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T优 78 89系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科学院遗传育种研究所与省种子总站合作 ,用不育系T78A与早恢 89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稻新组合 ,2 0 0 0年早季首次引进建瓯市示范栽培 ,地点设在福建省水稻新品种中试基地小松镇湖头村成片种植 ,示范面积2hm2 ,示范种子 4 5kg ,平均产量 4 88 5kg/666 7m2 ,比对照威优 77增 4 83% ,比对照优质早稻品种佳禾早占增 2 1 2 % ,米质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检测中心鉴定 ,12项指标中有 11项达到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以上 ,是一个高产、优质、综合性好的杂交早稻新组合。1 特征特性1 1 农艺性状 T优 7889…  相似文献   

2.
浚单 1 8是河南省浚县农科所选育的竖叶、高产、多抗、稳产、广适优质玉米杂交种。2 0 0 2年 3月通过河南与河北两省审定。被农业部列为 2 0 0 2年国家玉米重点示范新品种。1 产量表现该品种 1 998年参加河南省预试 ,单产达76 1 2 5kg/hm2 ,比对照增产 32 % ,居 2 6个参试品种第 1位 ,9处试点 ,9处增产 ,增产幅度1 9 8%~ 4 8 0 % ;1 999年参加河南省区试 ,平均单产 9373 5kg/hm2 ,比对照增产 7 3% ,居试验第 1位 ;2 0 0 0年河南省区试 ,平均单产7554kg/hm2 ,比对照种安玉 5号增产 9 8% ,达显著差异 ,仍居试验首位 ;2 0 0 1年…  相似文献   

3.
1 品种来源水稻新品种世纪 197是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特三矮 / 4 88和籼粳交材料高丰 85/ 73 0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型新品种。 1999年 7月通过泉州市审定。全生育期 13 0~ 13 2d ,偏感温。2 产量表现该品种一般单产 4 90~ 550kg (单产面积为666 67m2 ,下同 ) ,高产田单产 697 2kg。 1997年晚季在安溪试验单产 4 80kg ,比主栽种增产15 8% ;1998年早季在该县蓬莱镇鹤前村品比 ,单产 4 88 3kg ,比主栽种增产 16 7% ,大田示范0 18hm2 ,平均单产 565 9kg ;1999年早季在安溪蓬星村示范 16 67hm2 ,平均单产 52 3 5…  相似文献   

4.
T优 78 89是福建农业大学遗传所用自育的T78A与早恢 89配组而成三系杂交早稻新组合 ,2 0 0 1年 3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引入龙岩市新罗区试验 ,在 1999~ 2 0 0 0年的试验示范中表现出丰产稳产、米质优良、耐肥抗倒、熟期适中、抗病性较好等特点。现将该组合的试验示范结果、种性表现及栽培要点简述如下 :1 产量表现该组合于 1998年早季引进试验 ,1999~ 2 0 0 0年早季在新罗区的龙门考塘、曹溪董邦较大面积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 ,产量都比对照组合增产。在龙门的考塘试种 1hm2 ,平均产量 7 96t/hm2 ,比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春玉米是诸暨市东南部山区乡镇主要旱杂粮。多年来 ,由于品种老化陈旧 ,单产始终在 6 0 0 0kg/hm2 左右徘徊 ,品质上不强求优劣 ,栽培施肥管理水平只求一般。近年随着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和种子工程建设的逐步推进 ,市农技中心在 2 0 0 0年引进了粮饲兼用型玉米良种———农大 10 8。经过连续两年试种示范 ,已表现出适应性广、高产、质优、抗性强等特点 ,深受农户欢迎 ,是我市继丹玉 10后较为理想的推广接班品种。1 产量表现2 0 0 0年全市十余个山区重点乡镇旱地试点35hm2 ,平均单产 80 2 9 5kg/hm2 ,比老品种丹玉 13增产 2 5 0 1%…  相似文献   

6.
中丝 2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以浙 86 19/浙 8736为母本 ,与AT77- 1杂交 ,经 6代定向培育而成的早籼优质品种 ,1998年 7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福鼎市 1997年早季引进试种1998年早季秦屿镇巨口村种植 2 0hm2 ,平均单产6 540kg/hm2 ,比当地当家品种增产 4 6 % ,其中10 0 0m2 田块单产 84 30kg/hm2 为最高。中丝 2号属早中熟品种 ,3月底播种 ,7月中旬成熟 ,全生育期110d左右 ,比威优 6 4提早 10~ 15d ,适合在福鼎和霞浦等县双季稻区种植。 1999年早季面积扩大到533hm2 ,平均单产 5753kg/hm2 ,比当地当家品…  相似文献   

