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图鱼,别名黑猪鱼、星丽鱼,属丽鱼科星背丽鱼属鱼类。产地:圭亚那、委内瑞拉、巴西。 1形态特征 地图鱼体呈椭圆形,侧扁,尾鳍呈扇形,体长可达 30 cm。地图鱼体呈黑褐色,体侧有不规则的橙黄色斑块和红色条纹,形似地图,故称其为地图鱼;因其颜色暗黑,又称其为黑猪鱼;在其尾柄基部有一黑色镶金边的圆形斑块,形似闪亮的星星,故又称其为星丽鱼。 2生活习性 地图鱼对水质要求不严格。在 20℃以上的水温中,它们能很好地生长,是比较容易饲养的鱼类。地图鱼个体较大,性情凶猛,它们不仅吃普通的鲜活饵料,而且能吃小鱼、小虾、小…  相似文献   

2.
《内陆水产》2000,25(7):45-45
丽丽鱼 ,别名桃核鱼、小丽鱼、密鲈鱼 ,属攀鲈科结迷器鱼属鱼类 ,原产地 :印度。1形态特征丽丽鱼体呈卵圆形 ,侧扁 ,尾鳍呈扇形 ,稍内凹 ,体长可达6cm。丽丽鱼以美丽的颜色 ,深得热带鱼爱好者的喜爱 ,是饲养较普遍、较广泛的小型热带鱼之一。雄丽丽鱼体以红蓝二色为主 ,橙色衬之。其头部为橙色 ,眼眶为红色 ,鳃盖上部为艳蓝色 ,从鳃至尾丙基部为红蓝相间的横向宽条纹。背鳍、臀鳍、尾鳍都有红色边缘 ,还有红蓝色斑点 ,雌鱼体色较短 ,颜色也浅。雌雄鱼的胸鳍均无色透明 ,腹鳍已演化成丝状角须。丽丽鱼经常将头伸出水面吞咽空气 ,然后又迅…  相似文献   

3.
《内陆水产》2000,25(12):40-42
(六 )火口鱼 火口鱼别名丽体鱼、米氏真丽鱼,属丽鱼科丽体鱼属鱼类,产地:墨西哥、危地马拉。 1形态特征 火口鱼呈纺锤形,稍侧扁,尾鳍呈扇形后边缘平直,体长可达 16 cm。火口鱼呈浅灰色,体侧有 7条黑色横向粗条纹,其口部和鳃盖前部为鲜红色,故称其为火口鱼,鳃盖后部有深绿色斑块,周围有艳蓝色斑块和条纹,眼眶绿色,在光线照射下闪闪发光。各鳍均为暗红色,布满浅蓝色条纹。 2生活习性 火口鱼是身体强壮,颜色鲜艳,摄食量大,容易饲养的一种大型热鱼。对水质要求不严格,喜欢中性水,在 18℃以上的水温中,能很好地生长。火口…  相似文献   

4.
(十五)拐棍鱼别名企鹅鱼、斜鱼、黑白线鱼,系脂鲤科曲线鱼属鱼类,产地:巴西。1形态特征拐棍鱼体呈长形,稍侧扁,尾鳍呈叉形,体长可达6厘米。拐棍鱼体为银白色,各鳍均为透明的浅黄色,自鳃盖后,身体两侧,沿体侧线各有1条深黑色鲜明的纵向宽条纹,此条纹在尾柄基部转变方向,一直拐向尾鳍下叶的末端。像一根黑色的拐棍镶在鱼的身上,故称其为拐棍鱼。拐棍鱼在水中休息时,它的尾部会渐渐下沉,整个身体斜停在水中,所以又称其为斜鱼。2生活习性拐棍鱼容易饲养,它们喜欢弱酸性的老水,最适宜的水温是20~25℃,在18℃以上的水温中,它…  相似文献   

5.
王辑 《内陆水产》2001,26(1):42-43
(十二)红裙鱼别名:灯火鱼红半身鱼。属脂鲤科携灯鱼属鱼类。产地:巴西。1形态特征红裙鱼体呈纺锤形,侧扁,身体前半部较宽,后半部突然变窄,好像少了一块,所以又称其为半身鱼,体长可达5厘米。红裙鱼体呈透明状,头部和背部为暗绿色,头部后边为浅黄色,身体后半部为红色,背鳍、腹鳍、臀鳍、尾鳍均为红色。胸鳍上方体侧有两条黑色横向条纹。2生活习性红裙鱼小巧、玲珑、活泼、美丽,是深受热带鱼爱好者喜欢的小型热带鱼之一。红裙鱼喜欢生活在弱酸性的软水中,它们较耐性寒冷,在16℃以上的水温中,它们可以很好地生长。但水温低于20…  相似文献   

