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东旭 《福建茶叶》2016,(11):163-164
陶瓷茶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陶瓷茶具造型设计的发展研究,对中国的饮茶之风与茶具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我国的茶文化传承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陕西铜川耀州窑自唐代开始烧造,绵延至今仍在陈炉延续,陕西关中地区的茶风也在唐代兴起,并随时代兴衰变迁。通过对唐以来耀州窑不同时期茶具的特点与陕西关中茶文化的资料梳理发现,唐以来关中地区茶文化的变迁,对耀州窑的茶具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武男亚 《福建茶叶》2016,(9):128-129
茶具是我国璀璨茶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其以绚丽多姿的造型而独树一帜于茶文化之林。如今,随着饮茶之风的再度盛行,茶具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时期,无论是造型设计抑或是色彩渲染都进行了别具匠心的创造性设计。特别是西方的油画色彩这一元素的注入,为传统的茶文化注入了现代艺术的新鲜血液,极大地增强了茶具的艺术魅力。本文从油画色彩在茶具设计中的运用意义入手,从四个角度分析了油画色彩在茶具设计运用中存在的误区,并最后从注重茶文化内涵的诠释、强化对油画色彩的把握以及立足市场进行创新性设计三个方面对油画色彩在茶具设计中的运用提出了展望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一支独特的文化就是茶文化,茶叶在我国古往今来的民众生活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茶文化当中,具有重要组成部分的不仅仅只有茶叶,还包含了茶具。伴随着茶文化的逐渐流传茶具文化也不断传播,变成了人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本文以坭兴陶茶具设计为视角来分析现代与古典茶具设计艺术融合,希望能够对茶具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况敏 《福建茶叶》2016,(8):144-145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在人民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茶文化当中除了茶叶之外,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茶具,一套好的茶具,可以让普通茶叶散发出幽远的香气,相反,一套不合时宜的茶具,则可能会埋没一壶好茶。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具文化也随着茶文化逐渐流传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不同的时期,茶具虽然都蕴含着同样的意义,但是设计理念却完全不同,本文基于现代茶具的设计理念走向进行研究,通过对茶具文化的曲折历史和宏观未来进行对比后,研究现代茶具的设计理念应该朝着时尚化、市场化及人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智能茶具的设计与研究,是当代茶文化发展以及茶叶产业不断繁荣的结果。现代智能茶具茶品推动了当代茶叶产业与茶文化的发展,也是茶具制造业现代化的标志。本文结合现代智能茶具茶品设计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周燕 《福建茶叶》2016,(12):354-355
中国的茶文化发展至今有数千年的历史,尤其是茶文化发展到清朝时期已经趋于成熟,《红楼梦》的诞生集合了千年来的茶文化精髓,在书中深刻的描述了相关的茶文化。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古典文学《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翻译,从茶具、茶名、茶水这三个方面进行翻译,深入的探析了《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对我国的茶文化翻译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茶文化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茶具作为茶文化的一个代表,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从茶具的形状功能及工艺审美可以看出,茶具不仅在饮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茶具从传统的物质层面逐渐向精神层面转变,使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融入到茶具造型中,提升了茶具的艺术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9.
钱峰 《福建茶叶》2016,(11):169-170
陶瓷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本文通过分析陶瓷茶具的风格流变,对陶瓷茶具与茶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内涵进行阐述,以期对陶瓷茶具设计行业及茶文化的发展传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慧 《福建茶叶》2016,(8):180-181
中国茶具凝聚了历代匠人的心血,融实用与艺术为一体,流传至今、流芳宇内,在全球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进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应与时俱进,我国茶具设计也要求不断提升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针对茶文化和茶具设计的关联以及我国茶具设计的历史变革,进一步从艺术文化、思维方式、立体造型与材料工艺四个角度研究了我国当前茶具设计的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千百年来,茶作为我国传统饮品,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历史与时代交叉奔腾的洪流中形成自己的文化,伴随茶文化的发展,茶具设计也日益完善丰富,极大地提升了饮茶者的生活品质。本文阐明茶史及氤氲文化内涵,其次理清茶具的分类,再次说明茶具与茶文化相互依托发展、互为表里之关系。从历史各朝代的茶具的风格差别为切入点,分析我国传统茶文化与茶具设计的联系。中国茶道精神内涵分为四点:"和、静、怡、真"。即茶具体现时代文化特点,与茶文化中的精神内涵相对应,二者相互统一于整体中。  相似文献   

12.
