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常德市珍珠产业化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常德市淡水珍珠业已成为一大重要支柱产业,珍珠年产量占到全国的1/4,现存塘珍珠资产(现行价)已达6.5亿元,在全国名列前茅,成为全国淡水珍珠养殖之乡。但要实现常德淡水珍珠业持续稳步发展,提升珍珠品位,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扩大内销和出口,还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1常德市珍珠产业发展现状1.1育珠面积稳步发展近几年,常德市抓住水域水质优良、育珠基础牢固、市场价格相对稳定的特点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珍珠生产,使育珠面积实现突破性发展。2001年全市育珠面积达0.95万公顷,比20…  相似文献   

2.
池蝶蚌原产日本琵琶湖,日本以该蚌培育优质淡水珍珠产品享誉世界珍珠市场。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于1997年底引进池蝶蚌原种,1998年繁殖成功,经过10年的育珠性能及繁育、育珠技术研究表明:池蝶蚌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分泌珍珠速度快等特点。与三角帆蚌育珠对比结果,珍珠产品颗粒大,优质率是三角帆蚌的2倍多。  相似文献   

3.
池蝶蚌育珠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蝶蚌原产日本琵琶湖,日本以该蚌培育优质淡水珍珠产品享誉世界珍珠市场。近年来,我国主要淡水育珠蚌三角帆蚌因近亲繁殖,引起种质退化严重,育珠性能下降,育珠蚌抗病力低,培育的珍珠产品颗粒小、质量差,从而造成珍珠品位低,经济效益差。为此,我市于1997年底,引进池蝶蚌原种,1998年繁殖成功。  相似文献   

4.
三角帆蚌蚌瘟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帆蚌蚌瘟病的防治技术潘炳炎,文仲芬(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无锡214081)三角帆蚌是我国淡水人工育珠中的优良品种,所产珍珠具有光泽好、珠粒圆的特点,但作为育珠用的三角帆蚌,在生产过程中因病害而大批死亡,给育珠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三角帆蚌的蚌瘟病,...  相似文献   

5.
淡水珍珠养殖业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珍珠历来被视为珍宝,又是名贵的中药材,珍珠粉为原料配制的各种化妆品和保健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我国淡水珍珠生产出口目前仍居世界第一位,1998底淡水珍珠养殖业又呈火爆场面,但珠供过于求的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要冷静分析,引导群众生产,使淡水珍珠养殖业走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历史与现状 建国50年来,我国珍珠养殖飞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中,养殖产量成倍增长。70年代中后期,珍珠市场价格大幅度回升,育珠蚌的人工繁殖已经突破,我国的淡水珍珠产量,特别是褶纹冠蚌珍珠产量上升很快,至198…  相似文献   

6.
丁时斌 《内陆水产》2002,27(11):39-39
我国人工养珠产业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末,从数量上看,中国目前已成为第一大国。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世界珍珠产量1362吨,其中淡水珠1200吨,中国占世界珠产量的96%,销售额却只有3.8亿美元,只占世界销售额45亿美元的8%,产量和销售额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珍珠质量太差。珍珠圆度是衡量珍珠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结合生产,分4个阶段,对2000年所育成的幼蚌进行植片,植片后各批次结果报告如下。1条件与方法1.1湖泊条件试验所选湖泊3个,均位于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境内,属洞庭湖…  相似文献   

7.
池蝶蚌是目前世界上培育淡水优质珍珠的首选蚌种。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于1997年在全国首次引种成功。通过近几年的驯养、繁育和育珠性能研究,证实了池蝶蚌育珠性能优于我国的三角帆蚌,它具有壳宽大、个体重、外套膜和贝壳珍珠层厚、晶杆粗长等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克服盲目性     
淡水珍珠是我国新发展起来的养殖水产品,它是贵重医药原料,也是很有前途的出口商品。我国淡水珍珠生产从无到有,经过十几年时间,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成为世界上淡水育珠的主要国家,这是很大的成绩,也是有关各部门、各地区长期辛勤培植的结果。但是,近两年来,珍珠产销中出现了混乱的情况,已影响到出口信誉和整体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1958年,继承了十三世纪创始的“佛像珍珠”的传统,开始了海、淡水珍珠的养殖。在淡水育珠方面,最初用插核法,1962年转入插片法。江苏省的同志从广东学习后,回去发动群众大搞珍珠养殖,由1966年到1972年育出了七吨珍珠,远超日本淡水珠的产量,他们以渔促农,以农促渔,国家、集体、  相似文献   

