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5 毫秒
1.
<正>粮食"九连增"鼓舞着中国人,但是基于化肥强势投入的结果,这个好消息的背后也存在极大的隐忧。据有关研究显示:土壤基础地力对作物产量的贡献率总是大于60%,因此土壤本身健康与否是粮食增产的根本所在。事实上,单纯依靠化肥的增产效果在衰退。1975年,化肥的平均增产效果为:25kg谷粒/kg化肥;而到了2008年,这一数字变为8-9kg谷粒/kg化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土壤的基础地力在减弱。  相似文献   

2.
甜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地力 与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与提高甜玉米产区耕地土壤地力,是实现甜玉米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采取甜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利用的方法,经3年6季试验,对其地力及产量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持续单一施用化肥不利于土壤地力的稳定与产量的提高,实施秸秆还田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酸性条件、提高甜玉米产量。与试验前相比,持续单一施用化肥除土壤速效磷含量有所增加外,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下降1.08g/kg、1.18 mg/kg、2.47 mg/kg,土壤p H值下降0.15;同等化肥条件下实施单季和双季秸秆还田有机质含量则分别增加0.71、1.29 g/kg,速效氮增加17.15、28.27 mg/kg,速效磷增加0.96、1.73 mg/kg,速效钾增加2.41、5.92mg/kg、土壤p H值提高0.16、0.2,与单一施用化肥处理相比每季平均产量提高7.5%、11.8%,每667 m2增效87.3、117.1元。  相似文献   

3.
在临泽县鸭暖镇华强村的重度盐碱地上开展了不同用量磷石膏+土壤调理剂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磷石膏12 000kg/hm~2+土壤调理剂1 500kg/hm~2的处理,玉米农艺性状好,增产1 193.4kg/hm~2,增产率9.98%;施用磷石膏6 000kg/hm~2+土壤调理剂1 500kg/hm~2的处理,增产1 020.0kg/hm~2,增产率8.66%;单施磷石膏或调理剂的处理玉米都有所增产。但综合各种因素,施用磷石膏6 000kg/hm~2+土壤调理剂1 500kg/hm~2的技术模式最为经济实用,可改善地力,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水稻生产中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及土壤调节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施用不同类型的有机肥、无机肥处理,并设施用土壤调节剂和不施用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有机肥能促进水稻分蘖,但肥效较慢,水稻前期生长不及单施化肥,而后期明显强于对照。随着施用有机肥比例的增加,水稻产量逐渐增加,其中处理复混肥75.0 kg/hm2+磷铵22.5 kg/hm2+干稻草4 000.0 kg/hm2的平均产量最高,达到8 724.30 kg/hm2,比对照增产6.7%。施用土壤调节剂后有利于增产,平均产量水平达8 440.05 kg/hm2。[结论]有机肥和土壤调节剂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使其分蘖增多,增产效果明显。施用复混肥75.0 kg/hm2,磷铵22.5 kg/hm2,干稻草4 000.0 kg/hm2并施用土壤调节剂时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8 791.95 kg/hm2。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畜禽粪污堆肥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应用效果,以达到化肥减量、提高地力、提升品质的目标。通过设置水稻应用畜禽粪污堆肥替代氮肥的不同比例处理,分析各处理对水稻产量、土壤养分变化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施用畜禽粪污堆肥37 500 kg·hm-2、60%氮肥的水稻产量最高,达到6 942.0 kg·hm-2,较CK1、CK2分别增产47.95%和21.98%;施用畜禽粪污堆肥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较大,其中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磷含量降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全钾含量提高,培肥地力;施用畜禽粪污堆肥处理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增加、精米率提高、垩白粒率降低、胶稠度降低,有效提高稻米品质。综合分析,在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肥力水平中下等低产田施用堆肥15 000 kg·hm-2、80%氮肥处理能达到减施化肥量、提高水稻产量、培肥地力、提升稻米品质的目标,可进一步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1.因土施用。每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40毫克时,土壤处于极缺钾状态,钾素已成为作物增产的限制因素,应优先施用,无论什么作物,增产效果都非常显著。每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40-80毫克时,土壤处于缺钾状态,施用钾肥增产效果也很显著。每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80毫克时,除一些喜钾经济作物外,粮食作物应少施或不施。2.因作物施用。在土壤缺钾状况一样的情况下,钾肥应优先用在喜钾的作物上,如豆科作物、薯类作物、甘蔗、甜菜、西瓜、果树、棉花、麻  相似文献   

7.
