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大兴县留民营大队有162户810人,1920亩耕地,其中粮田1640亩,主要种植作物以小麦和水稻为主。1980年粮食总产167万斤,亩产1018斤,人均分配320元;1981年粮食总产173万7千斤,亩产1053斤,人均分配370元;1982年粮食总产196万斤,亩产1196斤,人均分配405元。留民营大队自1980年春开始搞沼气池、太阳能浴池试点,1981年5月,全村社员户普及了沼气池、太阳能浴池,共建沼气池160个,太阳能浴池152个。现将其经济效益情况调查介绍如下。一、沼气池、太阳能浴池投资情况1、沼气池该大队建的沼气池,都是三结合式(沼气池、猪圈、厕所)的,投资包括三项。沼气池每户一个,体  相似文献   

2.
泗棉2号是我场1980年育成并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1984年审定通过的新品种.1981~1983年,在我场的百亩连片高产中间试验中,种植340亩,平均亩产皮棉208斤.其中春茬一熟棉161亩,亩产皮棉216斤;麦套棉179亩,亩产皮棉201斤.  相似文献   

3.
20285系江苏省农科院粮食所从复虹3号×(辛尼斯×南粳15)的配组中选育出的早熟晚粳糯稻品种.练湖农场1980年引进品比试种,1981年扩种繁殖.(一)产量表现1980年在本场的省区试中折合亩产1130斤,占第一位,比对照筑紫晴1020斤增产10.8%.在省组织的16个优良品系联合鉴定试点中,实收亩产1114斤,居首位.1981年在本场的省区试点中,实收亩产1071.6斤,比对照筑紫晴756.7斤增产29.4%.在本场组织的新品系产量鉴定中,实收亩产1057斤,比对照复虹糯增产18.78%,两个试验产量都名列第一,均达到极显著增产标准.1981年我站示范繁殖21.1亩,实收亩产982斤,比筑紫晴增产20.6%.两年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高产稳产,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和较高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渭南县是陕西省的重点产棉县之一,在关中优良棉区161个公社中,渭南县占16个,约占十分之一。1981年植棉面积35.5万亩。从1959年到1980年的22年中,全县平均亩产皮棉最低的是1961年,26.9斤,最高的是1973年,84.7斤,22年总平均为49.3斤。1973年以后,平均亩产没下过45斤,到1980  相似文献   

5.
盐碱荒地的改良利用一般都是以绿肥和水稻作为先锋作物。由于土地平整投资大,前两年收益小,故影响了盐碱荒地的开发利用速度。为了做到当年投资当年得益,1980年我们在全县五个碱改水的试点田里栽种了23亩浅水藕,当年亩产都在3000斤以上,亩产值800多元。1984年全县种植浅水藕6806亩,平均亩产4000斤以上,最高亩产达8000多斤,亩产值达2000多元。  相似文献   

6.
1981年以来,我们选用青农2号甘薯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连续三年获得亩产9500斤以上的高产量。其中1982年1.21亩,亩产9525.8斤,1983年1.14亩,亩产9675.7斤,1984年1.05亩,亩产9816.4斤。根据三年资料分析,青农2号亩产9500斤的生长特点及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7.
徒稻4号A×反五-2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课题组于1979年选育的杂交晚粳新组合。1980-1982年在南方稻区(苏、皖、沪、湘、鄂五省市六个点) 单季杂交粳稻区试中,连续三年亩产量居供试组合的第一位,其中1980年亩产972.5斤比对照“鄂宜105”增产12.9%;1981年亩产854.7斤比对照“南粳34”增产22.9%;1982年亩产1037.8斤,  相似文献   

8.
<正> 我所在1980年创花生亩产776斤的基础上,1981年种植2.1亩高产田,实收干荚果1781.3斤,平均亩产848.2斤,现将花生高产田的具体情况简结如下:一、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9.
苏州地区后季稻产量很不稳定.七十年代平均亩产521斤,极差245斤,变异系数13.4.1979~1982年4年中,2年增产,2年减产.1980年亩产比1979年减4成左右,1982年亩产比1981年增3成左右.后季稻产  相似文献   

10.
1980、1981年在无锡东亭公社春雷二、五队进行日本引进水田农机具试验。两年的总产和单产都超过1979年,且远远超过太湖地区单季稻平均单产水平。试验方面积为390.6亩。1980年水稻总产400,602斤,1981年418,681斤,分别比1979年增产21,013斤,39,092斤即增长5.54%和10.29%;1980年单产1025.61斤1981年单产1071.89斤分别比1979年增加90.11斤和136.39斤,增长9.63%和14.58%,1980年高产田块有42.67亩,平均单产1136.12斤,最高田块单产1240.75斤,1981年亩产1100~1200斤的高产田块有90.63亩,最高田块单产1282.3斤。  相似文献   

11.
在保加利亚农业中,小麦生产占有重要地位,是主要农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1/4多,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增长。五十年代全国小麦平均亩产不足200斤;六十年代提高到300斤左右;七十年代达400斤以上;1981年达573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因此,保加利亚从六十年代的小麦进口国变为七十年代的小麦输出国。1980年净出口47.9万吨,1981年为25.9万吨。  相似文献   