10.
赵明森 《齐鲁渔业》2002,19(12):43-45
1 我国淡水珍珠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淡水无核珍珠的育成,是我国水产科技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大突破,它开创了一个新兴产业,填补了我国淡水养殖上的一项空白。1989年,全国的珍珠产量达到200t,成为世界第一。1995年,全国的珍珠产量猛增至1500t。其后虽经多次大的调整,到2000年,全国的珍珠产量仍保持在1200t左右,占世界珍珠总产量的95%。淡水珍珠生产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业的一个重要生产项目,在立体开发利用我国内陆水域资源、引导农民发家致富上起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淡水珍珠生产的发展,珍珠的培育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小蚌、小片、小工具“三小”育珠技术的创立与推广,为提高我国淡水珍珠质量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根芳 《科学养鱼》2004,(11):41-42
淡水珍珠市场行情和发展趋势淡水育珠业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但尚未进入“微利时代”,养蚌育珠仍然是水产业中低投入高产出的项目。不过我们也要防患未然,使该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经过30多年艰难曲折的道路,我国的淡水无核珍珠生产已逐步走向平稳、有序,群众更加理解珍珠质量和  相似文献   

12.
周国勤 《水产养殖》2004,25(2):10-11
0 引言。近几年各地都在大力引导调整水产养殖业的养殖品种结构,淡水珍珠池塘养殖又成为新的热点品种之一。淡水珍珠池塘养殖中育珠蚌的饲养是养殖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之一,而育珠池的施肥技术则是育珠蚌饲养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张元培 《淡水渔业》1976,(3):F003-F003
湖南益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珍珠养殖研究室,从1969年开始,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开展了河蚌育珠的科学实验。数年来,通过不断实践,反复摸索育珠规律,取得了新成绩,培育成功了正圆有核珍珠、彩色珍珠、夜明珍珠等,为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三角帆蚌培育淡水珍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帆蚌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育珠蚌。就我国三角帆蚌的生物学、珍珠培育技术的研究和生产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三角帆蚌育珠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元培 《内陆水产》2004,29(3):18-18
淡水有核珍珠养殖具有育珠周期短、珍珠颗粒厘码大、形态多样,并能控形生产等特点。我国淡水有核珍珠养殖研究试验,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现已经取得了正圆有核珍珠、异形有核珍珠、几何形有核珍珠、大型奇特形有核珍珠、拟态控形有核珍珠、彩色有核珍珠和夜明珠等诸多科研成果。20世纪80年代初,在湖南、江西、湖北等地开始应用于生产,已经取得了很好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人工养殖的淡水珍珠,如何提高质量,已成为当前淡水育珠的重要课题。我们从几年来的淡水养殖珍珠的生产实践认识到,人工育珠的质量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育珠蚌的种类,暂养蚌的饲养管理,制片与插片技术,育珠蚌的饲养管理好环等都影响人工淡水珍珠的质量。现就以上几方面谈点粗浅看法。一、育珠蚌的种类淡水育珠蚌的种类,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圆背角无齿蚌,珍珠蚌,背瘤丽蚌等。一般来说,以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育成珠的质量比其他蚌的质量好,尤其是三角帆蚌  相似文献   

17.
珍珠养殖与研究者的福音由青年专家编著的《中外淡水珍珠快速育成新技术》已正式出版。该书集中外淡水珍珠的繁、育、种、养与产品的加工利用于一体。着重介绍了快速育珠的新方法和蚌病防治及水化学问题。并提出了育珠的新理论。全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实用技术和理论研...  相似文献   

18.
荣家平 《内陆水产》2002,27(8):17-18
河蚌育珠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在不断摸索育珠新技术,努力提高育珠水平,以培育质优价廉的珍珠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安徽贵池市地处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沿江重点水产经济带,有养鱼水面1.186万公顷,水质优良,养殖条件得天独厚,素有“珍珠之乡”美誉。早在20世纪70年代贵池率先在全省取得人工育珠和河蚌繁殖的突破,到2001年,贵池地区三角帆蚌繁育能力达3亿只,育珠水面2000多公顷,吊养手术蚌1200万只,已成功地探索了一条三角帆蚌当年繁殖当年插珠新路子。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人工繁…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淡水珍珠领域,有一个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他就是世界淡水有核珍珠的研创者、广东绍河珍珠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绍河。其发明的“淡水有核珍珠”被誉为“天下淡水第一珠”。谢绍河在湛江水产学院任教期间,曾师从我国现代珍珠养殖创始人熊大仁教授从事海水珍珠养殖研究.发明和推广国际首创“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0.
论育珠手术作业与淡水无核珍珠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根芳  方爱萍 《内陆水产》2002,27(12):18-20
在大陆,规模化人工育珠生产已有30年历史。由于生产的迅猛发展,国内淡水珍珠产量有了大幅度增长,在数量上已大大地满足了国内外市场对珍珠的需求,从而对珍珠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虽然人工育珠手术工艺的理论基础尚无新的突破,但是在操作技术上仍有许多革新。育珠蚌养殖期限从3~4年,已经延长到了7~8年。大颗粒、光亮圆润的优质珍珠越来越多,使得工艺珠的等级标准也有所提高。珍珠生产不再是生产多少买多少、以量取胜的年代,优质高产和降低死亡率成了生产的关键。本文就珍珠质量相关的育珠手术操作技术问题谈一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