长期施肥下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变化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目的】阐明长期不同施肥下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变化态势及其差异,为评价和建立长期施肥模式、促进粮食持续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主要长期试验不施肥(CK)、施化肥(NPK)、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3个处理的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700多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长期不施肥的玉米和小麦产量总体上表现为极显著(P<0.05)下降趋势,年下降量分别为110.9和33.4 kg?hm-2,而水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施用化肥,玉米、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均呈极显著(P<0.01)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量分别为90.9、48.5和25.3 kg?hm-2。化肥配施有机肥,3种作物的产量随时间没有显著变化,均比较稳定,与NPK比较,玉米、小麦和水稻产量变异系数分别降低了8%、4%和3%。3种作物比较,小麦和玉米产量年际间变异较大,而水稻产量相对稳定。施肥的作物产量与不施肥的作物产量(反映土壤基础地力)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基础地力产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施肥产量增加量NPKM处理比NPK处理小0.12~0.31 kg?hm-2?a-1,表明长期施用化肥作物产量对基础地力的依赖程度高于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结论】中国农田长期不施肥或施用化肥的作物产量变化趋势为玉米和小麦下降,水稻基本稳定;化肥配施有机肥具有明显的增产和稳产效果,是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8.
当前生产条件下不同作物施肥效果和肥料贡献率研究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目的】研究在当前生产条件下化肥施用对不同作物产量的影响,明确化肥对不同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及肥料的农学利用率现状。【方法】2006年至2008年在湖北省分别布置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的田间肥效试验251、47、62和26个,分析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农作物的增产效果,以及目前不同作物的肥料贡献率和肥料农学利用率现状。【结果】目前农作物平衡施用氮、磷、钾肥的增产效果显著,但不同作物的施肥效应差异较大。与不施肥相比,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分别平均增产2269、2200、1438和1617kg·hm-2,增产率分别为46.7%、109.8%、173.7%和68.6%;相对应的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9.6%、48.6%、56.2%和38.0%,肥料农学利用率分别为7.2、7.7、4.0和3.0kg·kg-1。【结论】现代作物产量的提高和维持必须依赖肥料的施用,并且应该根据不同作物的施肥效应合理配置肥料资源,同时在保证农作物高产的前提下,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正> 施用有机肥配合化肥是增加小麦产量,培肥土壤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本文将淮北地区近几年来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的试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探讨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其他性状的影响,以及对培肥地力的作用。一、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小麦产量因素的影响 (一) 增产效果土壤基础肥力较低或中等水平,单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小麦-玉米两季秸秆全还田条件下,探索不同有机-无机运筹模式对作物产量、氮效率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为小麦-玉米一年两季种植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和科学培肥地力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设计化肥与不同用量有机肥配合并结合施用秸秆腐熟剂措施,研究不同有机无机运筹模式对产量构成、氮养分吸收、土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等特征的影响。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F处理(单施化肥),FA处理(化肥配秸秆腐熟剂),FM1处理(化肥配1 500 kg·hm-2有机肥),FM2处理(化肥配3 000 kg·hm-2有机肥),FM3处理(化肥配4 500 kg·hm-2有机肥),FAM2处理(化肥配3 000 kg·hm-2有机肥和秸秆腐熟剂)。 【结果】(1)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不同用量有机肥和秸秆腐熟剂均可显著增加小麦-玉米籽粒产量,其中FM3处理产量最高,小麦增产20.6%,玉米增产10.6%,FAM2处理小麦增产19.5%,玉米增产8.2%。产量增加源于产量各构成要素的协同提高,小麦以公顷穗数和穗粒数增加较为显著,玉米以行粒数增加最为显著。(2)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腐熟剂可以促进氮素向籽粒运移,提高氮素收获指数,随有机肥用量增加,小麦和玉米氮素积累量均增加,其中FM3处理和FAM2处理籽粒氮素累积量和收获指数均较高,与F处理达显著差异。配合施用秸秆腐熟剂的FA和FAM2处理较不施菌剂处理周年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3—1.6 kg·kg-1。(3)增施有机肥和施用秸秆腐熟剂显著增加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其中FM3处理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最高,施用2年后相比F处理全氮增加0.17 g·kg-1,有机质增加1.97 g·kg-1。各有机无机配施模式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孔隙度和水稳性团聚体比例。 【结论】连续2年试验表明,增施有机肥、配施秸秆腐熟剂可以增加小麦-玉米产量,促进籽粒氮素吸收和转运,改善土壤结构和培肥地力,推荐FAM2处理作为本地区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有效的增产及土壤培肥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1.
