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额新对虾壳薄体肥,肉嫩味美,海水养殖由来已久,而淡水养殖的发展,则是近几年的事情。现将刀额新对虾的淡水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刀额新对虾 (Metapenaeusensis )俗称基尾虾、沙虾、土虾、泥虾 ,分类上属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新对虾属。其额角上缘有齿 ,下缘无齿 ,是区别于对虾属的显著特征之一。刀额新对虾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和两广沿海 ,其壳薄体肥、肉质鲜美细嫩 ,胜于中国对虾 ,且耐干能力强 ,常能以活虾上市 ,深受消费者青睐 ;刀额新对虾生命力强 ,食性杂 ,耐温范围 10~ 37℃ ,适宜生长水温 17~ 32℃ ,耐低氧能力比对虾强 ,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广 ,经驯化可在淡水池塘中养殖 ,是海虾淡养很有前途的一个新品种。一般刀额新对…  相似文献   

3.
在对虾人工配合饲料中添加蜕(脱)壳促长素,喂养斑节对虾和刀额新对虾,观察其促进蜕壳、生长的作用。试验证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0.5‰、1.0‰、1.5‰)的蜕壳促长素,均不同程度地促进对虾的蜕壳和生长。添加浓度为1.5‰效果最为明显。值得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刀额新对虾淡水驯养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刀额新对虾Metayenaeusensis为海产中型对虾,1997年6月暗次引进南京地区进行全淡水驯养。经106d的养殖,3试验点产出成虾52kg,普遍个体72-78mm,体重4-5.2g;大的个体达90mm,体重8.6g;个别达110mm,体重18.2g。引种试验表明,刀额新对虾可以在全淡水池塘养成,而成活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刀额新对虾Metayenaeusensis为海产中型对虾,1997年6月首次引进南京地区进行全淡水驯养。经106d的养殖,3试验点共产出成虾52kg,普遍个体72~78mm,体重4~5.2g;大的个体达90mm,体重8.6g;个别达110mm,体重18.2g。引种试验表明,刀额新对虾可以在全淡水池塘养成,而成活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刀额新对虾俗称基围虾或砂虾,其种苗经淡化后能在淡水中养殖.试验表明,刀额新对虾淡水池塘养殖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产量高和效益好等特点,是目前"海虾淡养"的优良品种,近年来发展养殖较快.现将其淡水池塘养殖主要技术措施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刀额新对虾俗称沙虾、泥虾,在分类上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新对虾属.刀额新对虾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和广东、广西沿海,其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对低盐、高水温和低溶氧有较强的忍耐能力.离水后也可较长时间存活,适于活虾上市.  相似文献   