7.
优质杂粳常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优1号 ,系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无锡市于2000年引进试种。一、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无锡市品比试验 ,平均单产633.8kg/667m2,2001年续试平均单产647.8kg/667m2,均位居参试品种的首位 ,比对照武运粳7号分别增产8.0%和1.97 %。2000年江苏省江阴市顾山示范区试种0.26hm2,平均单产652kg/667m2,2001年示范种植1.97hm2,平均单产681kg/667m2,较相同栽培条件下的武运粳7号高50kg以上。二、特征特性1.生育期常优1号属中熟晚…  相似文献   

8.
1 选育过程岩单 1号 (原名 :岩单 38330 )是我所 1989年以自选的自交系岩自 38作母本 ,自 330作父本配制而成 ,经 1990年试种 ,1991年参与春季品比试验 ,单产952 1 5kg/hm2 ,居首位 ,比聊玉 5号增产 51 73% ;比掖单 4号增产 16 88% ,全生育期 10 7d ,比聊玉 5号迟 5天 ,比掖单 4号迟 2天。 1991年秋 ,示范 6 7hm2 ,经龙岩市科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田间现场验收 ,单产达 8388~ 10 389kg/hm2 ,比掖单 4号增产9 0 6 %~ 35 0 8% ,1997年通过龙岩市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旱作组评审。2  1 992~ 1 997年示范推广情况这 5年来 ,我们在…  相似文献   

9.
特优 175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与南平市农科所联合选配的晚稻新组合 ,该组合是用龙特甫A与恢复系 175组配而成。 1998~ 1999年平和县初次引进试种 ,同时与平和县几个推广组合对比 ,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增产 ,其中最高产量达 9112 5kg/hm2 ,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1 产量表现1999年晚季在平和县五个乡镇种植特优 175,并与特优 6 3、特优 70、特优 77、特优多系 1号等组合对比 ,均表现增产。其中增产幅度较大的是芦溪点 ,平均单产比特优 6 3增产 35 8%。 1999年晚季在文峰镇文美村示范 2 7hm2 ,平均产量 836 2 5kg/hm2 ,比特优…  相似文献   

10.
D70 2优多系 1号是四川农大水稻所用优质、高异交率的迟熟早籼不育系D70 2A与多系 1号配组杂交育成 ,2 0 0 0年 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2 0 0 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 1 998~ 1 999年参加福建省中稻杂优组区试 ,2 0 0l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 0 0 2年该组合在莆田种植表现农艺性状好、丰产性好、适应性好、抗逆力强、米质优。1 产量表现该组合 2 0 0 2年在涵江区晚稻试种 0 2hm2 ,单产 9 1 8t/hm2 ,比对照特优 63增产 1 2 0t/hm2 ;在莆田县试种 0 2hm2 ,单产 9 2 6t/hm2 ,比对照汕优63增产 1 2 1 % ;在仙游县试种 0 2hm2 ,单产8 9…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对大米品质提出更高要求 ,1998年建阳市良种场引进省稻麦所培育的优质稻组合“福两优2 186” ,试种示范 6 67hm2 ,获得成功。为了进一步摸清该两系优质稻组合特性及在建阳市适应程度 ,探索农业优质 ,高产 ,高效的产业化新路。1999~ 2 0 0 0年良种场又连续两年大面积试种示范。现将 3a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1 种植表现1 1 产量 福两优 2 186,1998年双晚试种6 87hm2 ,经验收平均产量 537kg/667m2 ,比汕优63增产 56kg ,增产率为 10 4 %。其产量结构为有效穗 16 14万 /667m2 ,穗粒数 …  相似文献   

12.
两优 2 186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利用SE2 1与明恢 86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 0 0 0年 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将乐县 1998年作烟后稻引种示范获得成功 ,2 0 0 0年作为烟后栽培高产组合进行较大面积推广 ,3a累计种植 16 5 2hm2 ,并对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观察和总结。1 产量表现1998~ 1999年作烟后稻引种示范 2 6 6hm2 ,单产 7 86t/hm2 ,比对照组合汕优 6 3增产 6 74 % ,达显著水平。2 0 0 0年推广种植 786hm2 ,单产 7 8t/hm2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5 6 2 % ;2 0 0 1年推广种植 6 4…  相似文献   

13.
培两优特青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两优特青 (培矮 64S×特青 )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优势强、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抗性强、米质好的两系杂交中、晚稻新组合 ,1994年 1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该组合从 1991年开始示范栽培 ,在湖南省 1992年种植约 666.7hm2 ,1993年约1333hm2 。表现高产、优质、多抗。湘乡市种植 3年 ,表现均好 :1991年晚稻种植 0 .3hm2 ,平均单产10 .0 4t/hm2 ,比汕优 64增产 2 .2 2t/hm2 ,增产2 8 4 % ;1992年种植 1.4 1hm2 ,平均单产 9.19t/hm2 ,比威优 4 6增产 930kg/hm2 ;1993年新塘村种植 2 3.4hm2 ,平均单产 8.4 0…  相似文献   