设置不同试验处理探讨配施定量化肥时有机肥的合理用量,分析作物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白萝卜施用100 kg/667 m2的有机肥代替1/3化肥时产量最高,达6 098.0 kg/667 m2,大白菜施用220 kg/667 m2的有机肥代替1/3化肥时产量最高,达4 176.7 kg/667 m2。施用有机肥可促进白萝卜维生素C含量的积累,改善作物品质,同时减缓了作物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的供钾地块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作物的需钾水平.结果表明,在土壤速效钾为70 mg/kg的地块上,施用钾素化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土壤含钾量越低,施钾的增产效果越明显,在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上增产尤为明显.试验土壤上,每667m2施用有机肥3000kg并施钾素6.23kg,可以补偿土壤中钾的亏损,达到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辅酶Q10污泥施用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进行了不同用量污泥施用及与单施化肥对比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污泥施用增加了玉米的株高,400kg/667m2施肥量比空白区平均增加14cm,比单施化肥区平均增加6.5cm;400kg/667m2施肥量比空白区增产10%~15%,达到差异显著水平,与单施化肥区无显著差异;施用污泥与空白区相比,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均有所提高,与单施化肥相比,污泥对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作用更明显;污泥施用后对提高土壤中磷的作用最大,其次为氮,对有机质和钾的影响微乎其微,对土壤的p H值没有影响。辅酶Q10污泥施用对玉米生长、产量形成和品质均具有良好的效应,同时能够起到培肥土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施用一次性减量控释肥与常规肥料对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及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一次性减量施用控释肥对棉花化肥减施增效的作用,为棉花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多重复田间试验,利用CI-110等仪器研究施用不同用量的控释肥和常规肥料条件下,棉花冠层结构、光合性能、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等参数变化。【结果】 一次性减量施用控释肥能保持棉花中后期较高的叶面积指数、提高中下层透光性、增强光能截获能力、减少群体漏光损失,延缓叶片老化和光合功能衰退速率。各处理棉花盛花期、吐絮前期LAI 与棉花总成铃数、单铃重及产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盛铃期与棉花僵烂铃比重极显著相关。研究一次性减N25%施用控释肥处理比一次性全量施用控释肥处理平均增产2.89%、比全量施用常规肥料处理平均增产5.53%、比减N 25%施用常规肥料处理平均增产14.89%、比不施氮肥对照平均增产50.96%。【结论】 一次性减量施用控释肥可以构建合理的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增加棉花单株成铃数及产量,减少氮肥投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一次性减N 25%施用控释肥(225 kg/hm2)为安徽省沿江棉区杂交棉适宜的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15.