8.
刀额新对虾俗称基围虾,是目前"海虾淡养"的优良品种之一.因刀额新对虾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食性杂、容易饲养和抗病力强等优点,据近几年江苏盐城地区试养证明,刀额新对虾在池塘中养殖,5个月左右即可上市,亩产量可达50~100kg,产值3 000~7 000元,利润1000~2 500元.现将其经济价值、生物学特性及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的专家利用牛粪饲养对虾取得很好的效果,对虾生长良好,11周龄成活率达88%。他们在整个试验期间(11-14周龄)虾池中不投任何商品饵料,每周仅在虾池中投入30kg牛粪。这种施放牛粪的海水养虾池对虾的生长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能大大降低对虾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0.
日本对虾是广温性虾类,近年来在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发展较快,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有些地区,日本对虾已成为虾池养殖的主导品种。但在实际养殖生产中,日本对虾养殖成活率偏低,已成为提高虾池养殖效益的制约因素。笔者认为,在虾池中养殖日本对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一、盐度。日本对虾对盐度要求较高,对低盐度耐力较低,要求最适盐度23~47‰。中国对虾属广盐性虾类,对盐度要求不高,有些虾池附近水质盐度较低,个别地方水质盐度不足15‰。若放养日本对虾,势必导致日本对虾成活率偏低,这是虾池养殖日本对虾成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同时,一…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08,(3):32
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的专家利用牛粪对虾生长良好11周龄成活率达88%。他们在整个试验期间(11-14周龄)虾池中不投其他任何商品饵料,每周仅在虾池中投放30公斤牛粪。这种施放牛粪的海水养虾池对虾的生长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能大大降低对虾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2.
刀额新对虾是海水虾淡化养殖很有前途的一个养殖品种,在南方地区一年可进行两茬养殖.目前在淡水中人工饲养亩产量可达75~100千克以上。该虾壳薄体肥.肉嫩味美,胜于中国对虾.且适应能力强.常能以活虾上市.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90年代初,对虾大面积地暴发病毒病,使沿海地区对虾养殖业遭受了沉重打击。许多养殖企业和虾农收效甚微,甚至亏损,严重地制约了虾池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有效地提高对虾养殖的综合利用率,各级政府及科技人员极大关注对虾池的综合利用,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如何来提高虾池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三种对虾雄性生殖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解剖学,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的方法对长毛对虾,日本对虾,刀额新对虾的雄性生殖系统各部分结构进行初步观察,并对三者的差异进行比较。其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精囊等组成。输精管又分为前中后三段。刀额新对虾具明显可见的前段。中段爱腔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精囊分三个腔,囊内精荚数因种而异。同时还分析了三种对虾雄性生殖系统组织化学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开始,我们采用几组鱼虾混养技术示范。红罗非鱼与刀额新对虾混养组合最佳。红罗非鱼每667平方米产量650公斤以上,刀额新对虾667平方米产量50公斤以上。若每667平方米增收50公斤虾(55元/公斤,给小贩的价格),经济效益(产值)每667平方米增加2000元以上。鱼虾混养技术如下。一、生物学特性红罗非鱼(彩虹鲷)体侧扁,背较高,体表呈彩虹色,有桔红、桔黄等。腹膜白色,此为红罗非鱼独具特征。既可淡水养殖,还可在半咸水甚至海水中生长。栖息于中下层,喜群居。耐温范围为10~40℃,适温范围18~38℃,最佳生长温度25~30℃,水温低于16℃不宜养殖。红罗非鱼属杂食性鱼类,偏植物性食料。在饲养条件下,可摄食米糠、豆饼、麦皮、豆渣等,以投喂配合饵料为好。刀额新对虾俗称沙虾、泥虾、土虾。其壳薄体肥,肉嫩味美,生命力强,常能以活虾面市。此虾属广盐性虾类,能在3%的海水直至淡水水域中生长。但人工育苗必须于海水中进行。适宜生长水温范围为17~32℃,冬季水温降至5~6℃也能生存。刀额新对虾为杂食性虾类,在幼体阶段食性与对虾类似,成虾以捕食底栖小动物为主,亦摄食有机降屑及底栖硅藻等。栖息底质以沙泥最常见,具有潜底习性...  相似文献   

16.
日照市东港区沿海对虾养殖,在去年遭到特大病灾之后,今年又发生严重病灾。沿海8处乡镇,150个渔业村的1.8万亩虾池,从6月上旬以来陆续发病受前段高温天气影响,病情迅速蔓延,到7月中旬已有1.1万亩因受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农业司法鉴定技术查明了一起车祸泄漏柴油污染虾池水体是导致养殖对虾死亡的原因,认定柴油污染与对虾养殖经济损失间具有完全因果关系,估算了对虾经济损失和修复虾池环境的费用损失,为法院的公正审理提供了法定证据。  相似文献   

18.
虾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南美白对虾、刀额新对虾、罗氏沼虾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向SDS-PAGE凝胶电泳和双向电泳技术建立3种虾类的电泳图谱,建立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虾肉双向电泳图谱,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比较3种虾类蛋白图谱,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和分析意义的差异蛋白点共37个,其中15个蛋白点为南美白对虾的特征蛋白点,而刀额新对虾与罗氏沼虾的特征蛋白点分别为3个,7个。  相似文献   

19.
刀额新对虾,俗称麻虾、沙虾和基围虾,为对虾科新对虾属。其个体中等大小,属中型虾类,体长一般为75~164毫米。体重4~50克,它分布于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日本囊对虾养殖后期浮游生物的昼夜垂直迁移规律。[方法]对日本囊对虾养殖后期虾池中的浮游生物种类的组成和垂直分布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引起虾池浮游动物垂直运动的可能原因。[结果]C区浮游植物总数量大于B区和A区,总数量变化范围为6.6×108~11.5×108个/L,但各区的昼夜垂直分布规律相似。绿藻、裸甲藻、硅藻、隐藻、蓝藻均在C区的总数量最大,各区的昼夜垂直分布规律相似。高位池养殖日本囊对虾虾池浮游动物总数量的昼夜垂直变化不明显,C区浮游动物总数量最多(1.69×103/L),其次是B区,A区最少(1.26×103个/L)。日本囊对虾养殖后期水体中温度和DO的昼夜变化显著,而p H的昼夜变化不显著,而温度、p H值、DO的在各时间点的区域垂直变化均不显著。氮、磷和COD在各时间点的区域垂直变化均不显著,氮和磷的昼夜变化不显著,COD的昼夜变化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后期虾池水质调控及日本囊对虾高产养殖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