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暗纹东方鱼屯的人工繁殖1.亲鱼的来源亲鱼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产于自然区域的野生亲鱼。每年开春 ,在河鱼屯生殖洄游期间向渔民收购。野生亲鱼性腺成熟度高 ,但价格昂贵 ,且成活率低。二是人工养殖的亲鱼。通过模拟其生态环境 ,促进性腺发育成熟。人工培育亲鱼 ,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通过温度、光照、饲料等因子控制鱼体性腺的成熟度 ,延长生殖期 ,且产后亲鱼不易死亡。本所进行人工繁殖时采用了一部分人工培育的亲鱼。2 .亲鱼的选择及其催熟催产野生亲本应选择体表无伤、体质健壮、性腺发育良好的网捕个体。人工培育的亲本应选择性腺…  相似文献   

2.
家化暗纹东方是人工驯化养殖的产物,它是指野生暗纹东方繁育的F1代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获得的F2代及其子代。随着近十年来对暗纹东方繁养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野生暗纹东方的人工繁殖技术已日趋成熟,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而家化暗纹东方的全人工繁殖技术虽有一定的进展,但整个技术过程还处于摸索探讨阶段。笔者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家化暗纹东方全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的全部工作,现将家化暗纹东方全人工繁殖的有关技术简介如下。所谓全人工繁殖,是指用于人工繁殖的亲鱼,其一生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胚胎、仔鱼、稚鱼、幼鱼、…  相似文献   

3.
暗纹东方■自1991年人工繁殖成功以来,2000年全国已有生产近百万尾仔鱼的能力,这将为推动暗纹东方■的养殖生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滥捕亲鱼和水质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江中暗纹东方■资源趋向枯竭,因此,人工培育暗纹东方■亲鱼进行人工繁殖是当务之急。现将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亲鱼选择应选择体格强健、淡化较充分、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作为后备亲鱼。雌鱼体重在500g以上,雄鱼400g以上,雌雄比例以1.5:1为佳。二、亲鱼培育利用人工配合海水培育暗纹东方■亲鱼进行人工繁殖,一般池水深0.8m,亲…  相似文献   

4.
钱勇  黄顺良  马水龙  夏中斐 《水产科技情报》2009,36(3):110-112, 116
地下咸水经处理后加入淡水兑成盐度8~10的咸淡水,用来培育暗纹东方鲀亲鱼并提早进行人工繁殖。试验证明,在咸淡水中培育的暗纹东方鲀亲鱼均表现正常,未发现地下咸水中的铁、锰等金属离子对其生长、繁殖和成活率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所培育的亲鱼性腺成熟,可提早进行人工繁殖,并且催产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地下咸水经处理后加入淡水兑成盐度8-10的成淡水,用来培育暗纹东方鲀亲鱼并提早进行人工繁殖.试验证明,在咸淡水中培育的暗纹东方纯亲鱼均表现正常,未发现地下咸水中的铁、锰等金属离子对其生长、繁殖和成活率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所培育的亲鱼性腺成熟,可提早进行人工繁殖,并且催产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池养无毒暗纹东方鲀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仁良 《水产学报》2000,24(6):539-545
研究了温室(18~25℃)池养暗纹东方鲀性腺发育、人工繁殖和河鲀毒素.试验结果表明池养暗纹东方鲀雄鱼成熟系数二、三月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1480±0.0100和0.1317±0.0l40;三、四月份雌鱼成熟系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440±0.0400和0.3058±0.0460.与野生的暗纹东方鲀相比较,经统计检验,P>0.05,成熟系数无显著性差异.池养暗纹东方鲀不经降海洄游,性腺完全能发育成熟,能进行人工催产并孵化得苗,并且证明活体各部分均无毒或弱毒,这对于大规模开展暗纹东方鲀的人工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暗纹东方Tun的生物学特性,阐述了暗纹东方Tun人工繁殖技术,包括亲鱼选择、催产、人工授精、孵化、苗种培育,以及在人工繁殖中应注意的问题。用LRH-A与鲤鱼脑垂体(PG)对1对野生河Tun以及4对人工养殖河Tun进行混合催产,催产率100%,受精率为80%,孵化率为75%左右。  相似文献   

8.
一、放养全人工繁殖苗种,提前苗种放养时间自1997年起,我们进行了全人工繁殖的攻关,即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将野生暗纹东方繁殖的子一代(F1)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培育2年以上,使其达到性成熟,再进行人工繁殖。采用人工培育亲鱼繁殖苗种,时间可提前到每年的1~3月份。全人工繁殖技术的要点:①亲鱼的选择和培育。亲鱼年龄要在二龄以上,性腺发育有一定基础,提前5~7个月专池培育。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辅以鲜活的蟹、虾、小杂鱼等动物性饲料,同时注意调控水温。②催熟和催产方法。在催产前15~20天采用鱼用促黄体素释放…  相似文献   