施用沼肥对杂交油菜籽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施用不同肥料对杂交油菜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渣并喷施沼液促进植株长势良好,且经济性状优良并可获得产量3866.7kg/hm2,较单施化肥增产533.41g/hm2,增幅16.0%,增产效果明显;获得经济效益14203.0元/kg,增幅28.8%。施用沼渣和喷施沼液节约成本,促进了作物的无公害生产,是促进作物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科学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普遍存在盲目施肥、单一施肥、过量施肥等不合理的施肥现象,不仅降低了肥料利用率,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退化,造成作物大幅度减产,产品品质下降,给生产带来损失。当前,以下主要途径可提高化肥施用效果: 一是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可科学地供给作物各种营养成分,增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提高化肥肥效,增加作物产量。据山东省土壤肥料站3年定点试验,小麦每亩施尿素20kg,增产63.5kg,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增产110kg。  相似文献   

17.
基于“3414”模型对川中丘陵区玉米氮磷钾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川中丘陵区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上进行了玉米"3414"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增产效应显著,其中,处理6产量最高,处理2产量最低,分别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06.0%和18.6%。基础地力对产量的贡献率为48.55%,表明土壤属于下等肥力。N、P、K对玉米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为N>P>K,增产效果居首位的为氮肥,施用纯N 240 kg/hm2的增产效应达到2826.00 kg/hm2;P肥的增产幅度次之,施用纯P 72 kg/hm2的增产效应达到2542.50 kg/hm2;施用纯K 45 kg/hm2的增产效应为1207.50 kg/hm2。在不同肥料的交互作用中,N×P的交互作用对产量影响最大,N×P>N×K>P×K。施氮量(N)为329.33 kg/hm2,施磷量(P2O5)为99.04 kg/hm2,施钾量(K2O)为50.21 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为6885.94 kg/hm2。玉米产量与N、P、K肥料效应回归模型为三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经显著性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以为玉米生产施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施用紫云英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研究结果表明 :在基础肥力较高的土壤中 ,紫云英与化肥配合施用的效果明显好于单施化肥 ,水稻产量增加 772~ 874kg/hm2 ,增产 16.0 %~ 18.1% ,差异显著。紫云英与化肥配合施用 ,土壤速效养分和缓效养分并举 ,在增加水稻产量的同时 ,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 ,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周年秸秆还田及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东省西部潮土区研究了小麦-玉米周年轮作模式下连续两年4个种植茬口秸秆全还田和施用钾肥对耕层土壤钾素状况、作物产量及土壤-作物系统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定位两年后,秸秆还田及施用钾肥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其中秸秆还田配施钾肥(NPKst)处理提高幅度最大;小麦或玉米产量各个茬口均以NPKst处理最高,不施钾肥秸秆不还田(NP)处理最低。施用钾肥小麦平均增产8.03%,玉米平均增产2.92%;秸秆还田条件配合施用钾肥,小麦平均增产14.13%,玉米平均增产6.99%。施用钾肥秸秆不还田(NPK)处理和NPKst处理第一种植季的钾肥当季回收率分别为31.8%、24.4%,4个种植季钾肥累计回收率分别为39.2%、25.3%。定位两年后,单施钾肥处理(NPK)土壤钾素平衡达到-481.2 kg/hm2,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处理(NPKst)土壤钾素平衡达到74.2 kg/hm2。为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秸秆还田配施钾肥是维持潮土土壤钾素持续供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有机肥配施化肥影响棉花生长性状和产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肥和无机复混肥为对照,研究化肥有机替代比例(20%、40%、100%)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生育时期,棉花株高、叶片数、SPAD值、茎粗以及棉花产量变化规律一致:T5与T1处理差异不显著,T1、T5分别与T2、T3、T4处理差异显著。与无机肥处理(CF)比较,化肥减量20%下施用400 kg有机肥、化肥减量40%下施用800 kg有机肥处理,显著促进棉花生长、提高棉花产量。T3、T4处理棉花产量分别比空白处理(CK)增产27.70%、21.75%。【结论】有机肥配施化肥可以达到化肥减量、棉花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