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乌鳢养殖把六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乌鳢已经成为全国各地淡水名特优养殖的重要品种,现将乌鳢养殖技术中的几个主要环节介绍如下:一、池塘选择关养殖乌鳢的池塘面积大小不限,但一般以1~2亩为宜。水深1.5~2米,池底部最好为泥质,淤泥不超过20厘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口须设防逃网,池埂必须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池四周安装竹篱笆或鱼网拦围。池塘四周水面种植80~100厘米宽的水花生、水浮莲,以便在夏季水温较高时遮挡阳光,便于乌鳢避暑和潜伏。二、鱼种放养关鱼种放养前15~20天,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每亩生石灰用量100~15…  相似文献   

2.
乌鳢鱼种和成鱼主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南方在 80年代已开始养殖乌鳢,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主养乌鳢鱼种和成鱼的资料报导甚少。为此,作者在月亮泡水库温室内,对乌鳢苗种和成鱼进行了主养试验,旨在摸索乌鳢主养的一些规律,为调整我省池塘养殖品种结构打下基础。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池条件 在月亮泡水库温室内进行试验,试验水泥池 3个,各为 45.4米 2,水深 1米;水源为水库、池塘和机井水。 1.2鱼种来源 乌鳢夏花鱼种为人工培育而成,规格为 0.38克 /尾;春片鱼种用网箔捕自嫩江,规格为 143克 /尾。 1.3鱼种放养 1996年 7月 14日在 1号…  相似文献   

3.
1 基本情况1.1 池塘条件及配套设施2口池塘,面积均为5亩,池深1.8米,水深1.5米,底质为壤土,淤泥10厘米厚,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无污染,且具有生产配套设施,水、电、路、管理房齐全,并为每口塘配备了一台1.5千瓦的增氧机。1.2 隐蔽物设置池中移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作为隐蔽物,约占池塘面积的1/6~1/5。1.3 鱼种来源乌鳢鱼种从浙江省购进,规格在10厘米左右,系无病无伤的优质鱼种。2 主要技术2.1 鱼种投放乌鳢鱼种于2000年4月上旬下塘,规格为10厘米左右,放养密度6000尾/亩,2口塘均一次性放足,放养总量合计6万尾。鱼种放养…  相似文献   

4.
时令篇     
<正> 如何改造低产鱼塘 池塘条件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养鱼效益,因此,及时改造低产鱼塘,不失为良策。1 改造小鱼塘 鱼谚称,宽水养大鱼。因此要根据池塘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条件,拆埂并塘,或将小塘周围的泥土挖去,使小塘成为大塘。一般要求育花池面积为0.06~0.12hm~2;鱼种池面积为0.12~0.32hm~2;成鱼池面积为0.33~1hm~2。2 改造浅水塘 在成鱼捕捞或鱼种出售后,排掉塘水,将淤泥和一部分底泥挖去,加固加宽加高池埂,以增加塘口水深,扩大鱼的活动空间。一般要求鱼种池水深1.5m左右,成鱼池水深2.5m左右。  相似文献   

5.
2002年,我们在建湖县大溪河开发公司进行试验,面积3.8亩,投放乌鳢鱼种492千克,4478尾,收获乌鳢4739.4千克,4308尾,平均个体1.1千克,亩平均产量1247.2千克,成活率96.2%,基本未发病,池塘水质及乌鳢质量均达到无公害水产品要求。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10厘米;面积一般2~5亩,水深1.5~2.0米;进排水口用结实的防逃网固牢,池埂高于60厘米(可用石棉瓦围起或防逃网拦起),防止乌鳢逃跑。二、放养前准备1.清塘消毒排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整池,并冻晒1~2个月。放养前10天,…  相似文献   

6.
乌鳢的成鱼养殖形式多种多样:单养、混养、工厂集约化养殖,在农村的中小水塘、浅水池沼也可养殖,但大多数生产场一般采用混养。一、混养当前混养鸟鳢的方法,常采用在家鱼的成鱼或亲鱼池中进行少量搭养,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及其他水生动物,提高主养鱼类的生长率,减少池塘的饵料消耗量,最终达到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的目的。与家鱼混养时,乌鳢的鱼种要有选择性,家鱼的鱼种要比乌鳢的体长大一倍以上,以免受到乌鳢的危害。乌鳢的每亩投放量通常为30~40尾,体长选择10厘米左右,最好比家鱼鱼种晚一个月(5~6月份)…  相似文献   