14.
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豫玉2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玉23,原名安玉5号,是由河南省安阳市农科所1992年以外引系掖478作母本,自选系昌7-2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199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 产量表现1994年和1995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试(直播一组),供试26个杂交种,全省14处汇总,豫玉23平均单产7609.5kg/hm2,比对照种豫玉5号增产12.3%,居首位;1995年和1996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大区生产示范(直播组),供试13个杂交种,全省18处汇总,平均单产6837.9kg/hm2,比对照种豫玉12增产9.46%,居首位;1996年参加全国北方玉米区试(中熟组),平均单产6921k…  相似文献   

15.
D优 5 2 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D6 2A与蜀恢 5 2 7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 2 0 0 2年 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D6 2A分蘖力强 ,米质优 ,蜀恢 5 2 7穗大粒重 ,花粉量大 ,米质优 ,较抗稻瘟病 ,配合力好 ,杂交优势强。1 产量表现该组合 1999年四川省区试 ,平均单产5 85 3kg/ 6 6 7m2 ,居首位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9 0 3%。 2 0 0 1年晋江市种子公司从福建省农林大学杂优研究室引进 ,分别在晋江市陈埭中和种养场种植 0 15hm2 ,平均单产 5 0 3 5kg/ 6 6 7m2 ;市国营良种场种植 0 2 3hm2 ,…  相似文献   

16.
无性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371由浙江大学核农所用协青早A与新371配组育成,1999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金华市自1995年引入,经1995~1998年的区试、生产试验和试种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较早、抗病性强、米质优等特点。一、产量表现协优371于1995年参加金华市晚杂区试,平均产量6438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10.1%,比汕优10号增产5.4%;1996年续试,平均产量7318.5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7.4%;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10.8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9.3%。从1996年开始,进行多点试种和大面积的示范,协优371产量为7000~8000kg/hm2,不乏单产…  相似文献   

17.
1 闽诱 3号的选育和产量表现闽诱 3号大麦新品种系福建省稻麦研究所利用秋水仙素药剂处理浙皮 1号大麦品种 ,诱发变异 ,经过 4a 5代选择育成 ,为二棱皮大麦。1989~ 1990年在福建省稻麦所农场参加新品种预备试验 ,比莆大麦 4号增产 13 5% ,1991~1992年参加省区域试验 ,单产为 14 4 9kg (单产面积为 6 6 6 7m2 ,下同 )。平均比对照品种莆大麦 4号增产 9 4%。 1992~ 1993年参加省区域试验 ,单产为 185 5kg ,平均比莆大麦 4号增产 5 8%。1989年在莆田涵江埭里村试种 334m2 ,测单产 30 3 4kg ,比莆大麦 4号 2 2 3 0kg增…  相似文献   

18.
福优 964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用福伊A与福恢 96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经1999~ 2 0 0 0年两年较大面积试种表明 ,福优 964是个高产、稳定、安全、生育期适中、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抗稻瘟病、米质好的晚籼组合。1 产量表现福优 964组合经两年长乐市多点试种平均666 7m2 产量 4 0 0~ 4 60kg。在鹤上试点 1999年平均产量 4 60 1kg ,比汕优 63 ( 4 11 9kg )增产11 70 % ;2 0 0 0年扩大种植 10 9hm2 ,平均产量4 0 1 1kg ,比汕优 63 ( 3 60 2kg)增产 11 3 5%。2 特征特性2 1 生育期 福优 964属基本营养型组…  相似文献   

19.
Ⅱ优辐 819系南平市农科所用新选育恢复系辐819与Ⅱ— 32A配组育成的优质、超高产、重穗型的中、晚稻杂交新组合。 2 0 0 0~ 2 0 0 1年在建瓯市作中、晚稻多点试种 ,表现穗大粒多、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较抗稻瘟病、稻米品质好等特点 ,现将其主要的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主要特征特性1 1 丰产性2 0 0 0年在湖头村中试基地双晚栽培大区对比试验 ,6 6 7m2 产 5 16 4kg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9 8% ;在东游、徐墩镇三个村双晚栽培 2 93hm2 ,平均 6 6 7m2 产 6 6 7kg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5 5 8%~7 6 %。 2 0 0 1年扩大示…  相似文献   

20.
金两优 36系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籼稻光敏不育系Hs - 3和籼稻品系“94 6”配制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优势明显 ,1998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 ,平均单产 (指 6 6 6 7m2产量 ,下同 ) 511 73kg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11 6 % ,增产极显著 ;1999年继续参加省中稻区试 ,平均单产 56 9 17kg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10 19% ,达极显著水平。该组合于 2 0 0 0年 2月 2 9日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建阳市于 1999年引进金两优 36 ,在海拔 14 6m的将口镇良种场分别做中稻和连作晚稻种植共试种 10 6 6hm2 。该组合表现根系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