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从2012年中央提出的"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到2013年的"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流转"的政策转变,显示了中央对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家庭农场的发展,得到了媒体和农民的广泛关注。家庭农场属舶来品,像美国、法国这些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家庭农场已非常普遍。它相当于一个种粮大户的升级版。所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劳动力的农业经营单位。家庭农场需要一定的经营规模,其规模的低限是获得家庭成员基本消费收入的规模,其高限  相似文献   

2.
发展中国式家庭农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新型职业农民从哪里来,进城打工的传统农民最终归宿在哪里,家庭农场与承包大户有什么区别,发展家庭农场的优势在哪里,中国式家庭农场怎样发展更适合中国国情等,带着这些疑问《中国农业信息》杂志编辑部一行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从’家庭农场‘概念提出后,新型职业农民就成为农业新闻的热点,那么究竟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呢,他和家庭农场是什么关系,这需要从概念上澄清。"朱启臻说。  相似文献   

3.
<正>未来新型职业农民从哪里来,进城打工的传统农民最终归宿在哪里,家庭农场与承包大户有什么区别,发展家庭农场的优势在哪里,中国式家庭农场怎样发展更适合中国国情等,带着这些疑问《中国农业信息》杂志编辑部一行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从’家庭农场‘概念提出后,新型职业农民就成为农业新闻的热点,那么究竟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呢,他和家庭农场是什么关系,这需要从概念上澄清。"朱启臻说。  相似文献   

4.
从2012年中央提出的"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到2013年的"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流转"的政策转变,显示了中央对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家庭农场的发展,得到了媒体和农民的广泛关注。家庭农场属舶来品,像美国、法国这些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家庭农场已非常普遍。它相当于一个种粮大户的升级版。所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劳动力的农业经营单位。家庭农场需要一定的经营规模,其规模的低限是获得家庭成员基本消费收入的规模,其高限  相似文献   

5.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何发展家庭农场,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其新的信号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出要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这些个人和机构将会获得更多国家补贴,特别是首次出现了"家庭农场"的提法。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家庭农场"是一个陌生又模糊的概念。到底什么是"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7.
发展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是农业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它对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家庭农场的迅速发展,成为该县农村经济新亮点,也成为部分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该文针对龙岩市永定县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主要做法,简要分析了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以多功能农业为视角,以湘南地区的家庭农场发展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多功能农业与家庭农场相辅相成,多功能农业是家庭农场发展的方向。当前湘南地区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生产要素、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制约,为此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是加快山地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为毕节市积极稳妥发展家庭农场,实现山地农业现代化,本研究通过收集资料、访谈和实地调查,了解了毕节市家庭农场的经营状况、存在的问题,结合毕节市生产发展条件,得出需从强化政策导向、明确认定程序和标准、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家庭农场+"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家庭农场发展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农场打破传统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模式,是有效解决"谁来种地"这一难题的关键抓手。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整理等手段统计分析江苏省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梳理影响因素,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打造农业信息平台、创建品牌、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为此加快培育包括家庭农场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进行家庭农场建设将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又一次重大变革,成为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重要动力,为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探索出一条新路。其途径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实现土地流转是建设家庭农场的前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合作社是建设家庭农场中心环节,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和进行社会配套改革是建设家庭农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家庭农场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方式之一,它不仅有利于科学种田,而且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为解决"未来谁来种田"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但目前家庭农场在我国发展仍存在着制度不健全、缺乏现代新型职业农民、融资困难等障碍。对荆州市家庭农场进行调查,从家庭农场的融资渠道、融资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初办起家庭农场是农垦的一个创举,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垦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可以说,家庭农场实现了农垦农业"第二次革命"。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相互融合的今天,农垦家庭农场面临着许多新的难题。具体体现在:一是家庭农场在工业化进  相似文献   

14.
农业技术是家庭农场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作为农业技术实施的主体,农业劳动者要充分接受并掌握现代劳动技术才能够更大程度上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本文在介绍家庭农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基础上,为充分实现家庭农场的农业技术推广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当前农业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制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我县"分得过多,统得不足"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弊端与问题也日益显露,经营规模小、生产方式粗放、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因此,继续创新和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以解决未来由谁来务农,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1缙云县家庭农场的基本现状缙云县的家庭农场发展起步于2013年,通过2年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正>从发达国家发展家庭农场经验看,家庭农场是世界上农业生产中最可靠、最有效的经营模式。在中国,发展家庭农场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创新之举,也是农业生产走向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对现代农业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良莠不齐,有成功范例也有失败教训。其原因包括人才、资金、土地转让产权、地方政策扶持力度等不尽相同,致使部分地区对家庭农场的成立还在摸索阶段。据武汉市农业局消息,"十二五"期间,该市拟将家庭农场培育成为新型农业发展的市场主体之一。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1号文件中出现。所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家庭农场的主要特征(一)家庭农场是规模化农业生产家庭农场是规模化农业生产,这意味着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面积要远  相似文献   

18.
从发达国家发展家庭农场经验看,家庭农场是世界上农业生产中最可靠、最有效的经营模式。在中国,发展家庭农场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创新之举,也是农业生产走向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对现代农业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良莠不齐,有成功范例也有失败教训。其原因包括人才、资金、土地转让产权、地方政策扶持力度等不尽相同,致使部分地区对家庭农场的成立还在摸索阶段。据武汉市农业局消息,"十二五"期间,该市拟将家庭农场培育成为新型农业发展的市场主体之一。  相似文献   

19.
家庭农场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发展我国农业经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177个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家庭农场农业技术信息应用的主要特征,指出当前家庭农场的农业技术信息应用存在技术采纳单一、农业技术知识获取落后、农业信息技术推广程度不足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家庭农场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实施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家庭用场用地权问题、家庭农场的规模、家庭农场主的培养以及家庭农场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家庭农场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基于此对国内外家庭农场适宜规模的研究做了相关的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