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氮肥不同施用量对免耕抛秧晚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仲平 《耕作与栽培》2007,(4):27-28,51
通过试验表明免耕抛秧晚稻(品种:岳优华4)施N量以11.5kg/667m2比较适宜,其群体结构、综合指标比较理想,单产居首位。比施8.5kg/667m2处理增产达8.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多施1.5kg氮素的处理增产4.71%。够苗期和峰苗期的苗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对穗粒结构的影响,在施氮8.5~11.5kg时,其有效穗数、成穗率和穗实粒数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达13kg时,其有效穗数、成穗率和穗实粒数反而下降。结实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辣椒在不同施氮量水平下的产量产值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当辣椒施氮量为12kg/667m2时产量和产值分别达861.9kg和1191.4元,分别较不施氮和施氮量18kg/667m2增产248.1kg、284.8kg和464.5元、585.8元;辣椒最佳最经济施氮量为12kg/667m2。  相似文献   

3.
魏成熙  刘鸿雁 《种子》2005,24(11):60-62
采用三因素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玉米高产平衡施肥的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以施用N 25.3 kg/667 m2、P2O5 19.49 kg/667 m2 、K2O 26.41 kg/667 m2时,玉米产量可达到705.4 kg/667 m2;施肥量以氮(N)27.45~30.11 kg/667 m2、磷(P2O5)22.80~27.98 kg/667 m2、钾(K2O)15.88~19.21 kg/667 m2为合理施肥量.合理施氮可以提高玉米籽粒中蛋白质的含量,施用磷肥对提高蛋白质的作用次于氮,而钾肥的施用对蛋白质影响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不同氮肥运筹对薏苡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薏苡高产栽培技术,以"兴仁白壳"薏苡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种施氮(纯氮)水平,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薏苡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使薏苡的抽穗、开花和成熟期延迟,株高、茎粗均有所增加,但是过量施氮肥不利于植株健壮;N0~N4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折合单产的变异范围分别为2.7~3.8万个/667m2、100.5~126.8粒、78.98~100.31g、168.60~332.76kg/667m2,N2处理的千粒重和折合单产最高,与N0相比均达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研究表明当施氮量为15kg/667m2(N2)时,有利于薏苡千粒重、群体产量和结实率的增加,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薏苡增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海拔、不同厢面宽度丢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表明,以2m开厢丢秧产量居第1位,单产579.4kg/667m^2;其次是2.67m开厢行秧产量居第2位,单产568.9kg/667m^2;产量最低是4.67m开厢丢秧产量最低,单产531.4kg/667m^2;其次是4m开厢丢秧单产536.4kg/667m^2。  相似文献   

6.
2008年选择在习水县主要旱作土黄壤上进行了脱毒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34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配比与用量对马铃薯鲜薯产量、经济性状有显著影响。在马铃薯上氮肥的增产效应居首位,增产36.3%,磷肥次之,增产24.2%,钾肥增产最低,为11.0%。单位养分增产效果,磷氮钾。中量氮、磷、钾施用水平对马铃薯产量提高作用最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11.55%、6.77%、11.68%。马铃薯最佳经济产量1609.8kg/667m2,最佳施肥量:N10.2kg/667m2,P2O57.2kg/667m2,K2O14.8kg/667m2。  相似文献   

