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秀江 《齐鲁渔业》2004,21(6):44-45
近年来,随着池塘养殖集约化程度和鱼产量的不断提高,鱼病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夏季,由于水温高,鱼类生长代谢旺盛,水体巾对鱼类有害物质的浓度增加,水质较差,鱼类的各种病原体也易大量繁生而引起鱼病。夏季鱼病,来势猛,危害大,一般的防治方法难以奏效,因此要特别注意做好鱼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炎热夏季、水温较高、池塘水质变化快,是鱼病多发季节。按照常规方法施药防治鱼病,因施药不当引起的事故比较多,有的甚至可引起大批死亡。因此,高温季节鱼病防治有其特定的要求。常规用药一般是水温在20.26℃范围内实验的数据,随着水温升高,药物理化因子发生变化使药物疗效减弱或毒性增强。为此,高温季节鱼病防治在施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鱼类病害防治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鱼类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水环境的恶化,鱼类的病害问题日渐突出。但是人们在鱼病的防治上,存在许多误区,防治措施不力,加重了疾病造成的危害。本文就鱼类养殖中病害防治的误区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对策,以期提高鱼病的防治效果。 一、误区 1.缺乏防病意识,管理失当 (1)消毒不严:水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条件性致病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有的是水生的,有的是通过各种途径带入并长期潜伏在水体或鱼体中,但并不引起疾病,只有当环境突变,鱼体抵抗力下降,则可迅速致病。一些养殖者认为,既然水中长期存在着大量的病原微生…  相似文献   

4.
夏末秋初,水温仍然较高,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育肥的关键时期。然而,这一阶段,天气逐渐转凉,鱼塘水温变化大,也是鱼病的多发季节。因此,做好这一阶段的鱼病防治工作,对全年的养殖效益来说尤为关键。根据笔者近几年的养殖经验,现将此阶段易发的鱼病及其防治措施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鱼类肠炎病防治良方养殖鱼类特别是草鱼在盛夏高温季节极易感染肠炎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大量死亡,利用中草药防治鱼病是一种传统而经济有效的方法,下面提供几种防治肠炎病的中草药良方。①黄芩200g、穿心莲200g、黄粕100g,煎水去渣拌饵投喂;②黄荆10...  相似文献   

6.
高温季节(7~9月)天气炎热,水温高,鱼类的新陈代谢旺盛,摄食量强度大,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此时水体中有机质污染加剧,使水质发生重大变化,病原生物也迅速繁衍,极易暴发各种鱼病,直接影响全年的产量和效益,所以说是养殖管理匕最难的季节。笔者综合多年从事鱼病防治工作的实践经验,将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也是养殖管理上最难的季节。在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气温、水温高,鱼类的新陈代谢旺盛,水体有机物质增加,水质发生重大变化,鱼病发生增多。鱼病的增多直接影响了全年的产量、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韩素芹 《齐鲁渔业》2004,21(7):31-31
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鱼病流行季节,定期对鱼塘施用药物,可杀灭鱼体表、鳃部及水体中的病原体,防治鱼病效果显著。但如果施药方法不当,不但起不到防治鱼病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加重鱼病,甚至造成严重的死亡。因此要重视高温季节鱼塘施药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温防治鱼病十大注意事项夏秋之际,高温炎热,有时气温高达37~38℃,一般按照常规的方法防治鱼病,其效果不明显,甚至引起大批鱼死亡。现将高温防治鱼病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鱼塘平均水深不到80厘米,水温在30℃以上,防治鱼病不可全池泼洒,否则容易引起死...  相似文献   

10.
问:为什么鱼病常在夏秋两季流行? 答:因为大多数鱼类致病菌和寄生虫,对鱼类的危害程度,受养鱼水体温度的影响。水温低时,对鱼类危害小,反之则危害大。夏秋两季水温高,所以鱼病,特别是群众俗称鱼瘟的赤皮、肠炎、烂鳃草鱼三大病,在此时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
夏季天气炎热,水温高,是鱼类生长旺盛,同时危害鱼类的病原微生物及有害物质数量也大增,是鱼病高发季节。下面介绍几种夏季常见细菌性鱼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鱼病是当病原作用于鱼类机体后,引起鱼体的新陈代谢失调,发生病理变化,扰乱鱼类生命活动的现象。引起鱼类生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情况下,与致病生物侵入鱼体的种类、数量和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鱼体本身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关,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下面介绍影响鱼类发病的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供养殖生产者参考。一、影响鱼病发生的因素1、环境因素(1)水温:鱼类是变温动物,在正常情况下,它的体温随外界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外界水温突然变化,鱼类难以适应,就会产生死亡。如1龄鲤鱼水温若相差12℃~15℃,就会出现假死状  相似文献   

13.
鱼病防治知识 一、鱼类发病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鱼类发病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自然条件 (1)物理因素:如水温变化剧烈(包括高温、严寒及鱼苗、鱼种放养过程中水温急剧升降),放射线、电流等创伤均可引起鱼类患感冒病、冻伤、放射病和电击伤。  相似文献   

14.
朱伟 《内陆水产》2007,32(9):40-40
高温季节是鱼类生长的旺季,也是鱼病的多发时期,此时由于水温高或水质特殊、一般按常规方法防治鱼病会出现问题,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却引起鱼类的大量死亡。怎样科学而有效地防治鱼病,减少事故的发生,是广大养殖户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现本人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就高温期鱼病防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高温防治鱼病的注意事项王声瑜(广德县水产站)夏秋之际,高温炎热,有时气温高达37~38℃。一般按照常规的方法防治鱼病,其效果不明显,甚至引起大批鱼死亡。现将高温防治鱼病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鱼塘平均水深不到80厘米,水温在30℃以上,防治鱼病不可全池...  相似文献   

16.
<正>6月是鱼类的快速生长时期,也是病害的高发阶段。由于水温升高,鱼类的摄食量增加,养殖水体中鱼粪、残饵的数量增大,加上冬春期间的积累,养殖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数量较大,水质极易恶化,容易引起鱼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17.
正冬春季节水温低,鱼类活动不旺盛,一些养殖户认为鱼类不会发病,忽视鱼病防治工作,其实有许多病菌、寄生虫适应低温环境并大量繁衍、传播疾病,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在冬春季鱼种、成鱼因为停止摄食,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且冬春季水体分解代谢速度很慢,也很容易造成池底有毒有害物质积累,对水产动物造成刺激导致鱼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鱼类养殖,每年的高温季节(7—9月),鱼类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此时水体中有机质污染加剧,病原生物也迅速繁衍,极易暴发各种鱼病,应提前预防。目前全面提倡生态健康养殖,而中草药防治鱼病具有天然、绿色、环保、价廉和残留少等优点。现将几种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提高加州鲈鱼越冬成活率的措施加州鲈鱼原名大口黑鲈,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1—36.4℃,在我国各地区均能越冬。但是,越冬期间水体中严重缺氧,鱼类营养不良,体质差,感染鱼病,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越冬加州妒鱼经常死亡。故全面、具体地分析死亡原因,采取有效措...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有关中草药防治寄生性鱼病的文献,系统的介绍了常见的寄生性鱼病,并就其中草药防治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寄生虫数量达到或超过其危害阈值时,均会构成鱼类病害,危害较大的有斜管虫、双穴吸虫、头槽绦虫、锚头鳋等,控制病原体数量于危害域值之下是鱼病防治的基本策略之一。中草药对寄生性鱼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加强中草药对寄生性鱼病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