种蛋失重、蛋清厚度和蛋清 pH值。结果表明,新鲜蛋在入孵后的前 48h的变化比较迅速, 48h后的种蛋失重、蛋清厚度和蛋清 pH值与贮存 5d入孵的种蛋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3.
<正>除非在饲养规模很大的种禽场,每天生产的种蛋近万枚,能够满足一次孵化装箱的需要,一般情况下,种水禽场的种蛋并不是产出后的当天就立即开始孵化,而是要在蛋库中存放一定时间,待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再入孵。种蛋产出后有一个必要的孵前存放期,据有关资料报道,如果种蛋产出后直接入孵会造成弱雏增多甚至孵化率下降。其原因可能是:孵前存放有助于气室的形成,而气室是为啄壳前雏禽提供氧气的主要场所;其次,孵前存放是胚胎一个必要的休眠期,也  相似文献   

14.
分别选择新鲜和贮存5d的伊莎褐种12枚入孵,在种蛋入孵后第2、24、48和66h末,每组分别随机抽联3枚,测种蛋失重、蛋清厚度和蛋清pH值。结果表明,新鲜蛋在入孵后的前48h的变化比较迅速,48h后的种蛋失重、蛋清厚度和蛋清pH值与贮存5d入孵的种蛋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的养禽实践中,对怎样提高番鸭电孵化出壳率,我们总结了以下几条技术措施。1挑选和保存种置种蛋应来自优质高产、健康无病、公母鸭配偶比例适当的番鸭群,巨应是产后8~14天的新鲜蛋。这样才能保证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特大、特小、两头尖、很圆、细长、裂纹、异形、壳质差的、气室游移的蛋都应剔除,不适于作种用。2种蛋消毒有污染的种蛋先用SOPPP的二氧化氛溶液浸泡5分钟,后擦洗干净。人孵前在装盘室进行消毒,先提高装盘室的温度到3Ot,每立方米用甲醛ZO毫升加高锰酸钾10克熏蒸ZO分钟(如有水汽凝结在蛋壳上,就会将是浮于…  相似文献   

16.
种蛋的选择和保存的好坏,直接影响胚胎的发育和雏鸡的品质,是获得孵化成功的主要条件之一。1种蛋的选择1.1种蛋的来源。应选用来自饲养管理良好的健康鸡群所产的鸡蛋,病鸡产的蛋不要用于孵化,因为有些疾病往往通过鸡蛋传给下一代。种鸡的年龄与孵化率也有关系,一般鸡在第二年产的蛋较好,孵化率较高。1.2新鲜种蛋的标准。种蛋保存时间的长短与孵化率也有直接的关系,要求越新鲜越好,一般7天内的种蛋最好,最长不能超过15天,15天以上的种蛋孵化率逐渐降低。新鲜种蛋表面覆有一层霜状物,表面鲜艳,气室小。陈蛋则光泽暗浊,气室大。另外,适于孵鸡的…  相似文献   

17.
种蛋的合格率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生产指标,它和鸡场、孵化场的经济效益都有密切的关系。种蛋不合格,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孵化率及雏鸡品质。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挑拣多类不合格种蛋进行多次孵化试验,总结出了这些蛋的孵化能力(见表1) 一、入孵前可观察到的不合格种蛋 1.畸形蛋 多见蛋形偏瘪或扁平,部分蛋壳侧面平滑细簿,四周有皱纹。照时可见部分蛋气室过小或倾斜错位。其形成可能是由母鸡产蛋期内受到惊吓,或者母鸡体过于肥大,造成产蛋节奏紊乱,有两个以上的蛋在子宫内相互挤压引起的,也可能是种鸡患有传染性支气管炎或鸡群…  相似文献   

18.
熏蒸消毒对提高种蛋孵化率和育雏成活率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1992年以来,在种蛋孵化过程的各个环节,坚持用福尔马林气雾熏蒸消毒,在提高种蛋孵化率和育雏成活率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 孵化环节和熏蒸消毒条件(见表1)表1 孵化环节和熏蒸消毒条件条   件集 蛋入 孵落 盘雏鸡出壳50%时40%福尔马林(ml/m3)2828287温 度 (℃)123237.537.5湿 度 (%)75~807065~7065~70时 间 (分钟)302030302 熏蒸消毒方法2.1 熏蒸消毒,从集蛋开始。种蛋收集完毕后,在集蛋柜内进行;入孵消毒在种蛋进入孵化箱后,连…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种蛋孵化率,应着重做好种蛋的选择悄毒、孵化、出维三个关键环节。一、种鸡蛋的选择消毒要入孵的种蛋,应选择母鸡产后5天内的新鲜蛋,其形状、大小要均匀适中,沙壳蛋、薄壳蛋、畸形蛋和蛋形过长或过圆的都不能人孵。种蛋的重量以50—55克为宜,蛋重过小则孵化出的雏鸡太小,蛋重过大则孵化率降低。选好的种蛋应放进消毒箱内进行熏蒸,每立方米容积用福尔马林30毫升、高锰酸钾匕克,熏蒸40分钟,消毒完毕转入孵化机进行孵化。二、孵化过程的管理孵化过程中的管理与种蛋孵化率成正比,应按照孵化机操作程序认真做好以下管理工作。1.…  相似文献   

20.
温度是鹅蛋孵化成败的首要条件。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保证蛋中各种酶的作用和胚胎正常的物质代谢。根据鹅胚胎生长发育的要求,采取前高后低的供温原则,适宜的温度范围约在38.3~36.5℃。在孵化时,如果种蛋来源欠充裕,采取分批入孵,应以“恒温”孵化为好。因为分批入孵可以利用老蛋代谢热作为热源,孵新入孵的蛋,即可节省能源,又可防止孵化后期老蛋“自温”而引起超温,造成胚胎的死亡。当种蛋来源充裕,采取整批入孵时,应以“变温”孵化较适宜。2种施温方案详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