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国内,"农超对接"作为农民销售产品的一种新型模式,已开始在发达城市进行实践。石家庄现有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有多种,可是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介绍了农超对接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其次,分析石家庄农产品流通的不足;最后,结合农超对接理论及我国关于农产品流通的宏观政策,探讨了推动石家庄农产品流通全面实现"农超对接"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农产品流通模式变革、农超对接等新型流通模式兴起的背景下,本文围绕农超对接的现状及对策、农产品市场建设等问题,对舟山市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城区大型超市以及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提出农超对接发展的优势与关键环节,指出应重视发展生产组织、理顺流通中的利益分配、挖掘农超对接的商业价值以及加快信息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浩  安玉发 《农业展望》2010,6(1):39-42
在目前农产品流通模式变革、农超对接等新型流通模式兴起的背景下,结合对物美、家乐福以及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详细分析了现有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农超对接发展的优势与关键环节。指出应重视发展生产组织、理顺流通中的利益分配、挖掘农超对接的商业价值以及加快信息平台建设。未来发展趋势应以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为支撑,农产品流通渠道将逐渐趋于纵向扁平化,流通环节的减少是必然趋势.“农超对接”将会成为与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并行的一种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农超对接"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在各地得到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变革,加快了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进程。"农超对接"是连锁超市直接深入农村产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者组织建立直接采购关系,从生产者手里直接采购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模式。  相似文献   

5.
"农社对接"通过合作社开设社区直销店(点)实现农产品与消费者直接"见面",中间环节比农超对接、农校对接更少,农民和市民得到的实惠更大,因此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当前农产品流通的新型模式,对稳定和发展"菜园子"生产、"菜篮子"消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6.
"农超对接"是当前促进农产品流通的一种新型模式。随着超市规模的扩大、消费者需求层次的提升,"农超对接"已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论述了"农超对接"的意义,并指出推广"农超对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超对接”是指超市直接向农产品的生产者采购,或农产品生产者直接把自己生产的产品出售给超市.农超对接在国外是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在国内是农民销售产品的一种新型模式,开始在发达城市进行农超对接的实践和探索.本研究介绍了石家庄市农超对接发展现状,分析了电子商务背景下农超对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石家庄市全面实现农超对接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璐璐 《世界农业》2019,(10):31-39
顺应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发展步伐,需要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形成"大生产—大市场"的农业格局.美国将农户、初级加工商、批发和物流部门、零售商以及顾客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形成了"农超对接""有机专供""批发市场"和"本地直销"4种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管理平台及法律建设共同构成供应链的支撑体系,其对改造中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和运行体系,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农超对接"主要是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及降低流通环节费用,最终实现农民增收。简述了国家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政策的出台背景,分析了"农超对接"在相关利益群体包括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超市和政府之间的实施效果及在鲜活农产品生产、流通至进入市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超对接"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施展望。  相似文献   

10.
"农超对接",由于实现了合作社直采、原产地直供,降低了蔬菜的生产和流通成本,成为一种"从田间到餐桌"的新型流通方式。但调查中发现,超市对进驻的农产品要求有着一定的标准,需要农户在生产中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与规模。  相似文献   

11.
农超对接作为一种新型流通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而有效的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本文在认真梳理美国和日本农超对接的国际经验之后,找出其中对中国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启示,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信息快递     
《农家科技》2010,(1):9-9
<正>农业部开展"农超对接"成效初显截至目前,由农业部直接帮扶实现"农超对接"的合作社已达600多家。从一年的试点情况看,开展"农超对接",实现合作社直采、原产地直供,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3.
"农超对接"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对于缩减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以及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重大。基于供应链的视角,对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农超对接"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我国农超对接供应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底,商务部、农业部联合启动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组织开展农村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超市+基地"的供应链模式。2009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迎来了"农超对接"发展的新机遇。"农超对接"让农产品"轻装"进城,这种运作模式,在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期特别就这一模式,向广大读者进行全方位解读。  相似文献   

15.
"农超对接"是一种新的流通模式,在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完善农产品流通渠道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南省于2009年开始实施"农超对接"试点项目,在其实施的四年中,存在较多的障碍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大型商超、农村合作社和消费者三方调研,分析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使"农超对接"项目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超对接”中越库配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过高以及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中损失率过高等问题,提出了服务于"农超对接"的越库配送模式,并论述了越库配送模式在"农超对接"中的应用,为"农超对接"中的越库配送模式提供了流程设计、功能设计、技术设计以及效益分析。在"农超对接"中,配送企业以越库配送模式完成鲜活农产品的配送,不仅符合鲜活农产品及时配送的要求,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更节约了成本提高了配送效率。  相似文献   

17.
时政小贴士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农超对接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目前,亚太地区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70%以上.美国达80%,而我国只有15%左右。  相似文献   

18.
《当代农业》2011,(4):1-1
"农超对接",由于实现了合作社直采、原产地直供,降低了蔬菜的生产和流通成本,成为一种"从田间到餐桌"的新型流通方式。但调查中发现,超市对进驻的农产品要求有着一定的标准,需要农户在生产中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与规模。  相似文献   

19.
"农超对接"是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超市签订意向协议书,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直接对接,建设农产品的直接采购基地,发展农产品从基地到超市的直接流通方式。其本质就是将农产品的现代物流方式引向农村,把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产品产销一体化链条,最终实现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消费者三者共赢。在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  相似文献   

20.
正一、农超对接的概念简述"农超对接",是指农户与大型连锁超市、菜市场、便民店直接对接,通过签订鲜活农产品供应协议,组建物流配送中心,建立冷链运输系统、质量检验、检疫系统和品牌识别系统,直接向超市供应优质、鲜活农产品的新型农产品供应模式。"农超对接"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农民和合作社生产上的盲目性,稳定了农产品销售的渠道和价格,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在帮助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减少了农产品的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