6.
鲤鱼出血病是近年来北方地区高密度集约化养鲤的一种危害严重、死亡率高的常见病,它和魄、缩、纺出血病非常相似,但又有本质的不同。症状:没病早期,病鱼颌部、口腔、眼眶、鳃盖、鳍的基部及鱼体腹部和体两侧有轻度充血。严重时则充血并出血现象加剧,由点状出血斑演变成斑块状或全身出血,看上去鱼体呈红色,用手顺鳞片触摸,则有血液渗出,肌肉失去弹性,水肿。鳃出血呈浅红色,或鳃淤血呈深紫红色,鳃小片囊肿,甚至鳃丝末端腐烂坏死。腹部膨大,有的肛门红肿,凸眼。懈剖检查:腹腔积水,腹水呈透明的浅黄色或半透明的浅红色,内有大…  相似文献   

7.
草鱼是整个养殖品种最易感染疾病的一种,特别是出血病,流行范围极广,死亡率高达80%以上,并能诱发烂鳃、赤皮、肠炎等病。其病症表现为①红肌肉型:病鱼体色呈暗黑而微红,将皮肤剔除后,肌肉呈点状或斑块状出血;病情严重的全身出血,呈鲜红色。②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口腔、下腭、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的基部出血,有的鳞片也出血,肌肉局部点状出血或全身出血。③“肠炎”型:病鱼体表及肌肉出血都不甚明显,但肠道局部出血或全部出血呈鲜红色,肠系膜和周围脂肪有明显的出血点,  相似文献   

8.
(十八 )柠檬翅鱼 别名柠檬灯鱼,系脂鲤科携灯鱼属鱼类,产地:南美洲的巴西。 1形态特征 柠檬灯鱼体呈纺锤形,稍侧扁;尾鳍呈叉形,体长可达 5厘米。柠檬灯鱼全身呈柠檬色,在光线照射下闪闪发光,背鳍和臀鳍边缘有黑色条纹,眼睛上部为红色。整个鱼体晶莹剔透,可以看清其脊椎骨和肋骨。柠檬灯鱼色调和谐,色彩淡雅,是最受欢迎的小型热带鱼之一。 2生活习性 柠檬灯鱼与其他生活在南美洲的灯类热带鱼一样,喜欢弱酸性的软水。柠檬灯鱼性情温和,从不互相攻击,也不袭击其他品种的热带鱼,可与其他品种的小型热带鱼混养。柠檬灯鱼最适宜生…  相似文献   

9.
正一、物种概述1.名称贝氏虹银汉鱼(Melanotaenia boesemani),俗称石美人鱼(以下简称石美人),伯氏彩虹鱼,隶属于银汉鱼目(Atheriniformes)、虹银汉鱼科(Melanotaeniidae)、虹银汉鱼属(Melanotaenia),是该科中最知名的品种。虹银汉鱼科(Melanotaeniidae)与鲻银汉鱼科(Pseudomugilidae)等构成了观赏鱼界著名的一大类——彩虹鱼  相似文献   

10.
<正>尖吻棘鳞鱼(Sargocentron spiniferum)又称尖吻金鳞鱼、金鳞鱼,隶属于辐鳍鱼纲、金眼鲷目、金鳞鱼科、棘鳞鱼属,分布在澳大利亚大堡礁,我国台湾岛南部、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南沙群岛等。头部与身体呈红色,鳞片边缘呈银白色,背鳍的硬棘部鳍膜呈深红色,余鳍呈橘黄色,眼后方的前鳃盖骨上有一个垂直的长方形深红色斑块,属于国内外名贵观赏鱼。  相似文献   

11.
腐皮病又称打印病,主要危害鲢鳙鱼,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草鱼出现此病尚没见报导。其症状为病鱼在水中游动缓慢,身体发白,尾鳍上半部分露出水面,有明显的红色斑块,病鱼不吃食,臀鳍上方至尾鳍有块状或大面积溃烂露出骨骼,鳞片脱落,鳃丝发白,鱼体极度消瘦,严重的眼球塌陷。  相似文献   

12.
地图鱼学名为圆丽鱼(Astronotus ocellatus,星丽鱼),属鲈形目,丽鱼科,圆丽鱼属。其体色基调乌黑,散布有许多不规则的金黄色斑块.间或镶一些红色条纹,状似地图而得名。到了成鱼时,尾柄会出现红黄色为边缘的大黑点,有如另一眼睛。这种鱼的尾鳍基部因有一个中间黑,周围镶金黄色边的圆环,鱼体游动时,就像夜间长空中闪烁的星星,因此有人称其为尾星鱼。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银鲈(Bidyanusbidyanus)属鲈形目,条纹鱼科,闽南一带又称为金鳟、甘旨鱼。该鱼适应性强、广温广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大利亚将其开发成最温和的养殖品种和理想的游钓鱼类之一。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澳大利亚银鲈的体形似梭形,体色呈银灰色且富于光泽,鳞片细小,幼鱼阶段体形较修长,随着生长其体干宽度逐渐增加。前鳃盖骨有片状的细突刺,第2鳃盖骨的后端有2个突起的棘,背鳍有硬棘12支,其末梢尖锐,捕捉时容易互刺受伤。胸鳍及腹鳍各有1对硬棘,臀鳍有3支,尾鳍内凹,上下末梢呈圆弧形。头及嘴小,齿细。2…  相似文献   