7.
玉米/辣椒旱地宽厢宽带不同带距、不同种植密度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带距667m2纯收益以4m开厢最高,为4442.1元/667m2,其次是3.33m开厢4359.1元/667m2,2.67m开厢最低4132.5元/667m2。采用4m开厢,种植规格玉米为0.5m×0.167m、辣椒为0.7m×0.208m,每667m2玉米密度2000株、产量405.3kg,辣椒3200株,产量717.5kg,纯收益最高达4657.9元,试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罗娅 《耕作与栽培》2013,(2):21-23,26
试验采用"3414+1"肥效试验方案,建立了回归方程,y=40.93+7.89 N+4.75P+2.38 K+0.05 NP+0.10 NK+0.04PK-0.31 N2-0.31 P2-0.15 K2,导出了潮砂泥田种植油研9号的最佳施肥量为667m2施尿素30.0kg、普钙51.3kg、氯化钾17.3kg,可获产量140.5kg/667m2。同时对有机肥的增产效果进行分析,施用有机肥2500kg/667m2的条件下,每100kg有机肥可增产油菜1.53kg/667m2,增产率为3.69%。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密度、氮、磷、钾施用量对杂交玉米新品种金贵单3号产量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得出金贵单3号单产大于701.81kg/667m2的农艺措施为密度3522~3678株/667m2、施N 10.7~12.5kg/667m2、施P2O5 9.5~10.5kg/667m2、施K2O 10.3~11.7kg/667m2。保证足够的群体密度及控氮、增钾、适磷的肥料运筹是取得高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用量及其配比对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21产量的影响,探索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和配施比例.结果表明:黔单21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是N11.1 kg/667 m2,P2O57.5 kg/667 m2,K2O 7.5 kg/667 m2,产量达686.11kg/667m2,纯收入选641.80元/667m2.较不施肥处理、P2K2、N2P2、N2K2处理分别增产176.02%、50.88%、50.88%和25.33%.较不施肥、P2K2、N2P2、N2K2处理分别增收525.10、550.10、329.53、265.0元/667 m2.氮磷钾的增产增收效果从高到低的排列为:氮>钾>磷.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徐稻3号的不同密度,不同播期、不同施氮量进行研究表明,徐稻3号产量高、品质良、抗病性强,在江苏淮北稻区700kg/667 m2以上基本苗4.98~5.21万苗/667 m2,施氮量22.5~30kg/667m2.为提高群体质量和效益,适宜播期为5月1~8日,栽插密度2.2~2.4万穴/667m2,施氮量18~22kg/667m2.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油菜免耕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和效益,采取两因子四水平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移栽平均产量183.11kg/667m2,最高产量203.56kg/667m2,免耕条播平均产量156.45kg/667m2,最高产量169.78kg/667m2,免耕移栽比免耕条播平均增产17.04%,增产达显著水平;免耕移栽比免耕条播纯经济收入平均增加24.24元/667m2,差异不显著;油菜免耕移栽适宜密度为6000株/667m2,免耕直播适宜播种量为0.35kg/667m2。  相似文献   

13.
贺兰山东麓喷灌条件下制种玉米肥密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强云  刘伟  王兆川  李占彪  王平  袁栓 《种子》2005,24(11):86-87,91
针对黄羊滩节灌区喷灌条件下,土质保水性差、蒸发量大、氮磷投入高等问题,进行喷灌条件下制种玉米适宜的氮磷肥施量及定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目前生产水平下,氮肥挥发损失大,肥效低;磷肥追施效果差;只能靠增加密度来提高单产.氮磷密三因素对产量的贡献次序为密度>施氮>施磷.通过氮磷密三因素产量模型分析,筛选了制种单产高于450 kg/667 m2的肥密组合共68个,得出相应配套方案为:在当地条件下,沈单16号玉米制种适宜定植密度在5 766~6 237株/667 m2、施氮量15.5~21.2 kg/667 m2、施磷量8.36~11.84 kg/667 m2,并对氮磷肥肥效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硅肥及配方肥对水稻(黄华占)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咸宁市向阳湖农场开展了水稻硅肥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施配方肥的增产效果并不显著,同时施用配方肥与硅肥增产效果显著;施纯氮15.2kg/667m2,纯磷7.2kg/667m2,纯钾8.0kg/667m2,硅肥2kg/667m2时获得最高产量427.1kg/667m2,并参照市场价,得出施硅肥1kg/667m2,时产投比为2.52,施2kg/667m2,硅肥时产投比为1.45。  相似文献   