7.
混养:在鲢、鳙、草鱼等家鱼池中加放30~50尾乌鳢鱼种,其规格要求是要小于家鱼种的50%,一般放养体长6.7厘米的鱼种。如乌鳢鱼种规格较大,则主养家鱼种应以隔年老口鱼种为主。放养时间一般是5~6月。乌鳢摄食池中野杂鱼虾,减少池中饲料和溶氧的消耗,  相似文献   

8.
凌剑  陈玲 《内陆水产》2000,(10):6-6
鱼种在 11月上、中旬并池越冬后,剩下的鱼种池要到明年的 5月上、中旬才能又用来培育鱼种,空闲期长达半年。充分利用这些空闲鱼种池囤养成鱼或种植饲草,既可提高池塘利用率,又能显著增加经济效益。 1囤养成鱼 利用空闲鱼种池囤养初冬起捕的还未达到上市规格的成鱼,在早春水温逐步升高以后的 2~ 3个月内,每尾平均可增重 150~ 250 g,到 4~ 5月市场上淡水鱼缺乏时销售,既可调节市场供应,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又可利用季节差价获得高效益。具体方法如下: 选池消毒 一般的鱼种池均可用作囤养池,以面积 2 000左右,有效水深 2.5…  相似文献   

9.
1.鱼种越冬池的选择:选择背风向阳的池塘作为鱼种越冬池;越冬池一般为3~5亩,利于池水增强保温性能;土质池塘要保水保肥性能好,塘底最好是黏土质,严重漏水的池塘不可作为越冬池使用。用自然水坑作越冬池,池底要平坦,水草及淤泥越少越好,最多不超出30厘米厚;应保证一定的水温,水深应在2~4米,有补充水源为最好。对热带暖水性鱼种必须在池上建造塑料大棚保温。  相似文献   

10.
正乌鳢又叫黑鱼、生鱼、才鱼、火头等多个俗名,沉箱法投喂冰鲜小杂鱼池塘主养乌鳢具有易操作、易管理,可以实现工厂化大规模养殖的特点。现将池塘沉箱法投喂冰鲜小杂鱼主养乌鳢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及鱼种放养前的准备一般池塘面积2~5亩,水深2~2.5米,池底留lO~20厘米的淤泥,池塘四周高出水面50厘米  相似文献   

11.
孟昭坤  陈俊文 《淡水渔业》1991,(2):28-29,32
<正> 在我省,鱼种池套养成鱼多选用鲢、鳙鱼,而较少套养草鱼成鱼。1989年我们在薄荷台乡葫芦系村渔场,利用15亩秋片鱼种池套养草鱼成鱼,取得了亩产508.9公斤的收成,其中亩产草鱼成鱼158.2公斤、鳙成鱼52.4公斤、鲤鱼种191.3公斤、鲢鱼种107公斤。每公斤鱼成本1.84元。现将该试验总结如下。一、条件与措施 1.池塘试验池面积15亩,池深3米,池底黑壤土,底泥厚10~15厘米。水源系松花江灌水,注水方便,水质良好,pH7.3左右。 2.苗种投放 4月26日投放规格为11尾/公斤的草鱼2200尾,计200公斤;规格7~8尾/公斤  相似文献   

12.
大规格翘嘴红鲌鱼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站承担了“大规格翘嘴红鲌(图见彩中插2)鱼种培育及养成技术的推广”项日,现总结如下:一、鱼种培育 1.池塘准备(1)面积:3~10亩,池底较为平坦,长方形、便于拉网,注排水方便,水深要保持在1.5米以上。(2)鱼塘清整:修整池埂,清除杂草后用生石灰清塘。一是干池清塘,每亩用量为50~60千克;  相似文献   

13.
一、材料与方法1.鱼种培育因夏花逃避敌害侵袭和取食能力仍较差,一般需要经过鱼种饲养阶段,即将夏花继续饲养到当年冬天或翌年春天,养成10厘米左右或更大规格的鱼种。(1)池塘准备池塘面积以2~3亩为宜,水深1.2~1.5米。堤坡应大些,池底应平坦,淤泥要少(5~10厘米)。一般在放苗前20~30天进行池塘清整,选择晴天的上午,先排干池水,挖除过多的淤泥,堵塞漏洞、裂缝,拔除杂草,耙平池底,曝晒数日。  相似文献   