12.
我区1976年试种杂交水稻,经过1977年的多点示范,表现为优势明显,增产显著.1978~1981年,推广面积从100多万亩扩大到200多万亩,亩产连续四年稳定在800斤以上水平.1981年种植236.9万亩,单产847斤,总产20亿斤,单产和总产都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在大面积推广杂交中稻的几年中,还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高邮县1981年种植37.68万亩,单产916斤.该县郭集公社13500亩杂交中稻,单产1006斤.泰兴县永安公社胜利大队,1980、1981连续两年种植700多  相似文献   

13.
1980~1984年,我们在花桥乡进行百亩连片小麦高产栽培试验。除1983年因冰雹灾害未计产外,三年共种植小麦377.99亩,平均亩产815.18斤。 根据三年来对99块田的考察,58块宁麦3号平均亩产811.84斤,产量结构是每亩30.13万穗,每穗42.54粒,千粒重31.67克;41块扬麦4号平均亩产816.9斤,产量结构是  相似文献   

14.
黄河故道两岸是我省主要苹果种植区,但由于管理水平不高,不少苹果园长期处于无收或亩产只有几百斤的低产水平.例如淮阴县果林场,1971~1980年的10年中,果品年平均亩产115.6斤,亩产值不到15元.1981年是果品大丰收之年,苹果亩产仅187斤,亩产值也只有20元左右.由于果品产量低,严重挫伤了广大果农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苹果生  相似文献   

15.
我们大队,地处黄海之滨,属棉旱粮地区,共有八个生产队,1802人,集体耕地3036亩。国家下达计划粮田面积1495亩,棉田1320亩。历史上粮棉产量一直低而不稳。文化大革命前的1962年到1965年粮食亩产不到400斤,棉花不到50斤。文化大革命中,广大干群大批修正主义,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新高潮,夺得了粮棉连年丰收。1972年,粮食亩产691斤,棉花亩产83.6斤,1974年粮食亩产801斤,棉花亩产130斤,1976年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在全党动员,  相似文献   

16.
马坝晚占1号是华南农学院和曲江县农科所合作育成的高产优质新品种。1979年定型并进行了试生产。在曲江县农科所(马坝)种植6.65亩,平均亩产812斤。初步确认了该种耐肥、高产的特性。1980年晚造在马坝公社马坝大队示范,种植460亩,平均亩产560斤。1981年曲江县扩大种植6000亩,其中列入中间试验重点示范的2000亩。1980年参加广东省晚造优质品种区域试验,马坝晚占1号亩产760.53斤比对照种双竹占548.67斤增产211.86斤,增产38.61%,名列第二位。米质经(81)粤粮农字209号文鉴  相似文献   

17.
我们大队位于苏北老沂河畔,2800亩耕地,其中1460亩沙层厚度达一米左右,庄稼扎不下根,立不住苗。通过土、肥、水综合治理,不断扩大了稳产高产田,同时实行科学种田,粮食单产逐年提高,总产逐年增加。1969年粮食总产107万斤,亩产520斤,超过了“纲要”;1970年粮食总产160万斤,亩产925斤,跨过了“长江”;1971年粮食总产180万斤,亩产1107斤,超过了“双纲”;1972年又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粮食总产达205万斤,亩产达1310斤。近四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递增200斤以上,总产平均每年增加30多万斤。  相似文献   

18.
辽阳县小屯公社高城子大队今年在天旱、蚜重、遭风灾的情况下,高粱又获得了丰收,平均亩产695斤。这个大队从1959年以来,除1960年遭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产量略低外,每年高粱平均亩产都稳定在600斤以上,7年平均(包括1960年)亩产639斤。解放初期,高粱平均亩产只有200斤左右,产粮不够消費,每年要由国家供应粮食30多万斤。但是,自合作化后,特别是建立人民公社以来,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几年来虽然由于扩大棉田和基建用地,减少粮田2,200多亩,增加人口520多人,粮食不仅自給,而且每年还向国家交售10~20万斤商品粮。  相似文献   

19.
一 玉米是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主要作物之一,也是一种比较高产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与总产量约占全国粮食面积和总产量的12—13%。近几年来,玉米的生产是稳步上升的,1965年的单产和总产均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尤其可喜的是,无论在南方、北方,或在高产区、低产区,都出现了一批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县。据统计,全国亩产达到300斤以上的县,计有210个。河北省遵化县386,000亩玉米,亩产600斤;山东省黄县283,000亩玉米,亩产500多斤;山西省太谷县127,000亩玉米,亩产500斤;上海市崇明县190,000多亩玉米,亩产600斤。特别是出现了许多持续稳产高产的社、队。例如: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1954年玉米平均亩产256斤,1958年以来一直稳  相似文献   

20.
乐志沟大队历史上没有种植及食用高粱的习惯,1980年开始为了给伊川酒厂生产酿酒原料高梁,把高粱作为经济作物栽培,当年种夏播高粱403亩,获得平均亩产1082斤的好收成,收到了显著经济效果。1981年扩种高粱793亩,因虫害减产,平均亩产只392斤;1982年种790亩高粱,平均亩产797斤;1983年高粱面积扩大到980亩,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