15.
以遵205为试验材料,以单产800kg/667 m2为目标产量,每生产100 kg玉米籽粒所吸收的养分量N为2.5 kg,P2O5为1 kg,K2O为2.5 kg,为施肥标准,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时期施用氮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其产量明显高于对照,且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施用氮肥能提高遵205的产量;同时在同等施氮的条件下,以苗期施用12%,拔节到10叶期施用64%,吐丝期施用24%的效果为最好,比对照增产12.29%.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稻生产中氮肥用量增加、栽植密度越来越低等问题,深入探究水稻施氮量和栽植密度的互作效应对水稻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减少施氮、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找出水稻栽植密度与施氮量的最佳组合。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水稻试验田种植的第2季水稻圣稻18号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设置氮肥水平与栽植密度双因素处理,施氮量设4个水平:无氮(N1),0 kg/hm~2;低氮(N2),216 kg/hm~2;中氮(N3),288 kg/hm~2;高氮(N4),360 kg/hm~2。栽植密度设3个梯度:低密度,24万穴/hm~2;中密度,27万穴/hm~2;高密度,30万穴/hm~2。共12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拔节期水稻的株高、鲜质量、叶面积及分蘖数均以30N3处理为最佳。对于水稻养分吸收,中氮中密度下的水稻氮素含量最高,其中27N2处理在抽穗期比24N2处理高出20. 2%,27N3处理在灌浆期比27N1处理高出1. 30%。而水稻全磷、全钾含量随着施氮量增加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还表明,在中密度条件下,288 kg/hm~2的施氮处理比不施氮肥产量提高12. 1%;在中氮条件下,27万穴/hm~2的栽植密度比低密度处理产量提高18. 5%。因此,氮肥水平与栽培密度的最优组合为288 kg/hm~2和27万穴/hm~2,该组合在降低施氮量,控制合理密度的同时,产量实现最优,达到14 615. 3 kg/hm~2。  相似文献   

17.
为完善黔东南低山盆坝地区马铃薯施肥指标,探索肥料利用率,特进行冬种马铃薯氮、磷、钾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中氮、磷、钾纯施用量分别为16kg/667m~2、8kg/667m~2、21kg/667m~2的优化施肥条件下,植株生长表现较好、产量最高,产量比缺素施肥处理增产19.4%~23.6%,比空白施肥处理增产204.6%~298.7%,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马铃薯优化施肥100kg经济产量吸收N、P_2O_5、K_2O养分指标分别为2.56kg、0.93kg和4.64kg;肥料利用率N为52.7%,P_2O_5为28.3%,K_2O为57.4%。优化施肥氮、磷、钾纯施用量分别为16kg/667m~2、8kg/667m~2、21kg/667m~2的配比方式较为合理,营养元素缺失或不施肥会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8.
氮磷钾及微肥对苎麻产量、纤维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配施氮磷钾肥对原麻产量有着很明显的提高,全年施纯N25kg、K2O25 kg和P2O510 kg/667m2增产幅度最大,比单施纯N25kg的增产15.5%,而原麻纤维细度保持稳定或下降不大.在施用氮磷钾肥基础上配施镁、锌、硼、锰等微量元素可使原麻产量比不施微量元素的提高5%~10%,而纤维细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辣椒氮肥适宜用量,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开展了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辣椒经济性状、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影响明显,合理的氮肥用量可改善辣椒经济性状,提高产量水平,氮肥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施氮为18kg/667m2,辣椒植株和分枝次数、单株结果数、单果鲜重等经济性状最好,产量最高,单产达161.9kg/667m2,氮肥利用率为17.78%,氮肥农学效率为4.02kg/kg,氮肥偏肥料生产力为8.99kg/kg。在辣椒大面积生产中,应合理控制氮肥施用总量,施氮量不宜超过18kg/667m2,根据生产实际,建议施用量在15~18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20.
遵义市烤烟施肥量与品质特征、生态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对贵州遵义不同海拔和不同品种的烤烟施氮进行研究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烟株生育期相应的推迟;同一海拔云烟85的生育时期早于K326。海拔1000m以下,K326以施氮10kg产量和产值最高,品质最佳;在海拨1000以上,K326和云烟85都以施氮7kg/667m2,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最高,品质也最佳。K326品种海拨1000m以下,烟株施氮量不超过10kg,而海拔1000m以上,施氮量不超过7kg/667m2;云烟85在1000m以下,烟叶施氮量不超过10kg,而在海拔1000m以上,施氮量不超过7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