14.
鱼种套养     
鱼种放养:高产鱼塘按时放养的0.25~0.5公斤的鱼种,到8月份,大部分达到商品规格,可以陆续捕捞上市。这批成鱼捕出后,可以每亩套养10厘米左右的鱼种500尾,如主要增产鱼种,可以每亩套养700~1000尾。套养较小规格的鱼种,季节可以提前到6月份,以养草鱼成鱼为主的池塘,每亩套养5~7  相似文献   

15.
张仕罡  邱海波 《内陆水产》2002,27(11):28-28
不论是大面积的塘、库、稻田养鱼,还是集约化养鱼,鱼种的大小、体质的强弱都直接关系着下年的成鱼生产产量。因此对鱼种必须在晚秋时节进行筛选、分类,采取措施,进行强化培育,使之成为符合成鱼生产的要求。现将小规格鱼种的秋后强化培育方法介绍如下。1优先筛选、适当稀放、分级饲养将鱼种进行拉网筛选,选出不同规格的鱼种,将16.5~23厘米的鱼种,放入成鱼生产塘套养或单池饲养;将6.6厘米、9厘米、12厘米的鱼种,分别进行稀养,较小的进行强化培育。一般水深1.5米的池塘,每667米2放鱼种3000~6000尾为…  相似文献   

16.
张永红 《内陆水产》2005,30(10):5-5
试验池塘条件试验在距城区7.5km的邵武市鱼种场进行,3口池塘并排,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水方便、交通便利,1#池2470m^2,2#池.2435m^2,3#池2400m^2,池埂为片石干砌,池底较为平坦,淤泥深20~30cm,池深2.0m。每口池配有1.5kW叶轮式增氧机1台。  相似文献   

17.
五、池塘养殖技术(一 )鱼种的池塘培育1.池塘选择鱼种池要求水源充足 ,水质无污染 ,周年水温变化较小。面积 0 .2~ 0 .3hm2 ,水深 1.5~ 2 .5m,进排水方便。用半咸水或淡水养殖 ,应选择提水方便、路线短、扬程低的地方建池 ,以减少电费开支 ,降低养殖成本。建池处的土质结构应保证池底基本不漏水、不渗水 ,筑堤建闸较容易。另外 ,要求交通、供电方便 ,池塘周围无高大建筑物 ,不易受风暴潮或洪水的冲击。2 .池塘清整、消毒冬季或农闲时将池水排干 ,挖出池底淤泥 ,用来加固或修补池埂、堤坝 ,防止池埂、堤坝崩塌和漏水 ,然后自然曝晒池底。鱼…  相似文献   

18.
在池塘条件下按照无公害食品要求的各项标准,主养乌鱼年产平均亩产达828.77kg,规格平均0.59kg/尾。现将生产无公害乌鱼产品的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池塘位于交通较便利,大气环境条件良好的微山湖西岸,基地面积500亩,通水通电通路,光照条件良好,其周边5km内无任何污染源。池塘面积为2~5亩,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坡比为1∶2.5;水源选用微山湖水或深井水,水质清新,pH值中性偏碱;成鱼池水深1.5~2m,池底淤泥不超过15cm,建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池塘土壤为粘壤土或壤土;每口成鱼池塘备有3kW增氧机1台。2池塘整修和清塘消毒冬季鱼种放养前,排干池水…  相似文献   

19.
万年县池塘养鱼有1.2万多亩,一般都采取春季投放鱼种冬季捕捞成鱼,所以,冬季整修鱼塘是改善鱼类生活环境,提高池塘单产的极好时机。但由于池塘自然生态条件千差万别,致使养鱼单产差距较大。其主要原因,一是有部分池塘年久失修,塘浅埂塌,既不能蓄水防旱,又不能深水养鱼,水体生产水平低。二是池塘连续二三年养鱼或更长时间,塘内沉积大量的残饵与淤泥,使池塘由深变浅,由大变小。据测定鱼塘一年沉积的淤泥大约有13—15厘米厚。一般鱼塘单产越高,沉积的淤泥越厚。鱼群活动空间也随之而小,不利于密放精养高产。为了池塘达到水宽、…  相似文献   

20.
1池塘的清整 冬季或在放养前,应先将池底淤泥清除干净,或干池曝晒,直至底泥形成小裂缝为止。再将池四周铲平,形成缓坡,并将池埂夯实,保证不渗漏。在池底中央开一条沟,在出水口设一集虾潭,以利于虾的收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