9.
半刺厚唇鱼的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闽江中上游水域中捕获的半刺厚唇鱼(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进行了人工驯养、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实验,并观察了亲鱼性腺发育情况。结果显示:野生半刺厚唇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能够生长,性腺发育至成熟。在繁殖季节(5—6月),对培育的亲鱼通过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方法获得受精卵,雌鱼催产率为54.0%,受精率为83.3%。在25~28℃的水温条件下,受精卵经过62 h发育,仔鱼脱膜孵出。仔鱼经过55~65 d的培育成全长25~35 mm的鱼苗,鱼苗成活率为43.8%。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人工控温措施并加强亲本培育,促使暗纹东方鲀性腺成熟,并经过药物催产,提早对暗纹东方鲀进行繁殖.2005年对60尾亲本进行催熟、催产,共获得受精卵337.5万粒,孵化后获卵黄苗308.7万尾,经培育后获乌子203.3万尾.  相似文献   

11.
暗纹东方豚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杰  于涛 《水利渔业》1999,19(3):13-14
对暗纹东方豚人工繁殖的各技术环节进行了论述。探讨了亲鱼性腺发育、效应时间、水温以及激素等对繁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杨州 《水产科学》2004,23(7):31-32
采用降温、防感染处理和加强营养等方法对野生暗纹东方亲鱼进行产后护理,使野生亲鱼产后的成活率达到75%,人工养殖亲鱼产后成活率达到100%。暗纹东方亲鱼产后死亡的一般原因多为鱼体受伤、催产不当、忽视产后亲鱼护理所致。对产后亲鱼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提高亲鱼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家化暗纹东方鲀全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纹东方Tun在家化环境下进行全人工繁殖。运用人工调控环境因子和使用适宜的促熟与催产方法,能诱导雌雄亲鱼性发育同步,平均受精率为80%左右,平均孵化率78%左右。在不同温度下胚胎发育速度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多家科研院所进行了大量关于斑蠖亲鱼池塘吗化,生态,性腺发育,亲鱼促熟等方面的研究,试图在池塘养殖条件下获得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以达到人工繁殖及规模养殖的目的,但一直没有成功,本研究从斑蠖亲鱼的营养需求出发,研制并筛选满足斑蠖亲鱼性腺发育需求的人工配合饲料进行亲鱼强化培育,获得成功,培育的雌鱼50%,雄鱼90%性腺发育成熟并符合人工催产要求,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鳡的人工繁殖技术与胚胎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3年至2006年,在浙江湖州市锦山鱼种场进行了鳡的亲鱼培育及人工繁殖的研究。结果表明:2龄野生鳡在池塘中经3年专塘培育后,雌雄鱼的性腺成熟率达100%;性腺成熟的亲鱼经催产,产卵率达100%、受精率86.5%、孵化率88.3%。与此同时,对鳡的胚胎发育作了详细观察。鳡受精卵在21~23℃下孵化至出膜,有效积温为705.34℃.h。  相似文献   

16.
暗纹东方鲀全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十年来对暗纹东方(鱼屯)繁养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野生暗纹东方(鱼屯)的人工繁殖技术已日趋成熟,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但整个技术过程还处于摸索探讨之中。 近两年来,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在著名水产学专家华元渝教授主持下,与江苏中洋集团、南通龙洋水产有限公司联合对“暗纹东方(鱼屯)全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的研究课题实施科技攻关,已获得圆满成功。现将暗纹东方(鱼屯)全人工繁殖的有关技术简介如下。 一、亲鱼选择 1.选择标准:雌雄鱼体质健壮,体表光滑无伤痕,鳍条完整、  相似文献   

17.
邯郸市曲周东湖水产良种养殖场从黑龙江引进大鳞鲃(Barbus capito)后备亲鱼768尾,尾重1.8kg。经过3年的人工培育,亲鱼性腺已发育成熟,2015年筛选12条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催产雌鱼5条,尾重3.9~4.1kg,雄鱼7条,尾重2.41kg。人工催产获得受精卵112万粒,受精率达67%,表明大鳞鲃亲鱼的培育已在当地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十年来对暗纹东方鲀繁养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野生暗纹东方鲀的人工繁殖技术已日趋成熟,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但整个技术过程还处于摸索探讨之中.  相似文献   

19.
匙吻鲟亲鱼培育及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阶段培育方式培育匙吻鲟亲鱼,后备亲鱼(5~6龄)在水库及坝下池塘培育,催产用亲鱼在流水池中强化培育,各阶段通过控制水流速度、水温、水质和饵料条件,满足其性腺发育需求。2008年至2010年共培育后备亲鱼1017尾,性腺发育成熟亲鱼110组,并逐尾包埋电子标签,建立不同年龄段亲鱼种源库。采用B超结合体形观察判断早期性别,结合挖卵检查准确判断亲鱼的成熟度,依据成熟度确定催产剂量,并通过控制水温、水流速度、挤卵排精时间等催产和孵化条件,人工繁殖的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提高,年均分别达到95%、95%、78.3%,三年共孵化匙吻鲟鱼苗1246.6万尾。实现了匙吻鲟规模化人工繁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鲶鱼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性腺发育成熟的鲶鱼,采用不同品种激素、不同剂量进行催产。对催产后的亲鱼分别给予不同的刺激。对收集的受精卵采取不同的孵化方式,结果表明:亲鱼培育是关键,性腺发育良好的亲鱼,只要提供适宜的产卵条件(产卵池、鱼巢、水流),用HCG+LRH a混合激素注射,即可达到理想的催产效果。采取不同的孵化方式,在适宜的水温下(16℃—28℃),只要使受精卵能得到充足的溶氧,就可获得很高的孵化率。鲶鱼苗互相残食严重。出膜几天后就互相残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