14.
地图鱼(Astronotus ocellatus)别名猪仔鱼、星丽鱼、黑猪鱼、花猪鱼,隶属于慈鲷科,原产地圭亚那、委内瑞拉、巴西等国。地图鱼体型魁梧,宽厚,鱼体呈椭圆形,体高而侧扁,尾鳍扇形,口大,基本体色是黑色、黄褐色或青黑色,体侧有不规则的橙黄色斑块和红色条纹,形似地图,因而得名。成熟的鱼尾柄部出现带红黄色边缘的大黑点,状如眼睛,可作保护色及诱  相似文献   

15.
澳洲宝石鲈细菌性疾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澳洲宝石鲈(Scortum barcoo Mcculloch & Waite,1917),隶属于鲈形目(Percifbrmes)鯻科(Theraponidae),革鯻属(Scortum),其英文名为高体革鯻(Barcoo grumter),亦称佳帝(Jade perch),因鱼体的一侧或两侧生有1~2枚甚至多枚发亮的椭圆形斑块及零星散生的小斑块,形如镶嵌于鱼体上的美丽宝石,因此国内义称其为宝石鲈、玉鲈、宝石鱼、翡翠鱼等。  相似文献   

16.
澳洲宝石斑鱼的引进与养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澳洲宝石斑鱼(ScortumBarcoo)原产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当地名贵的淡水鱼品种之一。2003年,天津市津南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引进澳洲宝石斑鱼,经过几个月的试养,取得了初步成功,摸索了该鱼池塘养殖技术。现将该品种的引进及试养情况报告如下:一、澳洲宝石斑鱼的分类及外形特征澳洲宝石斑鱼,又称澳洲宝石鱼,学名高体革鱼刺,属鲈形目,鱼刺科,鱼刺属。该鱼头小、口端位、头后背部稍隆起,侧线从前向后至尾鳍基部,仅在近尾鳍基部前略弯曲,腹部浑圆,体表被覆栉鳞,鳞片排列紧密,尾鳍端微凹,体长是体宽的2.5倍。澳洲宝石斑鱼体色银亮,体侧有1个~2个黑色…  相似文献   

17.
攀鲈鱼属鲈科,攀鲈属,俗称甘毛。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各省、区,为热带、亚热带野生淡水经济鱼类,经人工诱食、驯化后可进行多种方式喂养,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攀鲈鱼体色棕灰,散具黑色斑点,体侧具10条墨色横纹。鳃盖骨后缘两个强刺之间及尾鳍基部中央各具一黑斑。体长为体高的2.5倍~3.3倍,吻短钝。前鳃盖骨边缘光滑,鳃盖骨、下鳃骨、间鳃骨边缘呈强锯齿状,左右鳃盖膜愈合,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粗短。鳃上副呼吸器官呈花瓣状。2.生活习性:攀鲈鱼常栖息于水流缓慢的河沟和池塘中,幼鱼主要摄…  相似文献   

18.
邓志斌 《科学养鱼》1997,(12):21-21
我县元坑镇一养鱼户2.3苗池塘放养的草鱼在今年5月中旬发生了严重病害,3天内共死亡草鱼110多层,重30多公斤。经请笔者诊治,用药7天后基本控制住病情,现把其诊治技术介绍如下:一、病症1.目测症状病鱼消康,头部、背部发黑,胸、腹鳍,尾鳍等基部充血,并有蛀鳍症状。手摸鱼体两侧鳞片极易脱落,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手挤压腹部.肛门有浓黄色液体流出。翻开鳃盖可见鳃丝浮肿,末端腐烂并带有污泥,鳃盖骨内表皮充血,有的被腐蚀成“开天窗”,也有的鳃盖略微张开。鱼体腹腔内积水,肠道内无食物,肠壁充血成紫红色,并伴有黄色粘…  相似文献   

19.
一是看。主要看鱼鳃、鱼鳍。正常死亡的鱼,鳃是鲜红色或淡红色,腹鳍紧贴鱼体。被农药、药饵毒死的鱼,鳃呈紫红色或黑褐色,腹鳍张开且挺直、紧硬。还要看一下苍绳对死鱼的反应,正常死亡的鱼易被苍蝇叮、爬,而被农药毒死的鱼苍蝇不去叮、爬。 二是揭。用手去揭鳃盖和鱼嘴,正常死亡的鱼容易揭开,而毒死的鱼不易揭开。 三是闻。将鱼用手托到鼻子前仔细闻,正常死亡的鱼只有鱼腥味,而被毒死的鱼有一股药味。毒死鱼的辨别@赵秀贞  相似文献   

20.
高体革鱼鯻(Scortum barcoo),俗称澳洲宝石鲈、宝石鱼、宝石斑(以下称宝石鲈).是近年来我国由澳大利亚引进的养殖优良品种。宝石鲈体形呈纺锤形,体厚而扁圆,头小。口端位,头后背拱起,腹部大而浑圆,鱼体的两侧或一侧有1~2个甚至多个黑色晶莹的椭圆形斑块及零星分布的小斑块,形似镶嵌在鱼体上的美丽宝石,因而得名“宝石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