李虹  王年文 《福建茶叶》2016,(12):126-127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刻,直至今日,茶文化仍然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良好的茶文化氛围,我国的茶具销售量一直很大,可以说茶具一直是一种典型的大众化消费品。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渗透到各个行业中的大背景下,茶具在设计方面和销售方面均呈现出新的特征,并表现出明显的茶具设计与销售融合的趋势。基于此,本文从互联网视角入手,对茶具设计与销售的融合可行性相关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希望对相关的茶具设计与销售行业从业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茶文化得到不断的传承与发扬。在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之下,各行各业都迈入了创新化发展轨道,我国茶具在造型方面也有了很大突破。体验式设计创新理念是现代茶具造型发展的新方向,为了有效推进现代茶具造型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围绕体验式设计创新的相关内涵展开,分析人们对现代茶具造型设计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体验式设计创新在茶具造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罗一墩  肖洒  尹影 《福建茶叶》2016,(9):126-127
茶具最初只是茶文化的附属品,之后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成为茶文化主要分支,也成为西方国家认识东方文化的一种媒介。经过时代的变迁,茶具设计已经成为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变得更加多元化与成熟化,同时也成为东西方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让东西方世界相互了解与接纳,再一次证明了艺术无国界。本文以中国和英国茶具设计为研究对象,简单介绍了中英茶具设计的由来和发展,从造型、色彩以及材质方面对中英茶具设计进行审美分析,并对中英茶具设计的共同点和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最早推行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茶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在饮茶风尚的引导下,茶具也在不断地变化。茶具作为茶文化的载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从唐宋时期的饮茶风尚入手了解茶文化的整体发展历史,剖析瓷质茶具的变迁轨迹,探究饮茶与瓷质茶具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6.
茶文化作为我国的一门历史比较悠久文化,其发展对我们有着重大影响,作为茶文化的重要道具--茶具,其制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它包含了许多学科。茶具的形态多种多样,如果我们想要设计好一套茶具,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大局观,从开始设计图到完工要有一个整套的思路。而triz理论主要讲的是在创新设计这方面的重要理论。本文主要讲的是如何运用triz理论去设计现代陶瓷茶具。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着悠久的饮茶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茶已经成为了我国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我国的饮茶有着丰富的茶文化,丰富的茶文化通过各种形式以及载体呈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茶具是我们饮茶的必要工具之一,其也承载了我国丰富的茶文化,通过对茶具蕴含文化的解读,也是对我国茶文化的解读方法之一。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茶具蕴含文化的研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着浓厚的茶文化历史,其发源于先秦时期,历经魏晋时期的种植改良,到了唐朝时期,整个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实现了全面深化和本质性形成。本文拟从我国唐代茶文化的具体表现状况分析入手,结合日本茶道艺术的具体内涵理解,通过分析我国唐代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历程,从而综合探究我国唐代茶文化对日本茶道艺术的本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茶文化的起源地和传播中心。长期以来,茶文化的历史研究往往集中在古文献中。历史文献中记载了茶叶的兴起和发展,学者们研究认为茶叶经历了药茶、羹茶、煎茶、点茶和泡茶的饮用变革。本文以出土文物为视角,通过对出土茶具的研究佐证了从汉代到明清时期饮茶历史文化的变化,并归纳出历史时期茶具的变化的影响因素,指出考古出土文物在茶文化遗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茶文化不仅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而且随着朝代的更迭不断发展变化。对于每一个国家而言,都有独特的饮茶习惯和茶文化,因此在对陶瓷茶具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结合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以及相关因素开展设计,确保设计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本文通过从不同角度入手对陶瓷茶具造型中多元化材料结合设计展开的详细分析,使茶具设计具有的趣味化绿色化人性化特征更加明显,从而使陶瓷茶具具有的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得到充分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